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研究

摘要:建筑形象具有几何的抽象性、朦胧性。而意境恰好最适于表现特定的境界的氛围,建筑在意境创造上具有氛围表现的契合性。在建筑实践中,意境的创造有着独特的体现。在我国园林建筑传统上,着重意境艺术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样才能给观赏者丰富的信息与感受。

关键词:园林建筑;意境;艺术

1建筑意境创作

园林建筑创作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理解为不需要重视建筑功能,在考虑艺术意境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必须结合进去,否则,景观或艺术意境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设计工作中也就无从落笔。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是: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两者不是彼此孤立的,在组景时需综合考虑。构成园林建筑组景立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条件,如水源、绿化、山石、气候、地形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林建筑有无创造性,往往取决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从总体空间布局到细部处理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园冶》所反复强调的“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景随形”等原则,在今天的园林建筑设计中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大连海滨星海公园的风景点“探海”,是一个天然洞穴,从山头蜿蜒而下直通海面,当人们通过狭窄、幽暗的洞穴摸索绕行,最后到达海滩洞口的时候,一望无际的广阔海面奔来眼底。冲击石岸的怒涛声声入耳,无有不被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2建筑山水意象

构成建筑意境的意象,在景观性质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①人文景观意象;②自然景观意象。人文景观主要以建筑自身为主题,包括亭台楼阁、殿堂轩榭、门洞漏窗等,也包括曲径小桥、几案屏风、器玩古董等室内外环境的其他人文景物。自然景观则包括青山绿水、林茂修竹、云雾烟霞、鸟语花香等。建筑意境的景观构成通常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在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景观场合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配合比是不同的。在古人写的建筑游记当中,人们透过建筑所获得意境感受中,山水自然景观意象往往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对亭子建筑本身,也只是提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简单的话语中,连亭子的基本造型都没有介绍。他在醉翁亭所获得的意境感受主要是山水的朝暮、四时景致。他明确表达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是他又接着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可以看出,许多场合下的意境虽然在乎山水之间,实际也关联着建筑,醉翁亭在这个意境生成中是起着观景、点景的作用的。

3建筑诗境画意

在《园冶》中有“轩影高爽、窗户徐邻,纳千顷之,收四时之浪漫。”“萧寺梵音到耳,远峰便宜借景,秀色堪?,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等句。在这些描述中,把远山、萧寺、浩水、花卉、云霞,月色、风声、梵音、琴书等格式各样的形、声、色、味,组景因素都点了出来,目的就是要加强富于艺术意境的园林景观效果。如南宁市江南公园风情长廊的“曲廊探胜”楹联:“远望青山绮霞半祥云,近临邕水清波聚福海”“江南到处绿映红画卷长展,邕州自古树间花景物相宜”、“夏日蝉声如长调曲曲激昂,秋月蛙鸣似短诗阙阙高亢”,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构思出南宁景色无限美好和展现千姿百态的骆越壮乡文明繁华的景象,把景观环境中地域特色的山水意象、花木意象和风云意象都捕捉的淋漓尽致,以突出景观建筑环境的诗情画境和环境特色。

4建筑虚实之景

关于意境中的“实境”与“虚境”的相声关系,宗白华有一段话讲的很明确,他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在园林建筑景观当中,注重实景与虚境的空间关系,把景物客体当中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中的“有”部分看作实景,把景物客体中无色、无味、无声种的“无”部分看作虚景。

4.1隔

“隔”就是造就幽深景域的重要手段。《长物志》说:“凡入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传统住宅与园林建筑的入口处,大都运用“隔”的手法,创造入口奥如的境界。苏州园林的入口处,也常以山石、粉墙、花窗屏蔽,如拙政园腰门内侧以黄石假山为屏,鹤园门厅内侧以粉墙花窗为屏。“隔”的做法不仅限于“入门处”,而是奥如景域的普遍构成方式。实际上,隔景是园林中一种隔景区的手段本身不具备风景的内容,只是分隔以后各区形成不同的特色而已,空间被划分之后,分隔的景区之间仍有联系,增加景观层次,避免景物的一览无余,造就景物一层深一层,空间一环扣一环的格局,突出景观视觉范围时空的深邃特色。江南园林院墙分隔空间的比较多。常见的是波状起伏的“云墙”。拙政园的远香堂东南处的墙头上用灰瓦装饰,很像龙鳞片,两端装饰龙头龙尾,所以称之为“云墙”。墙西是进门的黄石假山,墙东是琵琶园。假山近琵琶园处,山势转折而怒出,恰将进园的门洞挡没于视线之外。从牡丹花坛折而南望,才发觉墙角一处幽静的小院,因一墙之隔院内外景色迥异,在移步中感受不同的空间体验。实墙之外也有用布满漏窗的隔墙,如北京颐和园的“水木自亲”隔壁,有一条灯窗墙,上面设计了很多简单生动的图案,窗面镶有玻璃,供照明与分隔两用。在明烛之夜,窗光倒映在昆明湖上,水光灯影,颇有趣味。

