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军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作军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作军训总结

职院三位一体国防教学探析

高职高专院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精神和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苏教体艺[2009]19号)要求,“军事课(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专科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不得低于24课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把军事理论课和军训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并赋予相应的学分,或训练和授课时数不足,或教学方式采取大礼堂报告的形式进行授课,或在师资、教材、经费、场地等方面没有保障与落实。教学管理不规范,教材不统一,课时安排不合理、经费保障不到位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效果。2011年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国防。高职院校把新生入学后的军训作为履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军训后就不再安排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军训的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军训结束后,很多学生又回到起点,行为习惯散漫、组织纪律不严,宿舍内务脏乱。这种现状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探究一种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模式势在必行。

构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渐构建新生军事技能训练、第一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国防教育活动“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国防意识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后的集中军事技能训练,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通过集中军事训练,学习战士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的优良传统,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组织性、纪律性,强化身体与心理素质,为将来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江苏省普通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要求,“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作为必选项目。军训期间重点按队列条令要求,加强学生常规军姿训练,包括站立、行进、队列、队形等,在队列训练与条令条例教育中,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军人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使之自觉塑造军人端庄、严肃、快速、利落的良好形象。新生入学军训期间是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和良好行为规范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军训开始,就要结合学院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抓基础管理,如作息、出勤、出操、宿舍内务、校园行为规范等。建立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责任,加强过程考核,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教育处理,促使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规范的养成。结合军训安排的实际,开展学生军事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通过宣传资料学习、专题介绍报告与讲座、方式培养国防意识,增长国防知识,在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中使学生的军事知识和身体素质均得到提高。结合征兵工作,在一年级新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储备奠定基础。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和《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有关精神,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要把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纳入在校生的必修课程”,保证理论教学课时不少于24学时、军事训练实际训练时数不少于14天,同时要严格抓好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军事课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将课务聘任、教学计划拟订、课堂管理、课程考试、教师考核、听课评课以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开展等,都纳入规范化管理。有计划组织好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紧紧围绕教材文本,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全面实施多媒体技术授课,提高教学的效果;尝试改变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实践教学内容,使受教育主体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3.重视师资培训,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军事课教师的配置结构,加强军事课教师的校际交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交流与培训,提升教师的施教水平。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讨,积极准备,按院级精品课程标准组织开展军事课课程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与课题的研究工作,使教学、工作、研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以军事爱好者协会、国旗班等学生国防教育社团为载体,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开展系统而丰富的第二课堂国防教育活动,使之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国防教育应该成为经常性开展的教育活动。尤其要结合国庆、建党、“3.18”、“8.1”、“12.9”、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段和纪念日,在各班级有计划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走进烈士陵园、博物馆、军事陈列室、军营等场所接受现场熏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结合当前国际局部军事冲突不断发生的大背景,联系我国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海南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以及南沙问题等可能引发局部军事冲突的实际,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利用多媒体资源等音像资料实施专题教育,使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忧患意识和国防安全观念常驻心中。一方面,加强社团的组织建设,即在社团的管理、成员的准入、学期活动计划与总结、阶段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做到规划、有序、有效;另一方面,结合军训、国防宣传教育等阶段性重点活动,积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常规校园学习与生活中,使之成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作者:张想林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民武装部)

阅读全文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思路

高校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国防历史中,无数中华儿女、民族英烈、仁人志士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临危不惧,舍生取义,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防精神。国防精神体现了一个国家公民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祖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尊严和独立的强烈意识。强化和振奋大学生的国防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红岩和雷锋精神,以及抗美援朝和“两弹一星”精神,等等,一道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教学素材。二者的教育载体互补。

高校国防教育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军事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同时,可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一些既生动又有一定深度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进行战争史教育,使学生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和战胜无数次灾难,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此外,国防文化和校园文化也是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构建的最好教材,可以利用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影视评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充分利用网络、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强化民族精神的引导功能和国防文化的渗透功能,将抽象的民族精神鲜活地物化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娱乐、生活环境之中,为大学生深刻体会和真正实践民族精神创造良好的氛围。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证明: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平年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因此要更加注重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在二战前的相对和平的一段时间里,法国等欧洲国家因迷醉于一时的“繁荣”与“和平”,结果在短时间内就沦陷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就是典型教训。当代中国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虽然他们普遍具有民主自由意识及维权意识,热情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努力展示自身优点,但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的影响下,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他们更多地关注眼前和物质,而不是责任和祖国。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人对待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态度和国防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世界局势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讨厌打打杀杀,认为只要有爱就可以避免战争,对国防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作为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具有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现实表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客观要求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重视国防则国存国安,轻视国防则国危国亡,这既是历史的结论,又是现实的呼声。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这两个问题都没得到根本解决。两极对抗虽已结束,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旧存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并未改变,企图用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改造中国,不时释放“中国威胁论”,损害中国形象和阻挠中国发展。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和钓鱼岛争端依然存在;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被东盟强占;“台独”势力时刻危及两岸和平;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和境内外“东突”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妄图分裂祖国。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和我国安全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客观上要求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尤其是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这将对国家的安全、国防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法律规定:高校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条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它自始至终围绕国家的安危、国力的盛衰、民族的荣辱,利用大学生自尊心强、年轻气盛的特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特别是通过军事斗争、国防建设的古今对比和中外对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激情。高校其他各课程虽然都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但由于各自目标指向和课程特点不同,所实施的民族精神教育效果是有限的。可见,国防教育课具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独特优势,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阅读全文

