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工程资源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石油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
南美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海外战略油气合作区。为了在南美市场上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就要走上本地化经营的道路,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的问题。文章以玻利维亚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代表来研究分析人力资源本地化管理,对南美市场的普遍存在的一些情况做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南美市场;项目经营;管理;本地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南美国家政治、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作为全球范围油气资源主要聚集地之一,除了传统的中亚、北非等进入较早、布局及运作较为成熟的市场外,中国在南美油气市场的投资及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南美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海外战略油气合作区。为了在南美市场上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势必要走上本地化经营的道路,而起步就需要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的问题。由于南美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发展经历,故以玻利维亚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代表来研究分析人力资源本地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南美市场的普遍情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的动因
中方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这是现实因素,随着近几年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中方企业在海外竞标及运作工程项目的低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像以往那样成建制动迁大量的中方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辅以雇佣当地人员作为人力资源补充的做法,虽然从项目组织及运作上便于管理,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当地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根据玻利维亚相关法律,跨国公司在该国经营必须雇佣不少于其员工总数85%的本国人。在该国运作工程项目,必须遵守这一人力资源本地化的强制性法律要求,仅靠中方人员对如此高比率的当地人实施管理也是有难度的。同时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实行更加积极的本地化策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繁荣,能够更容易获得当地政府和社团的支持,有利于项目的平稳运作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减少对中方企业管理的抵触。如果不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实行本地化经营,而还是盲目照搬国内或以往国际工程项目的经验、沿用中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很容易激起当地员工、当地民众的抵触。特别是与当地雇员直接打交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有效的本地化。克服中外文化及价值观冲突。由于文化及价值观念的东西方差异,传统的中方员工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以及中方企业倡导岗位奉献、一专多能的用工理念在国外并不适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将会在跨文化沟通及管理的过程中产生较多摩擦。
工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摘要】立足工程监理企业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当前工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对增强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监理企业市场信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人才是工程监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中流砥柱,是企业生存的不懈源泉,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目标有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当前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仍有问题和难点,必将会束缚并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监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没有长远的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表现结果是长期的,并不能立即产生效应,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所以造成部分企业领导者对人力资源建设没有明确的、长远的规划。没有站在大局角度、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在日常工作计划部署方面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跟得上企业发展形势,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长久发展的需求。有的企业往往两三年更换企业领导者,而新上任的领导往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形式等各有不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不能有效衔接,也就不能连贯进行。究其原因就是企业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没有放眼将来进行顶层人力资源设计,其后果就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人力资源建设机制不健全
水利监理工程师资源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四控制包括“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四大内容,投资是基础,进度是条件,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证,四者是对立的统一体;“两管理”即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即对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它是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意图变为现实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因此,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监理任务的核心,在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以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目标。 1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开工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突出事前控制将质量事故的隐患消除在施工前,消灭在萌芽状态,即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 (1)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如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资料;掌握质量控制依据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参加设计文件会审和技术交底会。 (2)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单位的“五大员”(即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的到位情况。具体包括:检查技术工种及施工五大员的等级证、上岗证是否齐全,促使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施工员、质检员、现场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到位,强化以承建单位自身三检制为基础的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3)检验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审查原材料、半成品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证书,其中,重要原材料、制品、设备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手段、检测手段还应实地考查。 (4)审查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重点对施工方案、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组织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控制造价等方面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施工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安全、技术保证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 强调落实质量保证文件中的各项条款,并现场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水工成品的工程质量。 2.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简称4M1E。所以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时利用各种手段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1.1人的因素 该因素是影响工序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差,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技术水平低、粗心大意等都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甚至酿成质量事故。因此,要求施工单位经常开展质量、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加强质量检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开好班前会,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1.2机械因素 机械设备的性能不同,形成的工程质量差异很大,应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形式和性能参数,使设备发挥最大功能,确保工程质量。 2.1.3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如:钢筋、水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和检测,合格后方能进入工程项目。 2.1.4方法因素 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不但影响工程进度也会影响工程造价,同时也会影响工程质量。所以要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结合工程实际综合分析,确保施工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质量上有保障。 2.1.5环境因素 环境主要是指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及建设项目外部环境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排除工程环境干扰,改善劳动条件,创造良好的工序环境,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以确保工程质量。 2.2控制的方法 2.2.1控制施工工艺过程质量的方法见证、旁站监理、巡回检查、平行检验、量测检查、实验检查、随机抽查等跟踪控制方法,视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确定采用的方式。现场质量检验方法有:目测法、量测法、测量法(借助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法(通过试件、取样进行试验检查)。检查确认运到现场的工程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并应检查试验、化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合格。 监理工程师有权禁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 2.2.2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方法 (1)施工监理有日志,协调会议有记录,文件往来有收发,动态控制有措施,计量支付有凭证,保障工程施工快速、安全、经济、高质地进行。 (2)坚持记监理日志。要每天对所管理范围内的各种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实际的记载,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除包括文字记录外,必要时还有适当的草图、计算公式、发现问题要有记录,处理了哪些问题也要有记录等。 (3)建立完善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包括第一次工地例会、监理例会、专业性监理例会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工作问题、合同问题及工程进度、质量问题。会议决议要形成书面纪要,经各方会签,送达各方,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p#分页标题#e# (4)建立定期及不定期报告制度,如监理通知单、监理工作联系、信函、备忘录、月报告、季度报告及单项工作总结等。报告是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的归纳和总结,反应项目进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对工程情况的发展提出预测和采取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 (5)健全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及相应的工作制度。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依据监理规划、设计文件、规范,按专业、分阶段编制质量的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现场控制的约束力。 (6)充分利用计量、支付权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严格把好计量关,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工程量不予计量认可,对达到工程质量部分应认真检查数据,力求准确无误。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财务支付报表,应认真核对,逐一审查,对属实部分予以确认,对超报、弄虚作假等不实部分予以退回,严格按合同有关条款规定进行支付。做到实事求是,严谨廉洁,公平合理。 遵守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监理形象。 2.3检查工序交接 施工中坚持上道工序不经验收不准进行下一工序的控制原则。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等保留摄影资料的做法。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认为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意见,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2.4验收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填报隐蔽工程质量验收通知单,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经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后,方可进行隐蔽回填及下一道工序。 3发现质量问题时的处理措施 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有质量问题部位及其有关联的部位的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单位调查原因,详细报告施工情况和严重程度,分析事故原因及责任提出处理缺陷的具体方案及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报告进行调查落实,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专家论证,分析研究事故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1)不需要专门维修。经分析论证、复核演算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不做特殊处理。 (2)补强处理。对未达到规范要求,存在一定缺陷的,经补强修复,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可采取修补加强处理。 (3)返工重新施工。对未达到规范标准要求的,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满足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 4结语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以上仅对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外部环境更广泛、更复杂,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协调能力和组织应变能力,既严格监理又热情服务,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促使工程项目施工能做到质量优、成本低、工期合理、效益好。
海外工程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1项目概况
本文所述的海外工程,项目模式为EPC总承包,项目地基处理总面积为8.2×104m2,吹填形成陆域。主要项目内容有:邮轮码头泊位工程3个,长534m,宽52m;航道及港池疏浚约425m3;护岸工程长867m,防波堤582m;航站楼与附属工程2.24×104m2。海外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海外企业在管理项目工程时,合理利用当地政策法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属地化管理,进而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与资本投入,提高海外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1】。
2海外X工程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困难
