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地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地实训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到施工工地开展实习工作;(2)学生自己去应聘或者联系而到相应的施工工地进行实习工作;(3)某些学习成绩优异,早已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则由该就业单位安排分配实习工作。高校在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阶段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比较呆板,只是通过一些生硬的程序和格式进行管理,如让学生交实习任务书、实习周报、实训报告、实训总结等,经过对学生上交的这些报告和总结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报告和总结的内容大多大同小异,毫无新意可言。而高校对于学生在施工工地上的管理很明显不到位,只是通过学生上交的实训周报、月报、实训报告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了解,高校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实训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这就制约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1.实施“多段式”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不可复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具有阶段性和随机性等特点,而学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且还需要保证教学过程的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学校和施工单位二者在目的上很难达到一致。因此,学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更加有弹性,我国高校在保证学校基础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的特点和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2.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具有露天作业多、工地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差等工作特点。通过对毕业生的应聘情况调查可以发现,企业在聘任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时候,更加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然后再看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就说明了现今社会中,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阅读全文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以房屋建筑学为突破口,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寻找一种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现场教学;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专业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适应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围绕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应用型、实践型课程教学体系。笔者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尝试。

一、教学改革内容

课堂教学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房屋建筑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基础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方法,学会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与验算。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所以在讲授中就让学生被动听讲变为自主学习,将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查找资料、材料整理、课堂成果展示、小组互评、教师讲评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通过耳熟能详的案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现场教学是充分利用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园周边建筑工地,将课堂搬到现场上进行,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使学生对建筑构件知识深刻理解。

二、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提供直接保障。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对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毕业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重点强调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

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浅析

1校企合作的困局

学校教育的是“学生”,企业需要的是“员工”,差距很大,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能直接参与工作,企业认为他们要找施工员,带学生实习应考虑报酬,而报酬多少无法确定,也就是说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的学生需求定位差距较大。根据我们校企合作调研提供的资料表明,由学校提供资金、场地、人力资源的校企合作,企业的愿意度为87%,由企业提供资金、场地、人力资源的愿意度为46%,从调研数据统计表明,校企合作真是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建筑公司缺乏合作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在校所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我们这次调研的方向,也是我们通过调研需要破解的难题。

2校企合作模式浅析

校企合作是一种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在企业实行顶岗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将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2.1学校引入企业模式

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或前校后厂、前厂后校),在校内就可以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人员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的缺乏,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但这种模式似乎更适用于培养制造业和加工业学生的职业学校,对培养具有一定管理职能学生的建筑专业类学校不太可行。

2.2订单式合作模式

阅读全文

中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一、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措施

在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要对职业道德教育所具有的内涵进行充分的认识。新时期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道理,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冲突。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关键在实现灌输式教育形式向知行合一教育形式的转变,并使开放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替代封闭式教育;其次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持有开放性观念。这要求学校要重视社会功能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发挥,通过强化学校与社会、企业、家庭、科研部门以及其他学校的合作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互动性以及通融性。另外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来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要确保职业道德教育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通过由学校领导、教师等组成的指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情况进行定期研究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选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来担任指导工作,从而在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有必要根据学校实际来制定系统的方案,如职业道德教育总规划、实习实施办法、校企合作计划等。并通过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建设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等,也包括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的挖掘,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做到全面和有效。

二、在实训过程中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强化

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实训并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产生认同以及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需要从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职业道德习惯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企业负责人,都应当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备课,确保学生能够对企业实际、行业实际、技术发展、工艺发展等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做出了解,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业发展前景,从而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要对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如可以通过由企业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述职业道德理论以及自我体会来开展更有说服力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这些方法可以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与调动。而在企业参观或实习完毕后,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总结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学生对劳动者所具有的职业情感产生认同,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其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意志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都应当事先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实现学习纪律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在实习方面主要使用课堂化的组织形式,即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工地或者车间的工作,然而由于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所以职业纪律的管理十分重要,作为指导教师,应当重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二是要实现学生规范教育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实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的不同来制定具有差异的实习规范,具体内容应涉及到安全工具的佩戴、安全用电、环境保洁、作息时间、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在这些方面应当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并通过布置任务与检查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三是实现创新教育与敬业教育的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同时爱岗敬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训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与吸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同时要做到勤奋努力与刻苦训练,从而让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形成并接受考验。

再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毅力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树立职业道德意识以及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将职业道德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并形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坚强的毅力。学生实习的过程是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向劳动者转变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于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单位与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构建健全的运行机制,在学生参加实训之前制定可行科学的实训计划,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要紧抓检测、督促、巡查与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实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实训之后要重视表彰会等总结性活动的开展,从而对先进学生进行鼓励,对表现一般或者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鞭策。另外,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十分重要,这要求在实训过程当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启发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作出认识,并抓住时机对学生开展磨难教育,同时要重视在学生群体中挖掘职业道德典型以及展示职业道德典型,从而使学生通过比较来对自己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完善以及教育。

阅读全文

高级中学创业创新教育探索

摘要:

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它需要与市场接轨,与时俱进。创业创新是打开职校生机会大门的钥匙。本文总结本校创业创新教育的一些实践做法,以期能更好地探索思考适合中职学校“两创”教育之路。

关键词:

创业创新;中职教育;实践体验

创业无止境,创新无穷时。创业创新是打开职校生机会大门的钥匙,创业创新是培养民族精神的主要动力,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业创新不是某些人、某些群体的专利,不是某些产品、某些实业的单一呈现。任何一个群体都可以成为创业创新的主体;任何一个点子,都可以成为创业创新的基石;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成为创业创新的载体。而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想给每个中职生的心里播下一颗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种子,期待他们悄然无声地发芽,期待他们最终筑成铿锵梦想。

一、历史传统的延续传递

“崇德•精技•砺志•创业”,高悬于教学楼之上的校训,是笔者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浓缩,是我们每个职高人的灵魂所在。而这也正是学校自创办以来,历代职高人始终都将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重选,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我们有传统,有先例,有开创。1986年笔者学校畜牧专业学生就在老师指导下在学校闲置空地里开始尝试养殖家禽家畜,1994年在弃用的防空洞里种植食用菌,1995年在丹城东门村的山地培植柑橘新品种,引得周边农户纷纷想“拜师学艺”;美工专业学生利用象山丰富的海洋资源,周末到海边拾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进而开展工艺加工“贝雕”,至今笔者学校的美工展示馆里仍收藏着当年的多份作品;建筑专业学生瞄准商机组建测量队,奔赴各大建筑工地,以扎实的专业技能赢得行内的不俗口碑。正因有着历史积淀,笔者学校的创业创新不断前行,且行且思。

阅读全文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因材施教,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办学方法

1.1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优化教学计划的方向模块必将成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的教学计划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2.75+1.25”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把4年的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部分:“2.75”指在校进行理论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1.25”指在校内实验实训和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以实践训练为主,包含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尽早与用人单位接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缩短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周期。事实证明“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密切了校企关系,提高了办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力学材料并重,构筑课程教学体系

力学是构建土木工程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力学和材料是培养学生建造能力的基础。设置以力学为中心的课程群,既联系到数学和物理,又联系到结构和岩土工程,强化力学课程群的教学,即强化专业基础中主干课的教学。当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结构,将产生新型结构体系,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施工,将产生新构造、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类课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十分重要。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测试”设计性、开放性试验课程,增加“趣味结构力学实验”和“新材料结构模型创新实践”的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将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3遵循“卓越计划”,锻造学生建造能力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构建“建造能力”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共建稳定的校外课堂,建设校外课堂教学的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那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准确、全面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则更为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等环节,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研究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领会从事工程师岗位的工作方法。因而以“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建造技术与管理”等课程教学模式为试点,努力锻造学生的建造能力。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改革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更好的满足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改革实际需要,取得理想的课程改革效果,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在人才方面需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改革;要素

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属于高校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教学课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专业在土木工程施工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能够更好的支撑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现有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要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改革,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确保各个部分的协调发展,实现对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教学活动工作的开展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培养出更多专业性人才,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课程建设思路

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属于高校一门专业技术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能够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建筑施工全过程有熟悉了解和把握,明确各个环节施工方法、技术,掌握施工组织的原理和方法,同时熟悉施工现场在环保和文明方面要求。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组织一般建设施工能力,实现对施工过程中一般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顺利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为之后施工、监理、招投标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建设方面,必须要坚持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利用企业调研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在技术水平和能力方面满足实际岗位需要,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教学组织设计、课程考核体系的有效分析。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在工作任务确定方面,具体包含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以及项目管理等任务。首先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课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及工程造价专业基础课程,毕业学生在就业单位方面多为施工现场一线,企业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工作前积累半年一线工地施工经验,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有熟悉了解,之后从事相关专业。主要是因为造价工作存在较大难度,不是简单的计算,还需要具备非常多土木工程施工等知识,如果学生未能详细了解各施工方法,将很难确保计量计价准确性。其次,施工组织以工程施工为基础,让学生处于管理者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如果不熟悉常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将很难确保所编制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有足够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建筑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提供重要指导。最后,以施工组织为基础建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让学生站在管理者角度,从工程中标开始模拟,直至整个工程项目竣工结束。

阅读全文

探讨高职院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结合房地产市场变化,分析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教学现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的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

[关键词]家具设计课程;必要性;现状;教学改革

在精装房快速取代毛坯房的市场背景下,室内设计行业工种日趋细分,知识结构更为系统,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型人才[1],家具设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学重点,更加重视与行业专向人才需求对接,培养实用型、实践型、技能型的人才。洞悉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目前本课程已经在教学中逐步开展改革,过程中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在对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家具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实践探讨。

一、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面对精装房的全面推广,传统装饰公司的硬装需求日益减少,转而集中在室内结构局部改建上,因此,许多装饰公司已向包含家具搭配、软装装饰的全案设计转型。其中,家具及陈设在改革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仍以成品家具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和市场变化及社会需求脱轨严重,使学生忽视家具设计并产生距离感。根据我校毕业生的动态追踪调研,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从事传统的家装公装等设计外,很多学生选择了家具定制、家具销售等细分行业,这就产生了教学与应用的矛盾。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没有教授给学生市场需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家具与空间尺度如何把握、成品家具如何与陈设品进行搭配、定制家具相关知识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凸显了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家具设计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家具设计课程教学多围绕教材展开,而家具设计在材料工程学、工业设计等专业有着较丰富的经验,室内设计专业则成立不久,目前的家具设计教材也主要是借鉴上述两个专业进行编著,缺乏家具与人体工程学、家具与室内空间关系、家具与市场需求、定制家具等内容,同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