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茶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同志亲自命名的乡—位于遂川县西南边陲,是遂川县茶叶种植第二大乡镇。近年来,依托茶叶产业优势,按照“引龙头、育大户、建基地、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茶叶产业种植规模,致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努力探索依托优势产业加快脱贫的新路子。目前,全乡茶园面积2.5万亩,产量250余吨,产值7500余万元,全乡近5000余人从事茶叶相关行业,270余户贫困户发展茶产业,户均增收3000余元。
一、基本情况
一个良好的生态。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界,地势起伏,峰峦叠翠,昼夜温差大,气候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有山地面积20多万亩,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微酸性麻沙泥土,疏松肥沃,PH值在4.5~6.5之间,有机含量丰富,极有利于茶叶生长中茶素、芳香物质及各种氨基酸的合成,是得天独厚的宜茶之地。
一个悠久的历史。戴家埔是遂川传统产茶区,种茶、制茶及品茶的历史久远。当地人工种茶始于明末,盛于清初,至清乾隆时已有规模,晚清的淋洋茶叶专业市场,圩日茶叶交易量千余斤。目前全乡茶园面积已发展至2万5千余亩。
一个独特的品牌。本乡特产狗牯脑老仙牌绿茶具有“外形翠绿披毫、香气清高纯正、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厚特甘、回味悠长耐泡”等优异品质,曾多次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是遂川最具名气的传统名茶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是新建茶叶基地。1998至2000年,省农业厅帮扶工作组考察我乡地理条件后提出在淋洋新建500亩茶叶基地,提供扶助资金200万元,并从省茶科所引进技术指导、茶叶新品种,茶叶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户种植热情高涨。我乡乘此时机采取农户自建、干部领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与县直单位合建和吸引外商投资兴建等多种形式扩大茶叶基地建设。重点在久营公路、七淋公路和大淋公路沿线,南风面景区建设高标准、高产示范基地。新建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基地3个,其中久营、大淋公路可视范围内分别建立基地2个、1个。新建集中连片50亩以上茶叶基地23个,其中久营公路可视范围内10个。茶园面积由90年代的6千余亩增长到2万5千余亩。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大企业,引进了江西井冈老仙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深海茶叶有限公司、江西梦圆春茶业有限公司、江西绿之叶有限公司等四个龙头企业,创立了“井冈老仙”、“梦圆春”、“风龙顶”等狗牯脑品牌。通过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成功扩大了茶叶销售市场,强烈增加了茶农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的信心。如梦圆春茶叶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电商扶贫的方式,线上年销往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3000余斤销售额达100余万元,线下通过品牌连锁店的形式年销售量达1万余斤200余万元。
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产业基地建设模式,组建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县级1个,乡级5个。如阡陌村世宝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当地零散茶山汇聚成片,形成3000亩茶产业基地。利用干部领建、农户自愿的形式,由政府提供3000元扶助资金入股产业扶贫基地组建合作社,联系贫困户100户,不仅覆盖了全村27户贫困户,还涵盖了大洞、七岭、戴家埔等6个村的73户贫困户,合作社每年付给农户租金130元每亩,产茶时雇佣茶农采摘鲜叶以每斤70元回收,年底农户每户分红405元。
四是兴建茶叶交易市场。我乡虽然茶叶种植面积较广,但缺少固定的茶叶交易场所,茶农采摘的鲜叶大多坐等茶贩上门收取,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和收成。为解决茶叶销售网点少的问题,今年,我乡争取脱贫攻坚指挥部、茶叶局的扶持资金,对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帮扶,兴建了河下、淋洋2个茶叶交易市场,为戴家埔村、双桥岭村、淋洋村等村500余户村民销售茶叶提供了交易场所,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提升了的整体形象,促进乡村振兴。
