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业工程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研究

摘要:实习实训环节在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对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并在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习实训;模式

0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双重属性,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习实训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教学环节,是培养造就实用型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工业工程实习实训还存在“课程设计简化、生产实习形式化、毕业设计软化”等诸多问题,并得到了高校、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虞先玉等从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培养、教材与教学软件开发、科研教学互动、实践实习环节建设、专业竞赛及推广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实施校企协同的措施和方法[1]。张洪亮等通过“目标—手段—检验”为主线的实践教学闭环管理模式来解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2]。贾利梅认为专业集群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工业工程需要完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效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3]。乐承毅等在校内实验室实验技能强化、到其他知名学校的参观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的阶段性实训等三个层次设计了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应用实践[4]。李萍等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体系[5]。朱小勇等结合当前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提出了以团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生产实习方式[6]。虽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各高校也开展了大量实习实训工作,但还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极大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此,本文以学生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渐进提升规律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多主体协同为核心,通过构建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问题分析

截至2016年底,国内近200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都设置了大量课程,但各高校在专业方向及专业侧重点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选取了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结构方面,重庆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类课程数量约占实习实训课程总量的50%左右;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对实习环节较为重视,设置了较多的实习课程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机械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三所高校都设置了机械类基础课程设计;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比较注重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设置了相关的课程设计。除了传统的实习实训环节,天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还设置了科研创新等课程,旨在通过在校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实习实训的形式方面,现有实习实训环节主要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典型形式,其中集中实践是主要形式。在实习实训的考核机制方面,现有高校主要以全过程式导师考核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形式,但不同的实习实训环节具有差异,如毕业论文(设计)、工业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环节多采用“答辩式”考核机制。尽管国内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人才定位开展了大量实习实训教学工作,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1)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习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未有效衔接、实习实训课程之间冲突或重复、实习实训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完全匹配等。2)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与社会需求、行业或产业背景紧密结合,使得实习实训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个性和特色。3)部分高校的实习实训进度安排过于集中,实习实训课程及内容设计未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没有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各个阶段密切匹配,极大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4)传统工业工程的实习实训过程还存在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形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课程设计简化、生产实习形式化、毕业设计软化等现象也很普遍。5)尽管现有高校在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教学工作,但大多还处于协作而不协同的阶段。此外,在实习实训资源建设方面,尽管各高校都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创新创业基地,但实习实训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存在,如何突破资源壁垒,构建高校间实习实训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2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设计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的确定

我院工业工程专业,具有比较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用“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与实践性”为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培养具有品德、能力、专长为一体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满足辽宁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工业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较快适应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工艺管理与技术支持、生产过程质量监督、生产计划调度管理、采购与物资管理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监督、供应链和物资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等工作。按照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院电力行业的优势,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要求,通过分析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岗位或岗位群的特点及其对从业者特殊素质要求,归纳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素质;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具有管理意识、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基础理论:掌握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及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基本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应用性本科大学应具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和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应用能力:阅读英文原文专业领域资料及信息检索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识图与绘图能力;计算机识图与绘图能力;系统规划与管理能力;设施规划与设计能力;方法与效率能力;生产计划与控制能力;质量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关键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集体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程现场的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科学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就会失去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该结合地区、学院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围绕培养目标的内涵,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组成的培养目标。

2.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重视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优势,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各学科的特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课程模式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科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空间

(1)积极调研,开展专业培养模式论证工业工程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自2007年工业工程专业获批以来,多次参加工业工程的国际国内专业会议,对多所院校如:天津大学、郑州大学、温州大学、东北大学等展开调研,深入多家企业进行咨询,结合东北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对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进行了多次修订。成立了由多名企业和高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曾多次组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多次参与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针对区域经济的市场需求,采取专业绕着市场转,课程绕着专业转、大胆改革,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产教结合落到实处。

(2)开拓国际视野,努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大学的办学经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学生,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我们先后深入考查了亚洲和欧美等地区大学的教学体系,找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澳大利亚的大学实施以学科为基础、面向职业和产学结合的学位教育;德国的应用型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培养的生产现场工程师堪称世界一流;美国的大学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推理的严谨性;台湾的大学实行双轨制,以区分研究型和应用型学生。

(3)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学院的特点,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强调面向工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确定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工业工程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思路是: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不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组织等),得出完成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项目式实习模式设计探究

摘要:为保障工业工程专业的实习效果,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引入了项目式实习模式,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特点及当前制约大学生实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从企业主导和高校主导两个方面对工业工程专业的项目式实习模式进行了设计,最后对工业工程专业项目式实习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业工程;项目;实习模式;设计;实践

