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规模养殖的繁殖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奶牛规模养殖的繁殖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奶牛规模养殖的繁殖管理论文

1奶牛的繁殖管理

奶牛繁殖产犊是产奶的先决条件,奶牛经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再发情、配种、妊娠、分娩过程,来实现产奶、干奶、再产奶循环。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产间距(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365天,正常泌乳期为305天,干奶期60天,但在生产实际中很难达到。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奶牛因繁殖问题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的比例一般占成母牛淘汰的30%以上。加强奶牛的繁殖管理,提高奶牛繁殖率始终是奶牛生产面临的课题,也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基础。

1.1发情观察

发情和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奶牛每隔一定时间要发情一次,两次发情的间隔天数称发情周期,一般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左右。发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由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奶牛规模养殖要重视发情观察,配种人员着重傍晚和清晨观察牛群,白天以每4、5小时的间隔进行观察,保证监测到畜群中90%的发情征兆。同时进行发情鉴定、育成母牛初情检查、成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检查、异常发情检查,并对异常发情母牛、初情期推迟的育成奶牛与生产之后第一次发情推后的成年奶牛要查明原因酌情治疗。

1.2适时配种

奶牛规模养殖适时配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育成奶牛初次配种应选择奶牛体成熟的初期阶段,也就是16~20月龄,且体重需达到成年奶牛体重的60~65%,相当于360~390公斤。过早配种会影响母牛的生长发育以及第一胎的产奶量,过晚配种会影响奶牛的受胎率,并且增加饲养成本,经产母牛在产后两个月左右配种效益最佳。要严格执行奶牛育种方案,按照选种选配计划,充分利用优良品种公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后代质量。同时要做好配种记录,包括母牛号、配种日期、所用冻精公牛号及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以便查看配种记录随时掌握牛群配种情况、防止近亲繁殖、调整怀孕牛不同生理阶段的饲料结构、推算预产期。

1.3妊娠检查

母牛配种后最好进行三次妊娠检查,第一次在配种后60—90天采用直肠检查法;第二次在配种后4—5个月采用直肠检查法;第三次停奶前采用腹壁触诊法。主要目的一是确定妊娠牛、推算预产期、确定干奶时间。二是检出未妊娠母牛,查明奶牛不孕的原因并做出处理。三是调查奶牛流产的发生率、流产原因、流产类型并采取预防措施。

1.4分娩监护

母牛分娩前都有预兆,如乳房从分娩前10天开始增大,分娩前2天极度膨胀,皮肤发红,乳头饱满;分娩前1周阴唇肿胀柔软;分娩前1—2天子宫颈粘液软化变稀呈线状流出;骨盆韧带从分娩前1周开始软化,临产前母牛精神不安,不断徘徊,食欲减退,不时作排尿状。应注意观察母牛分娩预兆,以便作好接产准备。分娩时要注意接产,尽可能让其自然分娩,对头胎牛、胎儿较大及倒生时可在产出期过后适当给予人工助产。发生难产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助产。分娩后要注意产后监护,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出血,注意是否有子宫脱出症兆,观察胎衣排出情况及子宫分泌物是否正常,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产科疾病的发生。产后30天左右通过直肠检查母牛子宫复原情况,产后40-60天注意观察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是否正常,发现子宫恢复不全、母牛发情不正常要及时治疗。

2提升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2.1强化奶牛的科学饲养

科学饲养奶牛,合理控制奶牛各个阶段的体况,即可降低饲养成本,又可有效防治和降低奶牛繁殖疾病。营养不足与过量均可引起繁殖疾病。产前、产后蛋白质与能量不足均可导致子宫复旧延迟,继发子宫炎症,可造成卵巢机能不全。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粗纤维不足除可导致代谢病以外,还可造成胎衣不下与产科疾病。因此要根据奶牛饲养标准,在奶牛不同时期,给奶牛提供优质适口的饲料,给予丰富的营养补充,从而恢复奶牛的生殖机能,保证奶牛正常的发情排卵,提升奶牛繁殖率。

2.2做好奶牛围产期的保健护理

做好奶牛围产期的保健护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炎症引发的其他疾病发生。围产期的奶牛喜卧懒动,阴门松弛,产道口处于开张状态,常流出各种性状的黏液,极易受细菌感染,造成子宫炎症。注重围产期奶牛舍良好的卫生环境,分娩时严格消毒产房和牛体后躯,产后给奶牛饲喂红糖麸皮水,保持奶牛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和继续生产的能力。

2.3严格执行奶牛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奶牛繁殖管理队伍的培训,严格执行奶牛繁殖技术操作规程。发情观察、配种操作、繁殖疾病治疗、产后护理等,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配种操作流程规定奶牛最佳的输精时间为奶牛发情之后或者是排卵之前的12h左右,通常情况为早上发情傍晚输精,中午发情夜间输精,傍晚发情次日上午输精。输精方法和部位:对奶牛进行人工受精时,通常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输精部位主要是以子宫体或者是子宫角的基部为最佳。这样不仅能提升受胎率,还能避免对子宫的损伤。精子的活力应该是在3.5以上,有效的精子数不能低于1000万个。等等在操作规程中详细明确,严格执行奶牛繁殖技术操作规程,是提高奶牛规模养殖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手段。

2.4建立奶牛繁殖的动态管理

在对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及分娩后卵巢和子宫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检查及采取措施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各种繁殖记录,如对于产后母牛应做好如下记录:(1)、胎衣排出时间、完整记录;(2)、恶露排出颜色、数量的记录;(3)、是否难产的记录;(4)、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记录等,并将这些记录输入电脑繁殖管理系统,使整个牛群繁殖情况处于动态管理之中,每头牛处在什么阶段,该进行什么处理一目了然。奶牛繁殖的动态管理,可有效提高奶牛繁殖率。

2.5加强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

奶牛繁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在奶牛规模养殖中十分普遍,直接影响奶牛的受胎率。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奶牛繁殖疾病,仍然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柴晓兰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