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广告艺术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广告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浅析
1广告艺术设计简介
1.1广告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则常常是从作者,艺术家、演奏者的角度去创作,抒发的是创作者在生活中的感受,有感而发,可喜可悲,可怒可哀,大众是在作品中寻找着艺术家的感情脉络,与自身的情感印证,进行理解。当然二者都以引发大众共鸣为成功点,但是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2广告艺术设计的发展
其实广告艺术设计在我国古代就有所体现,只是还没有这个专业的词汇出现。比如叫卖的口号,饭馆前的招牌和幌子、书法家和皇族题字的牌匾等都是广告艺术设计的体现。从国外来分析,威廉首先将图形、文字、线条融入了画面,是工艺美术的领军人物。之后从20世界初开始在欧美相继出现的一系列艺术改革运动,我们笼统的称之为现代主义运动或现代艺术,促进了广告艺术设计的发展。
2广告艺术设计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2.1情感设计
广告艺术设计论文
一、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分析
1.打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好的图形设计是通过最简单、清晰的方法表达出来的。在这个充满视觉冲击的时代,人们对新颖的、视觉冲击鲜明的图片更加地喜爱和关注。在图片创意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用简洁准确的图形设计来表达创作思路,并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的信息。在广告设计中,要突出图形本身与产品的联系,以及图形在推广中所产生的效应,因而,优秀的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在注重文字语言和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这也是文字广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独特的表现力和优越性
随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人们已经对传统的视觉感知麻木,在追求新鲜的好奇心驱使下,更加关注与众不同、表现独特的广告,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是营造视觉新鲜感的方式,同时,图形本身就具有直观生动性,在设计人员的加工处理下更加突出其趣味性和幽默感,这也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消费者了解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信息。除此之外,图形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它突破了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地域障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从而达到更有深度、更为广阔的传播目的。
3.准确传达信息
广告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众能够对其内容和所传达的产品信息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相比较而言,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更为准确直观,让人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轻松接受,代替了人们对文字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图像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准确直观,更直观地宣传产品,在传达广告的主题中占有直接有力的优势,有助于人们最直接地接受和理解广告的意图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探索广告艺术设计的需求
一、广告艺术设计审美需求的基本内容
(一)梦想的品味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人们追求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梦想的不断追求。一般来讲,梦想源自于人们内心的缺失与欲望,当人们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各种梦想。艺术与梦想的结合可以让人们对艺术产生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更容易让人们挖掘内心的需求,让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发现自己的真正需求。广告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它包含着非常大的商业目的,因此需要通过编织各种梦让人们产生心理共鸣,并最终产生购买欲望。
(二)时尚的追求
人们对时尚的追求是不变的,每一时期都会有引领风尚的人或事。当今社会,时尚理念已经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理念,人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离不开时尚。追求时尚,可以让人们产生美的享受,时尚本身也是一种值得人们购买的无形商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表现自我、彰显风采的需求尤为重视,新奇的衣服,幻彩的首饰,这些无一不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时尚物品,当广告艺术将这种对时尚的追求与理解融为一体,人们也会将对时尚的追求与购买转到商品上。
(三)情感的满足
人类的独特特性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构建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验,脱离了情感人们对商品的购买欲望会大大降低。所以,广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可以让商品更具有人情味,只有人们的情感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在购买的过程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感。
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和广告创意中运用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交流方式也呈现多种形式,广告作为宣传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承担引导消费的作用,又对商品文化理念宣传起着关键性作用。国际贸易发展不断进步的今天,展现我国商品的特征性,将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引用到现代广告艺术设计当中,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更能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促进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欲望,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在广告设计上赋予更高层次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传统元素;艺术设计;广告创意;社会价值
在现代广告艺术设计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元素受到很大冲击,使得很多作品已经失去应有的民族特色[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背景,博大精深,从甲骨文符号开始,就奠定了一定设计思想,在文化造诣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在广告设计创作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呈现方式,只有将传统元素广泛用于广告设计当中,让更多的人看到,才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一、艺术设计和广告创意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广告艺术设计已成为宣传商品的重要手段,这已经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产业。为了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需求,广告设计更要贴近生活,在艺术设计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走进人们内心深处。目前,受西方文化大力宣传的影响,我国国人已经进入盲从阶段,很多设计师为迎合大众观念开始争相效仿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缺乏创新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广告艺术设计展现不出我们民族特色,这对我国广告设计发展很是不利,并且会吞噬掉我国传统文化根基[2]。近几年,人们逐渐受到传统民族元素的熏陶,感受到其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这些元素也为艺术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设计风格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投入到广告设计当中,在具有现代化工艺和造型中加入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标记符号,这样既体现了具有中国地域风格特色,又展示了民俗风土人情。在设计创意中用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弘扬积极乐观,崇高向上的美好愿望,这也表现出设计师对深层次艺术的追求。
