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基础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
【摘要】针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社会需求,从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资源三大方面,探索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应依据学校优势资源,兼顾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培养方式,注重实践基地、实训中心、师资挂职、本导师制等软硬件全面提升建设,以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资源
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随着新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组织的大量发展,我国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但由于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公共管理类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针对社会需求,在明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基础上,人才培养的重点就在于“怎么培养”,这就涉及到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资源等诸多方面。
一、培养内容:“四位一体”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培养本科学生基本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所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适应新时展要求人才的关键。新时代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以及扎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就业适应力。为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素养,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应依据学校优势资源,兼顾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一)通识基础课程模块
此模块课程注重学生基础素质培养,重于“宽基础”。既包括思政课程、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还应包括依据学校整体特色和优势开设的通识课程。如开设“人工智能基础”“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实践”“工程概论”“数据建模”“公共艺术与审美”“商业伦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通识课程,这样既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视野和发展基础,提升学生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将来工作或深造需要,还能充分发挥各个专业资源优势从而促进相互交融发展。
公共治理与公共经济管理浅论
摘要:
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部分西方国家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状态以及不科学的经济发展形势,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各国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公共经济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
西方公共治理;公共经济管理;创新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经济危机现象越来越严重,典型的西方国家有英、美等国。正因为如此,英、美等国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公共治理。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公共经济管理创新作为一项全新的公共治理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西方公共治理与公共经济管理新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经济管理创新的根源
公共治理指的是,政府运行过程中必须持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在构建全新的制度基础上,促使社会、人和政府之间形成更加和谐的关系,并充分运用私人和公共部门,在二者有效配合的基础上,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并逐渐构建公共经济管理新机制和公共经济范围,促使科学的发展在公共经济以及私人经济中得以形成,更能够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将“人本主义”进行充分的体现。公共治理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运行过程中,越来越发现传统的体制效率过低,较大的严厉产生于公共经济当中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公共治理力度。公共治理实施的主要原因:首先,非科学发展产生于公共经济以及私人经济二者之间。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萎靡以及石油危机不断产生于西方国家当中,国家发展中面对的资金赤字现象严重,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政治以及社会问题;其次,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促使政府各项信息更容易被公民所了解,他们在面对公共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参与程度提升,有助于政府组建向透明、灵活以及高效的方向发展;最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政府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能够高效的处理各种国际环境问题,促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为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来哪个好的基础,并促使国内运行中逐渐形成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环境。
交通部门公路资产管理制度出台的意义
摘要:为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部门公路资产管理,确保公路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公路事业发展,根据贯彻执行关于印发《公路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资〔2021〕83号精神,需要制定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现对制度制定的必要性、注意事项、促进公路事业发展、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服务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简要分析如下。
关键词:交通运输部门;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
1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出台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游离账外,未能纳入统一的账务系统进行核算管理。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政府会计准则》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的通知》(财会〔2020〕23号)有关要求,现对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清查摸底及会计入账核算,工作完成后,将对公路资产开展日常管理,需制定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基于我国多年以来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游离账外的事实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入账核算价值计量难度较大的现状,以笔者个人从事的工作举例,笔者在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从事资产报表的汇总、审核及待报废资产处置工作,为做好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入账核算工作,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及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属相关单位,省公航旅集团、省公交建集团、PPP项目公司成立了工程、计划、财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协同配合,共同完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清查统计。其中实物量由工程、计划等部门负责,价值量确定由财务部门负责。全省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入账工作完成后,公路资产将实行日常信息化管理,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制定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包括公路资产处置和公路附属设施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制度,并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由此可见,制定出台公路行业管理制度对于规范管理数量、原值庞大的公路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资产行业管理制度出台的注意事项
2.1公路资产的分类及信息化管理
公路资产日常管理应按照资产管理信息化要求,依托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公路资产动态管理机制。省级财政部门与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联手制定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的公路资产管理信息卡,可分公路及构筑物、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等项目对公路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卡的格式要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方便管护单位填写。公路资产管理信息卡功能模块务必于2021年12月月底前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正式加载上线,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大数据下公共管理平台构建探究
在计算机、数据分析等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的优势得以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促使公共管理的流程、服务、内容等方面逐渐转变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其质量。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并非指的是规模较大的数据,而是无法借助常规的分析工具捕捉、管理一定时间阶段内的数据集合,必须借助处理模式的更新才能在提升洞察力、决策力的前提下,这类数据的多元化特征、增长率等信息才能有效发掘出来的一类信息资产。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到处充斥着大数据技术的影子。大数据技术具备的特征如下:第一,数据量逐渐庞大。大数据分析其本质上也是数据分析的一种,但和传统意义下的简单数据分析完全不同,是一种将大数据作为基础的海量信息分析,数据量逐渐庞大的显著表征便是用于数据规模衡量的单位,从TB、PB开始逐渐向着ZB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指数级别的增加趋势。第二,数据的提取、储存等方式多元化发展。主要的表征便是大数据下的图片、网页等非结构类型数据的应用复杂性要远超之前传统的数字、文字信息。第三,数据处理速度较快。大数据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数据的快速产生,至于数据处理的快速则是体现在储存、导入、分析这些数据的过程中,这种数据处理的高效性,确保决策部门可以在实时数据变化分析的基础上,为其数据预测、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二、公共管理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变化
1过程的变化
对于公共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而言,理论和实践模式二者的创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在管理过程上,从之前的流程管理逐渐转变为数据管理。因为受到传统行政科层体制的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工作倾向于流程化的管理,但这种管理的流程化却最终都变成流程刻板化发展,不但直接影响到管理流程的合法与否,并且这种影响最终都会折射在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上。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公共管理则更加倾向于管理对象各类数据的收集、分析,能够从规模较大的原始数据集合中,选择或者是推导出有利于公共管理工作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作为基础指定行动策略并落实,同时这些复杂、海量的数据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存储等方面的优势,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查询,利用这些数据提供便利,最终达成公共管理的目标。相较于传统多方博弈的流程制定、实施的流程管理模式,数据管理更多的是以技术的客观过程作为依托,主观上的博弈很少出现,能够在处理核心数据的前提下,有效达成公共管理的既定目标。
