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服务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司服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司服务论文

石油科技期刊的读者群落

科技期刊的读者是期刊的客户群,也是期刊生存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时代,读者其实可以理解为期刊的“上帝”。期刊一经出现,就把读者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国内期刊关于读者的研究论文非常多,有的甚至把读者放在了办刊的中心位置。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思路在很多期刊进行了实践,也有一些期刊编辑对此持不同态度。我们在办刊过程中,及与很多期刊编辑交流中发现,很多编辑还是从学科专业出发、从内容出发,大多并未考虑读者的感受,特别是并未深入分析哪些读者会对的论文会感兴趣,如何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论文编辑。笔者认为,读者群落直接关系到科技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科技论文的科普化在不同场合被提及,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在读者群落上尚需要认真的思考。读者群落的分布非常重要,针对期刊的读者群落在传播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安排,将有助于扩大和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更大范围地科学传播,推动科技创新。

1读者群落分析

石油科技期刊是行业内期刊,长期以来着眼于国内的专业读者。随着期刊国际化和科技传播的需要,受众范围在逐渐扩大,这无论对于科技传播和科技期刊影响力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办刊实践,笔者把《石油勘探与开发》的读者分为国内本专业专家学者、国际学术界专业读者、交叉或边缘学科读者、领导决策层读者、现场产业技术人员读者、行业基层读者、社会读者等。

1.1国内本专业专家学者

作为科技期刊,读者群主要来自于本学科范围内专家学者,他们即使读者也是作者,同时也有很多是审稿专家,往往具有多重身份。《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审稿专家就有上千个,编辑部几乎每期的电子刊或者纸质刊均发送给他们,也包括相关领域的大学教授、油田技术骨干等。这类读者是我们期刊的主要读者,他们本身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大多数时时关注本专业的研究进展,多数人对学术界的研究态势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于呈送到眼前的最新研究进展或研究成果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经过统计,由于过去的纸媒受到经费的限制,并非都会订阅所有的科技期刊,此外目前电子刊物的发送多数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受到通讯方式不全等原因,第一时间读到新论文的这类读者仍然只是少数。

1.2现场技术人员

石油行业专业读者里还有大量在油气田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这类读者具有扎实的石油勘探开发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主要的工作是理论技术的应用为主,部分参与到科技研发。这类读者大多数并不写论文,但是对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意义重大。他们是把科技成果应用到企业实践的主力军,关系到科技能够实实在在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如何吸引这部分读者是石油类科技期刊的重要工作。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精准推送优化探究

摘要:精准推送对于提高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精准推送的优化策略:推送时间上实现针对作者的精准推送前置化;推送内容和界面上注重灵活性和交互性;推送途径上重视期刊网站精推功能的开发;推送实施主体方面关注思维转变和能力提升。期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分析,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精准服务水平,进而促进期刊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精准传播;邮件推送;智能算法;优化方案

智能新媒体的发展大大延伸了人们接收信息的触角,使得人们的信息接收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所以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一种传播媒体,其传播能力的提升也应受到重视。我国科技期刊以往的数字传播主要依托自建网站和大型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这2种方式均为被动式传播,传播效率较低。相关数据公司和部分科技期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初级的精准推送方式随之面世,如将当期目录通过邮件批量发送至已建的作者、专家和编委群。虽然该方式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即信息找人)的跨越,但推送的内容不够“精”,推送的对象也不够“准”,致使很多推送的邮件被用户设为“垃圾邮件”,推送效果不好。高层次的精准推送是将所推内容进行精细化划分或加工,并将其通过有效的方式推送给经过专业细分的用户的行为。张慧敏等[1]调查表明:97.57%的读者希望获得专业期刊信息的精准推送。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选取了50种高水平科技期刊,开展了“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试点项目”[2],这说明精准推送已经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业内学者也从内容的精细化加工、推送对象的精准化定位以及推送方式的精心选择方面对精准推送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例如:《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简称《SCPMA》)通过邮件向与文章相关领域的小同行和专家推送单篇文章、专题或虚拟专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提升[3];《计算机工程》基于语义分析和智能分词等技术,将读者—文章—标准关键词进行匹配,通过邮件为潜在读者精准推送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4];《应用生态学报》通过运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科技期刊单篇论文推送客体指标体系,通过邮件对读者进行单篇精准推送,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5];《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构建了微博、微信、邮件等多渠道精准传播体系[6]。这些都是值得同行借鉴的案例。然而,目前我国开展精准推送服务的科技期刊数量仍较少,且已有的精推措施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思考,与同行交流学习。