2.1没有正确掌握海外人力资源情况。本工程项目中,因人文历史环境、宗教信仰以及相关制度的差异,造成了当地雇员在工作纪律、工作方式以及制度的落实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进行管理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同时,海外雇员工作效率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严重缺少经快速培训则能上岗的人员,导致具体支付给员工的薪酬超出了预算金额,并且在项目施工中,存在工人罢工等消极怠工的情况,造成管理困难。另外,对于中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在进行海外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用工计划不明确,也是造成海外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困难的一个方面【2】。一些海外工程项目直接引用国内的管理模式,没有制定符合当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制度,最终造成劳动纠纷的发生。
2.2海外政策法规的差异。由于国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不同于我国的相关制度,在项目投资与承包方面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国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遵循当地法规,避免在国外使用国内的法规以及制度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某国的X项目工程中,其国家明确规定某国招聘条件以及劳动保护的方式,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对员工的工作市场、薪资标准以及支付方式、赔偿形式等方面进行明确阐述。而某国中,由于工人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工人罢工现象,项目负责人无法有效管理这些工人,最终导致工程无法在既定日期内完工,而且支付给工人工资超出了预算金额。
2.3对海外员工管理制度缺乏正确认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就薪资报酬、聘用制度以及工作时长等问题与管理人员发生矛盾冲突,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对海外员工实行属地化管理的作用【3】。在公司管理制度中,因管理人员没有合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属地员工有了可乘之机。如薪资方面,公司应将自身管理制度予以完善,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综合考量,薪资的发放依据就是对员工考核的最终结果,这样既能够做到公平合理,又能保障员工对薪资没有争议,有效防止属地员工因薪资的发放问题而产生非议。
3海外X工程项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水利工程资源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一、黄冈市开展台账建设的基本做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分为灌区取用水量台账、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取用水量台账、河湖取水口取水量台账等三大内容。在台账建设过程中,黄冈市的主要做法是: 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台账建设覆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为避免重复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黄冈市从整体上作出考虑全局、兼顾细节的计划。 一是将台账建设和清查名录相关联,比如灌区取用水台账名录在实际操作中等同于Q302表,同时在制定灌区基础名录时,与Q701表进行关联。 二是明确工作流程,首先通过原始基础数据建立初始台账名录,其次按照普查员普查范围进行划分,对台账名录进行复核,重点复核名录的真实性和规模标准,最后在现场修改台账名录表。 是整合资源,从政府层面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明确黄冈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2.坚持共享互补原则 一是在台账建设过程中,部分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方法和措施。 二是对各县市区在台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台账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原始名录资料及数据。 四是通过各种会议、设立QQ群等形式,与其他地市州交流台账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方法,同时将整编后的《水普500问》发放各县市区。 3.坚持源头责任原则 一是关口前移,从源头上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是责任前置,台账建设不仅仅要落实各级普查办和取用水单位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数据采集前沿阵地的责任,即数据台账填写人员和指导填写的普查员的责任。 三是力量前位,把责任心强、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人员放在数据采集的重要位置。 4.坚持典型抽查原则 黄冈市共建立32364条台账名录,市水普办通过电话抽查、实地调查、业务科室会查、网络督察等4种方式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5.坚持层级审核原则 一是专项核审,针对本次台账建设工作涉及的经济社会用水和河湖取水口两个专项,明确专项负责人,由专项负责人对本台账表填写情况进行自审。 二是交叉评审,要求县内不同专项之间相互审核,同时鼓励各县市区相互交叉审核。 三是综合会审,首先由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台账表填写员层层审核,签字把关;其次从专项负责人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台账建设审核小组,对各地的台账表填写情况进行综合会审,对有异议的台账表则由市普查办牵头,从各县组织力量,进行现场集中会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提高对台账建设的认识 一是对台账建设的目的性认识不清,仅仅是为建台账而建台账,不清楚台账建设在水利普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导致清查阶段频繁修改名录。 二是对台账建设的对象和范围界定模糊,导致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没有达到复核标准。 2.项目表格设置仍需完善 一是部分台账表无中间数据和计算过程成果。 比如,河湖取水口取水量台账表没有辅助台账表,但却要求记录各取水量的计算过程和资料。二是台账表和辅助台账表中必填项存在空缺。 3.审核把关仍需从严 一是台账名录审核不严,在台账名录审核汇总中,未采用完整性、规范性、逻辑性、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汇总审核。二是有的地方台账表下发后没有进行跟踪处理,即使有审核,也没有对数据进行仔细推敲和深究。 4.覆盖范围仍需扩大个别工业企业属于招商引资项目,有的企业在普查时点前将倒闭或停产,对其收集用水情况难度大。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台账建设认识 一是要加强典型教育,注重表彰台账建设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强面对面教育,对工作滞后、台账质量不高的,要及时派出专家或技术骨干现场指导,确保认识提高,技能提升。 2.充实普查队伍,提高普查技术力量 一是要对部分普查员和台账表填写人员进行补训,提高业务能力。 二是要对责任心不强的普查员和台账表填写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保持普查队伍高效运转。 三是要挑选责任心强、文化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从事基层特别是一线的普查工作。 3.完善责任体系,提高台账建设质量 一是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责任制,明确普查办负责人是台账建设质量第一责任人。二是要建立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及其他质量控制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以及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办法。三是要建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流程和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制度,将责任细化到台账表下发、记录、填写、复核等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4.统筹各方力量,加大部门配合力度#p#分页标题#e# 水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在水利普查中的职能职责,加大配合力度,提高部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流程规范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台账数据抽查制度。 要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办法》,结合实际,组织专班开展清查数据质量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责令重新清查。 二是要规范数据处理流程。 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的“规定动作”,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漏,同时要结合实际突出“自选动作”,比如,重点要突出数据审核和质量抽查,重心要向乡镇、村级倾斜,重力要下在取用水单位上。 三是要切实落实责任追究。 要强化对水利普查全过程的巡查监督,实行严格的数据抽查、审核、验收制度,对虚报、瞒报普查数据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工程施工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策略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的配置,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发挥人力资源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创新。文章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以及在人资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职工.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如果管理工作效率较低,会使得企业职工出现思想问题,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工程施工企业多数属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较为落后,正处于快速改革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降低了工作质量,也无法对企业职工队伍起到维护作用,需要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推动管理工作改革进程。
