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管理方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共管理方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
摘要:在总结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课程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重塑以及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评价的调整成了推动公共管理方法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性教学;重塑
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方法课程教学体系已成为完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充实公共管理专业学科实力,提升公共管理专业发展水平,增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研究性教学成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方略[1],如何将研究性教学融入并重塑已有教学体系成为实现这一方略的关键一环。总结近三年来公共管理专业方法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提炼其成功重塑要件以期对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务提供有益参考。
一、课程建设的重塑
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关乎所授知识的宏观结构及逻辑衔接,进而直接决定着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的质、量及实操水平,所以重塑课程建设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方法课程研究性教学重塑的首要步骤,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完备的主干课程。2016年我系公共管理专业仅有《质性研究方法》一门课程,教学结果呈现如下问题:学生基础知识缺失;课堂教学内容“超载”严重;教师教学任务量重,学生吸收难度高,师生间出现明显教、学冲突;毕业论文(设计)采用的方法同质化严重;方法选用依据“学什么用什么”,缺乏科学性。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增设《统计学》和《量化研究方法》课程,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此基础上2018年又增设《研究方法前沿》课程,且此课程不再采用单个老师系统讲授成熟教材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取多个老师依次以专题方式与学生分享各自最擅长同时具备前沿性方法与技术的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教材型教学模式前沿性不足、知识单一的缺陷。总之,《统计学》、《质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前沿》的课程建设完成了公共管理专业方法主干课程群落的建构,为推行研究性教学补齐了所需基础要件。二是合理的主干课程教学次序编排。在充分调研公共管理方法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将四门课程的先后教学次序排定为:《统计学》起先导作用,使学生从宏观角度认知公共管理方法的基本概念、体系、原则、观点等,掌握其整体框架;之后为《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两者开设的先后次序可随意也可并行,起深化作用,使学生习得精深、专业的方法论知识和技能;最后为《研究方法前沿》,起拓展作用,为学生后续公共管理方法相关知识、技术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精进提供借鉴和指引。
二、课程内容的重塑
课程建设为课程内容教学提供了主要依附框架,但教学内容具体推进则需要更为具体、详尽、科学的安排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高效传输[2],所以重塑课程内容亦成了公共管理专业方法课程研究性教学重塑的重要方面,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基于课程建设重新厘定课程内容。2017年上学期增设《统计学》和《量化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后教学效果改善显著,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课程间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和重叠,例如《统计学》和《量化研究方法》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部分的重复;课程间知识脉络出现逻辑问题,基础统计分析放在了抽象概念讲述之后不利于学生理解;课程间缺乏必要衔接。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如下改进:重新调整、整合公共管理方法课程教学师资,确保授课教师之间形成紧密的教学合作关系,真正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提出“基础方法+专业方法+前沿方法”的公共管理“大方法”概念,并以“大方法”体系为指导,以教学团队为基础,以三门课程为框架,重新编订课程教学提纲与讲义,真正形成“各有侧重”、“一脉相承”、“逻辑严密”的课程教学内容。其次,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提出并践行“高难度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低难度课程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展示为主,中等难度课程内容以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思路,提升了课程教学策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再次,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和厘定课程内容逻辑为中心带动课程建设,以此为思路于2018增设《研究方法前沿》课程,主要弥补《统计学》、《质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前沿性不足和未来发展走向不明的缺陷。
信息技术经济学知识管理论文
1研究现状及意义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撑,电子资源脱颖而出,带来革命性变化。科学引导着知识管理系统,为管理、传递和使用知识提供路径和方法。”Yadagiri,S.强调,在迅速出现的数字纪元和知识社会,知识管理能够加速知识的传播,改善图书信息中心的业务程序,增强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其业界地位。美国学者Baker,ShirleyK.认为,在高校,在一些学科,高等教育和图书馆在巨大的机遇面前,要肩负起数字信息和知识管理的重任。盛小平教授基于文献计量法论证了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利用库恩的学科定义标准验证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KarlWiig在《知识管理:一门渊源久远的新兴学科》等文中强调,知识管理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包括管理科学、认知科学、经济学、教育方法、人工智能、信息管理与技术科学在内的支撑性学科。伊朗学者Hazeri和澳大利亚学者Mar-tin及Sarrafzadeh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隶属于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并强调其多维度,即涉及组织、企业、管理和实践等多个领域。据调查,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实施了知识管理项目,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机构也在积极引入知识管理,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图书情报界参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大势所趋,吴慰慈教授指出:“开展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将推动图书馆学研究超越传统图书馆机构的局限,去面向更广阔的实践基础。”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在知识管理的研究方面,图书情报学具有先天优势,如果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都将产生大的飞跃。学科的理论体系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知识管理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知识管理不断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方面颇有起色,逐渐确立了一定的学科地位,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但实践超前、理论滞后是目前知识管理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3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3.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
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物流实践教学成效评估
作者:孔继利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分析