二、中华民族传统元素———色彩元素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慢慢积累沉淀下来不少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呈现方式。古画当中,有一些稀有色彩在时代变迁中已经流失。在民间艺术,常常会选择色彩鲜艳明亮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具有浓重色彩之下呈现出来的,以取得更鲜明的视觉效果。还有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是传统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通过水墨之间的调配实现浓淡、深浅等颜色上的转换。水墨画元素以黑、白两色为主,在宣纸上创作,后期画家在创作中,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增加或减少其他颜色的运用,以达到画面更加丰富的效果。传统的水墨画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种,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坚持“水墨为上”的理念,白色为色之母,黑色为色之王。黑白二色构成了传统水墨画的色彩基调和结构,运用色彩的反差对比达到一个强烈的视觉效果。水墨画又分为山水画、人物画、静物画等多种类型,其中山水画以传统的笔、墨、宣纸为主,离开这三样很难称之为中国传统山水画[3]。在传统山水画中,色彩运用笔墨时,水墨在上,计黑当白是传统山水画主要表现形式。脱离开这些就失去了传统山水画的特色,这一绘画理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山水画色彩体系的基石,将五色展现的淋漓尽致。按照绘画技巧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中国传统元素在色彩上会使用具有象征寓意的颜色。例如,重要的节日里,逢年过节,人们都偏向于使用大红色,将周边环境、场景布置成红色系,展现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气氛。古代成亲或者举办寿宴的时候也是使用红色,代表着婚姻美满、福寿安康。考试成功,金榜题名时也用到红色,来表达庆贺。尤其过年期间,更是将红色用到了极致,红色象征积极、热爱,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色彩,是人们心中最热闹的颜色。而黄色,又是权利的象征,在古代皇家才可以使用黄色,这是皇家专属色调。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论文
1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
1.1视觉传达的表现模式与行为逻辑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关注的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其表达的形式多具有一定的易于接受性。换言之,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较为自由灵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感情色彩。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的教育性、艺术性、责任性。一方面,从表现模式角度来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调了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设计上,强调受众对于既有的意识形态、道德律令的遵守,企图通过内心的感动出发,触发并形成受众的共鸣,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导向性与影响力,继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于广告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例如,较为成功的广告《留守儿童》、《水土流失》以及《得蛙蛙》系列,都是在通过电视的平台,展示出关于留守儿童、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借助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独特艺术载体,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体验的可能性。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通过台词脚本的设计旗帜鲜明地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点,进而劝导人们能够摒弃之前的陋习。另一方面,从艺术设计行为逻辑而言,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采用抽象性的词汇,只有置于具体的物象成为可感知的经验组成部分,其语意才易于得到理解。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的艺术设计象征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设计崇拜的意蕴,既是对艺术设计自然属性的归纳,也表征了社会化、多义化的开拓。实际上,从本质上讲,任何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都具有一定的主基调艺术设计。尽管囿于文化传承差别表现会有不同,其彰显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逻辑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体现出性格沉静而厚实的鲜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特色。例如,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爱的表达式》以及《古迹保护》为例,我们发现其中对于白色的运用为例子。白色在广告中是从既往自然属性的锚定,诸如白云、羊毛、牛奶等颜色的同一性使得艺术设计言说能够得到归纳,而一旦其艺术设计运用中采用了白色也就成为一种常规用法。具体而言,记忆原点性质的存在形式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有必要进行特定的解释和逻辑思维,对于此种颜色产生敬畏心。当上述规律性质的观念不断地在生活中得到证实,艺术设计也就从自然属性实现了向社会属性的转变,为大众在景观社会空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视觉消费提供了核心质素。
1.2视觉传达的目标关联性与抽象性
所谓目标关联性,指的是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上必须体现出围绕某主题展开的核心理念。例如,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校车安全》中首先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小女孩自由地走过花坛、喷泉,在明媚的阳光里自由舞蹈。然而,紧跟着镜头一转,一辆破旧的校车呈现在镜头里。画外音是:她本来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显然,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受众都希望身临其境,帮助小女孩,不让她迈上校车。这样,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的目标关联性也就准确无误地呈现到位了。基于这样的例证,我们可以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史是一个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心灵情感史。在这种艺术设计创作者的心灵体悟下,艺术设计与广告心理结构相契合的佐证形态。所谓抽象性,是指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关注的是创作者知觉与视觉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被建构的路径,我们能够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也可以看到创作者主体的抽象表达。具体而言,电视艺术设计内蕴的诸多文化表征能够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性与内容的现代性耦合中找到其自身应有的存在可能。例如,在电视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环保之路》的抽象性表达中,黑色同样是应用范围较广、象征意味较浓的物象。黑色象征的负向特质既体现出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作品的基本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艺术设计包裹着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象征的高度、深度。这也就解释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本身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源头,其艺术传承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语言呈现具有完整性和在场性。而探讨作品艺术设计的审美理解与象征意味,实则是探寻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与艺术文化史切近相关性,旨归在于彰显创作者艺术设计运用的主体性与抽象的表现力。
1.3视觉传达重塑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我们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上,避免了过多的长篇大论的说教,转而采用一些融理于情的表现手段,或者用比较写实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二是审美价值上,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要体现能为受众接受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形式上的审美来达到与对象群体契合的程度。只有当观众真正为作品所打动的时候,才能够对美的对象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审美上的艺术性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就很好地是吸纳了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不关注宏达叙事层面的展现,而是强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的重新发现,在空间的层面上主张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对于同一事物的多重看视。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上,《回家》风格融汇的影子,更多地强调了欣赏者的注意力对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观看意识。艺术设计运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处理多是按照创作者理解在作品中重新对事物进行排列组合。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设计造型”、“艺术变形”与“几何构图”等重要内容的题中之义。在对于整个观者位置的位移中,艺术设计运用处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表达的是一种融贯主体的概念。
