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关键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技术

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肉制品的需求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这给养殖业创造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也促使畜禽养殖朝着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其中,山羊生态养殖因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山羊肉品质而广受欢迎,分析和把握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的各项关键技术,因此十分重要。为此,本文主要对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的各项关键技术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山区养殖业;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实现山羊生态养殖,能够有效地改善山羊肉制品品质,使当地的山羊肉制品获得更多市场认可,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为有效发展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必须对其各项关键技术加以充分把握,并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养殖技术对于改善养殖成效、促进当地养殖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羊舍规划

进行山羊生态养殖的首要步骤是对羊舍选址进行科学规划,在展开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应对温度、湿度、水文状况、气候等各方面信息加以综合),以此科学进行选址。至于羊舍类型,一般选择修建双坡单列式和高床漏缝式,使用木材或者使用砖木进行羊舍建造[2]。值得注意的是,应在规划过程中考虑积粪池或者沼气池建设,以便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

2牧草种植

只有保证饲料充足供给,山羊生态养殖才能顺利进行。为有效促进草料四季均衡、数量充足、品质优良,应从实际山羊饲养规模和山羊生态养殖业发展目标出发,科学规划牧草种植方案,充分利用空闲耕地、空闲果园地和退耕土地展开牧草种植。在进行牧草种植前,应注意结合山羊品种合理确定牧草种类(可以选择牛鞭草、黑麦草、玉米、甜高粱等)。在牧草生长旺盛时节(夏秋季节),应注意有意识地收集和储存野生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应用这些材料制作干草料,保证四季饲料均衡供给,使得山羊在冬春季节也能拥有足够的饲料。除制作干草料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应用青贮技术改善饲料口感,以此改善饲料利用效果。

阅读全文

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浅议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工程中是基于时展要求,了解农业工程中运用的主要信息技术以及运用方式是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农业工程;信息关键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渐成熟。信息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中的应用,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信息技术对农业工程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究信息关键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1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1.1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在应用时需要同时结合硬件和软件,并且对硬件软件的要求较高,硬件为模块化硬件,同时需要较高性能,使用模块化硬件可以满足全面需求,比如同步和定时应用,软件需要具备灵活高效能的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创建界面,只有将高性能的硬软件结合使用才能达成相应的应用目的,另外,为了使虚拟仪器技术达到最大化优势,还要使用具有集成作用的软硬件平台,在软硬件以及软硬件平台的共同应用下,才能发挥虚拟仪器技术的高性能、高扩展性、高效率、高出色等优势。虚拟仪器技术结合计算机、仪器仪表以及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在硬软件的应用下模拟生产条件,并对生产信息进行跟踪和记录,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提前模拟生产情况,并供专业人员分析和改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对农业的智能化管理。

1.2专家系统。专家系统通过获取某一领域内专家的知识,并将这些专家知识进行对应编辑,并存放到知识库中备用,以便于解决该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识库是整个专家系统的核心,同时,独立于其他构成部分。专家系统是解决专业问题的主要系统,而知识库就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源,在遇到问题时,需要调动知识库内对应的知识,从而得到解决。推理机构相当于专家系统的管家,控制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并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为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人机交互界面传输主要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便用户查看和记录。

1.33S技术。3S技术指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当前,3S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对这三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遥感技术(RS),即对大面积空间内的信息进行提取,形成相应的数字图像,根据不同要求或者需求,对数字图像进行加工,成为能够被人们使用的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遥感技术获取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会越来越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图像需要进行加工和处理,处理方式主要有数字图像预处理和数字图像分类两种,或者说这两种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处理步骤,数字图像预处理是对获取的初始数据图像进行初步处理,通过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噪音、增加图像视觉效果等,使目标呈现更加清晰,而数字图像分类是在数字图像预处理之后,也就是在获得清晰的目标后,使用科学的方式对目标图像分类,通过分类便于更加准确的获取目标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即能够存储空间信息和数据,使用图形表达内容,具备空间分析、空间定位和检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即可以对地面上任何一个点位进行定位,然后精准测算出该点位的坐标位置,具体精度为厘米数量级,使用全站仪或者激光测距仪就可以精准测量坐标距离。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直接获取某一点位的信息,结合遥感技术,可以对遥感技术下所获得的定位数据进行校正,使信息更加精准。