1推送时间:针对作者的精准推送前置化

目前,多数期刊实行的精准推送多在刊后进行,即刊出一期或几期后的集中推送。笔者认为,精准推送应分散贯穿于整个出版过程中,而不只是某一时段的集中体现。作者在投稿到的整个过程中,与编辑部的联系最直接和频繁,此过程中的推送目标明确、反馈直接、效应明显,所以针对作者的精准推送应前置化。前置化精准推送不仅对提升作者写作水平有极大帮助,而且对提升编辑服务形象有积极作用。编辑可在作者投稿后或退修时精准推送与其投稿内容相关的文献:投稿后的推送对象可以为论文署名的全部作者,推送的文献以专题为主,且专题主要为近2年内质量较高的文献,作者出于对稿件能否录用的探知心理会存在较强的比较阅读欲望;退修时的推送741对象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推送内容作为修改论文的参考,应以高质量单篇文献为主。前置精准推送的方式有2种:一是编辑自主推送,可以在发送收稿回执(针对投稿后)或退修邮件(针对退修时)时附上精推文献。该方式虽然耗费精力,但推送对象更具针对性,推送内容更精准,易被作者接受。二是依托数据公司。该方式比较省心省力,如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开发出了针对作者投稿的前置精准推送服务,其利用精准推荐算法自动向投稿后的作者推送过去3年内与作者投稿最相关的文章。但是,数据公司的推送偏模式化,且相关文献量有时较多,实际推送效果有待考证。此外,即使基于智能算法的精准推送也需要编辑的积极参与和摸索,通过对推送模式的考查、细分算法的检验和推送效果的反馈提出更合理的精准推送方案,在数据公司的辅助下达到有效推送的目的。

2推送内容和界面:注重灵活性和交互性

为解决科技期刊推送内容被“垃圾化”问题,编辑需特别注意推送内容的灵活性和界面的交互性。

阅读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研讨

一、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XXX”或“图1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XXX”或“表1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3.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数据库建设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公告称,美国政府将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从美国企业购买芯片[1]。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莫名制裁的问题,中国商务部就表示,中方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随时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应有的合法权益[2]。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公司了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还没有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就执意单方面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公司极其不公平,中兴通讯公司表示不能接受[3]。由此,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的事件(以下简称中兴事件)正式开始发酵,一时间成为中国民众纷纷讨论与议论的热点话题。对于美国针对中兴公司的制裁做法如何界定、中国将会采取哪些反制裁措施、中兴通讯公司的未来将会何去何从、中国的芯片产业能否在逆境中崛起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人当务之急所必须直面的。而如何透过芯片产业去看待中国其他的一些产业同样可能会面临的困境,这也许才是中兴事件给每一个中国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考验。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笔者参照中兴事件的问题也做了深度的思考,对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所存在的类似问题有一些新的感触,并对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那么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近期发生的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制裁的事情经过。

一、中兴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中兴通讯公司在美国市场屡次被限

其实早在2012年10月8日,中兴通讯公司就被美国众议院的情报委员会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建议阻止其在美国开展投资活动[4]。2016年3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以中兴通讯公司秘密向伊朗出口产品为由,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了出口管制。由于中兴通讯公司遭受美国出口管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中兴通讯公司从美国进口产品的周期受到了极大影响,到货的时间长短就存在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中兴通讯公司整个供应链蒙受了非常巨大的损失[5]。整整一年之后的2017年3月7日,中兴宣布以8.92亿美元(约62亿人民币)罚款的代价,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而中兴通讯公司2011~2015年的净利润一共加起来也不过是59.85亿元。相当于这五年都白干了[6]。再加上2018年4月16日来自美国商务部的芯片禁令,中兴通讯公司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就连续三次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行政禁令,而且美国政府一次比一次下手还要狠,一次比一次更加不讲道理。

(二)中兴以外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同样被限

2005年8月3日,由于美国政府的行政干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退出对美国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计划[7]。2008年,华为曾经试图联合贝恩资本对3Com公司进行并购,但却以国家安全为由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7]。2010年8月,华为尝试与美国电信商Sprint公司进行电信领域合作,却被美国政府以或对美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客户构成重大风险为由禁止参与合作。2010年10月,华为试图收购美国3Leaf公司的专利技术,却再次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2012年9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宣布禁止三一重工在美国进行风电投资项目。可以说,中资企业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的步伐越走越大,可是在原本应该享受自由贸易的美国市场却遭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连续多次不间断的野蛮干涉。

