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于市场经济的统计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正确认识现代企业管理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转变统计管理的职能理念
就统计工作本身而言,客观反映客体的生产经营状况,科学地分析、预测客体的发展趋势,研究客体在经营活动中的变化规律,是其基本的职能。长期以来,行业、企业的统计工作是以服务于政府为主要目的,而把服务于行业、企业本身摆在次要的位置。现在的经营机制要求统计工作应以围绕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第一职能开展工作。这种职能的转变首先需要企业的经营者、统计工作的管理者调整对统计管理职能的认识,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真正营造一个让统计为企业经营服务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否则,统计工作就会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处在较为尴尬的位置。其次是统计工作本身要调整思路和方法,树立为企业经营服务第一的思想。要随着客体经营方式、活动环境、发展阶段的改变做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革,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变事后统计为全过程的统计。同时,要从单纯反映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向全面反映企业内外经营整体活动上转变,把提供决策咨询作用从原来仅提供内部生产信息向包括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外部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政策信息等全方位信息转变,扩展统计服务领域。
二、认清统计管理工作现状,深入研究统计管理规范,确定调整的目标,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统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加之长期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尽管近几年的改革有所进展,但指望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地摸索和实践,逐步靠近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且这种摸索和实践是有前题和基础的。首先,要充分地了解统计管理现状,掌握企业转制后统计管理工作的管理规范和职能作用,从而规划出统计管理工作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根据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制定改革的步骤和分阶段的实施方案。制定的实施方案既需要与行业、企业的客观实际结合,也需要与统计工作的客观实际结合,并且要逐步实施,循序渐进,通过坚实的量的积累完成质的飞跃。再次,选择合适的切人点实施统计管理新方案。要充分考虑统计工作开展的环境、素质人群、紧迫性,选择适当时机加以实施,减少因此带来的冲击和阵痛。
三、统计管理要坚持“行政与统计分开”,协调管理
所谓“行政与统计分开”,并不是不要企业的行政领导和行业的政府领导,而是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统计管理本身的关系,使统计工作不受统计因素以外的因素干扰,独立行使统计职能。统计工作如何走出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统计工作要摆脱行政干预,删除行政干预的烙印,客观地组织统计信息,科学地分析和加工统计信息,辨证地预测和判断。这就要求一方面统计管理工作本身树立一个新的形象,要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客观反映实际。要依法治统,捍卫统计管理的权威,排除统计管理以外的干预,使统计工作真正为行业管理、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摆正行政管理与统计工作的关系,尊重统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尽量杜绝长官意识、行政干预,使统计能够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
四、统计管理工作要解决好服务于政府部门与服务于行业和企业本身的关系
从统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上看,政府统计与行业统计、企业统计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行业统计、企业统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统计的延伸和补充,应该在政府统计的主导和宏观调控管理下开展统计工作,而不是无政府状态。行业统计、企业统计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正视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经济的相互作用,为本行业和本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是第一位的,为政府统计服务也是必要的,二者不可偏废,避免走极端,不能要么完全为政府统计服务,要么完全为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