阅读全文

蛋鸡无抗养殖关键技术推广思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也就需要更多安全健康的肉蛋产品。在蛋鸡养殖行业,实行“限抗”“禁抗”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无抗养殖技术也自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蛋鸡无抗养殖关键技术进行归纳,以供更多的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蛋鸡;无抗养殖;关键技术

在我国因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经济收入的提高,对肉类、蛋类、奶类食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规模化蛋鸡养殖成为了家禽饲养领域的热门产业,受到了重视与欢迎,成为了解决就业以及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蛋鸡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疾病治疗、感染防控、疫苗反应缓解或预防垂直感染等而使用抗生素的现象[1],让蛋鸡健康状态受影响,鸡蛋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这一现象受到了大力关注,故而在公众健康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无抗肉、无抗奶、无抗鸡蛋等畜禽产品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并推出了蛋鸡无抗养殖技术。

1无抗养殖技术简介

无抗养殖技术是基于绿色养殖技术之上形成的全新养殖理念,即进行完善养殖场建构,来确保鸡舍内环境冬暖夏凉,并且通过笼养养殖模式对鸡舍内温度与湿度进行人工控制,促其满足蛋鸡生存要求。蛋鸡生长期间所饮用的水源以及食用的饲料都添加了专门的微生态制剂、中成药、多类酶制剂以及益生菌等[2],以此来让鸡群胃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消除有害菌群繁殖环境,保障机体健康。整个饲养期间通过尽可能地减少或不使用抗生素,这样可让鸡蛋质量更有保障,所排粪便中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含量少,不会为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2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2.1鸡场选址规划

阅读全文

育肥牛养殖关键技术探析

摘要:本文将结合实际状况来对育肥牛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为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育肥牛;养殖;技术

由于牛肉营养丰富、口感好,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市场需求推动着肥牛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因而应在熟悉掌握现有肥牛养殖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技术手段,以便为百姓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牛肉制品,并使养殖户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1选种技术的关键点

科学的选种是肉牛养殖的基础,倘若养殖户选取不适合规模化养殖的种牛,那么就会达不到预期的养殖收益数额,可见,选种技术是育肥牛的第一要义。在选种的过程中应选取杂交牛,因为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增重的目标,且杂交牛的肉质好、蛋白质等含量高,因而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导向来进行科学的选种。对于育龄而言,技术人员要根据牛的年龄、身体状况来确定最佳育龄期。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体重基数大、机体坚实的杂交牛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育肥。数据显示,公牛的体重增长快、肉质紧实,而阉公牛的脂肪沉淀、体重增长速度、肉质鲜嫩程度都在公牛之上。另外,养殖户还应参照肥牛养殖地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地势走向等客观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养殖品种。

2配料、育肥、喂养技术的关键点

2.1饲料调配技术。日常喂养的饲料是肥牛摄取营养的主要渠道,因而饲料调配一定要兼顾喂养的科学性与营养性。因而饲料的调配应建立在实践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在保证其满足营养摄取量的同时,再去提高饲料的口感。按照科学配比将不同原料掺到一起,并供给充足的饮水,以此为育肥牛的生长做好“口粮”的准备。对于育肥期的牛来说,饲养人员可以将豆粕、酒槽、玉米面、玉米秸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并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食盐增强适口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应将饲料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场地,防止因潮湿使饲料发霉[1]。

