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共建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在环境设计中的研究
摘要: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改革。"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顺应我国大环境,紧跟时代需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新形势下,金州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今年自由贸易区的落定为金州新区的高校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交流平台,因此,我们要抓住时代的契机,打破原有局限于本校内的学习、交流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为在校学生提供走出去的交流平台,从纵向到横向,贯通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直通、高校之间互通的教学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创新人才;交流平台;新模式
1研究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对校外二三课堂的教学发展与改革越来越重视,对高校教育课程开发建设质量的提高与改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高校与外界的交流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讲座、比赛、展览等形式。但是随机性比较强,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同时高校之间的互动较少,更没有共同课题的研发与合作以及相关课程的共建。参考国外优秀设计学院,尤其是建筑类的教学模式,其模式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工作室的平台提供校企合作;兄弟院校的工作室互通;大创课题的跨学校共建,进而培养拔尖人才,再通过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课程互通;讲座培训;参加比赛,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类设计专业的主要支撑,也是必然趋势。
2改革具体内容
高校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研究
一、美国Bridgeport大学课堂教学特点
(一)硬件与软件配套作为物质基础
随着课堂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学习共同体随着教师教学、学生自助及互动学习作用的发挥而得到更大的体现。课堂信息化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中美高校在教学的硬件及软件配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在硬件配套方面,美国高校更注重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场所和设施的设置,并以功能性和便于利用性为主导;在教学软件配备方面,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网络的充分利用。美国高校都建有供全校师生共同使用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从选课开始,确定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建立学习团队,利用互动网络平台,将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相结合;将有形学习场所和无形学习场所相结合;把个体的有效学习和团队的共同认知相结合,促进个体学习者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形成自主、开放、平等和生态性的互动学习环境。
(二)课堂与课后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交流
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形式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中,更多体现在课后的学习和交流。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引导,突出师生课后的交流。校园中随处可见不受时间限制的师生交流场所。为了更及时有效地保证师生的课后交流沟通,每所美国高校都设计开发了自己的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美国Bridgeport大学使用的名为“canvas”的校园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选课,查看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包括课程进度,评分标准、讨论主题、分享案例、布置的作业、阅读材料、考试及测验等。也可以看到同选这门课程的其他同学的电子邮箱等信息,和他们进行在线讨论。还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电子邮箱进行作业提交、考试测验及论文成果发表交流。美国高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强调教学的互动性,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弥补面授式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及情感交流缺失。
(三)平等合作和情感交流
借助师生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组建的学习共同体更加增强了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情感交流。笔者参与的“全球项目管理”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具有丰富的实际相关管理经验,即使该课程一周只有一次3小时时长的课堂教学,但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就小组项目随时进行问题探讨和交流。课堂上,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成果汇报让学习共同体成员既强调每个成员对新项目的贡献,又注重整个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生生之间在私下里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教师可以轻松地发挥学习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也可以在课堂内外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
校企合作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探索
〔摘要〕积极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新模式,促进服装设计专业跨越式的发展,提高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服装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理实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我院服装设计专业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努力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专业人才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深化校企合作
与企业行业合作,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探索和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诸环节全部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共享资源,确保专业设置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服装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二、实施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首先,深入服装企业调研、分析,明确本专业面对的主要工作岗位,确定专业适应的工作领域;其次,通过对工作领域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从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反推,来实施本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服装设计专业围绕这个思路,制定《服装设计基础》、《男装设计》、《女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生产管理》等20余门课程的标准。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划分章节、单元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设计完全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与实践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融为一体,根据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重构,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融入课程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便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就业情况灵活调整专业方向,适时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四校四导师教学中环境设计论文
1四校四导师教学活动的特点
(1)教学活动周期。
