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基础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课功能
一、德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单一的技能,简单的操作。这仅仅是一方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传递信念、团结合作、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神圣职责与义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教育来实施。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开始,到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礼节等,都渗透于德育课堂。再进一步,通过德育课堂的阵地,让学生走进经济,走进法律,从灵魂深处提升道德感、正义感,以智慧、规则、法律为行事准则,提升团队意识。这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必备的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劳务付出。这也是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能力的功能
文化基础课,不是一门显性的、能看到直接结果的培训课程。它的作用,深入人的骨髓,摒弃一切功利,提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比如:数学课堂,其功能不仅仅是做一道题,画一个图。数学讲究的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风格,优秀的概括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品质。所以说,中职学校一堂好的数学课,是不同于应试教育下那种以分数定输赢的格局的。它可以是一个好的书写格式的培养,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可以是一道严谨的论证题的复述,反复渗透,甚至背诵,在熟练的叙述中体会叙述的美感,体会逻辑的魅力,体会归纳的艺术。还可以是画一个漂亮的图形,在亲手描绘的过程中感知抽象与现实的碰撞。数学甚至可以是一个趣味游戏,老师们带领学生遨游于神奇而现实的知识领域,做得了游戏,体会了科学。如做一个在圆桌上摆放硬币的游戏,你放一枚,我放一枚,以谁没有地方放谁就输为游戏规则,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渗透的就是圆的对称性原理。培养的就是思维严谨、科学,摒弃毛躁,杂乱无章,缺乏依据等不好习性。再如用一张纸,对折32次以后(忽略其不能够对折32次),会有多厚?学生是不具备这种猜测能力的。我们讲给他们听,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狭隘的想象空间,用知识扩充头脑,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眼界,使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备优于他人的正确反应。所以说,当我们占据文化课课堂,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三、播撒文明的功能
对于学生能否利用好课堂,是否愿意跟着老师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完全取决于如何引领他们。比如语文课,如果我们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他们听得懂的、领略到的、充满激情和感动,每一节课都能拨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心动,那么,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灵里播撒了文明的种子。都说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心灵体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心灵富有,提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文明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比如诗歌朗诵,比如美文欣赏,比如经典之作的段落分析。学会欣赏美,我们的学生就离文明进了一大步,这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所以说,文化课程,播撒文明,它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
四、终身发展的功能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摘要: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许多学校开始立足于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来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强各教学环节的联系和互动。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老师的教学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师需要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对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例,深入分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一、引言
作为教学实践之中的重要推动者、组织者,教师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想真正的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革新,教师必须要关注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导之下主动接受学校提供的深造和培训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实现有效教学。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校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因此在落实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尤为关键,学校管理者需要立足于教师教学能力、师资力量提升的核心要求,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引导之下,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在开展不同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学校以及老师需要将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的认知工作相联系,明确后期工作部署的相关要求,其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个体层面以及集体层面的实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的实现两大层面的共同发展并达成共识,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技能型教师培养被忽略
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途径
摘要:从对课程的认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以及师资等方面探讨提高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并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例,详细地介绍通过智慧课堂实现有效课堂。
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
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创造性运用能力,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而不是技术的载体。虽然公共基础课程并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设置,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学生的职业岗位迁移、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一)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除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思政课”、体育和学校评估检查需要的“创新创业”等公共基础课在开设及课时上有保障外,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各校或其系部有自主性,并且受到学校相关领导喜好的影响,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没有稳定的课程体系,总体课时有减少的趋势。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路径分析
摘要:“金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借助“金课”的理念和要求,改革公共基础课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面临着生源结构复杂、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挑战。应分层分类教学,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教学策略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路径
0引言
自从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之后,各高校围绕“金课”建设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和实践。2019年1月教育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同样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教育部2015年提出:“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相关文件明确阐述了公共基础课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其重要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也亟需消灭“水课”,打造“金课”,致力于高品质课堂的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实现。
1“金课”的由来与内涵
1.1“金课”提出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了“金课”和“水课”“大学课程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本科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是“金课”一词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2019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一流课程,“金课”建设的序幕也由此正式拉开。
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特点,探讨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提出找准课程定位、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
