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司经营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司经营论文

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探析

摘要: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专业高层次人才为宗旨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其毕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位的取得。笔者阐述了案例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指导等环节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学位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路径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自我调查;增强培养案例研究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明细研究主题、密切主题与对象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PAcc)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由于培养理念、学生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广泛青睐,学生招生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但由此也带来学生指导上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创作方面。根据MPAcc最新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一般为研究报告、案例论文与案例分析报告。因此,分析案例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研究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

(一)培养方案中规定MPAcc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学习、研究与开发活动。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且毕业论文类型一般要求应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案例研究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MPAcc毕业学位论文要求也有相关规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格局。

(三)专业学位论文,需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和《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公告的数据可知,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等科技期刊已达5014种,国际论文被引用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都有所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到了学科覆盖面齐全、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期刊强国,在出版质量、时效性、学术水平及刊网融合等方面与国际商业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学术水平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学术评价单一,学术导向有待完善

2006—2016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统计,可见我国作者在SCI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把在SCI、EI等上增加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中,存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唯SCI、EI马首是瞻的局面,把是否在SCI、EI上发表过论文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甚至“一刀切”式的对发表SCI、EI论文做硬性要求,这就造成大量优秀论文流失和科研经费浪费,威胁中文期刊的生存。在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过分依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以影响因子论英雄,评价体系单一,忽略期刊自身学科属性和社会效益,导致大量办刊人忘记办刊初心,把提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作为办刊指南,被学术评价机制牵着鼻子走。

1.2大而不强,办刊水平有待提高

截至2017年,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已达5000余种,期刊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2008种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28;在2007—2017发表国际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共有21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排序,中国仅排在第15位,面临数量多,但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问题。而且,我国科技期刊多附属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多处于本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不够重视,分散、弱小、实力不强、集群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是当前的现状。

1.3刊网融合不深入,转型升级有待提升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培养与能力提升

1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

数字出版的概念诞生于传统的纸质出版内容和新型的媒体介质基础之上,伴随多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繁荣、通讯业的发展,数字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形式应运而生。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手段为沟通渠道,将出版内容数字化,将出版过程网络化,它的出现给原有的出版产业链带来了革新。在其背景下,“数字化生存”这个新概念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人类社会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无论老小都生存在这种被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数码产品包围的数字化环境中;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对很多产业带来了挑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相当数量的报纸、杂志已经成为最先倒下的沙滩前浪,而可能就在十年前,这些单位如日中天,完全无法想象今日的局面,它们没有在数字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科技期刊,这个与杂志属性一线之隔的战友要如何在这场数字化战役中求得生存?经过分析与调研,我们发现新时代的科技期刊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1.1新时代科技期刊生产复合型的出版产品

从出版物形态方面来说,新型科技期刊的最终产品,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统论文,还有增强型论文、全过程论文、数据论文、双语论文等,这些论文的共性是在传统论文的基础上,提供给读者有关论文的更多信息,比如过程数据、论文写作思路PPT、实验过程视频等,这些与传统论文一并注册、登记、、分享,但增加部分可以不印刷出版,通过数字平台能够自由获取,与传统论文一同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复合数字作品。

1.2新时代科技期刊采用复合型的经营模式

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型的经营运作方式,以《金属加工》期刊社为例,其打破传统的纸刊发行模式,以四刊带两网的形式,将现有资源、内容、服务进行创新,同时,期刊社开发APP并悉心经营微信公众号,从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由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内容服务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转变。目前公众号粉丝已达46万,在业界成为龙头标杆。这样说来,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已然带有复合属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求数字化、复合型的编辑出版人才。但是面对这种形势,出版行业的编辑队伍却呈现一种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出版行业不缺乏专业学科编辑力量,甚至随着高校教师岗位的要求的限制,许多科技期刊都招到了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员,同时编辑部里老编辑们长于案头,经验丰富,逐步形成梯队;另一方面,集多项才能于一身,特别是能够灵活使用新型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且工作经验丰富的编辑出版人才却又十分紧缺。

