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商管理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商管理教育

职业教育下的工商管理教学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的提升,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更大,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还需要对职业教育下工商管理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商管理教学;问题;对策

职业教育当前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具有同等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符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以及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普通的教育和成人的教育情况来说,职业教育中更注重的是人才实际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1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从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情况来看,理论课程的课时设置明显多于实践课程,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理论课程的重视也明显高于实务教学,这也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历史遗留问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仍然被沿用。此外,在职业院校的工商管理教学中,教师的组成队伍来看,教师的理论功底较强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相关专业毕业后就直接参与教学工作,缺乏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导致教师在实务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实务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1.2工商管理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

阅读全文

工商管理教育中ICT技术的运用

一、ICT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追捧的热点,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的标志。目前,学术界将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和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Technology—CT)的结合又称为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而ICT如今已成为21世纪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ICT在教育界的引入,无疑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使校园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校园数字化

在“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继而出现“数字校园”理念。校园数字化是利用IT技术和CT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送、处理,实现从硬件到软件到应用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把传统的校园设施建设成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最终实现教育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把教育通过ICT推向社会,形成网上虚拟大学。

2.学习终身化

由于云计算等在教育上的应用,学习不再是只能在学校等实体教育或培训机构才能完成的事。它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无线技术、通信技术等利用电脑、PDA、手机等设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完成。学习本身也不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你需要了解或掌握某些知识,均可随时随地通过个人设备实现无缝的学习,从而使学习打破时间、空间、设备等的限制,实现终身学习。

3.教学过程现代化

阅读全文

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熟,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统一采用学制为四年的本科教育方式。近年来,除了主修学位外,还出现了辅修、双学位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商学院来说,其仍然是以主修为主。而这种比较统一的教育模式必然会造成工商管理教育存在多处问题,其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被动学习,与实际的人才供求情况相脱节。

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

1、实践性

工商管理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其他专业一样,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工作中必需的各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纯理论教学比较空洞,适合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检测学生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还是实践能力。因此工商管理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会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科学方法来培养学生。

2、针对性

工商管理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方式的优选上,也是尽可能采用生动具体的案例教学、拟真性和典型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都能够用实践进行说明,有利于学生刚好的掌握实践技术。

阅读全文

工商管理教育改革方向与措施

作者:雷怀英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1世纪,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们面临的将是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工商管理教育同其他普通产品一样需要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利用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模式纷纷来抢占我国的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工商管理教育沿着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教育改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管理人才的标准,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可见,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改革既是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

1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阅读全文

工商管理教育实践创建探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有学者认为目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却比较片面,对“硬实践”偏重,即注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对诸如运用理论知识、形成心智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等的“软实践”却很少有人将之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与“硬实践”相比,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软实践”更为有效。因此,目前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能训练,而是包括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初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探讨大多偏重于如何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探讨如何从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角度来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后来的研究则慢慢地聚焦于对局部具体问题如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关注,徐国庆在《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一书中,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倾向进行了剖析,然后从技术学视角探讨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有效途径,并分别从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该书虽然没有直接讨论实践教学问题,但其建构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却隐含着实践教学思想,特别是在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上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无疑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适切的课程框架。

实践教学在西方教育发展中有久远的历史,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是实践教学思想的启蒙,在探究实践教学方面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杜威认为“做中学”关键在于强调学生动脑,强调学生思维学习情境脉络的反省,强调主体与外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反思。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一是澳大利亚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专业设计遵循CBE理论按岗位需求将从业者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解,按相应模块组织教学。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虽然学生可以对某一单项技能掌握得很好,能够满足行业团体的规范化要求,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孤立的,今后会因为知识面窄而对自身的继续发展不利,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综合、复合和整合素质的要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将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即进入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先与对口的培训企业签订学习合同,然后在学院注册就学。

在三年的学制中,学院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训练比例为1:1。这样学生就具有了双重身份:大学生和准员工。“双元制”的岗位针对性非常强,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就有了坚实保障。总而言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职业教育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但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构建方面,缺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即使有,也是倾向于就事论事,或者局限于如何培养职业技能等形式的探索,缺乏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转化分析研究。因此,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存在着理论、实践、观念、制度、方法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角度寻找支撑和实践层面的深入探索。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死板。一般都是教师先花大量时间按教材讲解实训目的、原理、步骤,然后学生按步骤讨论、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报告或填写表格就算完成实习了。如果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则更有个别学生会“搭便车”,基本上只看却不介入,根本谈不上去分析去解决去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也较为单一,高职的实践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多借鉴和采用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即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方式,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统一掌握教学进度。同时,多以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主。这样的组织形式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已形成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学工交替模式、学做合一模式、自主创业模式;“3+1+1+1”模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等,但这些模式往往套用工科专业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如学工交替模式,“工”的阶段学生基本上是在企业中,企业一般很难按照实践教学进度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和岗位,也难专门指派资深员工作为学生实习导师。而学校派的指导教师也往往起不到指导作用。再比如学做合一模式,一般也就是教师先讲解一下方法、原理和程序,然后学生照葫芦画瓢,难以真正起到培养岗位能力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各行业内,纷纷出现了大量的新方法、新手段,而这些新方法、新内容并没有及时编入教材,新知识、新案例等也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材滞后于时展,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达不到与时俱进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经费,不少学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成效更为显著的工科类实训室,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室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在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许多工商管理类实训室实质上只是安装了一些普通软件的网络机房。一些实训室虽然挂着“人才测评中心”、“商务谈判中心”等牌子,但实训室除几台计算机和几张工作台之外,没有其他的设备或设施。实训室建设流于“形似”而缺乏“神似”。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工商管理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也提倡教师下企业锻炼,但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依然紧缺,难以完全胜任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要求。

