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测量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业测量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业测量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简析

摘要:文章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类型的实验,提出了基于实验过程考核的实验报告与科技论文写作的建议,即应重点考核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与数据测量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等方面,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实践结果表明,这样的实验报告、科技论文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高校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一门必不可缺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又是评价实验过程各个环节的一个主要依据。已有很多“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师针对本学校的实验教学进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探索,剖析了传统的实验报告存在的不足与弊端[1],深刻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非常好的改革建议和意见,并在实验中得到很好的应用[2-3]。然而,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仍然沿用实验报告这种唯一的写作模式,简单、粗略地评定学生完成的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成绩,比较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因而,有必要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的改革及科学地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等。

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现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考核大学物理实验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实验报告主要包含实验题目,实验者的信息,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与步骤,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数据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等方面内容。对基础性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考核采用这种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存在很多不足或弊端,严重影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实验教学效果。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如下。

(一)实验报告区分度不够

不论哪种类型的实验,都采用多年不变的实验报告格式,导致格式呆板且鲜有变化;学生只管照抄照搬实验教材中详细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与步骤,不需要思考;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等千篇一律,不分专业、不分班级,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极其相似,找不到明显的差别,造成了学生间互相抄袭报告的现象普遍且习以为常,实验报告出现大量雷同。

阅读全文

实验教学体制建设的价值

作者:冯敏 罗清龙 单位: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由于高校实际情况限制,所开设的移动通信实验课很难全面涵盖这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时,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在有限学时内就导致实验内容只能侧重于基本调制技术、信道特性等基础简单实验,即便是开设GSM/CDMA的相关实验,也只是停留在相应模块的功能应用上,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11-13]。这就使得学生反映移动通信理论课程很精彩,实验课程很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创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专业实验操作则是在南京润众RZ6001实验平台基础之上,利用TMS320和GSM模块实现:直接序列扩频编解码;跳频通信;DS/CDMA码分多址;利用AT命令实现GSM/GPRS移动台短信收发、语音呼叫;CDMA数据传输实验。例如,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利用DSP编程实现图3结构功能,并用示波器测量比较各测试点的信号波形。

工程技术实训阶段则是利用3G天线获取实际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实现CDMA2000、WCDMA、TD-SCDMA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图4中给出利用频谱分析仪所测得实际CDMA2000和WCDMA信号的频谱特性。创新实验阶段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学生开展,将全国及各省、校级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进行改造,从中选取与移动或无线通信有关,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方案,经过适当修改作为创新实验阶段的实验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案例了解各级大赛的要求及特点,教师则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大赛,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毕业设计阶段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从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将某些项目进行简化、修改、重组,转化成通信专业类论文题目,或从本专业最新的科技论文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改进,作为通信专业类综合性毕业设计案例,从而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打造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通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开放的培养环境。

总之,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中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和工程技术实训是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基础与根本[16]。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则是移动通信实验向之后教学、实践环节的扩展与延伸。这样由必修和扩展环节共同构建起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开放体系。移动通信实验是与工程应用联系密切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为通信专业实验教学研究所关注。

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我们建立了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开放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工业实习、专业实验、工程实训、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包括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五大开放模块。涉及到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构成、关键技术、仿真建模等多方面的实验内容。本着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工程操作的理念,将软件仿真实验、硬件验证实验、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践融为一体,切实有效地提高了移动通信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阅读全文

工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技能型的人才正在日益受到关注,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有必要侧重于转变现存的人才培育模式,充分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从而培养出富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019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文章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2025中国制造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队伍,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以下几点分析:

1构建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4年,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测绘现有相关企业2万余家,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才超过40万人,且产业服务总量逐年在增长,2014-2020年这一阶段,提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目标要求:测绘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且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测绘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排头兵,对国家基础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更多合格测绘类人才仍然是推动国家基础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较快适应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解决测绘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校教研室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我校教研室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是将企业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教师下到企业一线,调研目前该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同时将企业的行业专家邀请到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以行业需要为导向,以工程测量技术为主线,共同制定学生培养的目标,将实践课程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程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考虑到测绘行业需要团队配合,还需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精神。

2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

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摘要:实践型毕业论文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之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在2018届毕业生中试点开展了以社会实践报告和翻译实践报告为主的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效果良好。最后分析了实践型毕业论文推广的可行性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以期抛砖引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0引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始终秉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坚持开拓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道路。英语专业根据学校定位,思索上海本地和周边地区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以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要求为参照,旨在培养职业特色鲜明、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本科注重理论和实践、实习、实训的密切结合,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实效。“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需要构建从课内系统、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训练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1]作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摆脱传统的理论性课题的窠臼,做到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和项目相结合,是各个应用型本科专业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应用型英语专业探索尝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1问题的提出

