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既有住宅改造中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既有住宅改造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既有住宅改造中运用

摘要: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驱动了养老建筑需求产生。装配式建筑的崛起,为建筑适老化改造创造了条件。基于装配式装修技术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需要以内装集成化、部品模块化以及管线接口标准化这3个方面作为装配式内装的实现手段,同时还需要针对既有住宅内部填充体进行适老化设计,分别针对卫生间、厨房、卧室各区域展开适老化设计,从而打造模块化与集成化建筑,通过设备家具的适老化设计满足人口老龄化现状下的住宅内装设计要求。

关键词:装配式内装;装配式装修技术;适老化设计;应用研究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于工厂内部完成构件及配件预制,并于现场通过拼装完成建筑施工与装饰的建筑模式。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在全国人口总量中占比高达28%,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建筑的改造与建设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装配式装修技术进行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可通过无障碍设计、温控设备、管线设计、适老化厨卫安装增强养老建筑的舒适性、便捷性,从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2]。

1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中装配式内装的实现手段

1.1内装集成化

1.1.1集成吊顶

养老建筑设计要秉持简约性与功能性原则,通过集成吊顶设计一体化安装照明、换气、取暖等多个电器,通过合理组合增强顶部装饰美观性与整洁性。比如:卫生间可基于集成吊顶独立安装取暖灯、照明灯及换气扇,以空间布局灵活设置各功能电器位置,化解老年人对热环境敏感度高的问题。可根据建筑内部结构尺寸设置与老年人需求更为契合的模块空间,满足老年人的节约用电需求[3-4]。

1.1.2架空地板

架空地板的空腔架空层可增强通风效应,防止地板返潮,具有保温隔热、隔绝噪音作用,有先立墙式、先铺地式两种架空楼板构造形式。若养老建筑内部存在不可拆除隔墙,应选用先立墙式架空地板。若需设置隔墙分隔空间,则可铺设地式架空地板,以有效分离管线及结构,增强养老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

1.1.3轻质隔墙

为提高养老建筑保温隔热效果、防火防潮性能,可应用抗倍特材料设置轻质隔墙体系,可选用龙骨隔墙,其龙骨空隙处的空腔可为竖向管线布设提供空间,能够增强管线检修便利性。同时,也可在空腔内加设保温层,增强保温效果,满足老年人对热环境的需求。

1.1.4集成管线

集成管廊无需破坏既有建筑主体结构,可通过隐性空间布设管线。可遵循同层排水原则在填充内部设置冷热水管线,应用干式地暖块,在模块管槽中预埋加热管,并将强电及弱电分别设置于轻质隔墙、架空地板或吊顶空腔中。此外,还可在管井中集中布设立管,无需穿越楼板,可节约管线维修更换率,增强老年人生活品质。

1.2部品模块化

1.2.1卫生间模块化

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集于一体的套内卫生间。卫生间应设置为正方形,连续布设便溺器与洁面器,二者与洗浴器之间应设置相应隔断,设置整体浴室,实现干湿分离。卫生间内部应设置1.5m的轮椅回转空间,入口门处宽应高于0.8m,以便轮椅进入,选用外开门或推拉门,如厕区宽度应高于0.85m,坐便器及洗手台前方应分别留出0.9m与1.2m空间,洗面器区及整体浴室淋浴区宽度均应高于0.9m。

1.2.2厨房模块化

由于老年人口味清淡、油烟较小,可设计成开放式厨房,开间尺寸方面应以3m作为基本模数,以适应无障碍设计的养老建筑厨房空间要求。应结合老年人饮食习惯、口味、年龄划分存储、洗涤、操作及烹饪各区域,应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遵循便于所有人群应用原则,增强厨房设计安全性,突出无障碍设计,确保厨房内无物理障碍,老年人可便捷拿取各类器具,且要确保信息沟通交流没有障碍。

1.2.3整体收纳

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收纳区应设置于拿取方便的位置,不设置于需登高或俯身方可拿取的区域。整体收纳要具备拆装简便、清洁整理便捷特性,确保老年人维护便利。应根据老年人动线轨迹于门厅、厨房、卧室或阳台等区域设置收纳区域,以实现收纳空间的有效利用,并应根据储物性质,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于各个空间中设置使用频率相同的集中收纳区。

1.3管线接口标准化

1.3.1卫生间管线接口标准化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选择高度适宜的坐便器,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坐便器地排标准坑距有30cm、35cm、40cm这3种,坐便器墙排标准离地距离分别为15cm与18cm两个接口标准,标准化排水管口径应设置为10cm。洗面器出水管接口截面直径应为5cm,存水弯两次弯折长度介于10.8cm与13.2cm之间。洗面器地坑排标准坑距应为10cm或20cm,而洗面器地排标准离地距离应为48cm及50cm,标准化洗面器水管口径应以4cm为宜。浴缸出口水距离墙面之间距离应为20cm或25cm,下水道标准化口径应设置为4cm。

1.3.2厨房管线接口标准化

厨房的排污管、冷热水管以及燃气管线通常以隐藏形式布设于操作台下的储物柜中,为防止管线相互缠绕,提高养老建筑厨房质量,可采取水平布置法将排水管道设置于离地20cm处,冷热水管依次比排水管高出10cm与8cm,燃气管道应比热水管高出22cm。