阅读全文

服务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农业保险是气象灾害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研究通过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农业保险的现状,以陕西省气象部门为例系统总结了气象部门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服务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在精准承保、理赔等农业保险全流程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建议。围绕解决农业保险道德风险大、勘灾成本高、理赔纠纷多、信息不对称以及基差风险等现实需求,提出基于差异化费率和气象指数化的保险产品设计、基于农业大数据和卫星遥感的投保校验、直通式的保户精准服务、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支撑的格点化理赔核算、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对称公示、基于物联网的精细化监测及服务链延伸等服务技术,并结合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进行具体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保险科技;气象服务;农业保险;气象指数;卫星遥感;气候变化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气象灾害风险分散和管理工具,在规避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截止2021年,陕西农业保险总保费已达21.95亿元,共为597万户次参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549亿元,涉及种植、养殖、林业等领域,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但由于科技创新手段支撑不足,农业保险“五公开三到户”难度较大,管理相对粗放,存在虚假投保、勘灾成本高、理赔纠纷多、信息不透明、道德风险高等难点[1-2],距离精准承保、理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随着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产品从单纯提高产量到品质提升转变,农业期货和精准农业对保险提出更高要求,保险与农业产业总体发展的需求还有不小距离[2-3]。这些都是农业保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政策制度、政府与保险机构运行机制、保险机构经营管理等方向的变革与创新。另一方面还需要气象等行业的科技手段支撑,以提升效率强化创新应用来助力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4],以科技创新来驱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5-7]。农业保险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主要以气象灾害为主,随着农业保险领域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求提供针对农业保险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探索气象指数保险等创新产品和服务。2016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探索实施气象指数保险试点。2021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服务金融保险气象部门要承担指数设计、天气指数保险气象认证表出具,同时做好农业金融扶贫工作技术支撑等落地工作。发展“气象+保险”服务新模式,发挥气象科技优势,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农业保险气象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保险产品、承保理赔机制和服务创新提升农业保险创新力和科技转化水平已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8-10],亟需气象部门开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布局。本文分析了气象科技服务农业保险的现状,并以陕西气象部门为例总结了气象部门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服务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在精确承保、理赔等农业保险全流程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建议。

1气象科技服务农业保险现状

1.1气象科技服务农业保险国内外现状

目前,气象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中。国内外主要集中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应用研究、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农业遥感监测分析等方面。其中,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应用是气象科技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国内外围绕扩大气象指数应用范围、气象指数模型测算、费率厘定等内容,以降低基差风险为目标开展相关研究,增强农业气象指数产品的适用范围、实用性和合理性[11-14]。针对保户和保险机构的气象防灾减灾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区域、分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上[15-17],以提供基于位置、分作物、覆盖农业生产全流程的农用天气预报预警服务[18-20]。针对农业保险逆选择问题,主要开展基于区域气象站、海拔、地形等的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为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提供订正依据,基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实现差异化费率[21-23]。针对农业保险理赔查勘定损,开展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结合农业产业、地理信息数据等,提升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定量化水平[24-27]。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研究快速发展,其中作物长势以及洪涝、干旱等灾害遥感监测分析是农业遥感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28-31],相关成果已逐步发展为气象部门的农业遥感监测业务,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1.2气象科技服务陕西农业保险现状

阅读全文

控温菇房栽培草菇关键技术探究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包脚菇等,不仅外形美观、肉质极佳、肥嫩鲜美、香味浓郁,而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食药兼用菌。笔者在生产示范试验基础上,总结出控温菇房栽培草菇的关键技术。

一、菇房建设

菇房应坐北朝南,利于吸收阳光而增温。菇房规格为25米×12米×6米,采用高密度泡沫彩钢板(厚约7.5厘米)搭建。菇房内设4排纵向栽培架,每排床架设5~6层,层间距约55厘米,架宽约1.5米,床架间过道距离约80厘米,最底层离地面约1米,最顶层离房顶一般不小于50厘米。菇房内安装微喷加湿调节系统、水循环空调调温系统、棚室管道通风系统和灯带光照系统。水泥地面平整硬化,易清洗。

二、菌种培养

栽培选用山东济宁市及聊城市主栽品种草菇V35,其出菇密集、菇体大、鼠黑色、不易开伞。草菇母种一般选用PDA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原种和栽培种采用稻草、棉籽壳合成培养基培养,配方为棉籽壳(新鲜、干燥,有棉籽油特殊香味)74%、稻草(干燥、无螨虫、无霉变、无病斑,3~5厘米草段)25%、石膏1%,料含水量为60%~70%,121℃灭菌2.5小时。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温度为30~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若湿度过高容易造成链孢霉污染。草菇原种培养18天即可长满瓶(750毫升),满瓶3~5天后转接,此时菌丝粗壮浓白且能闻到一股草菇淡淡的香味。栽培种培养18天即可播种。1支草菇试管母种可转接5~7瓶原种,1瓶原种可转接40~60袋(12厘米×28厘米)栽培种。播种时须检查菌种质量,菌丝衰弱稀少或过度密集都会影响草菇产量。

