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事业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论文
一、确立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在创新过程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设立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现阶段,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化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效果不高的体制上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农村供给绩效低下、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公共产品出现供求脱节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建立能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转变原有的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方法,即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之前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方法转变为多元治理,也由原来的转向管制转变为服务。
2.设立能够对农村公共事业所需的公共产品提供充分保障的财务制度。
对于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农村公共产品所出现的制度外供给等原因也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过低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避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依赖性,把能够建立起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充分保障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作为急需实现的目标,在根源上将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大都由制度外供给以及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保证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必要的经费。
3.设立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地方政府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一直显示出投入型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效率低水平趋同。一般来说,在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一致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所获得的绩效高低主要由投入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高产出,就要相应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同地区间出现的绩效的差距实际上是投入方面所产生的差距,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起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共计44人。采取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即回收的形式,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文献并结合授课实际基础上编制,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英语水平,学习需求等,填写时间约15分钟。不涉及学生姓名,以保证结果真实。采用Epidata3.3建立数据库录入,逻辑检查无误后,用Stata13.0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专业英语学习需求情况,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无序分类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口语学习需求。
从每节课希望发言次数、学习模式和口语练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对于每节课期待发言次数,72.7%(32/44)的学生希望有1-2次发言机会,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发言次数需求越多;40.9%(18/44)偏好小组讨论,38.6%(17/44)偏好角色扮演和游戏,大致呈现出英语水平越低对听教师讲课方式需求越高;以上两个方面,不同英语水平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口语练习方式方面,52.3%(23/44)的学生喜欢“教师提问,学生自愿回答,平时分奖励”的方式,45.5%(20/44)的学生偏好“学生小组英文讨论,推荐代表回答”的方式,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对英汉比例的需求。
主要从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PPT设计和教材形式几个方面分析(见表2)。54.5%(24/44)的学生偏好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36.4%(16/44)学生需求英语词汇,多为汉语解释;教师授课时英文比例而言,59.1%(26/44)的学生认为50-80%的比例较适宜,呈现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英文比例需求越多的现象;PPT方面,50%(22/44)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的方式,38.6%(17/44)学生喜欢中英文同步出现;以上各组在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和PPT设计方面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教材方面,59.1%(26/44)的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大致呈现英文水平越高学生越希望英文的教材教辅资料,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内涵逻辑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其有效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支撑,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目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基本工作手段的理性路径。目前,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存在意识缺乏、能力不足、协同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为此,本文提出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价值导向,构建“党委领导、学生主体、教师服务、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此外要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及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价值和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
1课程思政:新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我国自古以来都在对“育人”方式进行积极探索,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大绽放,汉代的“孝德”育人思想,唐代“科举制”兼容的思想,明清倡导的“知行合一,崇尚经世致用”,到民国的“五育并举”无不体现出先人们对于人才培养的智慧。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基本社会矛盾已发生变化。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供给,而高校作为人才供给的主战场,更需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具有公共服务能力及意识人才的专业,将课程思政真正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这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真正践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强调专业课教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课程育人为重点,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作用,形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首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目标相统一,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专业服务型人才。其次,课程思政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结合专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授,恰如其分地引入思政元素,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暗渠”,发挥隐性作用。最后,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约束机制、协同机制等。
2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逻辑基础
2.1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支撑课
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是新时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从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集中体现。
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Administration)的开设在欧美等国家已有较长时间,相对比较成熟。我国开设比较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版)公布后,高校开始设立并招生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专业发展很快,到2020年,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近600所。公共事业管理涉及人们生活中的科教、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体育、各种协会学会等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该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完善模式,以实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精准,就业方向模糊不清。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多是借鉴国外的MPA培养,由于专业开设难度小,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但在培养精准性、适用性、创新性人才上下功夫不够,一些学校逐渐转向泛泛的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造成人才培养专业深度不够。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在培养目标不能精准定位、方向难以掌握、出现偏差没有快速纠偏的情况下,专业会偏离中心越走越远。加之有限的专业内容深耕不足,造成学生在管理领域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区分不清,与之形成就业竞争,这种似乎是因为专业太通用而不专业的问题,一直困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得学生就业压力重重。
2.专业内容深度不足,课程设置缺少特色。多数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能会受师资与科研水平的限制,沿袭其他专业通用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培养架构不够清晰,目标不够精准。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创新发展不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存在不少的缺漏,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造成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掌握不够完整,影响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整体感知。
3.实践教师队伍不强,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目前,不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教学实践岗位,他们的专业实践经历与经验不足,对就业后职业岗位的具体专业技能要求掌握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急需进一步提高与加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路不多,因而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不透,知识的创新少,自我学习时也不易找准学习的内容和努力方向。加上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不少学生在中小企业中完成了实践课,实践内容与专业所学相差甚远,无法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紧密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专业特长的发挥。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积极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力量。积极引进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推进人才战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跨学科、跨行业地进行高素质教学人才的引进。对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每年通过网络线上慕课培训、集中线下培训、线下讨论、见面会、翻转课堂、定期考核和与职称评定挂钩等方法,督促教师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与科研岗位上尽快更新知识,积极发挥作用。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聘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专家、领导或业务骨干承担专业教学任务。让教师走出去了解学生将来就业单位的需求,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同时,在校际间增强学术交流,开展相互评课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师资教学水平。另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水平提升工作,营造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谈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摘要:在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融于专业知识的讲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思想和心理健康。