自我教育转化体制研究

作者:刘志涛 王印华 单位:邢台学院

突破传统教育理论,突出和强化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个体自我教育向群体自我教育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是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标准和最终归宿。

一、自我教育及群体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我教育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两种形式。个体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个人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等方式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群体自我教育是指某一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活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教育的自由,是为实现人的全面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快乐、幸福的终生学习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自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对自我教育做了经典的诠释:“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二、群体自我教育对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人是在交往中活动中彼此认识和评价的,只有通过群体的评价才能全面、准确认识自我。同样,也只有通过群体的验证,才能确保证情绪体验的正确性,也只有个体的自控和群体的“他控”有机统一,才能实现自我控制的目标。因此,自我教育只有通过群体的协同才能完成。学习是学生的的主要任务,也是一个人成为人的重要方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事件”(加涅)。学校作为“环境事件”营造者,其主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创造适合学生成人成才的群体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活跃的互动磁场,其中充满着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和学习、运动、生活等“环境事件”。学校的物质环境既是“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积极和谐的精神生活环境是拨动学生的心弦和使其产生自我实现的热望的重要条件。从小学到大学,班级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性的群体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学生心理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为此,学校应该首先从班集体建设入手,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成学生的心灵家园。通过发挥班级集体力量,启发每个成员的教育自觉,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对理想人格的渴望,并努力通过互动去构建个人意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现个人价值。此即所谓的“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用马卡连柯的话说,就是:为了集体,在集体中运用集体力量去教育每一个成员。只有要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巨大而持久的道藩教育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自我教育的协同效应,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性保障。

三、个体自我教育向群体自我教育转化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

阅读全文

单亲中职生德育论文

一、运用优化师生关系法,打开学生的心扉

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母爱、父爱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失掉任何一方,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并处于内心不安宁状态中,常常表现为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导致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的发生。这些学生入学初期往往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极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那么做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应该如何化解和消除这些不良情绪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师生关系的优化是学校教育的保障,要求教育倾心关爱而切忌放任自流,适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有的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使得学生敬而远之,这样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把自己封闭的更严,使人难以接近。2010年担任口腔护理班班主任工作时,发现学生姜某行为表现封闭,通过侧面了解到他家庭条件特殊,三个月大时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我经常找他谈心,关注他的细微变化,让他觉得老师时时都在关注他的成长,一段时间后我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记得一次升旗仪式上,他理的“草坪”被主管校长发现,让他重新去理发,他头一歪说“没带钱,不去。”校长走后,我刚要说话,他马上就说“老师我剪头去”。我拿出十元钱让他快去快回,他边跑边说:“老师,我带钱了!”。由此可见,优化师生关系法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是相当有效的。

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培养学生自信的优良品质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在家庭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由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走进中职学校后,学生往往表现为对环境缺乏安全感,对老师和同学不信任,对自已没有正确评价,对前途丧失信心。那么做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信的优良品质呢?首先从点滴小事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2010年8月新生入学之际,了解到班级中有11人来自单亲家庭。我当时的心情特别沉重,一直在不停的思考着如何给学生上好入学的第一堂课,正好入学第一周是封闭军训,我想这应该是个好机会。军训的第一天,仅有两名同学没有叫苦请假,其他同学都有偷懒现象。我抓住时机利用晚上总结军训情况时,大肆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并奖励给他们一人一个苹果。第二天,情况有了变化,整个一天都没有一个人跟我请假休息。一周下来,成为全校唯一没有学生掉队的班级,在军训总结大会上受到了表彰。记得当时学生都高兴的欢呼起来,我又抓住时机,对他们说,这是咱们班级得到的第一项荣誉,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以后在我们班级就是整个学校的榜样,你们都是优秀的。由此可见,通过榜样示范法建立学生自信,使学生热爱生活。

三、运用优化情境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单亲中职生缺少父母的照顾,不仅生活习惯差,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因此走进校门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懒惰,散漫。他们往往没有理想,没有报负,得过且过。试想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将会是失败的。在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优化情境法能较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各项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如学校开展技能标兵比赛,生活礼仪比赛等。德育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班集体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如礼仪诚信主题班会,文明寝室评比等,积极主动实施心理引导,你会发现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变得阳光了,有自信了。记得在2011年9月校运动会中,班级中的刘某就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他私自做主,找来了体校的学生替跑,结果班级成绩被取消,同学们都认为我会大发雷霆,可我没有提及此事,我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到了主题班会时间,我提前找来团支书拟定班会题目《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在班会中没有直接批评学生的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已去发现,大家争先恐后表达自已的看法,班会结束做总结时,看着学生的眼神我感到这次班会是成功的。由此可见,运用优化情境法可以较有成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阅读全文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路径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和挑战。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本文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深入总结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质量。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问题;策略