五是引导贫困户加入。通过大力宣传,以政府扶助资金补助的方式吸引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由产业基地提供茶叶生产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既为当地农户的茶叶栽培、加工、制作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又为群众解决了茶叶难销的后顾之忧,全乡6个合作社共联系农户450余户,其中贫困户270户。如深海公司租赁农户土地达2860多亩,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土地租赁收入40万元,增加劳务收入150多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可增加3000多元,让贫困户有着稳定的土地租金、劳务薪金、经营盈金“三金”。
三、取得成效
农业增效。2011~2019年9年间,全乡新增茶园面积19000余亩,年增加2000余亩,特别是我乡重点推进的久营公路、七淋公路、大淋公路沿线和南风面景区新增茶园10000余亩。
农村增彩。依托茶叶资源,全力打造茶旅结合景点,在主要产茶地全部进行美丽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达到“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效果。
农民增收。靠山吃山,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茶叶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和摇钱树。
四、问题及困难
一是总体面积偏小,难以形成主业群。我乡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淋洋、双桥岭、阡陌、七岭、立新、川桃、油坑、大洞、福龙等村,且半数茶园面积分散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山脚田边,这样的栽培模式既不利于规范化管理,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产地的分散,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茶叶采摘、加工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春茶期间,请人采茶和制茶连高价都请不到人,严重制约春茶及全年茶叶产量。
二是品牌宣传不够,销售渠道单一。我乡虽有井冈老仙、梦圆春、风龙顶等茶叶品牌,但是在外知名度不够,优越的品质未被外界充分了解。究其原因是广告宣传工作基本没有启动,参加省、市举行的展销、联宜、推介等活动也很少,没有发挥狗牯脑优质品牌效应。茶叶的收购普遍采取入户或定点回收的方式进行,销售方式还是老旧的专卖店、土特产销售点等模式,销售渠道单一。
三是专业人才、技术不足,对茶叶的深加工不够。目前很多农户就采摘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春茶。夏茶、秋茶虽会采摘,但因技术不成熟,人力成本过高的原因生产的很少。我乡生产的绿茶保鲜期很短只在春茶旺季喝到新鲜茶,而到年末春节消费旺季时,就只能喝上很不新鲜的“老茶”。
四是疫情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小。本地茶叶深耕、除草、施肥均在上年度10-11月份,采摘时间集中在清明前后,生产的茶叶基本在本县销售,因此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
五、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大茶叶扶持优惠政策力度。一是出台政策鼓励乡村发掘产业文化内涵,将各产业基地打造成集农业生产、旅游服务、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茶旅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点;二是加大茶叶种植奖补力度,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三是对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倾斜,推进产业基地和合作社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车头”,以产业基地合作社为“站台”,穿针引线、以点带面,新成完善的联贫带贫机制,通过合作社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实现收益稳步提升,保证脱贫的长效。
二是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切实推动产品销售。一是发掘狗牯脑茶品牌价值,延伸子品牌,可以命名为狗牯脑·井冈老仙等,形成“1+N”的品牌链条模式;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茶叶赛事、建立标准化茶叶交易市场、讲好茶叶故事来浓厚中国茶乡的氛围;三是拓宽销售渠道。改变传统“专卖店”模式,通过淘宝网店、直播销售等手段,利用实体店+网络销售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双拳出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对接大型企业加大宣传做好消费扶贫采购。
三是寻求技术支持,加大人才与技术的输送。一是对接江西农业大学、茶校等高等学校,邀请专业人士从选种、种植、采摘、保存、加工等环节进行指导。定期举办茶叶种植、茶叶制作技术培训班,培养当地种植能手,成立当地产业技术队伍。加大电商扶贫培训,对有意向从事电商的农户聘请专业人士对其网店进行装修,对其销售过程进行指导。二是加大对本地茶种如戴家埔群体种、苦茶等的保护,建立苗圃,节约种植成本、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叶品牌。三是在种植、采摘过程中引进机械化手段节省人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对茶叶加工进行改进,延长茶叶保鲜期,开发新的茶饮品,更深一步挖掘茶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