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的3个主要方面:课程主旋律思政设计,历史发展思政设计和时事政治思政设计。经过课堂实践探索发现,课程思政工作有利于提升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格局,增强学习动力和促进教学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讲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政修养也同样重要。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国各类院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纲要”明确指出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需要突出本专业特色。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围绕本专业特点开展思政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质量与社会的福祉[1],应以需求为导向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当了解公共事业的公益性,具备为居民服务的基本思想观念。而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健康、医学息息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管理与供给需要时时遵照健康领域服务的核心原则,如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维护居民的健康权、平衡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等[2-4]。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并且有助于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除入学阶段的专业介绍、专业思想稳定工作之外,大量专业特点和专业思想的渗透应当融合在专业课程中,通过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向学生展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个性化的职业特征[5]。在我校课程思政推进的过程中,本专业课程目标设计为增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本教学团队围绕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中,规划了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内容。以期通过教学团队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贯穿全课程,从政治思想、专业思想和个体心理健康多维度推进本专业的育人工作[6]。
1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围绕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总体目标,将课程思政划分为:树立政治情操、引导家国情怀、增进人文修养和培养各类美学意识的思政内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3个方面:(1)奠定本课程主旋律的思政设计;(2)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介绍某内容的历史发展;(3)立足于时事政治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课程思政的形式包括:知识介绍、问题引导、先讲后问。这3种形式结合以上3个方面的思政设计思路,灵活安排于各个章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案例
以卫生事业管理学为例,介绍课程思政案例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事业管理教学运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适应当下在线教育需求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高校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优势基础上,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为例,在分析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侧重从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混合式教学理念、做好混合式教学模式准备工作以及有序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助力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教育信息化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是为满足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而开设的专业,其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公共事业的改革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新时代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理论、方法的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力求为促进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不断地供给优秀的人才。为提升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充分利用新时代下的各类教育优势资源,构建起适应新形势、新特征和新要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出来,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推动高校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又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传统教学优势和在线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外在表现形式可知,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途径的融合。混合式教学是实现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总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并非教学之辅助手段,而是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混合并非简单地组合,而是深度的“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兼顾有效性和效率性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新时代下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能够有力地推动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能够为学生实现个性化深度学习提供重要途径,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对教学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
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及必要性
在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各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也具有其现实必要性。具体如下: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进行了数次的改革,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现在,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政府出现了财政负担沉重、办事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但是,随着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根据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果,这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而言,具有深远的引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高校专业化公共管理论文
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泛专业化
在培养目标上,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有很大的近似性;在人才类型上,三个专业均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要求上,三个专业所培养的基本能力均包括了领导、组织、协调、决策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能,则属通识教育能力培养要求;行政管理、劳保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均涉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均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在核心课程设置上,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共8门,其中有6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有4门与劳保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劳保专业共有10门核心课程,其中3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交叉或可能交叉。在主要专业实验设计上,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完全相同。综上,三个专业在三个比较项中即已存在边界不清、交叉突出的问题,凸显了泛专业化特征。
二、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
公共管理学科的泛专业化之弊,一是淡化了专业的特殊性,使专业的存在价值贬值。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别于其它专业,就因为它是以自己特有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的。如果一个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在课程设置上与其它专业相互交叉渗透,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上与相邻专业小异大同甚至同质化,就会模糊与其它专业的边界,弱化与其它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而走向泛专业化,进而降低这个专业存在的价值,使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二是降低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放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生,由于其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的限制,面临着比理工科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而目前的泛专业化现状则进一步加大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就业压力,因为泛专业化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往往通而不专。虽然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人才流动频繁,需要就业者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但是泛专业化的教育,由于涉猎宽而泛使学生大多“样样通,样样松”,既难造就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也难塑造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所以,一个泛专业化了的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呈现出明显的可替代性,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使其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保专业。
三、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的革除
要革除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无疑应走专业化之路,而专业化之路的第一步就是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专业指导。具体而言,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对公共管理学科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操作指导,同时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公共管理学科的具体内容。如对各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提出更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将领导、协调、组织、决策能力分解为更具体的能力评价指标,使能力培养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对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规定,应在兼顾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性强的课程(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比例;同时筛除既不具有通识性又偏于工商管理性质的专业化课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筛除既非通识课程又非典型的专业课程,如劳保专业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革除公共管理学科泛专业化之弊的第二步,是高校修订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藉此做好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培养计划的构成要素专业化。首先,设定更加契合专业就业领域、岗位、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其次,在培养要求中,不仅要有通识教育所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还应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方向,对本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技能提出具体要求。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能力、劳保的社会保险实务操作能力等。在核心课程设置上,应以通识课程为基础,在保障开出教育部指定的核心课程的前提下,设置足够的体现本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对主要专业实验的规定,鉴于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完全相同,以及“电子政务”实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非必要性,应调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实验”课程。诚然,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之路,还应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专业化,限于本文的议题范围,不赘述。
作者:王乐芝 李元 韩东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