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1.堆料。培养料配方:杏鲍菇菌糠70%、牛粪27%、碳酸钙3%。杏鲍菇菌糠应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虫蛀。杏鲍菇菌渣喷水润湿同时撒上牛粪、碳酸钙,混合均匀建堆发酵5~7天,其间翻堆1次。优质发酵料应质地松软有弹性,料含水量65%~70%(用手抓料,可看到指缝中有少许水溢出),pH8~9。2.二次发酵。铺料前再次检测培养料的含水量和pH,确保培养料含水量约70%、pH8~9。将料抖松、翻匀,趁热用上料车运输到料床,铺料厚度为25厘米,之后喷水至培养料含水量95%。铺料后,立即密闭菇房门窗,通入蒸汽使菇房温度升至60℃以上,并保持24小时。当菇房自然降温至29~32℃(约3天后)控温菇房栽培草菇关键技术可打开门窗,排除废气后即可播种。3.菇房灭菌。前次草菇栽培结束后,彻底清理菇房、床架和尼龙网等,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然后关闭菇房门窗,通入蒸汽,将菇房升温至70℃以上维持10~12小时。4.播种。当培养料温度降至35~40℃时,喷1遍播种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70%左右,整平床面、压实后播种。将菌种置于干净容器中,用手掰散至大豆大小,均匀撒播到料面上,用木板轻轻拍打整平,使菌种与料面紧贴。播种量0.5~1千克/平方米。播种3~4天后覆土1厘米厚(选择洁净肥沃的颗粒状土)。5.发菌管理。播种后,打开空调,室内升温至45℃,同时保持培养料温度约35℃,使菌丝尽快萌发。播种2~3天后菌丝开始向四周蔓延,在保证料温稳定的前提下,开窗适当通风,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料内长满菌丝后,开始喷结菇水,喷水量约为0.2千克/平方米,水温必须控至32~35℃,避免因水温低而影响出菇。之后适当加大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约1小时,同时给予一定散射光,温度控制在28℃左右催蕾。6.出菇期管理。(1)温度。一般播种5~7天后开始现蕾(即露出白点)。草菇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32~34℃,料温尽量保持在35℃左右,室温控制在28~32℃。(2)湿度。出菇期间以保持菇床土湿润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料内湿度为65%~75%。出菇阶段尽量不向菇床喷水,以免幼菇腐烂坏死。可以在地面或空间勤喷水或向走道灌水来保持菇房湿度。(3)空气。草菇出菇期间需氧较多,须每天适时通风。冬天气温较低,通风尽量在中午,每次20~30分钟;夏季温度较高,可在早上或傍晚开窗通风降温,每次1~2小时,补充新鲜空气。注意不可强通风以免温度骤降影响子实体生长。菇房通气时要协调好通风与保湿、保温三者的关系才更有利于出菇。(4)光照。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和发育阶段都需要一定散射光,以刺激菌丝体的形成及生长。一般菇房内光照达到50勒克斯即可,要避免阳光直射而抑制子实体生长。(5)酸碱度。草菇喜偏碱性的生长环境。培养料pH会随着菌丝生长而逐渐下降。当培养料pH低于7时向料床喷洒1%澄清石灰水,保持pH8~9(少量喷洒,边喷洒边用pH试纸检测)。7.采菇。草菇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求而定。一般当子实体长至乒乓球大小、颜色为均匀灰黑色、未开花时为采收期。采菇一定要及时,在第1、2潮的高峰期,子实体生长速度特别快,要每天采菇2次。采菇时,动作要轻快,以减少对草菇的损伤,同时注意不要带出其他未长成菇。8.病虫害防治。采用二次发酵料栽培草菇,培养料没有彻底灭菌,又因生产全过程是高温高湿,杂菌(鬼伞、霉菌等)较多,害虫(菇螨、菇蝇、线虫等)防治难。预防措施:菇场四周设排水沟,排除积水;注意菇房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菇棚内喷洒杀虫剂或用甲醛熏蒸3天;地面撒石灰;及时清理掉烂菇;发菌和出菇期注意通风换气。

阅读全文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探究

商品肉鸭是产肉量较大的禽类,具有产肉多、肉质好、瘦肉率高、回报率高的特性,在世界肉禽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在公元前后就已经有群体性养鸭的记载,2018年中国商品肉鸭出栏量为29.13亿只,2019年出栏量高达46.68亿只,较2018年同比增长46.5%(数据来源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研咨询)。中国不但是世界肉鸭第一生产大国,也是世界肉鸭第一消费国。二十多年来,中国鸭产业增长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养鸡业,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期。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肉鸭养殖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如何提高商品肉鸭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而提高肉鸭回报率进行了探究。

