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伦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管理伦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共管理伦理

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摘要:公共管理伦理问题关注的是正义,并以正义为原则指导公共管理者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公共管理伦理在当代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社会转型期,分析公共管理伦理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伦理;正义

现代公共管理的产生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其行为是一种公共责任行为,本质是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维护社会正义。公共管理伦理关注的就是正义,并以正义为原则指导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公共管理伦理在当代的公共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于公众利益不是完全靠着公共管理的公共权力运作才能够实现,更经常的,只是需要公共管理创造出良好的公共秩序,通过个体自身的行动来获取自身利益。因此,公共管理虽然以实现公众利益为目标,但更多的是在履行维持公共秩序的职能。当然,这并不否认由公共管理直接给公众提供现成的利益成果,只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即使公共管理直接提供利益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仍然必须履行其维持公共秩序的职责。因此,公共管理最终指向的是利益,直接指向的是秩序。然而,人天然的自利性,在利益冲突中和利益熏心的情况下,会导致秩序的破坏,而公共管理者更可能因为掌握着公共资源、倚仗职权的便利性,做出对他人更为严重的伤害而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对秩序的危害性更大。因此,一种可能将自利倾向控制而不伤及他人的利益范围之内秩序是最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已利益,简而言之,是一种正义的秩序。如罗尔斯所说的:“正义否认某个人失去自由会利于别人有更大的利益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由于公共管理活动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进行的,许多时候需要管理主体随机自主做出决定,这是刚性的法规、政策没法也无力约束的,况且任何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都不可能涵盖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因此,为了规范公共管理行为,符合公民的期望,在强调外在强制性的硬生规范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公共管理伦理的自律意识,以提高公共管理者的伦理修养来弥补政策法规等的有限作用,更多地依靠公共管理者的内在伦理与道德准则进行“裁决”,这样就形成了对公共管理行为的伦理判断。公共管理者不仅仅要具备职位所处的环境、时间等因素所要求的伦理素质,还应该具备诸如在组织中的服从、执行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等等伦理素质,特别是正义感,因为公共管理的主题正是维持正义。它既要求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的公共管理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也要求公共管理者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把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被限制在公共管理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压力与规范力。

一、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形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在转变。物质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消极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极大,相关制度建设的缺失,导致了一些不良风气恶性生长,原有的一些社会规范会失效,在新的社会规范形成之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公共管理者掌握着公共资源特别是公共权力,其失范的倾向更大,公共管理者履行公共职责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1.权利冲突。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有时两种或多种外部权力对公共管理者的要求是不相容或相冲突的。例如在行政部门中,常常出现政府领导和党委领导,或者一把手(正职)和二把手(副职)或者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要求或者指挥,权力边际模糊,使公共管理者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而权力的扩张性也可能加剧这种冲突。2.角色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管理者承担着一大堆社会角色:某部门的主管、某人的下级、某些人的上级、父母、儿女、配偶、邻居、朋友、公民、合伙人等。这些角色常被赋予不同的义务,社会角色模糊,形成角色冲突。例如,朋友这一社会角色所应履行的义务是相互帮助,但作为公职人员的义务则是秉公处理。这种朋友和公职人员两种角色义务在某些特定情况就会形成尖锐的对立的冲突。公共管理者要有效地实现公共责任,必须平衡各种角色,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困难的。3.利益冲突。公共管理者自身利益与作为一个公职人员的义务之间会产生冲突,这是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深刻原因。公共管理者被授予大量的公共权力和职责,要求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人的本质在某种程序上是一系列价值观、欲望动机和利益的“综合体”,有实现自己利益和目标的倾向,并以理性“经济人”的方式行事,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争取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而公共职责具有对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功能,其非公共运用能够给公职人员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公共管理者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可能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偏离“忠实公共人”的要求,有意非客观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使职权所要承担的责任关系失衡瓦解。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形:贿赂、权力兜售、信息兜售、财政交易、组织外就业、裙带关系,这些行为违背了正义原则,失去了公共的本义,而公共管理伦理无论是在动力方面的作用还是规范力方面的作用,在面对这些非正义的公共管理作为时,都显得乏力。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恶化,那么公共管理将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因此,强化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重塑公共管理者的良好形象,成为当今政府与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重塑公共管理伦理的路径选择