工业工程在现代生产和服务业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当前,工业工程的应用呈现出了纵横交错的发展局面:既有工业的应用,也有农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应用;既有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业企业应用,也有现代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企业的应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工业工程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总之,工业工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科体系。而中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之路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则更加崎岖:一方面传统工业工程的发展阶段还未完成,另一方面却要面对现代工业工程的严峻挑战[1]。

一、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特点

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从事现场管理、诊断和优化以提高生产和服务系统效率的学科[2]。根据约束理论,对于一个生产系统来说,某一时刻总有一个或几个因素是制约系统的瓶颈因素[3]。而工业工程的任务则是识别或诊断瓶颈制约因素,并针对识别出的瓶颈制约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工业工程专业将来所从事的是一种项目式的工作任务,即每次均是针对不完全相同的问题而寻求解决方案或方法,不同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也符合项目的特点。为此,工业工程专业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而一个项目的完成则需要参与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深厚的专业知识、必要的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等[4]。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改革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无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5-6]。而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有遵循工业工程专业的这种项目式的实践特点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制约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当前制约大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方面[7]。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途径,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改革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其理论知识的运用,在切身的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切实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社会需求;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地发展,在大背景下我国的制造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时代的发展需要更优质的人才,因此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工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有专业的工业工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在这种需求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个高校都要加强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培训,需要加快工业工程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高水平的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一、教材建

设为了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教材的质量,促进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必须成立工业工程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在其对市场需求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切实地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进行论证与确认,并经商讨进行规划,在结合教育部的高职高专规划的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自编教材,还可以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教材,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资料,从而编出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专业教材,此外还要自编一批专门为实践实训服务的教材,从而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教材体系。

阅读全文

谈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1《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设置规划

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产品功能的设定、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与产品造型有关的通用结构设计知识,使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简单产品设计中从功能定义到材料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构设计。

1.1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②塑料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③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④模具基础知识;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⑥产品典型结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1.2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常用塑胶材料基本知识;②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知识;③常用表面处理知识;④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⑤产品结构关系分析与结构绘图的基本要求。

2《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

2.1选用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工业工程专业使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教材,所以国内普遍做法是选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教材,暂定的教材是黎恢来编写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该教材将作者十几年的产品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系统、精细、全面地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及设计全过程,明确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讲解一款电子产品的全套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

2.2教学内容。依据工业工程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产品结构设计》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里面包括若干的章节,各章节之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有衔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改革探讨

摘要:文章针对传统笔试的种种弊端,从解决目前口试的效度与信度矛盾入手,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的自身特点,提出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口试改革方案,由口试方法设定、口试试题库设计、口试评分标准、口试资料库四部分组成,适用于目前“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系统性口试评价体系,这对于在考试环节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效果评价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并能够较好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端正学风的目的。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开宗明义地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以及多向思维能力,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工作的全部环节中,考试可以说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都需要通过考试得到验证。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2]。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倡开展学生学习模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建立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机制,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成效。目前使用的主要考试方式仍是配备标准答案的笔试,其主要特点是:多种固定范式题型,一张考卷,当场测试。笔试方法侧重于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特别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优点是:(1)便于多班级在同时使用时统一试题与评分标准;(2)试卷便于保存与复查。然而,笔试的缺点也很突出,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其包括:(1)基于书本知识的题型与标准答案的笔试,将“知识掌握”变为“知识记忆”;(2)笔试过程中,作弊现象突出。而在评价考核中,引入口试方法可达到以下优点。1.兼有“标准答案式”与“论文式”考试方法的优点,既可以考出深度,又可以照顾到知识点的覆盖面。[3]2.对应试者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克服只会看英语不会说英语的弊端。3.学生在用英文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的逻辑思考与组织,为英语学术表达打好基础。4.口试中学生完全无法作弊,有助于改善学风。

一、“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教学现状分析

口试的应用与探索,首先开始于外语教学,并在外语教学领域得到普及。[4-6]在外语口试实践中,口试体现出:效度较高的同时信度却较低的特点。[7]如何提高口试的信度,是很多测试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试卷内容,考生答题过程与试卷内部结果几个角度开展研究。[8-11]与外语教学不同,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工业工程专业外语”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句子结构外,还要求学生应用英语的逻辑思维去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构建,因此针对口试评价方法,以下问题有待解决。1.“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学时多,考察内容广,口试效率与知识点的覆盖程度的矛盾有待解决。2.“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中涉及的设计内容主观性强,“考判合一”的口试方法,要求设计高效的回答有效成分鉴定方法。3.全方面采用英语提问、英语回答的方式对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进行渐进式改革。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合理地设计口试评价方法,发挥口试评价方法的优点,提高口试信度,对于在考试环节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效果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二、“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改革探究

