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研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研究(3篇)

第一篇: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研究

1概述

只有加强对环境监测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也只有获得高质量的监测结果,才能为环境保护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准确、科学的现实依据。

2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的全程序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环境监测质量的相关规定、法律、条例、手册、工作计划等对环境进行样品收集、检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并根据得出的数据结论进行检查和反馈,不断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可靠性,能够准确反映被监测对象的环境现状。

2.1做好监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环境监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校正采样仪器流量、准备分析实验室。其中,校正采样仪器流量,主要是在每次监测之前需要对采样的仪器进行检查,首先是要监测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其次是要检查监测仪器的流量计的流量进行校正。准备分析实验室,保持实验室内的卫生整洁、物件摆放整齐,所需要的实验器皿要符合样品分析条件,要定期请计量监督部门或被授权的机构检定,对目前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应编写自校方法,并进行自校验,贴上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

2.2强化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其中,现场采样质量控制通过提高采样效率、加测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等措施来提高现场采样的质量标准。以大气环境监测为例,提高现场采样效率应该要做到:首先是要根据被监测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以及操作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收集器和吸收液;其次是要确定采样的速度,如对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就需要严格采样速度,不能超过相关规定,否则采样的效率就会降低;再次是确定采样的气量和时间。此外,还需要通过加测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等手段来达到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则主要通过试剂的空白试验,采样现场空白以及密码样测定来加强对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

2.3规范数据处理

监测后的数据处理、审核也是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保证。作为一名分析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在开展环境监测过程中,继续要对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的熟练掌握,也需要掌握必要的数据统计方法。监测完毕后,既要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即,与以往的分析数据进行比较),也需要进行横向比较(即,与其他分析项目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例如对化学需氧量与生化需氧量直接的比较,主要是分析监测到的数据之间在相关性方面有无发生异常)。此外,要做好真值的最佳估计以及确定该估计值的误差,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办法,对数据中离群较远的极值进行适当取舍,再对样品进行了解判断,估计出数据的可信度,以得到更接近真实的最佳结果,保证实验室提交的监测报告,在监测数据方面保证其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2.4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较多,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硬件水平,添置性能更好的监测仪器设备,以适应不断环境监测任务不断增加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广大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能,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大力引进拥有丰富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型人才。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手册,规范环境监测流程,以规范促质量。

3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环境保护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环境监测前的准备还是实验室分析,乃至后期的数据处理都关乎整个环境监测质量。必须要加强监测过程的规范性,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精神,尽量减少人为的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以高质量的环境监测结果为政府的决策和环境管理做好服务,也为提高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作者:刘晓霞 单位:罗山县环境保护局

第二篇: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分析

1.1对环境保护缺乏准确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的环境监测往往采取人为检查的方式方法,形式是抽查法或定期检查法,这就使得被监测部门都是在已知的情况下接受检查或监测的。另外,人为监测一般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无法进行民众的监督,也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致使一些环保监测部门或环保监测人员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因私废公,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1.2缺乏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监测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和成熟,环境监测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机制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而使监测数据失去该有的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调查实践表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机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环境监测样本的采集过程中,不能做到规范采集;(2)对环境监测样本的管理方式和交接方式处理不当;(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严重掺假,致使报告丧失了原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人员

人,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体,也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执行者和实施者,然而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工作能力良莠不齐,甚至部分监测人员对质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质控意识,在工作中自由散漫,缺乏责任心。另外,还有部分环境监测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环境监测知识,对具体的试验取法规范的操作,对试验原理模棱两可,也无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往往是凭经验办事。

1.4监测分析方法陈旧,缺乏有效的纠正措施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方法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所更新,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监测方法仍显陈旧;另外,在发现监测数据有可疑之处时,没有相应的纠正措施来进行及时的补救,致使环境监测质控的实效性很差,数据也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2针对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2.1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意识,确保环境监测的时效性

要确保环境监测的时效性,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就必须在环境监测中将质量控制得以落实,这就要求提高所有相关人士的质控意识,充分了解质控的作用和意义,并对相关部门的质量控制工作积极的予以支持和配合,从而从人人做起、从自身做起,有效提高环境监测质控的水平,进而确保质控的时效性。