韦伯提出“责任伦理”的概念,对于解决公共管理伦理危机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责任伦理”强调对责任的担当。[2]社会转型期的许多失范,本质上是利益和价值观由原来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所导致的一种过渡现象。在这种多元化的世界中,强调一个人对其行为负责,是最有效地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手段。将韦伯的“责任伦理”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多途径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可以重塑公共管理伦理。一是创新伦理教育。首先,引导公共管理者科学认识公共管理伦理冲突中的功利价值。要重建公共管理伦理价值的等级次序,承认并坚持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取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其次,引导公共管理者正确认识公共管理行为选择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公共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决不能违背目的伦理性,而必须是真正为了实现这个规律目的。对于公共管理目的与手段来说,伦理性与有效性这两个要求是不能分开的;公共管理伦理监督的对象不只限于目的,也包括手段。既要重视公共管理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也要提高公共管理者对公共管理伦理是为政之本的认识,一个公共管理者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好人,那么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庸俗低下的伦理修养,是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的,也不可能履行好职责。第三,改善公共管理伦理教育方式。要改变呆板的教育方式,采取更为灵活各样的手段,要利用光、声、电等具体富有吸引力的手段提升教育效果。要创造一种把法制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贯通、协调互补的新教育机制,跳出把伦理教育泛化为政罚教育、形式主义的道德灌输、政治性的宣传等传统方式,多层面多方式进行。二是健全法律规范。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本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因为人的道德品质的不完善性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局限性,不能保证公共管理者永远正确行使权力而不发生失误和偏差。倘若权力落到了道德恶劣者手中,就极易变成牟取私利的工具。所以要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来制约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负效应和被滥用现象。因此,必须通过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将一些必要的伦理规范纳入到社会的法律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就接近于伦理规范。在美国很有名的黑格斯诉帕乐默案中,一个16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他能否继承被害人的遗产?按一般的法律规则是合法继承人,应当继承遗产。但这与一般的社会伦理不符,最终法院依据“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这一伦理原则剥夺了男孩的继承权。[3]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同样不能让公共管理者通过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获利,并通过法律的刚性特征,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促进公共管理责任的落实。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公共权力源于公众,目的就是为公众服务,必然要接受公众监督。由于法律无法规范所有公共管理行为,我国法制又不够完善,通过公众对公共管理者进行无缝隙化监督,造成对不正义之公共管理者的强大压力,是必然选择。应敞开新闻监督的大门,敞开政府机关的大门,让更多的民意直接传达给政府,增加政府与民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公众参与的非常有效的伦理监督机制。社会舆论反映整个社会对人民行为的一种监督,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优势,能对相关的公共管理者指明行为,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管理行为方式的作用,促进公共管理者遵守最起码的伦理道德秩序。在公众的严格监督下,公共管理者必然会增加履行好职责的压力,也会更自觉地担当其责任。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共部门应就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定期或及时地向社会通报。可借鉴国外经验,各级人大分别设立伦理委员会专门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与公共管理者伦理道德的举报并做出处理。四是创建伦理文化。公共管理伦理需要厚重的文化积淀。公共管理是群体性活动,管理模式取向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伦理状况,而合适的组织管理文化有助于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因为管理意识、管理理论、管理认知、管理情感、管理态度等管理文化的诸多要素直接构成了管理模式取向。在正义性组织文化中,非正义管理行为会得到纠正,正义管理行为得到强化。公共管理部门要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好公共品牌。加强勤政、廉政、公正、忠诚等组织文化建设,创建公平正义文化,为营造环境、强化意识、培养公共管理伦理观夯实文化基础,使公共管理者具备诸如在组织中的服从、执行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等伦理素质,作为社会成员具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动力与规范力的伦理素质,形成内在约束机制与良好管理模式取向,使其既明白其应承担客观责任,也义不容辞担当其主观责任,更公正地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责,建立公共管理应有的公信力。