1.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其一,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通过对人力资源实施合理管理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投入,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优化人力资源调配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职工队伍素质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业务活动效率,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速度;其二,维护企业职工利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负责发放职工的工资,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加强人资管理后可以保障薪酬和福利的稳定发放,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其三,加快人资管理制度创新。传统的人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可以推动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完善合同管理模式,保证企业以及职工的利益。
2.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少良好的管理意识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行业迅猛发展。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无形中增加了公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难度。基于此,为了能够使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就要通过运用多种不同管理策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今后公路施工建设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是保证施工企业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核心因素。在我国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环境下,公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到了足够重视。本文从公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各大公路施工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期间,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等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性人才在逐渐流失。很多员工都会因为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跳槽到另一个施工企业进行工作,不仅会为原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延缓施工建设进度[1]。本文针对公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公路施工行业在开展各项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流动性都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需要消耗大量劳动的工作岗位而言,这一现象更加显著。公路施工行业的相关工作都具备相应的流动性,而在实际施工建设与管理期间,又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递施工与管理任务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交接误差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安全。公路施工企业在实际开展施工与管理工作期间,经常会出现“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的现象,同时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大量流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没有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变化状况,无形中为施工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增加了难度。
建筑工程施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员工队伍普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工作时间,甚至工资一日一结的日工还大量存在于施工工地。因此这部分员工很难得到相应的制度约束,往往责任意识淡薄。此外,由于员工的更迭过于频繁,员工之间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班组的员工时常处于磨合期内,这一情况不仅严重制约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2.建筑施工现场基层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由于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乏,造成从普通员工中选择提拔基层管理人员的情况十分普遍,这类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依靠有资质的人员挂名,而由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工作。这种名实不一的现象极易造成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且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激励机制上不够重视,首先是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较低,没有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使企业员工不能及时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在分配机制上平均主义思想仍然严重,在工资形成机制上重资格,轻能力倾向严重,因此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浮于事,企业和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激励机制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某些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目前有激励机制的企业其激励方式大多也只停留在物质刺激层面,很少有建筑企业注意在精神层面关注员工,激励员工。
二、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提高施工现场员工的招收标准和加强在职员工培训。建筑施工现场在进行人员的招聘时一定要提高要求,保证新员工具有建筑作业的相关技能,身体健康并具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如果必须选择农民工,在上岗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安全教育培训,这一点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使其具备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使新员工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搞好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在职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岗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建筑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2.加强管理层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基层管理者素质。建筑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人员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因为这些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岗位确定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确定具体施工内容和控制施工进度等等。此外,基层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督促,其岗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建筑企业除了要慎重选拔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投入,不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既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