1传统肉鸭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

传统肉鸭养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水域周围放养,属于半放养肉鸭的状态;另一种是大棚的平地放养。这两种放养方式在防疫工作以及环境的卫生方面不够规范和安全,不利于肉鸭的健康生长。传统肉鸭养殖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鸭品种不能满足产业需求、饲养营养与研制技术不完善、肉鸭食品安全体系不成熟、养殖观念及配套设施落后、肉鸭疾病危害严重而陈旧、防疫工作不到位以及养殖管理方式不科学等方面。

2提高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2.1转变饲养观念,提升肉鸭基础设施建设。2.1.1改变我国分散养鸭场相对落后的饲养技术,走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肉鸭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标准化的机械化和科学的喂养方式取代粗放式的喂养方式;标准化的、专业的数据化的喂养管理取代简单的、陈旧的、粗放式的喂养管理;从数量化到质量的转变,从产品销售到品牌营销,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2.1.2提升肉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肉鸭养殖产业升级。对建设养鸭舍的标准,需要根据鸭的环境条件需求来设计鸭舍,具体设备可因地制宜,但对企业集约化大规模饲养,每个场的设备最好统一,以方便管理操作。鸭舍内可采用纯舍饲高床网养,配备全自动上料和乳头式饮水设备,2个工人即可管理1个鸭棚,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如果使用新型三层网养鸭棚,每栋鸭棚可养肉鸭2.5万只,肉鸭单位面积饲养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大幅提升。粪污处理采用发酵床模式,通过稻壳、粪便、菌粉协同发酵,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实现将粪便降解无污染。

2.2肉鸭场选址合理和鸭舍建设符合要求。选址应充分考虑鸭场外部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易于防疫的地方,并且厂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不能建在饮用水源上游。鸭场周边环境僻静,无污染,无噪声干扰。场地尽量躲避风口,力求冬暖夏凉,有利于防疫卫生。养鸭场朝向,主要应考虑冬季防寒保温和夏季防暑的需要,以朝南或朝向东南为好。鸭场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布局合理,至少应保持200~300m距离,鸭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并封闭,病鸭隔离、粪污处理设施、病死鸭无害化处理位于生产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大都采用固定鸭舍。生产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当地的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鸭舍。鸭舍宽度一般为8~10m,其长度视养鸭数量而定,鸭舍的间距应为鸭舍跨度的1.5~2倍比较合理。内部分隔可采用矮墙或竹栅。屋内设天花板,以增加保温性能;设置气窗,便于通风换气;窗户和下水通道外的开口要安装铁丝网,以防兽害;地面水泥平浇,利于冲洗消毒。

2.3选择适宜的肉鸭良种。为了提高肉鸭的生产效率,保证商品肉鸭的质量,应当选择生长性能好、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饲料转换率高、瘦肉率高的肉鸭品种。我国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且优良的肉鸭品种主要有北京鸭、天府肉鸭、樱桃谷鸭以及迪高鸭等。在选择雏鸭的过程当中,应当选取毛色鲜亮、精神旺盛、行走能力正常、腹部收脐良好的健康雏鸭,还要注意肉鸭选种的来源属于非疫情区域,保证肉鸭的良好生长。

阅读全文

浪潮分销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摘要:全球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产业技术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在这方面取得飞跃性的进展,就必须采取当代较为先进的现代化的领导方式和先进管理技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意识到信息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以及与之而来的优点和缺点。因此,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加强对分销系统和分销机构的管理和设计。

关键词:技术创新;销兽策略;价值

浪潮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生产管理方式、企业组织和决策准则,还在于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发展,努力缩短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激烈的当代社会中赢得竞争优势。

1浪潮分销系统技术实现上

1.1科研力量

浪潮是中国改革开放来第一批批发展起来的创新型企业,拥有IT领域最为便利的各种条件。但科技技术始终是我们赢得未来的核心力量,所以就必须要发展好企业的科技创新这一重要环节。第四次科技革命为中国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从浪潮来看,就必须做好自己的科研技术。一方面来说,做好科研力量的投入工作比较重要,在资金人才问题上要不断的改善比重。另一方面,可以对外来优质人才做合理的接纳,或者与其他世界一流企业做一些相关的合作。

1.2自主创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