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区科技局工作打算与安排,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五大战略”方针,找准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咬定目标、坚持不懈,营造了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推动了我区工业陶瓷、创意包装等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现状
(一)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着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在全社会营造了“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环境。
项目申报力度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及认定工作,目前,组织了10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培育和组织30家以上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批21家。积极与上级科技部门对接沟通,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科学制定包装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计划,已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人才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天涯种业“5511”重大专项获批后续资金220万元,且该企业承担的“协同创新体”项目接受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并获通过。
科技投入总量进一步扩大。2020年,全区科技专项经费14991万元。近两年来,18家科技创新企业获得“引导基金信贷通”贷款资金7200万元,77家工业企业获得“财园信贷通”贷款资金8.19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科技人才创新创办经济实体180个,兴办农业特色产业项目80多个,引进了长益光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回归资金达15亿元。
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扶持措施,出台了《区湘(东)人回归计划“实施方案”》。今年6月,我区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3名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解决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硕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1000元/月,博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2000元/月,连续享受3年。充分利用省“赣鄱人才计划”、“双千计划”、“昭萍英才”等先后引进了留日博士孔力团队、上海大学钱光人教授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宁平教授团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李华博士等。近两年,全区引进院士3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29人、硕士11人,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新突破。
(二)搭建研学转化平台,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完善
围绕工业主导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研新成果,有力提升了全区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4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名,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省级创新人才和团队2个,实施省市科技研发专项23项,全区工业增值税连续两年递增1亿元以上。今年11月,我区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和工陶院精细陶瓷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获批省级高端研发机构。
针对工业陶瓷产品低质同构、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我区投入1.2亿元建设工业陶瓷科创中心,购置中试和小试设备,打造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打开成果转化通道,取得了很好效果。
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组建省级工业陶瓷技术研究院负责平台经营管理,对科研团队拟开展中试的项目组织论证,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立项支持。目前已有7个项目正在开展中试。对入驻公共创新平台的服务团队设置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政府每年补助研发经费500万元,项目成果收益滚动到运行经费当中,科研团队人员还可以技术入股参与新研发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分红收益。对企业自主引入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的,给予设备购置资金补贴。对加入创新联盟的当地企业和团队,优先推荐申报省“双千”、市“昭萍”人才等项目。各项政策实现保障科研团队骨干成员年基础收入不低于30-50万元。
开展一系列校地合作。区委主要领导带队,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目前已引进3个研究院常驻科创中心,分别是由中科院院士张统一领衔的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产业工程研究院,由湖南大学教授肖汉宁领衔的先进陶瓷研究院,由工学博士张伟儒领衔的山东工陶院分院。为了使进驻的人才团队安心搞科研,区政府对每个团队每年补助研发经费500万元、运营经费100万元,并设立5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清华大学、昆明理工、佛山陶瓷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也在科创中心设立了流动专家工作站。
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设立区工业陶瓷服务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专门对接科创中心的人才服务工作,打理专家教授衣食住行等后勤事务,负责科创平台所需设备采购、资金拨付等一切配套工作。同时,通过解决事业编制、发放引才补贴等方式,引进化工、材料、环境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科研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全力保障创新团队心无旁骛投入科技创新。目前全区各类创新平台共有研发人员120余人,正在开展2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28人,博士7人。
(三)推动产研深度结合,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显现
打造科研平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产业升级。为破解“企业的需求专家不知道,专家研究的成果没有企业承接”这一难题,我区积极穿针引线,促进企业与科研团队深度对接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产研一体化。上海大学研究院与7家工业陶瓷企业成立创新联盟,每家联盟企业每年支付研究院创新引导资金10万元,可以共享研究院创新平台设备和检测等服务。浙江大学与区达成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协议后,第一批就有10家企业向研究中心申请研发课题。
科研订单化。创新联盟企业每年向研究院提出新产品市场需求,研究院负责新产品实验和小试,企业负责中试,新产品研发基本完成后,研究院团队进行性能评价,联盟企业根据评价结果,负责新产品的产业化。最终,研究院和联盟企业共同研发的新产品将以股份合作形式进入市场,保障了研究院和企业共同享有新产品成果转化的市场收益,同时还可实现通过科研平台孵化新企业的目标。
发展差异化。坚持组团发展、错位发展,科研平台与各联盟企业分别确立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工业陶瓷领域,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汇聚工业环保领域多个环节,未来可实现企业订单在“一站式采购、一站式解决”,形成产品特色鲜明、工艺技术先进、专业化分工明细、市场竞争有序的产业集群。目前,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与普天高科公司联合研发的产业污染物高温一体化协同净化集成装备项目进展迅速,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其核心产品叠加催化剂后市场单价由1300元提升到10000元左右。与和鑫高科共同研发的新型泡沫陶瓷低温脱硝新材料将填补国内低温脱硝需求的市场空白,产品中试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目前正在筹备投入生产线。
(四)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卓有成效
充分利用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团资源,积极与企业牵线搭桥,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和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大吴红翔教授合作,引进“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无抗化源消减配套技术”,为企业节能降耗增产提供了新技术,并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余万元;市赣西二头乌公司与南昌大学丁能水教授合作,引进“赣西二头乌猪的保种选育”技术,使赣西二头乌公司成为国家农业部二头乌保种选育基地。
积极促成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区内农业企业联姻,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当地的产业,市七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爱格丽葡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新增产值400余万元,带动就业15人;市立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从省农科院引进“稻鸭共作技术示范应用推广项目”,每亩增收400余元,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种殖产进行推广应用,效益十分可观。
二、主要困难
总体来看,我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社会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产品相对低端,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今后打算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贯彻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对基层企业科技工作的指导,防范和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做好科技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搞好调研、筛选和储备项目工作,完善全区工农业科技档案和科技计划项目库,精心组织项目向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申报,提高申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力争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同时,做好已列项目的跟踪问效、检查督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深度抓好产学研合作对接。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深化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推进与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对接。继续做好相关研发平台的跟进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和鑫高科新型泡沫陶瓷VOC催化新材料项目、华填化工陶瓷废弃氧化铝回收再生利用、长益光电紧凑型高分辨率成像镜头研制、可见-近红外宽波段超低反射膜研制、超表面微纳结构的成像技术研究等项目,力争有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是持续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结合我区主导产业,按照促提升补链条的需求,广泛捕捉科技成果和人才信息,积极做好服务对接,力争新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
五是抓好科普示范工作。建设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科协、农业等部门的专业人才优势,整合智力资源,增育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现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产业化。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服务团送科技下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做好经常性的科普宣传工作。
四、2021年对市科技局的意见和建议
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创新为引领,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大对重点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多途径多方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并加强对县区一级科技局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