阅读全文

关于公共管理伦理问题管窥

一、历史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人类的管理关系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内,这种管理关系是偶然的,它缺乏对管理伦理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意识到管理与伦理之间的重要关系,并把管理伦理正式形成为一门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与伦理结合的态势日益突显,有学者开始提出管理伦理这一说法。管理伦理的兴起与发展是适应我国在不断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对管理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引进,管理伦理才被我国的理论界重视,这一结合的趋势是人性发展的要求,是竞争加剧和社会压力增大的结果。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也随之出现,传统的由政府实现单纯的社会治理开始逐渐地为公共管理所取代。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政府职能转变的今天,社会公德的建设、社会公共管理与伦理的有机结合对社会管理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对促进社会发展、把握公共伦理的时代动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公共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共伦理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很大难题与挑战,存在现实中的公共伦理缺失问题。我国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意识因素方面

我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伦理观念铸成了公共伦理理念缺失以及意识困境,当前公共伦理的理性正在缺失,给原有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带来较大的冲击。首先一些公共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逐渐蜕化,对基本公共管理体系形成消极的影响,其次,管理者对公共道德的理解出现偏差,本来管理与伦理融合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地相信管理伦理的存在、内容及其重要价值,而中国传统伦理却偏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和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了个人对社会与国家的公德关系,未能凸显人的主体性和以人的个性自由的最高境界。再加上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没有,也无法发展出一种适度合理的公共理性。最后,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复杂、狭隘顺从的草民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使得他们根本不参与或仅是被动地参与政治性活动,参政意识相当淡漠,更谈不上对公共管理伦理的发展。因此,这些思想意识因素直接影响他们对公共管理的参与度和思想意识的转变。

2.制度建设因素方面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伦理学公共管理

【内容摘要】

高等教育管理是政府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高等教育管理纳入公共管理体系,从公共管理伦理学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关系模式及价值体系,认识高等教育管理从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归宿。探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关系模式,突出高等教育管理伦理关系地位的重要性。探索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体系,分析以服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伦理价值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学;高等教育管理;伦理关系模式;管理价值体系

一、引言

伦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历史上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探索,中西方有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伦理学独立于政治,主要存在于日常生活领域,是一种生活伦理;中国的伦理学与政治紧密结合,服务于社会治理的需要,是一种治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学形式上接近于中国古代治理伦理,本质上不同于中国古代治理伦理,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伦理问题。[1]从公共管理伦理学角度探索高等教育管理,目的是在科学认识公共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基础上,建立包含法治、权治和德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这样建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既不脱离社会治理的公共服务特征,也能保持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状态。

二、高等教育管理与公共管理

阅读全文

公共管理的失范成因及治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

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共管理伦理以一定的概念、范畴和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反映并作用于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而存在,通过伦理规范限定行政活动的活动范围、行为模式,使行政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然而,公共管理者突破了公共管理伦理的规范约束,利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私利而出现权力异化。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等。权力异化具有极大的危害,它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及官员争权夺权,影响政府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妨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降低行政运转速度甚至危及政权稳定。权力异化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的陷阱。一旦落入这个陷阱,就会使社会处于低效、停滞甚至紊乱的状态。

二、公共管理伦理弱化及失范的成因

(一)外因

1.伦理难于被量化及把握

由于伦理是一种思辨的价值判断,因此伦理活动本身很难被具体化,伦理活动的产出更是难以被测定和最终量化,这就导致了公共管理对其影响和作用有所忽视。即使人们有所意识,对于其作用也很难作出判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践中伦理的弱化和失范。此外,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公共管理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关系,调整的利益存在多元性,在各种利益的相互博弈中,把握伦理标准也有一定的难度。“现实中伦理决策的标准差异及非伦理行为的标准差异,往往使公共管理者非伦理行为的产生存在多种原因,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历史条件和社会道德风尚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2.商业管理思潮的影响

阅读全文

公共管理生态思维构建

【摘要】

生态思维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整体价值与利益的最大化。它要求重新审视公共管理的价值倾向,追问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并认为生态决策是政治民主的新形式,政府应该带头遵守环境道德。生态型政府要求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行为的实施和绩效评估等公共管理全过程中“生态化”,以生态社会的建设为终极目标。它与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价值逻辑一致。