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诟病由来已久,本科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的辩论也时有发生。虽然学术界鲜有大张旗鼓支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但是持有区别对待态度的学者却不乏其人,比如,“本科毕业论文不应‘一刀切’,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专业特点加以区分”[2]“是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应该一刀切地都写毕业论文或者全部取消毕业论文。”[3]反对取消的学者则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就等于干脆取消了对本科教育质量的综合考核,连教育质量如何我们都无从测量和判断了。退一步讲,就算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门课程,也不能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取消。”[4]“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3]基于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不利于本科各个专业的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强调“要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们要思索的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英语专业2016—2017学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在上海市教育评估院2017年4月出具的本科专业评估达标报告中肯定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同时也指出“论文选题多为自选,几乎没有来自科研项目的课题,来自生产实际的课题也很少”。针对这种反馈,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对实践能力的突出要求,英语专业积极探索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下进行论文改革,试点推进和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吻合的实践类论文。

2英语专业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尝试

阅读全文

船舶设计类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0引言

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期刊对其所处科研领域内科研活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目前,通常通过衡量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来评价科技期刊。评价科技期刊的计量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扩散因子、他引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量等。我国目前期刊评价机构多、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综合加权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指标大多数还都包含了总被引频次以及影响因子。它们都从文献实际的利用角度,体现科技人员在学术交流中重视科技期刊的程度。总被引频次以及影响因子所反映的问题各有侧重:总被引频次主要反映了科技期刊的历史情况,反映影响程度的“绝对指标”,该数值越大,说明该刊被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关注得越多,影响力越大;而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主要反映了科技期刊近期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期刊刊龄、出版周期等因素引起的引文次数上的偏差。近年来,这些指标的缺点也逐渐显现,这些指标的评价角度、计量方法不尽相同,无法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2013年,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方法,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CI)。该指数反映的是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将最具代表性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得出的数值,用于对组内的期刊进行排序。兼顾了期刊质量、历史、规模等因素,能更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文将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自然科学卷,以及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列出的数据为基础,以水路运输类和船舶工业类中的船舶设计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2~2016年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及CI指数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探究船舶类期刊的发展情况。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库中,船舶工业类科技期刊有33种,为了准确分析船舶设计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以该类期刊中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为重点分析对象,一共有6种期刊,分别为《中国造船》、《船舶力学》、《中国舰船研究》、《船舶工程》、《船海工程》以及《舰船科学技术》。

1核心总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列出了船舶设计类核心科技期刊近5年核心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数据,其中《船海工程》2012年未进入核心期刊,因此该刊数据从2013年开始统计。从表1中可以看出,6本刊物的总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5年被引次数总和最多的3份期刊中,1份刊物总载文量最多(《舰船科学技术》)、2份期刊被EI收录(《船舶力学》和《中国造船》)。此外,《舰船科学技术》与《中国造船》均刊龄较长(分别为56年和70年),知名度高,从而总被引频次较高。《船舶力学》由于其较好的专业方向及办刊方法,被EI收录,尽管刊龄仅21年,但核心总被引频次也快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总被引频次是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因此该指标与期刊论文总载文量正相关,即与刊龄、出版周期及年均文献量关系密切。同时,也说明作者进行论文写作和引用时,偏好引用质量较好的以及办刊时间长、知名度较高的期刊论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期刊发展趋势,引入总被引频次年均增长率的概念。研究各刊在2012~2016年这5年总被引频次的年均增长次数,计算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年均增长率,并按降序排列(表1)。可以看出,各核心期刊的年均增长率均在9%以上,说明各刊近5年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多地被引用和借鉴,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船舶力学》和《中国舰船研究》分别以31%和18%的增长率位列前2,期刊发展势头迅猛。

2核心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核心影响因子计算的是期刊前2年的篇均被引用的次数,用于测量期刊学术影响力。列出了各刊近5年核心影响因子的相关数据,并根据该数据绘制出各刊的走势图(图1)。从走势图中可以看出,2本EI收录的期刊稳坐影响因子前2名,但是5年来的趋势波动也较为明显,名次排序较为胶着。《中国舰船研究》排名稳定在第3名,核心影响因子在0.3上下浮动。为了进一步分析期刊影响因子的波动情况,引入了核心影响因子标准差(表2最后一列)。标准差是分析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统计学工具,标准差越大,数值越分散,标准差越小,数值越接均值、越稳定。通过各刊核心影响因子标准差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各刊物的核心影响因子虽有一定的波动,但边界值较为稳定,说明各刊的发展较为平稳,未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3CI指数统计分析