(三)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被限的主要原因

阅读全文

教育部一级学科投稿期刊建设实践探索

2015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该方案。这一方案是我国继“211”、“985”工程之后,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导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特别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图书馆参与高校的学科服务,采用SCI、ESI、JCR、InCites等多个数据库作为信息源,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分析方法对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和数据深度挖掘,为促进学校更多学科加速进入全球前1%、更多学术论文成为高影响力论文,推动学科发展作了大量的情报分析工作。本文整理高校科研成果,根据教育部一级学科对大学学术论文进行标引分析,从角度分析期刊影响力,建设学科投稿期刊目录信息,为高校学术发表期刊选择提供信息支撑;以学科为例进行数据梳理,结合科研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为高校教育部一级学科学术影响力发展提供参考。

1设计思路

1.1服务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学者既关心投稿的成功发表,也关注后的被引次数,被引次数涉及个人、学科、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是期刊关注的目标,目前期刊影响力的各种量化指标也是由论文的被引次数来计算的。从作者角度要考虑更快速、更适合自己学术水平的期刊,从期刊编辑部角度要考虑哪些论文的内容更切合学术热点,更能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为提高论文影响力,本文投稿期刊主要考虑SCI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同时考虑期刊出版周期、中国作者的友好程度等因素,根据已发表学术论文对应期刊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编辑期刊投稿指南,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应本校的投稿期刊目录信息,利用不同指标标注期刊推荐的级别。

1.2期刊界定

学术投稿通常会选取具有高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主要量化指标。由于期刊的影响因子每年都有变动,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具有可比性。JCR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按学科将期刊平均分为四个区,如Q1处于前1/4区域,Q4处于后1/4区域。本文高水平期刊通常界定在Q1、Q2区域,但由于高校有大量的硕博士,本文对Q3和Q4期刊选择指标进行信息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期刊投稿需求。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反映该期刊论文被引的几率,论文被引百分比越高,期刊的零被引率就越低,由于高校学科有习惯性投稿期刊,从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可以分析高校投稿的合理程度,引导科研人员向被引较高期刊进行投稿,以提高学校论文的被引率。在分析期刊被引过程中,本文对Q3或Q4期刊,若本校论文被引百分比高于同学科Q2期刊均值,该期刊也纳入推荐期刊。ESI数据库提供有学科被引前50%的期刊,这部分期刊在分析过程中与本校的高被引论文所属期刊略有不同,本校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覆盖JCR的四个分区期刊内,由于期刊是跨学科收录,需具体考虑该高引论文收录期刊所属学科,在期刊信息中备注高被引论文期刊,以增加期刊的推荐程度。学科论文在期刊中的百分比,录用多学科论文的期刊,如“PLOSONE”主要收录医学生物,但也少量收录电气学科论文,这类期刊在目录中备注信息不作推荐。SCI异常期刊,部分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大量引用自己期刊的论文,使自引率超过20%,这类期刊往往会被镇压,镇压(suppressed)不等于剔除(dropped),论文依旧被收录,如果不改正,很可能会有被剔除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SCI互引,如2016年KoreanJournalofMetalsandMaterials引用JournalofCeramicProcessingResearch的论文达21%,这种互引情况会导致期刊的镇压,这类镇压期刊将不出现在投稿推荐目录中。

2教育部学科类别标引

阅读全文

作者对学术期刊的抵制

0引言

学术期刊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其编辑出版技术和手段日新月异,学术成果的多媒介融合出版为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快速、有效和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存取出版、优先数字出版、电子预印本出版等技术为学术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新的选择,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然而,就在期刊编辑出版人员殚精竭虑地创新出版方式、为满足学术传播而砥砺前行时,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出现了抵制学术期刊的声音。更有甚者,有学者采取各种方式恶搞学术期刊。那么,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面对学者对学术期刊抵制的态度与行为,需要深刻反思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术期刊的发展究竟出现了怎样的失误?我们在出版中应该如何改进工作才能满足作者对学术出版的需求?本文基于作者对学术期刊抵制的案例,试图揭示学术期刊出版中作者与期刊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作者与学术期刊矛盾的策略,以期引起学术期刊同行的关注,共同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