按照我院对人才的培养定位,结合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掌握基本原理、方法和模型,并能将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于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相关的工具解决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独立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是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由于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周期比较短,且物流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6],使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院校在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一般是借助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条件[6],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强调与理论教学衔接的同时,重视技术工具的熟练使用,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7]。我院《企业物流管理》优秀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可概括如下:①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方法、技术和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要点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教学具体步骤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相应的技术工具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③培养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来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实践教学的感性认识升华到一定的理论高度。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物流类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系统、全面和可行性为原则[4]。在结合我院《企业物流管理》优秀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已开展的实践教学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借鉴其他兄弟院校成功的实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我系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设计出满足该课程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此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该课程的4大类实践教学项目和每类实践教学项目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下面详细分析该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流程。
1《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
1.1实验类项目与内容配合《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进行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物流管理流程设计实验、单设施重心法选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库存控制基本原理实验和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实验等。这些实验类项目可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4]。关于前三个实验项目的教学目标、所用到的实验技术工具可详见相关文献[4,8]。下面以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到的技术工具和实验内容的分析为例进行说明。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有:①掌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的三种典型移动方式的特点;②掌握不同移动方式下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求解,能绘制加工示意图;③掌握含运输时间的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的生产周期公式的推导;④掌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系统的算法流程,能够设计生产物流时间组织系统,该系统不仅能计算生产周期,而且能精确绘制加工和搬运甘特图。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所用到的技术工具包括:①系统开发平台:MicrosoftWindowsXP;②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③程序算法流程图设计工具、加工与搬运示意图绘制工具:MicrosoftVisio2003;④报告撰写工具:MicrosoftWord2003。生产物流时间组织实验所要完成的内容包括:①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在给出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让学生推导含运输时间的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②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形绘制工具,完成实验背景资料中生产周期问题的计算;③分析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算法流程,并完成系统的设计(要求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数据有效性验证符合规范要求),用②中计算出的结果数据验证程序的正确性;④利用开发的程序,绘制背景资料中可行方案的加工与搬运图形,并借助该图形分析最少的搬运次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新媒体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体制、载体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对策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共计7.31亿人,全年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3.2%;手机网民用户6.95亿人,全年新增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为95.1%。这一数据体现在江苏省内的98个职业技术学院及办学点中,就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入校园已禁止不了,如何有效利用手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依据百度百科,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指运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和人造卫星等设施,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其关键技术为: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其传播因素为: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新媒体分为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类。新媒体的特征为:全方位的数字化内容包括多媒体与超文本、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实现了海量信息共享化与社群化[1]。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由师生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建筑、景观、绿化这些物质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传统、舆论、人际交往、心理氛围,还包含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我成长渴望。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精神文化载体建设和课程内外文化活动建设,这三方面协调一致,为学校树立起优秀的文化品牌。
二、基于“新媒体”的高职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和继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自然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以其强劲的姿态进入校园,海量信息通过各类智能产品即时传播到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度高,使用也极其熟练。蕴含在新媒体中的网络文化对高职院校师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2]。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具有知识交叉性、注重理论践行、需要创新实践能力等特点。积极探索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设计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入手,以科学研究融入教学为途径,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建设的重视。
