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业设计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专业教学工业设计论文
一、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
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管我们需要处理的对象是软件或是硬件,是界面或是形态的,是系统或是个体的,是物质或是非物质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到目前为止,工业设计中仍然坚持的教学本质。掌握了这个本质就不会因为教学的对象变化而不知所措。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也应以此为标准和依据。作为一名成功的优秀工业设计师,其个人的才干和能力是在长期不断的实践生活中获取的。因此,在高校目前的工业设计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课程,根据处理不同类型的设计问题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性、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的教学课程。
二、抽象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
抽象化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手段重视物象本体结构规律。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创造性、功能性和市场性以及产品的材料、造型、色彩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需要学生运用软件将产品的三维形态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突出物象的本体结构和重点,抛开一些非本质的绘画因素。这是工科学生自身的一些思维优势,有必要加强与机械制图、几何画法等课程内容的联系。这些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研究各种物质形态的组合,从而进一步掌握较为复杂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将千姿百态的具象由表及里的归纳、概括,抽象成为简单的物象结构组合。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由具象转变成抽象,再由抽象转变成具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设计思维、设计创意的良好教学氛围和环境。
三、图示思维工业设计教学
视觉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工具,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视觉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通过图示展开思维想象,进行思维创造。所谓的图示思维,就是语言化图形、图形语言化的交换过程。整个过程的重点就是形象化的思维和分析,设计者们将脑海中的抽象思维活动通过图示的方法延伸到可看到的媒介上,并进一步具体化。从而能够使人们能够直观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图示思维是抽象思维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因而能够将设计者脑海中的抽象思维活动展现出来。图示的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也非常符合设计初级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在创造过程中不可能像电脑软件一样,拥有准确的数据概念,不能够用明确和肯定得点、线、面进行图示,而是要有思维活动的空间和余地,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示彼此产生碰撞,来激发内心的设计灵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概念产品。
四、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透视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工业设计专业设定属于工学范畴内,这对设计透视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工科院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透视课程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透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转换教与学的传统思想,进行了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尝试,旨在为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推动工科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工科背景;工业设计;设计透视;教学改革
一、工科设计透视课程教改的必要性
2012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完善,工业设计也被正式界定为工学范畴[1]。在这种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招收对象为理科类学生,没有了绘画功底的门槛限制,这使得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设计透视课程也不例外。所谓透视,就是“透而视之”,由于人眼观测距离的限制而形成的近大远小现象和塑形变化规律。设计透视就是研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现实世界的三维形态,使其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纵深感,并研究相应变化规律的学科。系统地设计透视课程学习模式,不仅是确保学生正确表现立体形态的基础,也是理解产品结构的桥梁,通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正确把握产品结构并进行较为精确地绘制。因此,设计透视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尤其对美术基础相对薄弱、设计表现能力不足的工科背景招收的工业设计学生。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加强通识教育的现状使设计透视课程学时量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掌握透视的原理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设计表现中,同时能达到锻炼学生三维理解力的最终目的,这对设计透视课程的讲授来说是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重新思考,改革原有的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转换教与学的教学方式探索
传统设计透视教学是以课上教师讲授为主,课下学生布置作业为辅,从基本概念和基本作图方法讲起,课下针对具体的产品实物进行课上内容巩固和学习。根据学科调整后专业培养要求和随之而来的现状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该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2],需要转换思想,转换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这种转化模式主要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拓展和课后成果固化三个环节。首先,每节课课前教师下发导学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单、将每一节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制作成的电子课件、学习该课程所需要的辅助资料如先导知识点及配套电子资料等。学生按学习程度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学习小组,课前根据导学内容自主学习,展开小组内大讨论,找出关键知识点和难点,并形成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传帮带的学习风气。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各种网络平台等手段学习,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其次,在教学课堂上,首先采用提问或成果汇报的形式对课前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初步把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具体难点知识点重点讲授,该部分为了更易于学生理解,可以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同时做适当的内容拓展,部分知识点邀请学生上来讲授。在此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和疑点听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课后针对知识点布置具体的实践作业和巩固训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同时也可以组内讨论,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以教师的身份给小组其他同学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本身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答疑解惑。