1作者对学术期刊抵制的案例

作者对学术期刊抵制的实质是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之间矛盾的表现,是学术共同体对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办刊实践的挑战。根据作者对学术期刊抵制的性质,可以将其概括为作者对学术期刊评审制度的抵制和作者对学术期刊出版理念的抵制。

1.1作者对学术期刊评审制度的抵制

同行评审制度是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作者对学术期刊质量的不信任首先指向的是对同行评审质量的怀疑和挑战。Sokal事件是作者对学术期刊同行评审进行抵制的典型例子。1996年5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AlanSokal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投稿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了一些常识性的科学错误,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审稿人在学术上的诚实性。不幸的是,期刊的五位审稿专家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也没有能识别索卡尔在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文章经审查后被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场轰动。虽然Sokal事件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科学的戏谑与挑战,但是,这一事件直接的后果是损害了学术期刊在公众中严肃性、客观性的形象。事实上,研究人员对学术期刊进行恶搞和挑战并不是个例。恶搞论文的事件已经被多次报道。例如,据《中国科学》报道,早在2005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SCIgen软件,其目的是为了证明期刊和会议对机器发明的毫无意义的论文的识别能力,以期刊和会议作为娱乐和嘲讽的对象。SCIgen生成的这些恶搞论文对学术期刊和会议的同行评审制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据报道,傅立叶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Cy-rilLabbe收集了2008~2013年世界顶级出版社出版的30多本论文集中计算机生成的论文共120多篇。其中,Springer出版的论文中有16篇,IEEE出版的论文中有100多篇。这些大量存在的恶搞论文的被报道,证明了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同行评审中的漏洞,也揭示了作者对学术期刊的抵制态度和嘲弄诋毁学术期刊的行为。

1.2作者对学术期刊出版理念的抵制

阅读全文

科技学术期刊宣传策略

抽印本是从整本期刊中抽取出一部分单独印刷的印刷品,作为品牌营销和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抽印本发展至今,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单行本、精选本等,载体形式也不拘泥于纸版,电子版和网络版均可,特别在网络出版成为重要出版渠道的今天,单篇论文的电子抽印本已是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标配,深入挖掘其潜能有助于提升单篇论文乃至期刊的影响力[4-5]。另一方面,受限于出版时滞的整期出版何去何从,如何在整期出版意义逐渐弱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强化科技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值得思考。本文以《高压物理学报》为例,选用多种抽印本形式,包括单篇抽印本、精选本、主题抽印本,采用纸版、电子版和网络版3种载体,基于期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学术会议、E-mail等传播平台和手段,进行科技学术期刊的立体式宣传推广,希望能为其他科技学术期刊扩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参考。

1单篇抽印本

期刊单篇抽印本是抽取期刊中的单篇论文而单独印刷出版。最初出版单篇抽印本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使作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取纸本,进而开展交流。当前,网络版单篇抽印本已经普及。最简便的单篇抽印本制作方式是根据排版文件直接生成PDF[6-7];然而,在当前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仅提供论文本身是不够的,强化期刊品牌形象、增添论文扩展信息、增强论文的交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样重要。上述目标采用过去的排版方式很难实现,而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排版[8-9]却可以轻松完成。这就需要改变过去用方正书版系列软件排版的工作方式,转而利用基于XML的生产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期刊过刊数据库和期刊网刊系统,完成单篇抽印本的深度优化。以《高压物理学报》为例,笔者采用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XML在线生产流程管理系统”制作论文的XML文件,进而生成能够增强论文功能性和交互性的PDF,利用系统的“网络出版(推荐文章)”模块,基于预先设计的封面模板,自动生成论文封面,包含期刊标识、论文引用信息、相关度较高的其他论文及其链接等,其中相关论文无需人工查找,系统自动完成推荐并添加外部链接(图1)。对于特别优秀的论文,编辑部还制作了纸版单篇论文抽印本,通过学术会议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2精选本