[关键词]创新实践;本科教育;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支撑的专业,运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与职业卫生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评价与标准化、安全文化与培训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一级学科,自此,安全科学与工程成为工学门类中38个一级学科之一。安全工程的迅速发展与国家及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密不可分。工程教育既要满足当前行业及市场的需求,也要引领行业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带领产业发展,即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2-3]。要促进安全工程教育的提升,应依托大学的高水平科技、研究与教学,通过分析安全类人才的特点和行业领域需求,从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科研训练、实践平台等不同层面改革现有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与应用能力的人才。
一、南华大学安全工程现状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依托于核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及机械工程而成立与发展,于2011年获得全国首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3年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并有省级特色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安全发展主导,立足核特色”为宗旨,培养具有扎实的安全科学知识和安全技术的创新实践人才。创建至今,南华大学安全工程获得“核安全与核应急技术”国防特色学科,“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环保安全”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核电建设环保安全与节能技术”中核建集团重点实验室,“工矿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技术中心”衡阳市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平台[4]。
二、安全工程的教育理念与特点
大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科研及实践紧密相连,师生间不断交互的活动。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科学研究融入此过程中,以实践为手段,促进本科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发展。安全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安全科学基础知识,拥有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技能,掌握相关行业安全工程基础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能够有效进行事故预防、应急控制的综合型专业人才[5]。安全工程人才教育应具有如下特点:
高校社科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普及和大众认同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必须坚守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政治和价值导向,以此为重要前提深入和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探索和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思路,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先进性、深入性、持久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高校社科管理;新思路
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意识形态发展。意识形态包含学术、社会、政治等独立或交叉问题与观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是影响一种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紧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坚守党的意识形态这一底线,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创新和提升高校社会科学管理工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重要性
(一)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不放松地抓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通过加强阵地意识和阵地建设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导、成为主流,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的主流展示好。要加强前沿阵地建设,把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建好管好用好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明确指出,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研究与建设的主要阵地。
(二)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创建治安学理论体系的问题
作者:王彩元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治安学理论体系研究是治安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第一主题。自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治安学(后一段时间称治安管理学,1998年教育部在进行本科专业目录时又改称治安学。当然,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但为了叙述的方便,除特别说明外,本文权且将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以来,广大治安学教学、研究人员和事务工作者围绕该学科特有的概念、范畴、学科体系和治安管理业务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治安学理论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使该学科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发展。但是,该学科的理论体系至今还未建立起来,不仅理论不成熟,而且体系不完善,学术界对一些根本问题缺乏共识,甚至争论不休,这对于一个期盼走向成熟的治安学科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当前,教育部组织开展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公安学科有望成为一级学科,治安学作为公安学的子学科成为二级学科之际,积极构建治安学理论体系是治安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笔者认为,治安学理论体系是治安学理论的集合,是治安学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的有机整体。就治安学而言,在理论体系研究中必须或亟待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性、科学性、本土化等问题。
一、对治安学理论存有疑虑,亟待提高理论体系构建的前提性认识
治安学有没有理论,有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事情。而且,来自治安(或公安)学其他领域(俗称“体制外”)和在治安学领域内(俗称“体制内”)的学者,对治安学理论存在的认识,有着巨大的反差:来自“体制外”的学者,由20世纪80年代初治安学提出来时的不屑、不认同,转变到后来以至于目前的主动界入、参与,甚至将自己的理论引入到治安学理论中来,比较有代表性有华东政法学院金其高教授的“猫鼠理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均平教授的“社区治安群理论”等①;而“体制内”的学者,自国家2008年启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由于受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除少数学者还在坚持外,绝大多数反而怀疑治安学科甚至公安学科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如笔者在2010年全国第六届治安学学术研讨会暨治安系主任论坛上提出的“进行应用(术科)研究的越来越多,从事基础理论或纯理论研究的越来越少”的局面。
