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几年,我国煤矿作业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降低了煤矿开采作业质量,同时也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为此企业应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煤矿管理;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煤矿作业环境的复杂性,使其开采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不能采取合理措施加以管控,势必会增加风险事故的发生机率,阻碍我国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1我国煤炭业与煤矿采矿事故简析
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我国煤矿供应不足的问题,国家加大了煤矿开采力度,并允许一些中小企业参与到煤矿建设中来,这些中小企业在煤矿开采作业时,由于管理力度不足、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等因素,导致煤矿开采中安全事故频发。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某地区仅2018年一年时间,国有重点煤矿事故达到13起,造成14人死亡;国有地方煤矿事故达到15起,死亡人数16人,与2017年同期相比,事故概率上升25%左右。虽然相比以往数据事故及死亡人数在减少,但是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却并未得到控制。为此,在现今煤矿企业作业中,加强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2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生产与安全高度统一原则
生产作业开展的合理性,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加强生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安全与企业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之间有着直接关系,一旦作业人员出现问题,就会阻碍企业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为企业带来较大损失。所以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中,应注重生产和安全的统一性。
2.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一方面要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完成管理体系的规划,以确保其功效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降低事故影响,减少损失。另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作业人员工作行为也会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进而加强煤矿开采作业的标准性、规范性[1-2]。
2.3强化人员及机械设备管理
首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加深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其次,加强机械设备的管控,为技术落实提供帮助;最后,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和养护工作,防止故障的产生。
3煤矿安全事故产生原因
3.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很多煤矿企业中均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防范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日常工作中无法按照规定的安全要求开展施工作业,这使得煤矿开采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安全风险系数。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定期培训,积极的向其宣讲安全教育知识,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警惕性,加大对现场的关注力度,避免危险的发生。
3.2安全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技术较为发达,在煤矿生产运营中,能够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完善煤矿作业的安全管理。且能够随着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优化和革新,细化工作内容和责任,确保煤矿开采作业的质量。反观我国煤矿管理情况,一些企业因自身条件限制,在管理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管控方式,且资金投入少,新技术无法应用到煤矿开采作业中来,这样降低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现今发展需求相背离[3]。
3.3安全管理执行能力不足
安全管理是为人、物等营造良好生产环境的基础条件,只有强化其执行力效果,才能做到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优化煤矿作业水平,避免危险的发生。不过在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缺失,导致安全管理的落实存在问题,一些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表面化现象,这也为煤矿开采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将安全管理贯彻到位,包括职工的考勤制度、质量标准化制度、监督制度等内容。进而在制度的提出和执行过程中,务必做到一丝不苟,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4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措施
4.1强化安全管理理念
首先,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领导人员需先深化自身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身作则,落实安全生产的内容,保障安全管理的有序开展。同时,领导人员需加大安全管理落实的监控力度,增强作业人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减少危险的发生;其次,管理人员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细化和深化处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最后,管理人员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和内容,确保作业人员职能的充分发挥,提升煤矿生产水平。
4.2落实责任制度
责任制的落实是推动管理工作开展、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的基础。在煤矿作业中,如不能落实责任制的相关内容,工作环境较为自由、松散,那么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就很容易出现推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阻碍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管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制的落实效果,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工作任务量等合理划分工作内容,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都能明确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能。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还要明确了解自身的管理范围及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制度内容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和示范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设立一级对一级的工作责任制度,每个级别之间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不能够履行工作制度的部门,要追究责任人并予以相应的处罚。
4.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危险源的实时监控
在煤矿作业中企业可通过传感技术的应用,将开采作业中产生的信息数据及危险源数据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上传到主控室中。通过系统的自动化分析,对危险予以识别和报警,确保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危险源的处理,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避免现有人工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如危险识别准确率低、危险检测不及时等,以此来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安全监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系统,这更加有利于集中管理,实现对生产设备在线的监控,并最终形成综合化在线、实时监控平台[4]。
4.4构建电子监控体系
一些煤矿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为了保住自身形象及利益往往会存在瞒报,再加上现有的监管体系不完善,很难发现企业存在的瞒报现象。进而只有当问题扩大后,方能被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为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原有的监控体系实行优化和完善,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增大井下作业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完善考勤体系,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监控,同时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予以及时制止和处理,避免危险的发生。此外,在井下安全监控中,可采用RFID技术,该技术在使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即可完成井下作业中复杂环境的管控。RFID技术能够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加以识别,还能够同时对多个标签予以识别,具有操作快速、方便的优点[5]。其可以对矿井中的人员以及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实现对人员安全的保障以及对人员进行搜救的功能。
4.5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针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指出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为此,企业需要在相关制度下,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加深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其专业素养,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管理人员需先获得有关培训的责任证书,参与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参与安全生产培训活动且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到生产作业中来。而培训和考核的内容也要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煤矿安全知识及相关制度内容,也要包括技术标准操作等专业内容,以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的全面落实。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作业人员展开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对该阶段的工作情况予以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此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大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5结语
煤矿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除了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合理管控,还要加大人员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从而保证各环节作业的完成效率。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此来加大对危险源识别及管控的力度,减少危险的发生,最终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经纬.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J].当代化工研究,2019(6):56-57.
[2]石云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6):67-68.
[3]尹智伟.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2):163-164.
[4]苏祖来.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J].科学技术创新,2019(5):156-157.
[5]李志清.煤矿管理安全因素及其创新措施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5):90.
作者:张艳 单位:阳城县阳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