2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基本素养

阅读全文

商业保险担负社会管理职能

摘要: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在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对于商业保险的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摊和补偿上,即分散风险和损失补偿。作为一种社会广泛运用的分散风险工具,商业保险一直在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中保驾护航,扮演着“安全垫”、“协调员”等重要角色,发挥好保险的社会职能作用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商业保险在部分行业中的实施和运用来体现其担负的社会管理职能。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管理;保障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关系

商业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①。本质是分散社会风险,组织经济补偿。社会管理职能是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或过程。大量的事实和经验证明,商业保险发挥出来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在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对政府职能的实现起促进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人在经营保险产品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这种“外溢效应”不断扩大,并形成一定规模从而发挥显著效果。

二、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

商业保险的经营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稳定。在分散风险和组织经济补偿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能够很好地保障群众利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一)社会风险管理

阅读全文

提升学术期刊水平途径

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和《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公告的数据可知,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等科技期刊已达5014种,国际论文被引用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都有所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到了学科覆盖面齐全、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期刊强国,在出版质量、时效性、学术水平及刊网融合等方面与国际商业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学术水平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学术评价单一,学术导向有待完善

2006—2016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统计(见图1)[2],可见我国作者在SCI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把在SCI、EI等上增加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中,存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唯SCI、EI马首是瞻的局面,把是否在SCI、EI上发表过论文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甚至“一刀切”式的对发表SCI、EI论文做硬性要求,这就造成大量优秀论文流失和科研经费浪费,威胁中文期刊的生存。在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过分依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以影响因子论英雄,评价体系单一,忽略期刊自身学科属性和社会效益,导致大量办刊人忘记办刊初心,把提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作为办刊指南,被学术评价机制牵着鼻子走。

1.2大而不强,办刊水平有待提高

截至2017年,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已达5000余种,期刊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2008种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28;在2007—2017发表国际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共有21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排序,中国仅排在第15位,面临数量多,但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问题。而且,我国科技期刊多附属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多处于本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不够重视,分散、弱小、实力不强、集群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是当前的现状。

1.3刊网融合不深入,转型升级有待提升

阅读全文

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1期刊国际化与期刊面向世界发展

为了破解这一尴尬局面,也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出版大鳄对我国科技期刊资源的蚕食,更重要的出于科技强国的整体构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概念,就是让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期刊竞争,争取和强化我国在国际科技期刊领域的话语权。这既是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期刊市场从生存与发展两个层面应对国际化形势和冲击的战略选择。为从国家层面上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2012年)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并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倾斜,分量最重的是2013年中国科协携手五部委联合启动“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促建”的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较高、国际影响力较大的英文科技期刊,着力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争取每年创办8~10种代表我国前沿学科和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对英文科技期刊资助力度最大、目标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2013年11月,《科学通报(英文版)》等66种期刊和《摩擦(英文版)》等8种拟创办期刊、2种备选拟创办期刊共76种英文科技期刊被纳入计划范围,资助总金额达到9100万元人民币。期刊国际化对山东农业科技期刊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并不是要求所有科技期刊都达到国际化的程度,而是强调办刊国际化的方向和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期刊办刊模式、从办刊理念到办刊能力国际化的过程;通过对科技期刊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在立足国内市场和本土语言,适应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加国际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讲,期刊面向世界发展应该也必须是山东农业科技期刊追求的目标。

2重点扶持,打造精品科技期刊

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科技部自2000年以来,先后立项进行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的概念。2005年制定了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出台“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施方案”,对入选期刊分类分级提供经费资助,并给予以政策支持为主的多方位扶持。2008年公布了第一批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23种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名单。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评价。在此基础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2年推出“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从300余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出各学科影响力较高的5000篇科技论文,面向公众开发,扩大论文影响和利用深度,同时平台将与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索系统链接,向世界推介我国的优秀科研成果,增强我国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协2006年启动“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设立了培育国际知名期刊、培育国内领衔期刊、培育精品后备期刊项目。此后每三年为一个实施周期,陆续设立精品科技期刊示范、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期刊出版质量提升、期刊出版人才培育、期刊数字出版建设、期刊资源集约建设等项目。至2011年,共有454种(次)期刊成为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总额为4840万元。中国科协网特设立“精品期刊工程项目”栏目,每月将从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各选择一篇代表性论文刊登,进行广泛交流。“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施方案”规定对项目支持的期刊要从期刊已有的基础和学科优势、期刊的规模和集约化效应、期刊的国际化要素、主办单位条件和编辑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尤其强调“编辑的业务素质在提高期刊声誉中起主导作用,主编的魅力和责任感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关键条件,严谨的审稿机制、编委的学术地位是期刊学术水平的前提”。“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也要求受资助期刊应围绕加强期刊优秀选题组稿、提升高影响力论文比率、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实施优秀论文奖励政策、加强期刊编委队伍建设等八个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质上是对学术期刊社会公益属性的认可,表明在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家已有政策、基金和资金作为扶持。一般而言,在国家出台科技、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后,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配套措施。科技期刊大省陕西到2012年已举办了两届精品科技期刊的评选和奖励。这无疑给山东科技期刊以遐想和期待,但任何扶持都是有标准和条件的,其中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永恒的主题。

