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场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力发电场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风力发电场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论文

1风电场情况简介

风力发电场是将自然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场所,风力发电场通常建设在有丰富风力资源的场地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及山东、江苏等地区。风电场通常具有地理位置偏、自然条件差、占地面积大、技术领域宽等特点。通常风电场由风机工程、集电线路、升压站、送电线路、对端变电站扩建几大部分组成。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占地面积约10~20km,通常由约加座风力发电机组组成,需要建设20-30公里的集电线路,占地50亩左右的升压站,和长达几十公里的送电线路及负责线路接入的对端变电站扩建工程组成[1]。在这漫长的施工作业面上,多只队伍同时开展工作,点多面广,安全问题矛盾凸现。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来讲,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重大危险源,只有对各分项工程的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建立事故紧急救援体系,进行有效的应急管理,才能真正的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风力发电场的危险源辨识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周期通常为8-10个月,在这期间,由于风电场建设施工作业面长,劳动力密集的特点,通常将建设过程分为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网络组织及电气调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施工特点,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进行分阶段的危险源辨识,有针对性的准备应急预案,从而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2.1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实施阶段,各单元项目主要以基础面施工为主,在风机.丁程、集送电线路、升压站、对端扩建均开始础开挖、钢筋绑扎,砼浇筑的工作。本阶段的特点是虽然作业面大,但是工作性质比较一致,特点突出,易于进行同质化管理。在本阶段,主要危险源为各型基础开挖过程中的土石方坍塌;钢筋绑扎中的金属切割、焊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基础砼施工中模板与支撑、物料提升、脚手架失稳造成倒塌意外;以及施工工程车辆运行、维修、装配中造成的意外伤害。

2.2设备安装阶段

在设备的安装阶段,由于个作业面的工作差异性开始显露出来。在风机工程作业面上,风机塔筒、机舱、轮毂、叶片、箱变开始吊装,大型吊装机械的起重危害,搬运过程中的高空坠落、包括大吨位吊车的拆装、现场移动意外成为主要的危险源;在升压站及对端扩建现场,支构架开始组立,辅助设施开始建设,在高空作业中因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绳造成的人员踏空、滑到、失稳等意外,人员受到垂直作业面交叉作业中坠落物体的打击,还有施工中模板与支撑、物料提升、脚手架失稳造成坍塌意外是本阶段的主要危险源;在集送电线路上,铁塔开始组立,杆塔组立过程中的起重、登高、物料堆放引起的意外伤害和杆塔组件的金属切割、打孔及各种施工电器的安伞保护成为主要的危险源。

2.3网络组织及电气调试阶段

在本阶段,各单元工程开始组网连接,设立清晰的施工分界点,合理的安排分界点施工工序及人员是防止因为施工分界点不明晰而造成意外责任伤害的主要手段。在集送电线路工程上,放线过程中的走向、工艺不良、拖放导线造成机械伤害,人员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安全帽的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引起高空坠物伤害成为主要危险源。升压站的辅助设施开始装修,辅助设备安装中的电气、起重危险也不能轻视。

3安全生产形势下的风力发电场管理

截至2009年底,总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258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投入使用21581台,仅在2009年新装机容量达到1380万千瓦,新安装的单位10129台。风力发电的公司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安全形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风力发电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对风电快速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安全需要之间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风电设备的主要特点和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虽然各级风电企业出台新系统,新举措,安全管理和一个清晰的概念逐步改善很多,但建立风电场,现有的系统和系统的迅速发展现状很难实现平衡。特别是成立时间较短的风电场,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缺乏,一些规则和条例欠缺,由于受火电,水管理管理系统影响,风力发电深入的检讨和改进的实际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既符合风电实际又有风电特色的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多样性的管理模式,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创新体制

许多企业已投入运行在风电场风电管理和在风电场中的数量控制模型进行探索,管理和控制模式的多样化已经形成。风电场控制模型虽然使用,具体的模式,要结合风电场实际情况并根据风电场的规模风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电压等级,风电场的工作名额,分配给团队的整体素质,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大小风电场控制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来综合考虑。

(三)风力发电和专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不健全

虽然风电快速发展,但外地经验有限,综合治理,风力发电控制人员的积累水平不是很高,仍处于起步阶段。定期的工作标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规范,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系统。如风力发电“两票”格式,工作票规格,技术监督和管理水平,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定期对职位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为项目转移到生产验收标准生产等等都需要完善。

(四)电网结构薄弱,安全管理不稳定性增加

国家已制定了风电发展规划的总体规划,确定了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远距离输电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风电发展的下一阶段和建设的方向。然而,电网规划周期比风电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周期长,区域电网结构薄弱,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创造了电力峰谷在某些方面的情况差异较大。为整体网络安全的考虑,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生产现场的不安全,在电网电力,水,火电输出低谷时段按到最低限度的调整有关规定,系统高峰负荷空缺仍然存在,需要调整到其他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而关闭。

4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

4.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主要指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或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对各单元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电厂的建设周期上来,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结合各阶段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季节特点,采用宣传资料,宣传片,安全问答,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对电厂建设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施工中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安全工器具的配备,对安全工器具配备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于配备安全工器具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的人员进行教育、警告及处罚[4]。由于风电场作业面大,作业点多的特点,在所有作业点均须设置遮拦、警示牌和明显标志。加强野外施工点的安全巡视,在野外施工面上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的作业面必需进行备案,要保证充足照明并由安全员进行全程监控。

4.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过程,他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的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在安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事故应急指挥体制,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危险源特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风电场的建设工地,由于工地地广人稀,作业战线长的特点,应急准备中的通信和交通保障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点。在现场,应建立多套通信系统同时运行的模式,通常采用GSM、CDMA、固话、专用无线电台四套通信系统同时使用,互为备用的模式,设立专用的应急响应固定电话,公布电话号码;安全员配备GSM/CDMA双模手机与对讲机,各工队负责人采用手机,对讲机互为备用模式,建立较为可靠的通信保障。在交通保障方面,采用专用保障车辆和工地所有施工统一指挥的互备模式[5]。专用保障车辆配备专用司机,不得因其他原因擅自调动;将所有工程车辆首先覆盖在上述的通信系统之下,以便于在应急情况下的调度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交通接力。有了通信和交通的保证.并对预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在演习基础上完善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的各项工作。

4.3响应和恢复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与救援行动,实施已经过演练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的马上将事故的影响区域恢复到安全的状态,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风电场的建设中,由于工作面点多线长,通常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对现场进行封闭,充分研究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后再开封现场,充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恢复施工。

5结论

在我国大步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各条战线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工程安全问题也被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确定2009年为“安全生产年”,并将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定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文章叙述结合了作者本人在风电场建设中安全管理中的一点积累,希望能为千万同行提供点滴参考,共同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大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