治安学理论研究出现这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源于治安学理论建设的薄弱。从历史上看,我国虽然正式提出治安学概念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今天治安学领域有关问题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对警察科学的研究,其背景是西方警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产生,以及警察高等教育的发展。[1]然而,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则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以1984年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编写的《社会治安管理学》教材为标志,并打破了长期以来治安工作无学问(学科)的局面,使治安理论得以真正起步。正是治安学学术研究起步晚,加之本研究领域的人员习惯于从治安管理业务分工的角度或治安管理工作层面来讨论、研究治安学,而不是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理论抽象,这就导致了治安学的理论积累是非常欠缺的,而不是像哲学、教育学、法学那样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因此,有学者早在本世纪初就指出了治安学“理论无特色,概念不系统,专业术语少,知识欠规范”的理论研究现状。[2]继而,有学者针对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试图为治安学理论研究“号脉”、“开处方”。①当我们构建治安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应该优先回答如下的问题:治安学理论生成的条件是什么?治安学有哪些理论?如果不回答这些问题,治安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只会是一厢情愿、自说自话而已。
首先是治安学理论生成的条件。任何学科理论的生成条件有三个: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达的文化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治安学理论的生成条件也不例外。第一,我国有丰富的维护社会治安的实践经验。综观我国3000多年维护社会治安的实践,从以夏启“家天下”政权的确立为标志,经过夏、商与西周三代的发展,逐步孕育出一种政刑不分、军警一体的国家维护社会治安的管理体制开始,经历了封建社会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到新中国更加丰富的治安管理、治安防范和刑事司法实践以及不断改革创新的经验,为我们进行治安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第二,我国有较高度发达的治安文化。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与治安活动、治安思想有关的治安论著《显学》,以及东汉时期的《史记》。此后,历代的统治者和治安实践人员在长期的治安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安对策和管理方法,并不断系统化、理论化,使中国古代治安管理活动的文明化、科学化水准始终居于世界前列。20世纪初,当时的清政府一方面组建全国警察机构,引进西方的治安管理制度,兴办警察(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量翻译、出版西方警政理论方面的著作。此后,我国学者开始对中外治安学与警政理论进行研究,出版了一批具有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如《警察勤务须知》(1928年)、《行政警察》(1929年)……《派出所工作教材》(1956年)、《治安管理工作》(1981年)等,并成为了治安学诞生的先奏曲。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当时公安部公安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治安秩序管理》、《治安基层基础概论》②等9本治安管理业务教材理论研究的全面展开为标志,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治安学研究课题与内容一直紧扣时代的脉搏,为治安实践服务,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点、反映治安实践及其基本规律的教材、专著、课题、论文(集)。[3]第三,治安学科自身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16所部属、省属公安(警察)本科院校均设立治安学系,并开设了治安学本科专业,有的还招收了治安管理与安全防范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然而,在我国的学科设置中,治安学一直被作为管理学门类中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所属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学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治安学科的这一定位,已经完全不符合当前治安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也不适应社会对治安学学科发展的需求。因此,以我国公安工作中具有预防、发现、控制犯罪职能的社会治安控制与安全防范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治安学科,作为我国急需发展的最具有公安特色的学科,需要有更丰富、更厚重、更科学的理论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学科层次,以满足更多层次或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p#分页标题#e#
其次,治安学有哪些理论?所谓理论,《辞海》的解释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理性认识”。[4]综观治安学理论发展过程,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广大治安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近30年地潜心研究和不断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治安、治安管理、治安秩序、治安管理原则、治安管理手段、治安管理方法、治安管理措施、治安效益、治安管理主体、治安管理客体、治安管理对象、治安勤务、治安防控体系、户政管理、公共复杂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群体性治安事件、治安案件、安全防范等基本概念或范畴,以及由这些概念或范畴所包含或衍生出来的治安问题、治安巡逻、堵截、盘查、安全检查、安全保卫、户口调查、户口迁移、大型群体活动、管制刀具、交通疏导、消防监督、治安区域控制等一系列专业术语。同时,还形成了“治安管理主客体关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警务”、“治安工作社会化”、“治安动态稳定”、“治安秩序控制”、“治安防控体系”、“治安效益及评价”等原理或理论。①这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术语、原理或理论,是行政管理学及其他部门法学所不能包容或取代的,其中有的原理或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治安实践并指导着治安实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10篇)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本土管理探析
摘要:
目前我国的管理学研究深受西方管理研究的影响,变成了以西方旨趣和需求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这既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符合我们的学术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当前,关于如何探索基于中国的文化智慧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管理实践,进而发展中国本土管理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已经成为许多海内外华人学者热衷的研究课题。华为、乐高等优秀企业应用阴阳思维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了商业的成功。国内外本土管理研究学者应凝聚中华文化的精华,把中华智慧归纳起来,发展成为有系统的理论架构。中华智慧可补充西方理论的不足,进而将管理之道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
传统文化智慧;本土管理研究;新概念;新理论
在过去一个世纪,管理学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经过几代学者的探索与研究,管理学已被学术界确立为一门对行为科学有实质及重要贡献的独立学科,而管理学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例如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一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以及麦卡锡提出的4Ps(营销组合)等,已被视为每一位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和掌握的管理工具和模式。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管理学的理论也随西方的商品及意识形态一起被引入并学习借鉴。经过30多年的实践,从事管理实务的高管人员及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学者开始反思以下两个问题:①植根于西方土壤的管理学理论和分析架构,是否完全适用于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例如中国;②中国传统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能否补充主要由西方发展出来的管理学的不足之处,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养分。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需要对中西文化和管理的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东西方文化和管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