据调查,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普遍滞后,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课固守学科的完备性,脱离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方针的推行,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备受忽视。大学语文作为高职艺术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样存在以上两大问题。其实,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方向也是一致的。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盘活教学资源,必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1.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三种观点。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论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对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专业课亦然。他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对处于独立的地位,彼此交集较少,只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课堂就好。二是服务论。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特点,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公共基础需要服务于专业课”。在高职院校,持这种观点的多数是专业院(系)的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得不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必定是基础课没学好,是基础课拖了学生的后腿。三是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共基础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的“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关注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引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地融合起来,构建“交叠”课程发展区,开发课程的交叉与重叠模块,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辨析。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专业课程的建设,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此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演出任务、专业比赛及校园文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此占用正常授课时间,导致公共基础课课时量一缩再缩;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专业课,基础课过得去就行。可见,不仅教育管理部门,甚至是公共基础课的老师都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高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上,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在2019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科目、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提出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离不开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学科交叉视野的培养。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服务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融合的课程观才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解。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本文提出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主动走出自身的教学体系,借鉴和吸收两大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交叠,从而有机地共同促进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成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应该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为最终目标。在学科融合观点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根据新职教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厘清各自的功能与性质,整合教学内容,以优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后续专业学习潜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当前有几种看法:一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人文素养课,本科院校多以此为主;二是把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技能课,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中职学校多以此为主;三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据调查,高职艺术院校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固守学科本位思想,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或文学欣赏课,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学校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对大学语文开设与否、课时量的设定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问题上凭教学主管部门的喜好随性而为。2.课程目标空泛。据调查,在大多数职业艺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同时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性,表现为课程目标的设定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衔接度低,也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实表明,这种脱节的语文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渴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指标要求。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是指语文课程的设置,在同一所院校只有一种,不管面对哪个专业,都采用一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方式。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大多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特点,探讨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提出找准课程定位、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
据调查,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普遍滞后,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课固守学科的完备性,脱离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方针的推行,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备受忽视。大学语文作为高职艺术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样存在以上两大问题。其实,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方向也是一致的。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盘活教学资源,必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1.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三种观点。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论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对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专业课亦然。他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对处于独立的地位,彼此交集较少,只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课堂就好。二是服务论。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特点,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公共基础需要服务于专业课”。在高职院校,持这种观点的多数是专业院(系)的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得不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必定是基础课没学好,是基础课拖了学生的后腿。三是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共基础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的“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关注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引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地融合起来,构建“交叠”课程发展区,开发课程的交叉与重叠模块,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辨析。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专业课程建设,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此削减公共基础课课时量,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演出任务、专业比赛及校园文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此占用正常的授课时间,导致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一缩再缩;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专业课,基础课过得去就行。可见,不仅教育管理部门,甚至是公共基础课的老师都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高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上,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在2019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科目、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提出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离不开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学科交叉视野的培养。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服务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融合的课程观才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解。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本文提出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主动走出自身的教学体系,借鉴和吸收两大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交叠,从而有机地共同促进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成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应该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为最终目标。在学科融合观点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根据新职教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厘清各自的功能与性质,整合教学内容,以优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后续专业学习潜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当前有几种看法:一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人文素养课,本科院校多以此为主;二是把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技能课,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中职学校多以此为主;三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据调查,高职艺术院校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固守学科本位思想,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或文学欣赏课,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学校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对大学语文开设与否、课时量的设定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问题上凭教学主管部门的喜好随性而为。2.课程目标空泛。据调查,在大多数职业艺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同时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性,表现为课程目标的设定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衔接度低,也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实表明,这种脱节的语文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渴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指标要求。