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工作汇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工作汇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工作汇报

根据《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张字〔2020〕5号)和《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万区字〔2020〕1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为切实有效推动活动开展,我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行政审批局,负责工作协调、督查、评估、考核等日常工作。为更加有序推动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又根据不同工作领域分设了政务环境提升、监管环境提升、服务环境提升3个专项小组,分别由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工信局牵头负责,各自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力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稳步推进。

(二)细化目标任务,靶向施策推进工作落实

一是"活动"自3月份启动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拟定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先后两次提交到政府常务会上进行征求意见。在充分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后,于3月下旬最终定稿并下发各部门。二是为进一步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又将《实施方案》中政务环境、监管环境、服务环境三方面的活动任务再分解再细化,分类分部门制作了《"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任务分解表》,明确了27个责任单位47项工作任务。三是活动启动以来,先后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了3次工作协调会,进一步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增强了工作合力。四是严格按照市"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按时报送工作台账、总结及工作信息。截止目前,已例行上报台账3次,信息13篇,被市《张垣微政务》采集1篇。

(三)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为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为工作有力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实行例会机制。原则上每两周召开1次,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情况提出会议议题。根据会议内容确定相关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印发至有关单位落实。二是严格材料报送制度。严格要求各成员单位于每月22日前报送工作动态台账,于每月底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三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门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制定的重要工作推进方案、出台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召开的会议等情况及时向区"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形成完整档案。四是制定出台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精准设置考核内容,建立标准一致、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以考促落实,以考促实效,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四)精准聚集发力,创建成果初见成效

"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开展以来,"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牵头抓总,各部门具体任务分头抓,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政务环境更加优质高效

(1)持续简政放权。一是按照上级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及时衔接落实国务院、省、市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前正在衔接落实张审改办〔2020〕5号文件精神;二是对照省《乡镇和街道审批服务事项指导清单》逐项梳理研判,梳理出76项事项,其中乡镇街道可直接办结的事项15项,转报事项17项,县级部门可向乡镇赋权下放的(委托下放)18项,延伸受理环节或进驻办理事项26项;三是编制完成《乡镇和街道审批服务事项指导清单》和《乡镇和街道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指导清单》,出台了《加强乡镇和街道审批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对接工作,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2)推进"一网通办",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机制,依托市政务服务云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区政务业务系统与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上办理。多次对在办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合计共减少材料238件,压缩时限1043.5个工作日。

(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一是在全区工程建设项目领域中,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目前全区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全流程时限压减至6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核准类项目全流程时限压减至4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备案类项目全流程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截止目前,已经实现既定目标,完成率100%。二是启动实施建设项目规划预审批。对未摘牌拿地但对挂牌地块有意向的和对已征未供但有明确规划条件的地块有意向的工业企业和公益事业等建设项目实行规划预审批。截止目前,已对三信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实行规划预审批工作。

(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是继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实现了企业登记1日办结。二是实现各类型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业务环节均可通过网上办理,积极推广应用"一窗通"平台、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个体工商户"云窗办照"。三是全面推行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四是全面实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解决了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登记问题。五是继续完善了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市场退出更加便捷、有序。六是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对首次办理涉税事宜的纳税人直接进行信息确认,一照一码户无需提供资料,实现信息确认即时办结。2020年截止6月28日,全区设立市场主体1385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047户,企业338户,当年净增市场主体369户,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49%。

(5)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服务。优先保障产业布局调整重大项目规划和用地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2020〕4号)精神,对全区2020年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做好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对接,了解项目用地需求,主动作为、提前谋划,优化报批程序,提高组卷质量,以确保全区用地需求。目前,推进重点项目"三信同达"用地,面积100.52亩。

(6)统筹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国网供电分公司继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三零""三省"服务,积极推动"网上国网App"的全民化,优化办电流程,开展"阳光业扩"服务,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截止6月23日,网上国网已绑定用户数达到11396户。二是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二楼设立了综合窗口,全面压缩登记时限,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全部压缩至了3个工作日以内。三是提高纳税服务便捷度,扩大发票领用"网上申请、邮寄配送"的覆盖面,进一步实现纳税人"最多跑一次"。

(7)逐步实行区域综合评价评估。正在逐步推行对各类园区内防水、防雷、防震、安全生产、气象等具有公共属性的审批事项,统一编制以环评为主,涵盖土地勘测、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洪水影响、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等区域综合评估报告或专项评估报告,评估报告5年内有效,实行区域内落户项目免费共享。

(8)完善"好差评",提升热线办理效能。建立"好差评"制度,制定满意度测评机制,在政府网站、办公场所公开投诉电话、邮箱等,随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多项措施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截至目前,2020年共接收工单1158件,在办151件,办结1007件,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2.监管环境更加规范有序

(1)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实现监管全流程整合和常态化。按照"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年"活动要求,我区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本着"能调则调、能减则减、宜联则联"的原则,及时调整抽查工作计划,上半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33次,开展跨部门抽查1次,调整年度抽查计划总计34项,同比原计划压减了34.69%,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