阅读全文

项目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商管理教学中对于教学的方法也存在着创新的趋势,因此老师应该积极的反思现在的教学问题,从问题出发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工商管理教学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让学生的实际能力跟得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项目式教学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就可以为工商管理教学提供一个更高效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积极地探寻项目式教学的方法。从中发现奥妙并把这些奥妙带给学生,让学生增强实际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有良好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展开讨论。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工商管理教学;方法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各个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强,要把实际学到的东西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中收获知识过于浓厚,对于实际操作方法过于简单,老师应该发现这些问题,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有更深的技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的为社会输入新的血液,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工商管理教学中项目式教学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老师积极的采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思路不断创新,促进学生老师的双向互动合作,让学生有着更强的本领技能。

一、项目式教学的介绍

(一)项目式教学的含义

项目式教学是企业和学校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团队共同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锻炼,把学习到的工商管理的企业知识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它是一个需要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基于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解,促进师生家之间的合作配合。

(二)项目式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全文

后现代主义商业伦理工商管理论文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20世纪中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始于哲学、文艺与建筑领域,随后席卷到政治、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诸多领域,受其影响,作为各学科综合交叉的教育与管理领域也出现后现代转向。后现代教育观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等诸多领域都与传统教育不同,强调针对不同学科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交互体验式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的商科教育凸显对未来商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灌输,以打造能够高效地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使命,却淡化对学生的伦理与人格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经典的工商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过于推崇理性主义,片面追求效率和利润,将人的情感和伦理因素边缘化。在1959年出版的《未来的里程碑———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一书中,德鲁克在管理界率先使用了“后现代”概念,他提出了后现代世界变革的四个里程碑,其中第四个里程碑就是教育。他认为,后现代是一个“教育大爆炸的时代”,后现代社会的教育应使人回归到精神价值上来,倡导将信仰作为医治现代社会诸多疾病的良方,倡导信仰在后现代世界的公司中的重要性。而在目前的工商管理学科教育中,则充斥了功利主义导向和唯科学论,将伦理价值观等规定着未来工商管理人才行动方向的重要维度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体系予以边缘化。后现代主义者猛烈批判这种教育观,主张恢复情感、伦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地位,并将伦理等社会性因素推演到管理决策的核心地带。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主张,工商管理学科应该强化和凸显商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商科专业类学生未来走向职场,面临诸多经济诱惑,极易在物质财富诱惑中丧失管理原则。此外,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商业伦理教育还能极大地改善整个社会的伦理氛围。由工业技术和实用主义观念冲击,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伦理与信任危机,而企业是商业伦理培育的基本单元,对商学院学生强化商业伦理教育可以提高被教育者的伦理问题识别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及伦理判断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商业生态的伦理氛围,引领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策原因,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功利主义导向更为严重。在扩招的背景下,各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过分重视管理知识、操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商业伦理教育。调查表明,在对我国115个高校样本的统计中,仅有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将商业伦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另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18所高校将商业伦理类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包括“管理伦理学”、“企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营销伦理”、“领导伦理”和“会计伦理”等。此外,对工商管理学科进行商业伦理教育类的教研教改论文和课题也十分少见,从“中国知网”获得的数据看,从2008年到2013年发表在CSSCI核心刊物上以“商业伦理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只有7篇,而且主要聚焦于国外商业伦理教育以及我国MBA学生商业伦理教学,涉及的范围十分有限。最后,我国商业伦理方面的专门师资特别匮乏,很多教师都是商科出身,对伦理学等跨学科知识欠缺,未经系统化的商业伦理教育就直接走向岗位,致使商业伦理教学效果不佳。

