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和事故预防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和事故预防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和事故预防对策

【摘要】特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探讨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从而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升给出方向,并为监督部门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包括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8大类。随着我国特种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与特种设备相关的事故也逐渐增多。为了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不仅要求检验检测单位在检验检测规程的基础上排查各方面的安全隐患,特种设备监督部门也应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但主要还是使用单位要防患未然,将危险消除在萌芽中。

1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持证人员配备不齐全及安全教育培训不及时

持证上岗是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不管进行简单或复杂的特种设备操作,都应该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有很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在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而且使用单位要明确特种设备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安全管理人员同样也应有相应的资质证书,熟练掌握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知识。只有做好各个岗位的职责,我们才能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但是从目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现状来看,由于使用单位人员更换频繁,没有相应固定的安全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而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不够及时,从而无证上岗现象比较普遍,最终导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没有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或参加相应培训的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相应的技术支撑,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应安全防范的鞭策。在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之前,因缺乏相关的安全培训及安全继续教育,所以当事故发生时无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这都是因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只是一味追求降低生产成本,不注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安全漏洞,为以后特种设备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安全管理环节中应要求相应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接受相应专业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道路上的基石。目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也存在安全教育培训不及时,安全教育培训宣贯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由于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造成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无法迅速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这样就会导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影响扩大。反之,安全管理人员如果定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当出现特种设备安全问题时,安全管理人员就会迅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事故的风险指数。所以,安全教育和培训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立标之本。

1.2特种设备自身缺陷及未及时检验问题

1.2.1特种设备自身缺陷问题

特种设备自身缺陷主要体现在设计、制造两个方面。特种设备本身就是由各种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组成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出厂前的定型产品型式试验和出厂前的厂检工作。通过上述实验,特种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可以确定设计、制造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技术人员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完善机械和电气的性能,避免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由特种设备本身设计、制造缺陷而引发的问题。因此定型产品型式试验和出厂前的出厂检验工作是我们衡量特种设备是否存在自身缺陷的必要环节。

1.2.2特种设备未及时进行检验问题

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要经过首次检验,也就是监督检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通过书面文件告知特种设备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过审批后再申报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派出的检验人员对新安装的特种设备完成检验后,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这时特种设备才可投入使用。及时检验对特种设备本身安装、施工设计是有益处的,特种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及时检验才能被发现,进而完成硬件的整改工作,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检验,拖延的时间比较长,安装、施工设计问题不能被解决,就会对特种设备以后的使用埋下隐患。通过首检后,特种设备还要进行定期检验。因为在检验空档期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申报定期检验,以免超期。只有通过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才能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这样也便于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便于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

1.3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3.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体现在单位主管安全的责任人忽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缺乏一套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为日后特种设备的运行埋下隐患。

1.3.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非常混乱,安全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交接安全管理资料不到位。设备档案没有专人管理,无法建立一个设备一个档案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一些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情况,机械部件缺失损坏现象不能及时上报,很多需要统计的数据资料不全,也没有做到定期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许多特种设备的数据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而且也没有进行汇报和备案。由于这些制度上的漏洞,特种设备的管理往往没有实现专项管理,甚至出现了安全管理托管现象[1]。

1.3.3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未能完全实施

双重预防机制也就是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当前大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还做得不够好,因很多特种设备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够,无法实现隐患排查。特种设备在事故初期往往存在异响或出现机械电气故障,维护保养人员可以通过发现异响及故障去判断特种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及时上报将成为排查隐患的关键。很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都做得不好,更不用说双重预防机制。所以,需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体系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特种设备事故预防措施

2.1完善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是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预防措施的前提。只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充分落实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才能初步做到位。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做起,在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正式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的培训考核,只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取相应的资质证书才可以上岗,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不断地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继续教育及事故案例分析,结合事故案例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要点,不断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

2.2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水平,逐步完善特种设备相关机构监管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逐步落实特种设备管理一体化,熟悉特种设备所在监管区域的数量和动态,监督管理做到不漏掉每台特种设备,做到每台设备都要有使用登记证;加强本地资质备案管理,避免发生资质互相借用,当特种设备出现问题时追责不明确的现象;加大资质换证的审查管理,避免资质单位到处借人挂证弄虚作假现象;加大对维护保养单位的管理,落实特种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严查各种无证上岗现象;严查检验不及时、超期未检现象,避免出现未检特种设备还在使用情况,若发现这种现象要严格启动落实查封程序;严查无型式试验报告及合格证的产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相关部门相互协调机制。加强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宣教工作,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相关部门的责任。特种设备的安全是需要相关安全部门共同维护保障的,是需要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协调做好的一项安全工作。因此,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抓严管;检验机构要提高检验水平和质量;维护保养单位要认真负责履行职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提高安全意识。只有落实互相协调机制才能大大降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性[2]。

2.3健全事故预防保障制度

建立事故处理分析机构,成立事故处理分析专家库,建立专项特种设备事故机构和专家组。因为专项特种设备事故处理机构和专家在长期的事故处理中总结了大量的事故处理和分析经验,所以只有本专业的机构和专家才能有相应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事故因果关系和责任划分,同时为类似事故预防及后续事故研究和分析提供更多有效、准确的数据和经验,这也有利于以后开展专项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内多部门联合协作。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要多部门联合协作,仅靠一个部门是不够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提高到全企业的高度上来,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配合联动、积极推进,要按照“谁负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做到群防群治。并且应建立考核体系,要组织工艺、安全、设备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与,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划分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3结语

目前,特种设备的管理要求已列入《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大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是当下安全生产的前提。特种设备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空缺,特种设备大小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特种设备的操作中严格遵章守纪,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隐患,防止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孟耀华.特种设备事故预防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8(7):23-24.

[2]杨女星.哈尔滨市特种设备事故预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作者:韩喜庆 刘晨 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