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术后管道安全管理效果观察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胸外术后管道安全管理效果观察,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胸外术后管道安全管理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分析胸外手术患者管道意外拔出的原因并探讨管道安全管理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2014年1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原因,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管道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拔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2,P<0.05)。结论对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管道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管道拔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

胸外科;管道护理;意外拔管;管道安全管理

胸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手术,适应证较广泛,食管疾病、肺部疾病及心脏病患者均可通过胸外科手术治疗[1]。胸外科手术后患者身上会留置较多的导管,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自身或外界原因等常会造成管道意外拔出,也称意外拔管。意外拔管指导管意外脱落或不在计划内由患者或医护人员拔出所致的意外情况[2-3]。意外拔管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费用,还会承受因再次置管导致的疼痛和伤害,甚至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4-5],因此明确胸外手术后患者导管意外拔出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改善患者意外保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胸外科54例患者术后导管意外拔出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并观察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月我院胸外科未实施管道安全管理期间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22~65岁(37.28±0.19)岁,其中肺部手术15例,心脏手术23例,食管手术16例。选择在实施管道安全管理之后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21~67(38.11±0.12)岁,其中肺部手术17例,心脏手术22例,食管手术1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原因分析

1.2.1患者自身原因:(1)胸外科手术患者常需麻醉,术后推回病房内,其意识尚不清楚,有一定程度的烦躁,患者在挣扎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导管的拔出。(2)患者意识清醒之后,由于疼痛及体位的限制,严重影响其舒适度,刺激越难受,其拔管的欲望越强烈,导致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不能主动地配合医师治疗,会导致拔管意外的发生。(3)自行拔管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肺功能较差,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手术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影响较大,造成机体缺血缺氧,提高了老年人对刺激的敏感性,容易发生一过性的认知混乱而拔管。(4)拔管时间多发生在夜间,这可能与夜间机体的迷走神经兴奋,肺通气减少,心率减慢,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容易造成精神障碍有关[6]。

1.2.2医护人员原因:(1)巡视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2)未采取合适的约束,使患者在烦躁时或清醒后易挣脱约束带而自行拔管。(3)未进行有效的镇静,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烦躁等会自行挣脱约束,拔出导管,此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措施,使患者平静,防止导管拔出。(4)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充分,不能使其认识到管道留置的重要性及自行拔管的严重性[7]。

1.3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管道安全管理措施。

1.3.1针对患者:(1)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详细地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能明确术后留置导管是保证术后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及自行拔管会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大,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导管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压抑情绪,鼓励家属多探望患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8]。

1.3.2针对护士自身:(1)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胸外科新进护理人员进行胸外科专科技术及抢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定期安排人员进修,在高年资护师带领下值班半年以后,方可单独值班。对拔管意外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2)合理应用镇静药物,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对术后疼痛拘留、烦躁不安、不能耐受插管的患者,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有利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9]。(3)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员分配,针对夜间拔管事件发生率高的情况,适当地增加值班人员,以便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巡视。在交接班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4)妥善固定导管,按照管道分类标志与管理法,将管道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种,并规定不同管道相应的巡视时间、固定方法、交接及记录等情况,并严格给予高危管道红色标志、中危管道绿色标志等,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5)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医护人员要明确约束方法,在保证导管不被拔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采用约束带约束的患者,每2小时检查一次约束带的松紧,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及时地评估,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其中满意度评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为本科室自制,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表示满意,60~80分表示一般,<6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拔管率

观察组拔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0.05)。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2,P<0.05)。

3讨论

意外拔管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意外拔管事件已成为评价临床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明确意外拔管的发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管道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本结果显示,胸外科术后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高发时间段在夜间,且以老年人居多,除与患者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还与夜班护士人数较少,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患者的问题有关。术后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疼痛剧烈及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意外拔管的发生。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管道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对患者、医护人员及管道的管理,能使患者明白留置导管的重要性,有助于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及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管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大大减少了意外拔管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的护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对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管道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管道拔出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护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纪彩治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外科

参考文献

[1]邢再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鼻肠营养管意外脱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学,2012,40(5):601-602.

[2]吴萍,王传秀.重症监护室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10):590-591.

[4]任莉,田勇丽,孔丽,等.留置胃管新生儿佩戴手套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539.

[5]孙蕾,王小芳,庞志强,等.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患者躁动不安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519-520.

[6]刘青,潘海芳.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及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3):82,83.

[7]肖静.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6):3668.

[8]姚江霞.住院患者意外拔管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附25例报道)[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306.

[9]袁芳,唐媛,曾秀兰,等.危重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593-594.

[10]王伟.如何预防深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现象的发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