4.2借

借的过程是创作的过程,是构思的过程。园林是实实在在的山水创作,与山水画创作一样,强调“意在笔先”、“胸有丘壑”。要解决借景问题,就要在立意下功夫,通过实地考察和穷思梦想的构思,构想出独特的、天趣盎然的境界。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对于借景,计成认为“景到随机”,他是从空间、时间上和各种各样的景象上展开宽泛的借景方式,收纳借景对象。①空间上借景,主要有俯借、仰借、邻借、远借等,他重视“高原极望,远岫环屏”的远借景,强调“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同时主张“得景则无拘远近”;“倘嵌他人之胜,有一线相通,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如北京陶然亭公园接待室,于右侧湖面上设置竹亭曲桥作为府借对象;邻借体现景观的相互陪衬和有机联结。俯借,站在园中高处俯视远眺园外的景物,仰借,把园外较高的借到园中来。②时间上借景,计成强调借景“切要四时”,把握和捕捉不同季节的景观意趣。春天有“花香、细雨、飞燕、眠柳、桃花”;夏天有“荷花、林荫、溪湾、观鱼”;秋天有“枫林、菊花、落叶、湖平、山媚”;冬天有“寒梅、白雪、寒雁”;做到一年四季都有应时景致可赏,借以突出园林的季节景观特色。③自然与人文景观借景,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到“景到随机”地纳入园林取景。有视觉感受的湖光山色、花姿竹影,有听觉感受的莺歌鸟语、梵音?唱,也有嗅觉感受的“冉冉天香、悠悠桂子”,可以说是形、色、质、声、光、味的综合性因借,大大浓郁了园林环境的自然情趣和悠然气息。

4.3框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从中可以看出楹联门窗所起到的景框作用,充分利用楹联门窗在取景中的剪辑效果,是传统园林重要的造景手段。因为有不少景观,是透过观景建筑的门洞、窗、檐柱、栏杆、楣子所组成的框景,把景物收在视域范围里所形成的一幅画面,形成景物的观赏面。主要是“视点———景框———景物连成一线”,形成园林空间景象在纵深在线的延伸,如:广州越秀公园花卉馆景窗,它在廊墙上,前有内庭后有野景,人在亭内赏花时,漫步窗前透视庭外竹林登道野景,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开窗的中间是虚敞,观赏者位置比较固定,窗与景犹如一面镜子,有利于静态赏景。另外就是利用门洞为框景,运用门洞隐现出来的景物作为观赏之诱导,以园门为景框,利用门位和门形的构图轮廓,门内安排一组景物,如假山、孤石,花草树木、瀑布等纳入门景画面,使之成为园林富于画意的景物造型。著名的有苏州拙政园东部从枇杷园门看“香云蔚亭”或自“别有洞天”看“梧竹幽居”。游人在园林赏景时,可能是动中观景,由于视线不断移动,景物与借景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画面也出现了多种构图上的变化,称之为流动性框景,如沿着围墙或长廊一边有墙的单面廊,墙上按一定距离开设各式窗孔,廊柱之间形成的框,借以园外景观形成互动。人在廊中行走可以从每个窗口看到窗外不同的框景或是廊柱形成的框景,框景在一幅幅的变化之中,很有音韵律感。比较有名的就是颐和园的乐寿堂庭院,在临湖廊墙上设计了一组形状各异的漏窗,以流动框景的手法,借昆明湖上的龙王庙、十七孔桥、知春亭等景色,这段湖廊以乐寿堂为中心通往长廊的过渡空间,一进入长廊,广阔的昆明湖尽收眼底,勾勒出各种精美的画面。

4.4曲

“曲”与幽深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园林为取得幽深境界,在“曲”字上做了不少文章,曲径、曲廊、曲桥、曲岸、曲墙等等,古人云:“境贵乎深,不去不深也”,挖湖凿池须“曲折有情”;叠山堆石须“蹊径盘且长”等等,为了打破直线过长的单调感,避免景物的直、浅、露,故设置曲折的道路、桥、廊、岸、厅堂,如上海皇城庙九曲桥,饰以华丽的栏杆与灯柱,形态绚丽与庙会时的热闹气氛相协调。“曲”的表达在传统园林艺术中还有助于消弱“宏大”和淡化“人力”感,逶迤的假山,蜿蜒的溪流,迂回的蹬道,曲折的桥,盘曲的池岸,随行而弯、依势而曲的游廊,既阻隔视线的通视,拉大游程的距离,增添景观层次,消弱空间尺度和人工痕迹,显得小巧玲珑,富有自然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曲线的意象美感对古人造园艺术营造产生深远的影响,造园者对“曲”的使用是匠心独运,直入化境,其设计意匠源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讲究的是含蓄,所以园林艺术表达是缩小的自然写真山真水的意蕴,因而在空间处理上对人流加以引导和暗示,做到“曲”中有理、有度、有景,使观赏者不断变换视线方向,起到移步换景的作用,增加景观深度感。

5结论

园林建筑意境来源于园林景观的综合艺术,给观赏者的“情意”方面的信息,在“诗意”和“画意”之外的意。使人感觉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唤起以往的历史记忆联想,生出物外之情、景外之意。意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景观的特殊元素,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能赋予灵魂、生气、情思,使建筑意境含蓄、情致、深蕴、魅力、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萧默.建筑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2]廖建军.园林景观设计基础[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孙亚峰,邢洪涛.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传承与重构[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作者:邢洪涛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