2基于装配式装修技术的既有住宅填充体适老化设计

2.1卫生间适老化设计

2.1.1洗面器功能部位细部设计

为方便乘坐轮椅老年人可将轮椅脚拖上的脚嵌入洗面台之下,应将卫生间洗面台的下端抬高30cm,可伸进距离要设置为20cm。可安装悬挑型洗面台,其与地面间距离应设置为85cm,以便老年人可以适宜的高度洗漱。操作台下方与地面之间距离应为65cm,使乘坐轮椅老人可接近洗漱台。进深尺寸应介于35~40cm之间,应于操作台之上15~20cm处设置洗面镜,镜高应为0.9~1m左右,以保证镜面最低处与地面之间保持1m左右最佳距离。可选用感应式、杠杆型水龙头,保证老年人应用便利性。

2.1.2便器功能部位细部设计

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下蹲存在困难,应尽可能选用坐便器,设计高度要略高于普通坐便器。坐便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以45cm为宜,若使用者为坐轮椅老人,也可将这一高度提高至50cm。最好选用分体式坐便器,此类坐便器水箱更高,可为老人提供支撑。若老人患有脊椎或背部疾病,也可设置加靠背支撑型坐便器,且可选用杠杆式冲水手柄替代按压式冲水阀。

2.1.3洗浴器功能部位细部设计

为减少洗浴器清理工作、防止老年人滑倒,可采用浴缸与淋浴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洗浴器,空间充足情况下二者应分开设置,应选用平底防滑浴缸,高度不可高于45cm。将两个淋浴喷头分别设置于1m或1.65m高度处,以便老人坐着或站着洗浴。浴缸外沿处设置过渡台面,使老人可以坐姿进出浴缸,且需在浴缸上方20cm处设置水平或垂直扶手。

2.1.4卫生间安全细节设计

坐便器附近可设置L型扶手,安装紧急呼救器,设置两个手纸盒,防止老年人忘记更换,应将之设置于75cm高、坐便器前方25cm处。可于坐便器上方安装射灯,增强老人视物清晰度。选用白色卫生设备,以便老人清晰分辩排泄物颜色,及时发现疾病。选择白色防滑地砖,防止老人摔倒。

2.2厨房适老化设计

安装可自动断气煤气器具及煤气泄漏或火灾报警器,应用高安全性灶具,营造无烟无火环境。在水龙头上清晰标注冷热水方向或安装防烫装置,或安装感应式恒温水龙头[5-8]。可采用杠杆式水龙头节省开合力气,或应用抽取式水龙头避免老人弯腰。厨房可安装悬挑式水池,台面与地面之间距离应为80~85cm之间,台面下部与地面距离应为60cm,在炉具相邻处设置水池,减少老人横向移动。厨房吊柜高度应设置为12~16cm之间,使用率较高的餐具应放置于中部柜中。

2.3卧室适老化设计

2.3.1衣柜适老化设计

设置抽屉式或搁板式衣柜,不可设置高柜或吊柜,悬挂衣杆高度应低于1.6m,轮椅使用者的衣柜应为1.2m。壁柜要有一定深度,下方与地面等高,以便轮椅靠近。若壁柜深度不足可安装可移动挂衣架,可于衣柜门内侧安装挂钩用于悬挂帽子,但要注意高度,防止误伤老人。

2.3.2储物柜适老化设计

应采用明格式储物柜,深度不可高于40cm,以免物品叠放或相互遮挡而无法拿取。轮椅使用者储藏柜设置距离不能过高或过低,可应用抽屉式柜子,抽屉与地面间距离应介于30~85cm之间,以便老人拿取物品。

2.3.3写字台适老化设计

应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设置写字台,可取消抽屉,架空设置,桌面与地面间距离应介于70~73cm之间,可设置可移动式小柜放在写字台两侧下方,或将写字台设置于卧室床边,取代床头柜功能或为老人起床提供支撑,使老人存放物品有更大空间。

2.3.4家具细部处理

设置辅助动作或步行辅助类扶手,动作辅助类扶手主要支持老年由坐姿转为站姿,扶手与地面之间距离应为0.7~1.4m。室内长通道处或存在高差处可设置步行辅助类扶手,水平连续设置,高度介于0.9~1.1m之间。扶手与墙壁之间距离应为5cm左右,扶手应设计为弯曲易握状,防止老人被划伤。可设置L型、棍式或杠杆式门把手,选用易握、无尖且高摩擦力材料。手与门扇间距离应低于3cm。门把手与门扇间距离不可高于15cm。L型与地面间距离应介于0.7~1.4m之间。

3结语

为打造高质量的养老建筑,该文结合老年人需求提出利用装配式装修技术,采用内装集成化、部品模块化、管线接口标准化以及适老化的设计方案进行既有住宅建筑的适老化改造,确定了养老建筑卫生间、厨房等空间的管线标准化口径尺寸,针对厨房操作台下储物柜内的管线进行了排布整理,明确了标准化的管线定位,同时还遵循无障碍原则针对卫生间、厨房各结构尺寸进行了适老化调整,并进一步细化了卧室结构的适老化设计。希望通过装配式装修技术提高养老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与无碍障性,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保障。

作者:王华欣 尹颜丽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