三、课堂教学实践
工业设计专业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双创”教育背景下,基于对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中原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研究教育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过程及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业设计;生态化;教学模式
国内工业设计专业传统的本科教学体系,基本上都遵循着“基础-理论-实践”的递进规律。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性思维训练和技能表现,但缺乏创业思维教育,即使是从专业课程设计的可行性考量上,也暴露出缺乏站在商品市场生态链中的定位思考,使得设计作品在市场转化上严重不足。中原工学院工业设计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以生态化教学理念整合梳理各专业课程在培养主体上的内在联系,构成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的生态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工业设计高级应用型双创人才,强化实战操作技能,促进就业质量,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生态化教学模式关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致力于和谐的、身心健康的生态人的培养,改善学习者与教育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及共生关系,采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形成开放式、自组织的生态化教学系统运行机制。
一、工业设计专业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内容
1、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整体共生”生态化课程教学模式
1.1课程教学体系
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在工业设计核心课程上体现出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围绕核心课程体系方向,从课程模块关系入手,依托学生工作室与校企联盟实践平台,将专业基础模块的创新思维(审美判断标准和设计表现)与专业设计模块的创业思维教育(市场评价和设计管理)进行融合共生,构建创新创业思维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融合关系(图1)。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工业设计专业中的设计素描教学现状,以工业设计专业理科学生为教学对象,探索如何让没有美术基础的大一新生能准确地把握产品造型、比例和内部构造的设计素描教学方法,提出将工程制图课程中的三视图观念引入到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中,以期为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让刚进入到本专业的理科生能快速地掌握设计素描的手绘技巧,对设计素描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三视图;理科生
设计素描在设计艺术专业中属于一门学科基础课,无论是没有美术基础的理科生还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美术生均在高校本科一年级开设此课程。而工科专业的设计素描有别于艺术专业的设计素描,一部分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工程学院这类工科学院下,由于学院的性质,录取的学生为理科生。在这类工科背景学院下,设计素描的教学应与艺术设计专业有所区别,针对理科生没有美术基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强的特点,将工程制图课程中的三视图画轴测图的方法引入至设计素描教学中,利用理科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产品的比例和内部构造画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三维空间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往后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设计出内部结构准确,各部件关系清晰的产品造型,这样才能在设计岗位中与结构工程师进行顺畅的沟通。
1设计素描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教学现状
在工业设计专业背景下的设计素描课程普遍分为三种教学方式,分别是艺术素描、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第一种是艺术素描,教学方式以平面构成的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运用素描工具进行绘画。由于工具的不同,颜色上增加了不同梯度的灰色,层次更加丰富。在绘画对象上,不完全以平面构成中所要求的提炼、概括、简约、抽象为主要训练目的,而是对自然界的各种物像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将自然物像中宏观和微观的美通过取舍的方法记录在画面中,然后对素材进行分解重构以及运用美的形式进行构图的安排,画面效果跟平面构成作业会有很大区别。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敏感地捕捉造型的美感,具备画长期大作业的能力。在开课时间安排上,最好与平面构成课程平行开课。第二种是调子素描,教学内容和方法偏向于表现物像肌理的逼真和细致感,一般为长期作业,在工业设计专业中更适合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在设计素描和表现技法课程中也可加入调子素描的部分内容。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具体能力不只要求学生具备一定造型和明暗的处理能力,还需要学生能表现出产品的内部结构以及空间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上,部分高校聘用美术学专业教师担任设计素描的教学,他们在素描、色彩上确实有过硬的实力,但他们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性质和培养计划的目的并不清晰,往往会将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和理论体系不加修饰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让设计素描课程难以与后面的专业课程接轨,学生有了一定的调子素描基础,却缺乏很重要的创新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第三种是结构素描,适合零基础的理科生,很多高校将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工程学院下面,这类高校一般只招收理科生,而理科生完全没有美术功底,但这类学生也有他们的天然优势,一张白纸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学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如果对其因材施教,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在产品内部结构和比例上比美术生更有优势。笔者认为按照文科和理科的性质不同,在工科类学院下更适合用第三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理科生怎样在有限的学时里以及自身美术基础比较弱的条件下掌握好设计素描这门课程呢?如果把一些工科课程知识点与设计素描课程相结合,让课程本身不被孤立,课程之间能相互融合,将会有很好的教学成效。