期刊精选本是代表性论文的集中展示。一方面,它有助于提升精品论文的关注度,延长论文热度的持续时间,形成持续影响,提升科技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使作者切身感受到科技学术期刊对高水平学术成果宣传推广的作用,使其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吸引潜在的优质作者。《高压物理学报》采取如下步骤制作和宣传精选本。1)确定时间窗口。精选本非定期,时间段的选取比较灵活,可长可短。综合考虑精品论文数量和论文时效后,选择2年这一时间窗口。2)遴选论文。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主编或总编辑推荐,结合其代表性和研究方向的分布情况进行遴选,选出38篇论文。3)论文分类。因所选论文数量较多,所以须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形成主题精选本,达到控制尺寸、便于传播,以及定位明确、精准服务的效果。将38篇论文分为6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约6篇论文。4)集结成册。设计精选本的封面和封底,并与论文主体进行PDF合成,其中为了凸显论文,将论文题目直接呈现在封面上。5)确定传播方式。采用2种途径传播:对于纸版抽印本,基于学术会议平台,选择对应的主题精选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对于网络精选本,基于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推广。需要说明的是,凡采用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网刊系统,可直接调取论文数据制作网络精选本,无需合成PDF。

3主题抽印本

主题抽印本是按照某一主题将期刊论文抽选出来集结成册。这里的主题可以是期刊的特别专题,可以是某个栏目,也可以设立新的虚拟主题。主题抽印本的目的是围绕主题、整合资源、提升关注。它解决了科技学术期刊专业方向多而难以聚焦用户的问题,使用户便捷地获取关注的信息;同时,它也是对科技学术期刊资源的第二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时效性要求,显著提高论文的关注度,实现期刊论文的再宣传;最后,主题抽印本还有助于出版社选取行业热点、寻找优质作者、整合优质资源及出版学术专著,形成期刊资源的第3次开发。笔者制作了2种形式的主题抽印本:一是基于特别专题的主题抽印本,例如将“创刊三十周年(上)”和“创刊三十周年(下)”2个特别专题合并,形成“创刊三十周年”主题抽印本;二是设立新主题形成虚拟主题抽印本,例如将2018年所有论文进行重新分类汇编,形成16个虚拟主题抽印本,具体制作和传播过程如下。1)时间窗口。综合考虑期刊的出版周期、发文量、学科方向等因素,结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划定虚拟主题抽印本的时间范围为1年,以此为周期,于每年3月定期制作和,按此惯例,逐渐培养读者的习惯,使其形成3月获取主题抽印本的心理预期,加深期刊和读者的联系。2)主题设定。对期刊5个常设栏目进行细分,对论文数较少的栏目,少设或不设子主题,对论文数较多的栏目,先提取热点主题,然后按照研究方向设置多个子主题,最后再适当合并,由此得到16个主题。3)集结成册。设计主题抽印本的封面、封底、目次和扩展信息页,提升主题抽印本的视觉体验,给人以正式之感,同时提升功能性,便于读者阅读和引用,获取其他感兴趣的主题论文。最后进行合成,完成制作。4)传播推广。主题抽印本是以主题形式、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期刊论文二次宣传推广,包含了期刊在所选时期内发表的大部分论文,论文总数较大,为此选择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E-mail进行推广。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期刊官方网站,在网站首页导航栏中特别设立“主题专刊”,专门主题抽印本和主题精选本,E-mail推送则是针对特定用户的精准推送[10-11]。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网站文献的服务功能

近几年,学术期刊主要依托数字化平台进行传播,数字化文献已成为学术传播的主要形态;据统计,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利用的全部信息中,70%来自科技期刊。因此,数字化文献是科技期刊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期刊网站是期刊数字化文献传播的重要平台。学者们针对期刊网站的调查研究比较多,但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栏目设置、全文上网情况、更新速度等方面,其中涉及到文献服务的内容大多体现在开放获取(OpenAccess,OA)方面,缺乏对文献服务功能的系统研究。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近6000种,其中高校科技期刊有1000多种,是中国科技期刊的生力军。然而,鲜有文献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网站的文献服务功能。因此,笔者以部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网站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分析其文献服务功能,以期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化文献服务水平和网站建设水平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为样本来源范围,其共有单位会员1035个。根据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确定方法,抽取总样本量的10%进行调查,同时结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和百度搜索引擎,最终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网站中随机选择100种拥有独立网站的高校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

2018年1—3月对样本期刊官方网站进行调查。调查项目的选取参照文献进行细化,主要涉及文献上网(优先出版、OA、文献格式)、文献检索(检索方式、检索项目、标注DOI情况)、文献信息扩展服务(相关链接及其范围),以及文献跟踪服务(单篇文献下载量、点击量和被引情况等,站内论文下载量或摘要点击量排行榜)和文献的交互性(电子订阅、分享或推荐好友、评论等)。其中,DOI的标注情况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核实。

2结果与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