四校四导师课题组的教学交流活动在不影响各个院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每一次汇报答辩时间都安排周五开始周日结束。每个院校的学生利用汇报答辩前的时间完成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准备汇报展示文件。
(2)课题设置。
每年教学活动课题在前一年的年底,课题时组织严格的筛选,择优颁布课题。导师组给出选题范围、设计深度要求,然后由实践导师参与提供3套可行性选题,最终一起讨论方案,再行。学生自由选题,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实地进行调研。
(3)社会实践导师。
著名设计师作为实践导师参与四校四导师课题组的教学交流活动,让院校学生同职业设计师“无缝连接”,正直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设计教育的整体性,从而推动高校教学与企业项目实践的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的效果。
高校师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1.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园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大学生正处于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转型期,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一方面是因为某些高校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中的“打工热”,一些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打工挣钱上,忽视了大学期间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风。另外,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严峻的就业形势等也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
2.高校环境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想办法加强学风建设,但高校本身的环境和条件却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风建设,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注重文体活动,缺少学习活动;二是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不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没有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三是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更新,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不能吸引学生;四是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3.教师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调查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由于缺少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厌学。另外,部分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教学课件陈旧,应付教学,不主动提高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
医疗卫生建筑的造价管控
作者:郑锦花
在我国目前医疗体系下,大型医疗基建项目多由医疗单位自筹资金建设。相较普通公共建筑,大型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成后产出社会效益巨大,对医院的运行成本和医院长远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问题比较集中的易发多发领域,也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对控制工程总投资,遏制工程总投资严重超概乱象,防止滋生腐败,防范钱权交易,促进廉政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实践工作,本文试探讨建设方从领导思想重视、组织机构、内控制度、招标控制、财政评审控制、预算控制、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审查与控制、工程主材市场询价机制、进度款支付审查等几个方面加强医疗卫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1领导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基建项目管理属于高风险高敏感的岗位,建筑市场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同时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建筑市场处处充满风险和利益。近年来,不断有大型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在项目运行中因为权钱交易落水。在如此严峻的现实下,领导班子应最大限度提高对基建项目的重视,项目负责人应全程对项目运行关键点进行有效控制,保障项目安全运行。根据基建项目管理需求,组建原则性强、自律廉洁、综合素质高的基建管理队伍,严明纪律,加强对基建项目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管理干部在基建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廉政行为规定,始终廉洁自律,确保基建管理工作平稳、健康、顺利进行。
2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大型项目的动建及运行影响巨大,医院管理责任重大。由于大型项目特别是卫生建筑,功能复杂,涉及专业面广,牵涉到医院多个职能部门。总结实践经验,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机构符合基建项目运行的管理需求。具体为,院领导班子成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建项目办公室。项目办机构常设在基建办公室,由设备科、网络办、院办、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相关人员及基建办全科人员组成,成员按工作职责分成几个工作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纪检监察、审计人员参与过程监督,监督检查项目运行是否按规范运行,防范在项目建设中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①项目办主任岗位:负责医院基本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定期向卫生主管部门、发改委、重点办等上级机关上报工程进度情况。负责组织人员做好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招标、合同签订及造价管理工作,组织分工各技术岗位发行各项管理职能,负责同省重点办、发改委、财政厅、规划设计院、消防、质检站等相关部门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渠道,组织大楼使用科室与设计院进行充分沟通,确定各科室布局及使用流程。组织相关部门监督控制工程质量,做好各阶段工程验收工作,办理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项管理工作。②专业技术组:协助主任办理工程前期筹备各项工作,施工期间的现场管理工作,负责施工的阶段性验收,组织竣工验收;协助主任做好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招标、合同签订;协助主任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参与图纸会审,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设备科相关人员负责对医疗设备配置进行统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依照合同,监督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等,保证施工质量、工期、造价等达到预期目标;完成院领导和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③财经组: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和省(市)基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工程进度款支付进行审核把关;根据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及各项费用;负责汇总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并及时上报;负责申报项目资金的调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负责整理项目财务资料,办理工程财务竣工决算。④纪检:参与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各环节的招标监督工作;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重大变更、重大设备及材料采购、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进行有效监督。⑤宣传:负责筹备至竣工投入使用全过程的书面、影像资料的采集、宣传工作。⑥档案管理:负责各项工程图纸、技术资料、竣工图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向档案馆移交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内控制度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基建项目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应包含: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办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廉政建设行为规范、签证管理制度、工程主材市场询价制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其中签证和询价制度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经常因为签证事项内容模糊,计价依据不清,双方分歧事项长期悬而不决,造成长期拖延竣工决算审计时间,甚至造成无法结算的后果。为规范变更及现场签证,有效控制工程总投资,应制定签证管理制度,对项目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范围、审批权限、签证程序、签证时限、签证内容、签证价款调整依据、签证档案管理等方面,根据建设方实际情况做出详细、切实可行的规定,作为实施变更和签证的依据。工程主材市场上,材料品牌、规格、型号、产品级别五花八门,而主材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主材单价则直接影响工程总造价。受利益驱使,施工方往往利用主材以次充好或其他违规行为赚取高额利润,故制订合理的工程主材市场询价制度,对工程主材的质量、价格进行合理控制尤显重要。