引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党和国家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新形势,总结以往维护国家安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观点。在报告上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本文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深入总结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质量。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国家安全层面:筑牢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党和国家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新形势,总结以往维护国家安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观点。在报告上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求重视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内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阅读全文

管窥声乐教学课程设计

1.关于师范的学生计划

①大量浏览各类曲目,在难度技巧上以普及音乐教育水平为主,少涉猎高难度作品,各类风格的作品教学都要训练。②要开设教学课程,指导学生如何教学,如何发现学苗如何做最初级的教学工作。③就目前各个行业都需要多少懂得素质教育,尤其是涉及到我们音乐方面的人才,我们要考虑给学生开设策划大型文艺演出或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年终总结文艺演出。④音乐欣赏课(各类音乐)。⑤板书课(练习书法)。在以上的前提下还可以更细化,设计出四年学生在每学期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每学期结束时都已选定自己的课程,故开学第一周就可进行授课。

2.关于学生学期演唱作品的设计

入学新生:第一学期五首作品;第二学期十五一二十首作品;第三学期十五一二十五首作品;第四学期十五一二十首作品;第五学期十五一二十五首作品;第六学期十五一二十首作品;第七学期十五一二十五首作品;毕业班:第八学期五首作品。以上是非师专业的学生作品安排,每位学生各学期还要自选五首作品。师范专业可酌减到十首作品,自选二一三首作品。第一学期新生入学报到、安排食宿、熟悉大学生活、军训、调整基本功、适应新任主科老师,故选择必唱与自选各五首(师范自选二一三首作品)。第八学期毕业班准备论文,音乐会毕业实习等等占用大量时间放安排必唱与自选各五截师范自选二一三首作品飞关于声乐专业的作品类型也要每学期分布均匀,师范类要在三年级上学期设立为期二年的教学课。四年学习按规定的必唱曲目可积累一百首作品(师范专业八十首),自选作品积累下来就是二十首(师范专业十六一二十四首)。

3.关于学期期末考试之设计

学期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和老师整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所以考试曲目应从每个学年必唱的十五首歌里面,抽签演唱进行考试。另外还要从自选的曲目中抽签参加考试,这使得学生既学习了规定的技术技巧性,又学习了跟随时代特点的自选曲目。

4.关于学生考试分数的设计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生活德育的实践

一、生活德育的构想

什么是生活德育?简言之,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即德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德育的素材和场景来自生活,生活又成为德育践行和体现德育成效的场所;将德育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开显学生潜能,在活动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我们的德育过程就是通过“教学做”的活动,实现行知合一、道德自觉的过程。我们要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创设德育情境,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行业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良好道德品质的魅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落实道德行为的自觉。

二、探寻“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

1.学校教育:生活德育主要路径

学校作为生活德育的主阵地,应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生活德育。一是建设物化环境,发挥环境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是无声教科书,构建文化品味高、美化绿化好、富于教育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向师生广泛征集楼名,精心设计校园内人文景点、格言、警句、植物介绍标牌,设立读报栏,张贴名人字画、陶行知语录,开设各种专题宣传展示的橱窗、黑板报、专栏,全校师生开展“每天四问”……校园处处渗透生活德育理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我校每年开展新生军训,矫正新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社团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规范在我心中”、“诚信伴我成长”等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行知志愿服务节、行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创造节等主题活动,“校园歌手赛”、舞蹈队、礼仪队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开放、自信、礼仪、诚信的品质。三是实施非常措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学校制定了“晨训、军训管理规程”,聘请了6位退役军人作为生活德育教官,将军训纳入课时管理,实现了军训生活德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实施每节课前站一分钟军姿、每次集合集会站2分钟军姿、每次军训前站5分钟军姿的“125”军姿站立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观念。

2.企业实训:生活德育重要路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发挥德育作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和相融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校除了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外,还大力借助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及用人要求有切身的感受。学校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习出色的学生及在企业干得比较成功的学生到学校做讲座,做报告,谈心得,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给在校学生现身说法;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和学校的实训基地去见习或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在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提高学生职场生存力。

阅读全文

班主任建筑工程教育管理探讨

【摘要】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建院以来,成立了助理班主任制度,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助理班主任在新生队伍中,起到关键积极作用。这支队伍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在协助新生成长、增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效率、加强学院管理和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助理班主任;思想政治素质高;能力强;积极标杆作用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以来,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中,就实施让二年级学生干部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10年来,成效显著。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是调动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是构建和完善学生自律自教的机制之一。由于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具有身份、年龄、成长经历上的许多相似性,因而更容易与新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一方面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了一年级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担任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的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平台,使他们通过有目的有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

一、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加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新生入学处于迷茫、困惑时期),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培养优良学风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助理班主任的锻炼,也能培养锻炼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