2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三视图作图法
2.1偏理性的逻辑思维
产教融合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与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例,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在选择产教融合合作企业时要从专业的培养的需要出发选择合作企业,合作企业要能够比较全面地提供共同培养的生产实践条件、技术条件和人才条件;另外,还需要多环节进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在合作中让学生接触生产制造实际,掌握实际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程,使学生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并在这些合作环节也让校企双方都得到实际利益,夯实合作基础,增进合作热情和加强情感交流。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制造能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专业在大学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仅仅在广东省,开设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校就有近40所。工业设计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专业,要求学生既具有工科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应该具有艺术及审美素养和设计能力,是典型的工科和艺术结合的专业,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产品制造工艺和材料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创意能力[1]。为了达成以上能力,除了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给与学生专业知识外,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提供良好实践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产品的设计体验中。让企业参与到设计教学中来,实行产教深度融合,让企业技术和设计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校内外师生一起共同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一选择合作企业时要从专业的培养的需要出发
首先,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从专业的培养的需要出发选择合作企业,合作企业要能够比较全面地提供共同培养的生产实践条件、技术条件和人才条件。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其母公司得利钟表集团1978年在香港创立,是一家设计、制造和销售优质手表为主的公司,生产的高端表壳具有高质量和高水平,是各大国际手表品牌代工制造商,并有自主品牌SAGA世家表,是国内高端手表的代表。公司设有手表开发设计部门,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还有先进的手表设计软件和模型制作设备。公司的设计师丰富的经验以及手表设计开发设备和条件,可以让学生接受到设计实际工作,分享、吸收企业设计师的经验,更可以体验产品从设计到模型制作到生产的整个流程[2]。另外,公司手表的生产加工属于金属、皮革、塑料、玻璃等材料的机械生产加工,在这样的企业进行设计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材料的工业加工技术和材料处理技术。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习也有利于学习设计、生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近年来,公司紧跟时展的潮流,除继续在高端手表领域深耕外,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还向可穿戴设备领域进行扩展,把现代数码技术应用到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这正与我们工业设计专业以智能设备设计为侧重点相吻合。正因为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具有制造企业的生产条件,又具有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可以让学生得到比较全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学习。不同于纯粹的设计公司,只能得到设计方面的训练,也不同于纯粹的制造而无设计部门的企业,感受不到企业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二多环节进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在合作中让学生接触生产制造实际,掌握实际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程,使学生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些合作环节也让校企双方都得到实际利益,夯实合作基础,增进合作热情和加强情感交流。
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论文
一、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及模式不能明确的体现课程特点
提到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我们必须明白是建立在工业设计之下。因为设计素描是作为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通用名称,但是在不同的设计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目标和特点。因此,基于工业设计专业之下的设计素描是必然与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下的设计素描不相同的。虽然我们强调工业设计专业在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时需紧密结合专业特性制定教学目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中,其“工业性”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一点通过其含糊的教学目标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便可见一斑。而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因素导致。第一,教学大纲的指导目标性弱,而一般来说,教学的主要依据即为教学大纲。但一个套用现有艺术设计类或本专业艺术类设计素描教学大纲的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大纲又如何能给师生一份明确的目标性指导,如何能体现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第二,设计素描的教学师资中有很多都是出身于“纯”艺术专业,这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但在专业理解上却难免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当这些教师在开展课程中采取“纯艺术绘画”为主的教学模式时,学生们如何能够在对事物形体、光影、透视等方面的单一训练中认识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由此必然导致其与后续设计课程的脱节。
2、“传”与“受”的程度差异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制约