【关键词】

公共管理;生态思维;生态价值;生态型政府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地球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生态思想逐渐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发展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逻辑。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因此,要求公共管理具备“生态思维”的呼声日益高涨,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期盼:既是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也是生态型政府。这也许是继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的公共管理价值的又一重大变革,也是国家治理的新内涵。

一、公共管理生态思维的内涵

所谓生态思维,是运用生态学的概念、观点和原理来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它是从系统整体的视野出发,关注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照包庆德教授的观点,生态思维具有四个特征: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进化的协同性;人与万物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自然界自组织的开放性与物质能量转换的循环性;地球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认识过程的无限性[1]。这些特征表明,公共管理活动不过是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一个环节,本质上毫不例外地受生态规律所制约,公共管理者应该怀着敬畏大自然的心态、顺应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的方向和规律开展管理活动。与传统的公共管理居高临下地俯瞰自然、制定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与行为不一样,具备生态思维的公共管理把自己看做生态系统整体的—部分,追求社会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前提下的兼顾公平正义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管理中的生态思维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以生态社会的建设为总目标,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调,关注自然与人类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共同演进、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生态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生态的公共管理是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背景当中,改良传统的行政管理的实践框架和知识框架,以适应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美丽。把生态学知识与公共管理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行使公权力,使权力行为更加科学合理,不但解决环境问题,还针对行政管理本身和社会其他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具体来说,公众对政府的定位有了全新的诠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表现出服务型政府,政府在履行职责时表现出责任型政府;政府在公共决策中涉及与自然的关系时表现出生态型政府。具备生态思维的公共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建构节约型社会,打造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相反,无休止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解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具备了生态思维就会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有可能积极采取节约有限资源、尊重生态系统的态度和行为,理性对待各类资源与生态系统,促使其朝着良性循环有序运作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使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越来越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会不断地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传统的公共管理思维具有明显的单向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低估自然的复杂性,高估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只注重对自然的单向征服和索取,几乎从来没有考虑生态系统资源利用以外的各种价值;在制定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时,习惯性地将人类自身的利益放在所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之上,缺乏保护和建设等维护其平衡的自觉的生态意识。“环境危机是经济与政治发生历史变迁的结果,这种变迁造成社群消失、价值观狭隘化,公民日益丧失通过民主过程作出反应的机会。”[3]把人类地位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的价值观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客观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多样价值的联系,反而损害了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利益。公共管理的生态思维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作相互联系的但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系统的各个要素都要协调有机地发展,而不再是单单看重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因此,用生态思维来指导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和生态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性,有利于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时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更好地行使行政职权。目前,各国政府运用生态思维来指导公共管理行为是大势所趋。

阅读全文

大数据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研究

摘要:大数据技术通过循证、取证、关联分析、逻辑推定、精准溯源等方式来支持公共管理决策并优化公共管理。大数据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积极秉持现代“互联网+”思维,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交通,旅游产业政策、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与组织实施,智慧旅游官方网站信息管理,旅游网络舆情监测与疏导,旅游投诉与旅游事件处置,旅游诚信管理,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招标,旅游公共安全管理,围绕旅游产业及行业的协同管理等。此处解析大数据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优化原理及其动力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创新驱动;大数据

旅游目的地是相对于游客旅游过程而言的特定的旅游驻足点,是旅游过程中旅游感知、互动及参与最为集中的“旅游场”,各种吸引物高度分布,游客络绎不绝。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优化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一种重要举措。随着旅游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不断深化,大数据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优化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与实践难点。以往,学者们比较关注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比如,完善公共管理有利于打造旅游目的吸引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1-3];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4-6],注重与提倡公众参与[7],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手段[8],重塑旅游形象[9]。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此处全面解析大数据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优化原理、主要内容及其动力机制,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1大数据支撑旅游公共管理优化的一般原理