阅读全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教学法探索

摘要: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三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法。以“热电式传感器综合测量与控制温度”实验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的教学方法及在此过程中突出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项目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达到培养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教学法;温度测量与控制;创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涉及的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是多学科交叉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1,2]。传感器作为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3,4]。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5,6]。论文提出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三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在基础层优化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在应用层以参数检测为基础,设计压力、位移、转速、温度、湿敏与气敏检测实验项目;在创新层以开放实验和创新项目为载体,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的项目。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使课程内容既能充分展示本课程的核心领域知识,又能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以前沿技术提升课程内涵,并与其他的后续课程有效衔接[1]。课程理论教学44学时,主要内容有:(1)传感器原理:讲授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测量电路、应用等。(2)检测技术:主要讲授参数检测、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3)检测系统:主要讲授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法、典型系统的应用举例。

二、项目教学法的改革方法

一个实验项目包括目的要求、确定方案、知识讲解、收集资料、制作与调试等几个模块,其中目的要求、确定方案、知识讲解由教师在理论课上讲解,收集资料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制作与调试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课上完成。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阅读全文

移动互联网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构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和4G技术的全面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步入历史舞台。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蕴藏着无可限量的市场前景和巨额利润,促使不少企业投身到这个产业中去,进而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思索便捷而实用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究竟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

1目的和意义

目前,设计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设计的理念还不够普及,设计创新还只是发达地区、某些产业的盛宴,设计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很有必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另外,随着设计师对设计信息查询及资源分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企业寻求设计资源的主观意愿越来越强烈,满足广大设计师及企业的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就显得很有必要。工业设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设计资源的完备性和共享性及其实现。对工业设计有关的信息资源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构架包含设计资料库等在内的工业设计信息资源系统及其设计交互平台,以形成设计者之间、产品研发及设计上下游关系、各相关企业间信息集成和数据重用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工业设计专家数据库、评价与决策系统等。为此,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旨在整合相关设计资源,形成工业设计的资源共享,搭建设计创新与产业的对接桥梁,打通设计创新作品向商品的转化通道,让设计和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和应用,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2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于2000年,我国对其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各种有关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和论文日益增多,在中国知网上以“移动互联网”进行主题检索,可以看到,共有各种论文6000余篇。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沿以下三个主要的方向前进:①移动互联网的概述性研究,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②关于移动互联网具体业务应用的研究;③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如网络构架、编程、数据安全传输等等的研究。国外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具有以下五个详细分支:①对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对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③对移动中间件的研究;④对移动用户终端的研究;⑤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案例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应属于第五方面,即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究范围,但不应仅限于这一范畴。可能涉及的还会有移动终端的设计研究、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服务模式等内容。在资源共享库建设方面,国内高校以及政府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及推广,如浙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等。工业设计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如设计资源协作网(DRC)。这些共享平台主要是基于互联网web组建的,在移动端方面如手机APP的研究与推广则相对缺乏,应此本数据库的研发具有开创性。

3研究内容

通过整合各方设计资源,对工业设计相关服务平台、企业、高校的快速成型设备、基础研究成果等资源共享库进行构建。该项目采用智能移动终端通用的APP技术,把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打造成一个体验感及便捷性很强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将社会资源最大化地对设计者开放。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库APP系统的主要研发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阅读全文

钢轨焊缝打磨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

本设计涉及铁路设备焊接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轨焊缝打磨机。通过多个机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钢轨轨顶、三角区、侧面和轨底的全方位打磨,提高了打磨速度与精度,打磨产生的粉尘被除尘罩吸收,且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操作,无需停留在作业现场,克服了人工打磨精度低、效率低、打磨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的弊端。

关键词:

焊缝打磨;钢轨焊接;全自动

0引言

高精度的钢轨焊缝推凸余量打磨设备对于保证钢轨焊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钢轨焊缝余量打磨方式,多为人工手持砂轮机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打磨量依靠人工经验控制,造成打磨精度较低。同时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虽然工作人员佩戴有防护装置,但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仍然较大。因此,如何设计装置,来实现对焊接后钢轨的全方位精确打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

1机械结构设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