(2)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坚持统筹配套协调,整合相关执法职能,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一是切实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由区重点工作大督办明确专人,从书记信箱,区长信箱,123456政务服务热线、厚德公众号等渠道,专门搜集企业举报信息,对投诉举报"过度执法"等扰企行为,及时核实调查投诉情况,典型案例全区曝光,并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到目前为止,暂没有投诉举报的"过度执法"等扰企行为。二是在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行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探索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优化新兴行业发展环境。三是稳步推进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目前,各相关部门根据《河北省机构改革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并依据主要职能,基本完成了组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向区编委办递交了有关综合政执法大队的请示,区编制委员也已报市等待批复。

(3)全面清理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从源头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召开工作会议,印发了《2020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对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在2019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目前全区各单位已经清理存量文件1700余件。审查存量文件100余件。

(4)切实加强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一是区政府带头守信践诺,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均由区政府法律顾问审核把关后签订,坚决杜绝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导致毁约行为的发生。二是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充分依托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截止目前,已将91个采购项目的采购计划以及招标公告、中标公告、合同公告等执行进度信息录入平台,做到政府采购项目在线操作、全过程网上"留痕",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在线审批、审核。三是加强政府采购计划备案管理,重点对采购方式及资金来源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在"信用中国"信息平台查阅企业信用信息,对其不良行为予以记录,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5)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了2020年信用体系工作要点,调整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就加快制定我区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给各成员单位下发了通知。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各行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编制了相应联合奖惩措施清单。逐步完善各领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项措施,完善信用信息平台,截止目前,共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上报数据273731条。

3.服务环境更加贴心周到

(1)培植良好的政企关系。一是落实政企对话机制。区政府每个月组织召开政企对话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报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同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建立包联责任制。建立了处级领导和部门包联责任制,将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包联名单。三是加强和改进涉企宣传。深入宣传各级支持服务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并集编成册,发放至各企业,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向企业发放了《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汇编》。四是完善企业代办制度。区行政审批局进一步完善"帮办、领办、代办"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制的实施方案》,强化了代办队伍建设,完善了代办服务范围,实行重点项目全程帮办、跟办。2020年以来,截至目前共对接了十一个省市重点项目,为其中3个项目提供了代办服务。

(2)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公检法会商机制,严厉打击危害企业正常经营的黑恶势力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完善全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侵权犯罪案件网上受理、网上移送、网上监督。三是建立联合预警工作机制,建立市场、公安、法院、仲裁委之间的衔接机制,加强沟通联系,推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案件移送,形成保护合力,快速解决纠纷。四是开展专利机构专项整治,打击无资质专利、非正常专利申请、专利"挂证"、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行为。积极组织申报"河北优品牌"工作。

(3)加大金融支持扶植力度。一是搭建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今年2月到4月间全区先后组织了"抗疫情稳增长促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处级领导包联片区政企座谈会""政银企专项对接会"等多次政银企对接会,取得较好效果。截止到6月22日,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新增授信、续贷、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167家,涉及金额14.6亿元;正在办理18家,涉及金额5.5亿元;达成合作意向企业14家,涉及金额2.5亿元。目前全市排名第七名。二是扩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要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聚焦第一还款来源,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推广以税授信业务,对纳税守信、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给予信用贷款、利率优惠等信贷政策。2020年截止到6月22日,已发放信用贷款4783.43万元。三是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鼓励各银行机构通过压降成本费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确保2020年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资成本。截止到2020年6月22日我区已投放年利率为3.85%-4.65%的低利息贷款16489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00多家。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持续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一是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宗旨,为企业登记、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探索新的审批模式,重点对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等事项精简审批,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工作目标。二是继续推进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让更多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实施单一窗口、综合受理、部门协同机制,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集中监管。三是以深化工作作风整顿为切入点,以提速增效为突破口,加强对机关干部和窗口工作人员作风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效能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冷硬推行为严格追究责任,严肃惩处,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进一步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落实,全力做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印发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宣传解读,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通道物流等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重点,督促落实一批高质量项目,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二是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拓宽贷款扶持范围、放宽贷款条件和反担保方式,提高贷款工作效率,加强与银行合作,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效率。积极推进"银税互动",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联互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做好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的自查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及时向全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把建设诚信政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惩戒措施,避免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发生。

(三)着力营造用心用情的服务环境。一是加大对企业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强化企业家自觉遵纪守法意识、诚信经营意识和依法纳税意识。二是搭建沟通、联系、服务企业和企业家平台,建立与企业家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落细区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工作制度。督促责任整改损害企业权益和营商环境的行为,并依法依规处理。四是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倾听企业家声音,密切与企业家的沟通、会商和交流。

(四)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研究制定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适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全覆盖保障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二是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规定,确保实现双随机监管全覆盖。加快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行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执法,统筹制定联合执法计划,努力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建立执法台账,切实减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落实环境保护、房地产、医疗、旅游、科技、保险、家政等重点领域联合奖惩备忘录。积极推动"信用监管",加快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强化部门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推动"红黑名单"在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从书记信箱,区长信箱,12345政府服务热线、厚德公众号等渠道,专门搜集企业举报信息,对投诉举报"过度执法"等扰企行为,由区重点工作大督办牵头及时核实调查投诉情况,典型案例全区曝光,并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五是探索建立执法检查跟踪评价机制,邀请企业和第三方客观评价,确定联合执法牵头部门,建立执法检查跟踪评价机制,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