2服务的变化
公共部门成本会计报告研究
摘要:
公共绩效管理推动了公共部门会计角色的转变,构建有效的成本会计及报告体系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价值链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公共部门成本会计及报告体系的基本目标结构和模型构建,并集中阐述了绩效规划阶段、绩效实施阶段、绩效评价阶段以及绩效沟通环节的成本会计及报告体系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公共部门对外披露的成本报告体系。
关键词:
公共部门;成本会计;公共绩效管理;国有资本绩效评价
随着企业成本会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控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公共部门中是否也需要构建成本会计及报告体系来提高经济决策的有效性进而强化绩效管理?这个问题的产生不仅是效仿营利性企业会计的发展经验,也是源于公共部门管理环境的深刻转变所带来的会计角色定位的变化(陈志斌,2014)。
一、公共部门及其相关的成本概念
公共部门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加以界定。就广义而言,公共部门可以包括国有企业。但公共部门的本意在于“公共性”,所以Gemmell (1993)提出根据政府公共性支出涵盖的对象来界定公共部门的范围。其潜在的含义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或补贴并不能直接列为公共性支出,所以国有企业并不能被视作公共部门的一部分。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本文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的范围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公立的非营利组织(比如被称为“事业单位”的医院和高校等),但不包括国有企业。公共部门的基本特征是公益性,但同时又具有非营利性的特征,这意味着公共部门需要消耗和支配公共财物资源来履行其职能,即提供公共产品(包括优效物品)和公共服务。斯蒂格利茨(2005)认为,在混合经济模式下,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理论依据在于不完全市场的存在,或者说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更有效配置。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就是公共性支出的绩效问题①。由此可见,公共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治理的核心问题(Stark,2002)。在公共部门支出绩效的测量和管理中,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公共部门成本的测量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总服务成本和单位服务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等。服务成本在公共部门成本会计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计的各项耗费的总和,包括服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服务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能够反映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是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论文
1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政府职能不够清晰。
建设新农村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项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它不能只是依靠农民群众自身进行孤军奋战,而是必须要有党的正确领导、政府部门的积极扶持。然而,部分地区基层政府在职能划分与转变上依然具有大量问题。村可以说是我国农村行政的最基层单位,但是如今还是有相当多的村干部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村公共管理不够了解。与此同时,政府对农村基层村干部下达了过多强制性的任务,比如,计划生育、收定购粮和别的当地中心工作,以至于让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其职能的定位与管理上尚无法适应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要求,而政府部门公务员所具有的官本位意识较强,在政府管理中通常使用行政命令却而不注重于使用法律、经济等方式来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良性协调运转。
(2)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呈现出城市化的倾向。
公共事业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即为扶贫性,而最为贫穷,生活水平最低的还是农民群众。但是,因为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公共事业投入比例始终偏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之所需。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生产性、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不够健全。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所进行的投资主要被用在了农村电网、水利、道路以及退耕还林等生产、生态建设上和农民群众生活紧密结合的公共设施投入还不够多,大量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进,比如,一些地方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等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滞后,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3)我国涉农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历经多年以来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立起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然而,当前能够直接破解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冲突的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态,也没有合理的市场准入以及政府管制等方面的政策,缺少规范化的政府授权企业以及大量群众参与其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诸多企业往往会因为害怕出现纠纷、冲突而对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抱有望而却步的心态,即使有投入的也往往会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
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公共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的一门基础专业,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公共管理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然而从当下发展的现状来看,公共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没有构建创新创业体系,从而也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将根据公共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构建合理的课程发展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
作为高校的重要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走向正规化和体系化,不断挖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创业能力。这既是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人才教育的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通过教学方法的交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并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创新和创业精神。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较传统高校教育来说,培养出的人才更优秀,而且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发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引用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开展教学应当立足当下,而不是教授给学生脱产的内容。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在认知环境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教学方向,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国家为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进一步改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时展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应用型、动手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内涵解析及科学界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分类标准,人才可以被大致区分为两大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基础型人才是指致力于探索自然奥秘、认识未知事物、开展科学研究的专门性人才。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基础性人才能够挖掘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进而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应用型人才则是以基础型人才从事的工作为铺垫,进一步将挖掘出来的一般性自然规律进行转化和应用的桥梁性人才。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着重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展理论应用,在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有别于职业技术类的专门人才,作为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既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进行初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场景之中。换言之,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做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备一定水平的实践能力,还应拥有自我学习的潜力。因此,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汲取广泛的知识,夯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的基本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具备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的良好潜力。
二、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已有一些地方院校将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并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一)从宏观层面看来,部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办院校的投入有重点及非重点之分,针对前者,国家财政有专项拨款,并优先配置办学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被纳入其中的院校在办学资源的汲取上会获得优先支持。而院校是否被纳入上述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标主要是围绕科研而非教学展开,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重学轻术”的发展思路,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忽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关系,“专科升级本科、本科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进而升格为重点建设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更多的教授、院士进驻”,已经成为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院校在自身资源比较有限的前提下确定高目标,盲目将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方向,虽然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有所扩张,但是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却难以达到规范标准,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被市场认可。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院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在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时不切实际,教育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难以有效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