教学过程总是涵盖着“传”与“受”两个部分,前者的主体是教师,而后者的主体则是学生,当“传”与“受”实现完美结合时,必然可以有一个较高的教学成效。然而,我国在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大差异的“传”与“受”。这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某些学校的工业设计素描教学的课时较少,并且以学期阶段性和贯穿全学期的模式进行教学安排,由此必然导致那些美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不能对设计素描的含义和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二,某些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由此必然会导致学生们在对课程认知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而他们的创意思维和造型能力方法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第三,在这一课程的开展中,教授方并没有对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做一个理性的研究,更有甚者,在教学中直接将教授艺术生的方式套用在理工科学生上,由此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茫然、信心不足、拘谨以及无从下笔的状态,试问这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能够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和高的教学效率。
二、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设计理念在革新与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一、工业设计现状
在数字时代,工业设计的产品慢慢的走向智能化。智能化产品慢慢取代传统的产品,这就是信息时代带来的革新。在高等院校中,工业设计应符合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工业设计也应该向智能化产品设计进行转变。现在以人为本的国情中,产品的设计也转向以人为本,这就从工业设计延伸出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用户、环境、技术、行为方式为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并致力于这种行为进行设计。通过会产品的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达到用户的目标,这就是交互设计的目的。智能化产品也应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进行设计。然而,随着产品和用户体验日趋复杂、功能增多,新的人工物不断涌现,给用户造成的认知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对交互设计的需求变得愈来愈显性,从而触发其作为单独的设计学科在理论和实践的呼声变得愈发迫切。 特别是进入数字时代,多媒体让交互设计的研究显得更加多元化,多学科各角度的剖析让交互设计理论的显得更加丰富。现在基于交互设计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投入市场,而很多新的产品也大量的吸收了交互设计的理论。多媒体的广泛渗入,移动设备产品的交互设计越来越多给与用户以创新体验。
二、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课程改革
数字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智能化产品。计算机的应用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智能化的产品也结合了计算机的应用。智能化的产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应该从始而终,无论是概念式的交互还是实体式的交互都应以人为本,这一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作为重点进行。设计过程中,无论是资料的收集、用户调研还是概念设计,乃至模型的制作都离不开实践调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概念式的交互设计应该把用户的行为方式考虑进去,结合用户使用产品的愉悦情况、使用的步骤进行分析;实体式的交互应该把用户使用产品的安全性能考虑进行。之所以要考虑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取证证明。这一些列可以按照企业的设计流程进行实践操作。应用型大学对整个专业的设置应该围绕实践进行分配,然而针对于移动设备交互设计这一门课程的实践改革建议如下:
1.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应用与实践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再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跟工作岗位接轨。主要实践体现在:
(1)作品收集、讨论,分析作品中所使用的概念设计、用户模型、界面流程结等作品本身特征,并作出总结;
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成因及策略
摘要:参与是现代教学活动的核心,对《工业设计史》课程特性及目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呆板的教学模式、片面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单一的评价考核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工业设计史的课程特性,从教材提炼、授课方式、重点回顾、学以致用、课后网络平台、评价体系考核六个不同维度对《工业设计史》进行分析和挖掘,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参与度,使课程更具互动性,更有实效性。并提出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和重建课堂文化是未来《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参与度;应对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1]。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知识和关键问题为抓手,以“先学后导”为基本特征,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进行有效学习为主要追求,以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根本宗旨,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互助、探究等积极参与的途径主动建构知识,逐步内化成能力[2]。参与是现代教学活动的核心,美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讲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懂得”[3]。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升《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同行的关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试对影响《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影响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特性及目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能从长计议
《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及眼界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的人类设计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发展演变脉络,包括各种设计流派、风格、设计大事件和著名设计师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设计经验,理清设计思路,培养设计兴趣[4]。同时,作为重要的专业理论课,通过对其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了解工业设计来源和内在的发展动力,深刻理解设计与时代的关系,准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设计实践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模式呆板,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