4重大项目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公开招标因其竞争充分,信息公布公开透明,成为目前为止较为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招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实际项目运行时,须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规定及项目审批机构批复意见,对勘察、设计、监理及建筑公司等重要参建单位及其招标机构的选择在建设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投标。院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所有招标项目的过程监督,从源头上对工程的评标办法、业绩及资质设定等进行全面了解,监督重大事项有无经集体研究决定,实施中有无存在“暗箱”操作,有无存在串标、陪标、指令发包、人情标、暗中指定投标人等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杜绝行业不正之风。
5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评审及结算审计制度财政评审中心作为不同于第三方中介的官方机构,以其官方的认真、严谨、权威,得到各方信任。作为使用财政资金的大型公共卫生项目,应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评审和竣工结算审计,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风险。工程预算评审、竣工结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初及最后一个环节,是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两道重要关口。经财政评审中心审核的工程预算,作为对外公开招标的投资控制价,保证从源头环节确保投资总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程结算报经财政评审,便于财政部门对工程的概算、预算、调概及工程变更全过程进行全面审计,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控制造价,减少舞弊风险。#p#分页标题#e#
加油站火灾预防监管
加油站是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地下储油罐、加油机和站房及附属用房三部分组成。在卸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蒸汽遇到明火、静电、放电和雷电,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必须重视加油站的消防监督管理。
1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
(1)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汽油爆炸极限在1.5%~6.48%体积浓度之间,柴油爆炸极限在1.5%~6.5%体积之间,因而潜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在正常温度下,汽油能挥发出大量蒸气,遇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燃烧爆炸。
(2)加油站点多、线长、面广,经营成分复杂,既有集体又有个体,管理难度大,油站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差,安全制度、消防组织不落实,重效益,忽视安全,个别油站经营中掺杂轻质油,更增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
(3)加油站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消防器材缺乏维修,电气线路老化,静电导除不良,设备容易出现跑冒滴漏,不安全因素增多,如果不及时消除,容易发生火灾。
(4)加油站外来人员多,个别司机、乘客防火意识差,站内存在着抽烟现象,因此更容易引起火灾。
加油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加油站的设计、建设、竣工未经消防部门同意,先天不足,遗留火险隐患;二是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三是站长和操作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差,消防器材配备不足、管理不善。
道路工程检测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
摘要:为探索高校工科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与实践的方法,为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文章以“道路工程检测”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开发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融入方法,并以该课程中的一个任务“锥体砂质量的标定”为例,阐明融入与实践的过程。结果表明,学生期末成绩平均分、对课程的满意度、课堂参与度以及思政考核及格率均有提升。论文研究成果对高校工科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融入路径;教学实践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加强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2019年3月,北京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从几次事关我国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重要会议来看,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的大趋势,并且成为教育的研究热点。但是近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以及人文社科类专业,对工科专业的研究甚少,导致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程缺少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方法及借鉴案例,为此,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因此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找准专业知识与相关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并选择恰当的融入途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需要确立协同思维、隐性思维、特色思维、情感思维、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六种思维方式,才能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2]。根据以上六种思维方式,按照新时代课程思政化建设工作的要求,结合“道路工程检测”课程性质和实践效果,文章从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方法、融入教学过程的途径、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1教学内容改革,开发课程思政元素
“道路工程检测”是面向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技能。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道路工程检测在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改进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试验检测数据分析能力和工程质量评定的专业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从事道路施工及试验检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课程性质及高校教学现状,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职业素养[3],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4]。由此可见,思政元素的开发是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
1.1从我国历史文化中开发课程思政元素
我国悠久的历史是课程思政的文化来源,能够激发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唤起强烈的人文情怀。例如在学习“任务4.1路面平整度检测”内容时,可以用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美誉的“秦直道”的短视频作为引入,同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精神鼓舞着秦人的工匠在地形复杂、道路险峻的情况下坚持修路?”以及“秦直道中出现的车辙该如何检测?”,从而自然渗透锲而不舍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同时引出本次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