3优化期刊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

集约化经营首先是应对期刊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各主要国际性出版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期刊兼并、新刊创办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施期刊集群化经营战略,以实现最大限度占据市场份额之目的。国际最大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于1947年创办第一份期刊,直到1970年其期刊数量也不超过10种,但此后通过不断的兼并整合,目前已拥有2500余种期刊,每年发表在国外期刊的中国科技论文中超过26%发表在爱思唯尔学术期刊上,中国科研工作者每年下载的外文科技论文中,有59%来自爱思唯尔的科技与医学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SD)。自然出版集团截至2011年共出版期刊102种,其中自办期刊40种,联合出版期刊62种,其核心期刊《Nature》发表过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仅2011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225篇,比2010年的152篇有明显增长,与2000年的12篇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著名的出版集团能吸引包括我国在内的优秀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世界公认的学术影响力。2011年的《期刊引用报告》(JCR)显示,近700种爱思唯尔期刊(约占其总数的40%)名列JCR学科分类的前10名,其中188种期刊名列前3名,13种位列第一;《柳叶刀》系列杂志的影响因子最高,从33.633上升到了38.278,《细胞》的影响因子则稳定在32.403。自然出版集团自办40种期刊中,2009年的影响因子超过20.000的期刊有14种,超过15.000的期刊达到19种,2012年最新的JCR排名中,有14个排名同类期刊第一;《Nature》的影响因子达到36.280。在综合类科技期刊中连续5年位居第一。如此卓然不凡自然云合景从,由此不仅可以吸引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而且可以迅速提高研究者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当然,从300多年的科技期刊发展历程和当今世界范围来看,集约化并非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出版100种以上期刊的出版机构非常少,即使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样的大出版集团也屈指可数。但科技期刊的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却显而易见,也是科技创新所必须的,究其原因,在于学术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配置,学术受众链的有效接续和学术的衍生开发,期刊的整体经营与学术成果的系统推广,不同期刊的强势互补。爱思唯尔出版公司有7300多名期刊编辑、200000名审稿人监控期刊的内容和学术方向,并负责同行评审过程的运行,在保证审稿质量的同时,密切关注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适时创办新的刊物。以干细胞研究为例,文献计量学研究显示该领域论文产出近10年快速增长,这从统计学角度印证了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爱思唯尔下属的细胞出版社抓住了干细胞领域研究大发展的时机,在2001~2007年创办《MolecularCell》、《DevelopmentalCell》、《CellMetabolism》、《CellStemCell》等系列杂志,并在该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样,自然出版集团影响因子超过15.000的19种自办期刊中有15种创刊于2000年后,其中14种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仅通过对学科发展前瞻性的判断力,集约化经营的人力资源优势即可见一斑;两大集团在期刊出版方面的专业化、品牌影响力、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平台、集团化的运营和营销等因素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从经济角度看,集约化的核心内涵就是靠规模经济实现高效管理,从而节约成本,并实现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爱思唯尔在2011年收入为61亿英镑且年均增长14%,利润率高达37%,80%的收入来源于科技期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来的这种“名利双收”令我国科技期刊界叹为观止,从国家层面看,不啻为一剂破解报刊业“小、散、浅”的结构性弊端、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的济世良方。作为第一批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内第一家工商注册的“中国”字头出版集团公司,2003年6月成立的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科技期刊拉开了集群化发展的序幕。截至2012年8月,该公司汇聚了260多种专业科技期刊,每年出版科技论文3万余篇,从期刊数量看,位居国内之首,全球第十;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已达126种,形成了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大的期刊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系列期刊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系列期刊已合计达到24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期刊集群”或“期刊联盟”目前多停留在“规模化”和“市场资源”的层面上,距“集约化”尚甚远。期刊集约化经营首先要解决的是分散,更重要的是从粗放增长转向强化内涵。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这方面令人称道,重组后的11种科技期刊近年来影响因子屡创新高,期刊的论文质量及学术影响力发生了质的变化,5个英文期刊全部被SCI收录,已初步形成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端集群。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将原分散于各学科的6种期刊集中在学校出版部统一管理,管理上实行“五权统一”,即主编聘任权、编制调配权、职称评聘权、财务管理权、年检审验权集中在学校出版部;办刊上实行“五好建设”,即“好品牌、好管理、好队伍、好渠道、好效益”的期刊评价体系;经营上实行“五位一体”,发行部、广告部、网络部、开发部、会展部共同组建沈阳新农传媒公司。经过4年的运营,不但期刊影响力普遍显著提高,2012年期刊经营收入达到2000万元。