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
摘要:民间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大量养分,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基于此,在本论文中,笔者以民间美术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展开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创新;融合策略
正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和“挖井人”,没有民间美术,就没有现代艺术设计。顾名思义,民间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民间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密切相关、一脉相承,民间美术不仅是原始美术的延续,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因此,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创新,也是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必然途径。
一、民间美术元素概述
顾名思义,民间美术就是来源于民间的一种艺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一种纯朴艺术。从其产生方式来看,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创造、形成的一种美术形式,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民族美术元素主要存在三个显著的特点:(1)实用性。民间美术元素发源于基层的民众,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独立创造的一种实用并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形式,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2)民族审美性。基于民间美术元素产生的过程和内涵,呈现极强的民族性,对美学规律进行了强调,要求在继承民族审美意识的前提下,结合民族特有的审美标准创造而来。(3)内涵深厚。民间美术元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民间美术元素遍布全国各个地方。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也给民间美术元素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沃土[1]。
二、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分析
(一)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关系。首先,民间美术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说,民间美术元素是原始美术的延续、扩展。民间美术在长时间中,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保持实用性特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民间美术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其次,民间美术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民间美术元素由劳动人民创造,具有一定的民族心理基础。现代艺术设计中,只有从民间美术元素中汲取养分,才能促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民间美术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根基。与宫廷、文人、宗教美术相比,民间美术由劳动人民创造,其体裁也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制作材料往往是就地而取,呈现更强的质朴性、纯真性。民间美术元素虽然产生于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是现代艺术进行设计的重要根基。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解析
摘要:目的分析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方向,总结彼此之间的融合路径,探讨两者在诸多设计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共促。方法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引入,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在民族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构图、意象等方面的灵活借鉴展开论述,接着具体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等领域进行具体的思路分析与策略探究,最后总结两者的融合趋势与总体发展方向。结论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渗透赋予了艺术设计更多的理念与内容,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这不仅为自身的传承提供了思路,而且打开了艺术设计更加多元、独特的发展大门,实现了民族化与时代化的完美结合,值得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深入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现代艺术设计;融合
“立足中华、面向世界”的思想深深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设计思维与创作,由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启了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在实现现代化的设计方式的基础上,艺术设计也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迎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同时进一步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1]。当现代艺术设计遇到传统绘画艺术,原本相距遥远的两种艺术形式却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对设计师的审美观、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艺术设计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灵感。传统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其有着多样的形式、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涵,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替代的[2]。这就是现代艺术所提倡的民族与个性的精髓所在,也是人们要寻找的“根”。分析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中国传统美术的元素及形式,将有助于中国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
1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借鉴
1.1对构图上的艺术借鉴
与西方绘画构图不同,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除了具备人文观念与文化背景的独特性之外,还有着强烈的平面装饰性,讲求做到画中物象主次分明、变化统一,即构图的独特性。在构图安排上,中国传统绘画在图形、色彩等元素的应用上并不随意,而是各有特点,不同的绘画形式有着各自的独特性[3]。另外,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表达主题、营造意境、生成趣味,并不追求多而杂,而是合理布局,少即是多。这一点十分值得艺术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借鉴。试想,如果艺术设计作品总是把每一处都填充得很满,生怕浪费空间,那么其结果便会使人难以认清它的主题,甚至形成眼花缭乱的感觉,这是不可取的[4],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借鉴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各要素之间的存在关系,尽可能以极少的元素进行设计,给受众想象空间,形成一种神秘感与回味感。
1.2“意”与“象”的借用
艺术设计和民间艺术设计的融合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局限于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艺术设计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感染力。本文阐述了民间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其次详细分析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艺术设计的融合现状和融合举措,最后作出了总结。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民间艺术设计;基本特征;融合举措
现代艺术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高质量空间。现代艺术设计是当今时代下的精神产物,对于公众的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民间艺术则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变成了人民群众情感喜好的重要导向。因此,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把民间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进而设计出更具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艺术作品。
一、民间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实用性
从诞生开始,民间艺术就带有非常强烈的实用性特征,在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渐从审美角度入手,不断提高物品的艺术性。所以它就能既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民间艺术始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1]。
(二)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