(一)研究目标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解析

一、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是美国沃菲尔德(J.Warfield)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属于概念模型,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概念结构图形象地表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适用于高校课程内容的安排,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制定等,可以有效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序列化.它包含以下步骤:1.建立邻接矩阵(AdjacencyMatrix)首先,分析当前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并将需要分析的要素编号(Si,i=1,2,...,n).然后,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邻接矩阵A中的元素aij表示要素Si和Sj的“从至关系”.2.建立可达矩阵M(ReachabilityMatrix)设I为与A同阶的单位矩阵.进行以下的布尔运算可以求得可达矩阵(从一个要素到另外一个要素间是否存在连接的路径)M:(A+I)k-1≠(A+I)k=(A+I)k+1=M.3.各个要素的级别建立从可达矩阵作出层级有向图.定义两个集合R(Si)、A(Si).R(Si):从Si出发,可能到达的全部要素集合称之为可达集合;A(Si):所有可能达到Si的要素集合称之为先行集合.以R(Si)、A(Si)求出R(Si)∩A(Si)集合.R(Si)∩A(Si)是要素Si能达到,而且又是能够达到Si全部要素集合.如果R(Si)∩A(Si)=R(Si),则R(Si)这个集合中的要素是全部要素中的最高层级.按照这种方法,将有向图中的最高层级决定后,可将它从可达矩阵中排除.然后,将剩下的要素按照同样的方法求出其中的最高层级.如此找出系统中各要素所在的不同层级.4.建立层次结构图在最下层放第一级要素,其上面放第二级要素,直到把所有的要素都放到相应的层次上,然后用有向图来表示整个系统要素的层次关系.这样,整个系统结构就会完整、清晰地呈现.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1.确定开设课程及其关系,建立邻接矩阵通过对开设工业工程专业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及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确定出开设课程及其之间的先行关系,我们把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分成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共计50门课程.下面我们以工业工程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调研找到了所有课程的先行关系,如表1所示,课程前的数字为课程的编号.根据表1所示课程之间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如表2所示,其中0代表两门课程之间无关系,1代表两门课程之间有关系.

2.建立可达矩阵M根据布尔运算法则,由以上邻接矩阵计算可以得到可达矩阵,如表3所示.

3.各个要素的级别建立根据可达矩阵M,笔者使用matlab编程计算出各要素层级分级结果。

4.建立层次结构图由层级分解结果与邻接矩阵,可以绘制解释结构模型图.该专业的课程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和工程技术相关,一类是和管理理论相关.和两大类都相关的课程为现代制造系统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该专业必修课程最少需要安排在4个阶段完成.为了能够保证必修课程的完成,工程识图、管理学和工业工程导论必须在第一阶段完成.第二阶段的必修课程数量明显较多,除了工程力学和基础工业工程必须设置在该阶段以外,其他的课程可以适当调整到第三阶段完成,以保证每个阶段课程数量的均衡和学分的平均分布.由于第四阶段的课程只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所以可以适当将第三阶段的课程下调,但是由于第四阶段的学生要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同时只有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所以也不宜安排过多的课程.经过调整后,形成了新的课程分布。

阅读全文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文章以兰州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梳理了当前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两方面着手,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和探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按照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的要求,构建出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旨在为培养具有适应企业需求、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本科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业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1概述

工业工程专业,以培养技术加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落地生根,经过20多年发展,开设院校已由最初的4所升至204所,其技能及理念广泛应用于企业与服务业,在不投入或最少投入的前提下,使整体利润最大化。兰州理工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工业工程本硕教育点,秉承立足甘肃,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的理念,为地区建设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资源,其专业办学经验及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一带一路”建设给予了甘肃地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利用自身资源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成了甘肃发展的重中之重[1-2],伴随着学生素质、地区发展的不断提升,培养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成了当前第一要务。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研究了发达国家工业工程专业及国内重点院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3-5],结合地方企业需求,当前工业工程的教育教学应当以重实践重创新,需求培养相结合为核心,结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基础化、结构化、综合化、多样化”,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上手快”[6]。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为例,结合标准,查找问题,分析改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总结现阶段经验,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2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2.1初期课程专业性分析

在教学初期,引入恰当的专业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形成初步知识体系框架,为深入学习及专业二次选择提供有效的帮助。合理设置初期课程,及早突出专业性,给予足够的学习缓冲,可以有效降低因个体接受度及适应性差异带来的后续影响,提高整体培养水平。因此,初期课程的专业性调整,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