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是指语文课程设置在同一所院校只有一种,不管面对哪个专业都采用一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方式。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大多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各怀鬼胎,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在现行的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与必修课、专业课一样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上课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学生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共基础课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掌握书本知识,更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缺少对公共基础课的基本认知、授课形式无法实现有效监管、授课方式单一、授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等几个方面。如何利用公共基础课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结合东北林业大学7年课程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进行跟踪与分析,探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利用不同教学方法将实践教学模式融入授课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素质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亦能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应改变现有的授课模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增加实践考核内容并计入公共基础课评定成绩,通过多种鼓励政策提高公共基础课地位,从而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实践能力;教学模式;课堂参与
当前,我国现行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几个种类。这些课程之间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相关知识,进而达到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1]。公共基础课多开设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它既是学习后续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因此,公共基础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作用却与预期相距甚远。本文在结合东北林业大学7年课程教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跟踪与分析,探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以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某一个专业或多个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需要大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因此,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是专业学习的起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不仅在中国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欧、美国家的课程设置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德国,其优势专业———机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分比例占课程总分的30%。在美国,公共基础课不仅学分比例高且涵盖范围广泛,从数学基础到历史,既包括天文,也包括艺术。这些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也占总学分的30%左右。根据我国10余所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统计,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3类:第1类是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而开设的,如大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第2类是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开设的,如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基础、法律常识等课程;第3类是为了学习专业奠定基础而开设的,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等课程。这3类课程都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此造成了诸多问题。
(一)学生缺少对公共基础课的基本认知
公共基础课,被学生们评为“最好拿学分课程”。根据一项针对中国毕业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70%的学生认为“学习和实践环节不够”[2]。大量学生不愿意上课,特别是公共基础课,因为老师讲课的内容“根本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大量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是可以逃课的,并且可以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根据对武汉某重点大学进行的抽样调查,70.3%的学生认为“如果有适当的理由逃课是可以接受的”,还有18.18%的学生对逃课这一现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逃课对公选课的成绩基本没有什么影响[2]。由此可知,近90%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知识是可有可无的,无论上还是不上都不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产生影响。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多以了解现状、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掌握基本理论、学习基本技能为主,这就使课程在设置上简单,容易理解掌握。而大课的授课形式、宽松的课程评价要求、与专业关联度低的课程内容更让学生放松了对课程的认知要求。本研究于2016年通过在线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5份。在回收的28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超过50%的同学对公共基础课的认知不足,他们认为只要坐在教室里就能够获得及格成绩。由于这种认知,在公共基础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3]。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授以及教室内学生千奇百怪的听课状态成为公共基础课的普遍现象。通过我们发放的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5.8%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听课,58.3%的学生表示会去听课,更有8.3%的同学表示会选择最大程度的逃课。
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定位的探索
摘 要: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指向强化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技工院校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承载内容很多,但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在技工院校现有公共课体系中增设专门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以之作为主要文化课的延伸和国家统编三科课程的有益补充,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在初期探索过程中,笔者尝试重新架构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体系,明确了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为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通用职业素质;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开设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措施。作为一门全新课程,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设置目的、与现有课程的关系以及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等课程定位需要及时厘定。
一、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背景
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技能人才的自我认识能力、责任意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往往等同于甚至超过专业素质。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重点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增强劳动者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此,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笔者联合各地技工教育教研部门和有关技工院校,共同研究了技工院校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必要性(设置课程的目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并界定了通用职业素质的内涵。
二、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目的
经过实地研究可知,自我认识能力、责任意识、学习能力等跨专业通用职业素质,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都有所涉及。但是,专业课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缺少对通用职业素质的目标化培养。现阶段,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是通用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但是,上述公共基础课承载的内容太多,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以语文为例。技工院校语文课除了语言基本运用能力教学之外,还要进行文学教育,传承文化、培养艺术审美,教师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读能力方面,抓住主旨、理解内涵、把握全篇、不漏细节;说写能力方面,表意清晰、用词到位、句无语病、简洁明了;说明较复杂的事物时,将功能、结构、流程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清楚;论述意见时,做到观点明确、合乎逻辑、条理清晰;与人交往时,做到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因事而变,据实使用不同的交往策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以上种种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都有不确定性,而这些素质正是专业学习、从事工作乃至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思政、语文、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无论是“三观”的树立还是文化的传承,无论是道德的养成还是基础数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获得,学习这些公共基础课程知识都是学生打牢基础的必需,终身发展的支柱。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承接思政、语文、数学等传统公共基础课构筑的平台,在其上搭建一座桥梁,使传统公共基础课中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强化,并转换成真正实用的通用职业素质,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学习,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