4大力推进数字出版和期刊网络集成平台建设

阅读全文

县域农业信贷担保初探

摘要:一直以来,山东省甚至全国的农业农村担保普遍缺少有效的信贷担保体系,为解决这个难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监局等部门联合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各省纷纷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本文以山东省宁津县为例,旨在分析山东省县域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运行现状、创新举措及面临的困境,以期待为新生的山东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业信贷;困境;对策建议

导言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的说法,在视察山东时要求:要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但是量大而质不优,要摆脱这种农业产业低水平的现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培育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017年底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18年山东省农担公司在各县市区推动成立办事处,形成了农担办事处遍地开花的局面,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向逐步向基层推进。

一、县域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对于农业信贷担保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郭超峰《我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未来选择》,认为我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中资金供给方、需求方及整体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陈大琨《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经营风险补助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信贷担保经营风险补助机制的具体做法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朱旭东的《江苏农业信贷担保发展探索》中介绍了农担公司的主要业务品种和操作流程,该论文更多关注农担公司的运行情况,较少涉及学术层面的论述;王中琦《偏远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逊克县为例》,提出对偏远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综上所述,关于我国农业信贷担保的论文大多是从国家层面来研究的,文献总量少,整体水平偏低,且少有县域层面的关注。而县域是整个农业信贷担保运行的主要载体。本文主要以山东省宁津县为例,从山东省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以来,在县域层面推进中的创新措施、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展开论述,以期待完善山东县域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省农担公司更久远、更深入的运行。

二、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企业财产保险管理防御资产风险重点

摘要:新形势下,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针对企业资产风险需要采取投保方式进行防御资产风险,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减少企业损失。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资产保险方式防御资产风险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加强运用财产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对制约财产保险管理工作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加强企业财产保险管理防御资产风险重点进行分析,希望对资产管理有所启发。

关键词:加强;企业财产;保险管理;防御资产风险;重点分析

加强企业财产保险管理防御资产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要重视资产保险,提高资产风险管理意识。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首先分析加强运用财产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制约财产保险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提出加强企业财产保险管理防御资产风险重点的管理策略,希望对财产保险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一、加强运用财产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电力企业的资产范围较广,资产规模较大,所以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风险出现的频率要远远大于一般企业,很多电力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往往十分巨大,不仅影响企业的资产效益,同时对社会经济运行也产生重要影响。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电网运行往往处于满负荷高负荷的状态,如果电力企业运行出现风险问题,就会导致电力供应和社会发展出现影响,而且电力企业风险往往较大,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很大。由此也可以看出电力企业进行资产保险的重要性,在电力企业出现风险进行资产保险,所获得的保险赔付款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进行全面恢复重建,有效缓解财产风险对电力企业运行带来的巨大危害,所以为了有效规避和减少风险危害,必须要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资产保险,确保企业长足健康发展。

二、制约财产保险管理工作的若干因素

(一)保险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