2.2健全环境监测质控机制,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国家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控机制,这样才能使质控在专部门、专人的负责下良好的运行。同时,有了健全的环境监测质控机制,才能为基层的监测站提供科学且切实可行的质控依据和措施,从而规范每一个监测人员的行为,使得质控进入良性循环期,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另外,环境监测控制机制的完善,可以及时反应环保的新方法,新标准和新政策,使质控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到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建立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监测队伍

建立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环境监测队伍,并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测人员除拥有专业的环境监测知识、质控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还能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使之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养成很好的自律精意识,严格的要求自己,自觉主动的养成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通过交流、授课、科室交流等培训方式,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身,能够使监测人员增强工作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投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于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的完成和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

2.4开启纠正模式

针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不和谐因素,监测人员应在对其进行认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启纠正模式,以此来避免不符合项的再次产生。另外,应建立相关的质量监督机制,对偏离正常程序的不符合项进行及时的偏离纠正,从而使不符合项能够及时的通过改革和调整,纠正自身的不足或不和谐,从而满足正常程序所需。

3结语

总之,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只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一位监测人员在自身的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严格的要求自己,用专业知识充实自己,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改变传统质控中的狭隘思想,从而将环境监测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王娟 单位:山西省阳城县环保局

第三篇: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1环境监测技术

1.1遥感环境监测技术

遥感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基于遥感技术,依靠卫星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被测物体电磁波的变化情况,整理和反馈环境发展态势和物体现状,这种环境监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速度快、测量范围广。

1.2地理信息环境监测技术

地理信息环境监测技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环境监测技术,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地理信息,再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全面了解被测区域的地理环境情况,预测分析灾害性环境问题,合理利用各种地理资源,为地理环境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域环境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环境检测技术,可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并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1.3GPS环境监测技术

GPS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实时监测动态的环境物体,例如,检测现代化城市空气中汽车尾气量,实时、动态的监测汽车尾气变化情况,以汽车尾气排放量为重要参考依据,一旦超出排放标准,可采取限行措施,严格控制这个空气污染源。

1.4生物监测技术

近年来,生物监测技术快发展,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环境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是根据环境污染环境中植物、生物等的变化信息,分析和判断环境质量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生物监测技术还可监测生物体中各种污染物存在情况,监测在环境污染情况下生物受伤状况、生物种类和群落变化、生物生化反应和生理反应等。

2环境监测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监测样品采集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集监测样品时,应做好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合理设置采样点,结合不同的环境要素,制定严格的环境监测样品现场采样标准,结合监测设备使用情况,及时校准测量仪器,科学操作监测设备,复核监测设备的运转情况,吸附剂有效性和数量、采样器设置位置等都要符合环境监测规范要求,做好监测样品采集记录。环境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比实验室质量控制更加复杂,制定的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标准应符合实际环境情况,并且环境监测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2加强监测样品运输和保存质量控制

在实验室中对采集的环境监测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应做好质量控制,采用分析平行样和采样平行样,严禁采样管倾倒,使用软体物对各个采样管进行隔离,避免吸收剂溢出,防止相互混杂。将采集的滤膜封装在清洁、单独、完整的袋子中,严禁使用不锈钢镊子夹取滤膜,避免滤膜使用之前被污染,当无法立刻监测样品时,应做好样品储存,保障样品稳定性。

2.3加强监测样品实验分析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样品实验分析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开展实验室基础工作,保持安静、清洁的实验室环境,实验中使用的标准溶液、试验用水、分析仪器、实验仪器、电气设施等都应满足实验要求,天平、导管等计量装置、仪器和玻璃量器应具有实验要求的精度,定期维护和检验仪器仪表,时试验器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2.4加强监测分析报告处理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构建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管理制度,做好数据的审核分析,严格把关数据责任审核、复核和分析等各个环节,注意检查验收监测数据,落实数据处理的质量管理措施,查证和分析可疑的监测数据。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环境监测部门应定期对监测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操作技术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专业技能,加强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持。

2.5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环境监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公布环境监测结果和相关数据,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监测,推动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发展。

3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对象不再仅局限于工业污染源,更多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实现跨区域的环境监测,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环境污染因子、生态监测和生物监测,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将更加完善和成熟,通过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作者:朱诚侃 单位:浙江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