大数据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PC终端、智能监控、位置定位等技术应用,构建特定的数据技术中心与服务中心,形成连续、多源、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记录过程与服务过程,并通过循证、取证、关联分析、逻辑推定、精准溯源等方式来支持公共管理决策并优化公共管理。就旅游目的地而言,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持与实践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旅游公共管理优化。一般而言,旅游大数据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景点水文、地理气候特征数据,动态旅游流量数据(特殊节假日或节庆旅游高峰、季节性旅游低峰、典型旅游特征时空分布等),旅游产业经济数据,游客流量实时监测、预测与统计分析的经验应对集,旅游循证决策经验集等。通过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旅游公共管理的循证决策依据,以适时、动态、连续的旅游大数据记录来提供该依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并比照各种应对经验集,借以调整旅游公共管理的重点并进行管理工作优化,或者及时发现旅游公共管理的弱点做出新决策,进行管控强化。通过若干轮循环累积,大数据支撑旅游公共管理优化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见图1。

2大数据支撑旅游公共管理优化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旅游目的地常规旅游公共管理而言,大数据支撑的旅游公共管理积极秉持现代“互联网+”思维,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主要包括:(1)旅游公共交通。根据动态的游客流量数据,及时发现旅游活动规律,积极优化旅游公共交通线路设计,更加灵活地进行指挥调度,也可对其他运营车辆、私家车进行必要交通管制或疏导,从而实现游客合理分流、安全有序。(2)旅游产业政策、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比如,推进旅游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智慧旅游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旅游+互联网+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在旅游从业资格认定,人才及就业管理方面与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在旅游科普宣传与教育方面实现更加精准化。(3)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与组织实施。基于旅游经济数据、游客数据分析,发现新的旅游需求、市场状态、行业发展动态等,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有比较充分的市场需求预测与成本估计,并择优组织实施。(4)智慧旅游官方网站信息管理。基于智慧旅游官方网站数据端口与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旅游数据、实现数据联通、挖掘数据价值与改进社会服务方式,为各类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智能、高效的旅游体验。(5)旅游网络舆情监测与疏导。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信息自动采集、敏感词过滤、聚类分析、主题检测、专题聚焦、意见领袖识别、统计分析等,形成舆情分析报告,及时掌控、有针对性地分析与疏导旅游舆情,掌握主动权,化解舆情危机。(6)旅游投诉与旅游事件处置。从更加快捷的渠道全面了解并关注各类旅游投诉内容、具体事件的缘起及发展过程、当事人态度评价等,能及时采取措施并跟踪、调整旅游事件全过程处置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及效果。(7)旅游诚信管理。涉及游客行为、旅行社、酒店、宾馆、购物点、消费中心、旅游广告、电子商务等,都可以运用大数据详细记录旅游活动行为特征,实现动态化、可视化、多维度、综合性、高精准等,非常有利于构建诚信管理档案。(8)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招标。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研究热点、研究重点、产业融合、生态融合、文化融合等方面发现与印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提高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的针对性、应用性。(9)旅游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涉及景观景点现场秩序、特殊天气游览管制、旅游安全预警、公共消防、应急救援、网络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都可以运用大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并提前拟定应对预案。(10)围绕旅游产业及行业的协同管理。基于大数据共享,由文化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牵头,联合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协作联动,特别是针对旅游联合执法、“双创”检查行动与打击旅游行业不正之风,需要多部门协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叠,提高工作效率。

阅读全文

新公共管理批判与反思

摘要: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学科结构、研究方法和范围进行了创新,对解决政府的管理危机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并为西方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取向、实践模式和立论模式等方面入手,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其为行政改革和研究发挥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批判;超越;反思;启示

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信任和财政危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旨在对“顾客取向、效率至上以及政府管理民营化”进行推行,这种运动就被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很快,这场运动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它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核心是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公共管理为主导方向。然而,新公共管理并非是灵丹妙药,它的自身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真很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管理理论的视角,对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管理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政府应该是善于治理的政府

阅读全文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及突破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求公共管理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不断应用现代治理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促使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公共管理面临困境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公共管理困境的突破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公共管理领域的全面改革,促使公共管理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突破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经济社会都取得了极大成就,但是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新常态,不断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社会继续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突出公共管理现有的困境,促使公共管理突破自身问题,提升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一、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共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但是现代治理水平和现实的社会需求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同时公共管理组织的任务和个体的自觉的差距逐渐增大。

(一)公共管理要求增高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的理念的实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的现代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不断涌现。当前各级政府组织也认识到应用现代技术和知识提升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共享平台,公共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民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管理手段单一、内容不够新颖,服务方式比较僵化等等,难以适应新常态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需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