二、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的国外经验

与国内不同,西方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历来比较重视商业伦理教育。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下,欧美高校教育者认为,企业应该对顾客、供应商、员工、社区、公众等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培养有责任心的未来企业经营者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目标,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应该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研究设计等各方面纳入必要的伦理议题。美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有专门的伦理机构委员会,将商业伦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集中负责处理企业内外部的伦理道德事务,并有详细和规范的伦理道德培训计划。与此对应,欧美高校在课程设置、研究机构和评价机制方面均有比较健全的商业伦理教育体系。统计表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就都开设了“决策与伦理价值”等商业伦理学课程,西方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专业刊物达15种之多,相关教材和专著数千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商学院还专门组建了工商伦理系。美国的商业伦理教育以培育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伦理议题敏感度为目标。未来的管理者事实上并非欠缺伦理精神,而是受传统“经济人”假设影响,往往在商业议题上对伦理问题缺乏认知和麻木不觉。商业伦理教学要帮助工商管理类学生认识到商业和社会需求、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对商业的是非曲直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塑造有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的商业管理人员;其次,在技能层面,提高学生在经济绩效和商业伦理的两难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的能力。最后,鼓励工商管理类教师参与商业伦理研究,进而对商业实践伦理水平的提升储备知识力量。美国商业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业伦理教学内容,一方面教授商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重点使学生认知到商业与伦理的本质联系,剖析市场与企业的伦理学基础;另一方面,讨论具体的商业伦理案例,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伦理决策水平,相关研究者将不断出现的商业丑闻和由于伦理问题引起的商业危机事件编进教材,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开发学生处理商业伦理问题的技巧。在美国,商业伦理教学是一项倍受重视的系统工程,商业伦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专职教师或企业高级管理者提供的讲座,分组讨论的案例教学,灵活生动的故事,选择典型素材进行视频播放,围绕商业伦理认知而撰写的成长日记,以及走进现场的实践教学。这些方法从理论认知、实践观察、模拟体验、人生成长等各个层面强化学生对商业伦理的认识和学习。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探索商业伦理的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合作学习法、现场调查法、经历分享法、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法、道德模型运行法等教学方法。在各种商业伦理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方法在美国商学院伦理教育中倍受青睐,该方面有利于借鉴各种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现实情境中塑造德能兼备的商业人才。如麻省理工的斯隆管理学院将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介绍到课堂案例的研讨之中,启发学生重点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等商业伦理问题,提高学生们运用伦理进行商业判断的能力。

三、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途径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知识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普适性和中立性,基于理性主义、中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教学过程事假定教师及其知识的权威性,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行动者,而事实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重新诠释和创造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创造者和讲授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中立,难以规避其自身的社会背景和特殊价值偏好,因而教师不可能是真理的代言人,也不应被视为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因而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系统,需要在怀疑和批判中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充分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特征以及知识传递和传授中主观诠释、体验的重构意义,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更是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色彩,需要进行一场基础性的教学模式改革。伦理的传授和传递与相对客观、中立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截然不同,其价值色彩浓重,而价值和文化的传授不能强迫而只能是被认同,因而在商业伦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更弱,只能扮演一种辅助性角色。依照这种理念,未来工商管理学科的商业伦理教学应该尝试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路径:其一,师生角色转换,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商业伦理教师在商业知识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但不表明他同时是一位卓越的商业伦理实践者,因而商业伦理教育要破解教师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角色,主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平等群体中的一员,教师只不过是这些平等者接触商业伦理理论与案例的首席解说者和故事讲述者,同时扮演参考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通过协商对话启迪或提高学生对商业伦理议题的敏感性。其二,回归事件,还原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学的使命是让知识在回归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应对生活事件的智慧与能力,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基于生活事件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商业伦理教育应该把教学视为“即兴创作”“、情境再现”和“社会交往”体验过程,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直面利润与伦理冲突的能力,将商业伦理教学视为关于师生关于伦理议题的一种特殊体验技术。其三,启动自主学习机制,商业伦理教学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建构的自组织过程。商业伦理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在对商业情境的理解中建构伦理的意义以在两难的管理困境中合理进行决策,这本质上是学生对商业知识和伦理知识的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和综合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供启发性的故事和案例、情境,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自我理解、自主学习,对商业伦理的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商业伦理教学本质是教师参与的学生在真实性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操作性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其间,教师提供有关商业和管理目的的价值观冲突,使学生从各种选择困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创造性增长。

四、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商业伦理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阅读全文

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践技能。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活动一直受到重视,然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代工商管理实践环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工商管理的措施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分析存在于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做好工商管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实践角度;工商管理;教学模式

做好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囊括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很多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了实践课程,但依然不能避免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创新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1现代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环节问题

对于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来说,多数高校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全面设计,使得学生所掌握的能力相对单一。如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学生只能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好会计账目,而没有学习怎样维护电算化设备等相关内容,无法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又是我国稀缺人才,由于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严重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由于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缺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工商管理活动中必备的组织能力缺失,降低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1.2缺乏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