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出现,不仅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还推动了我国环保工程的发展,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自然因素的应用,有效发挥了自身独特的生态价值。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风景园林建设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自然因素
前言
在园林建筑设计工作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在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然风景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积极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口号,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相关人员在设计风景园林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对于大自然生态的需求,合理应用自然因素,以便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要求,促使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行业高速发展。
1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
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应用情况来看,该设计具有综合性、艺术性、自然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到了生态学、建筑学、植物学等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不一定要具备一般建筑物的功能,但是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性,要突出园林建筑的景观功能,展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自然性也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将自然因素与景观建筑相结合,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此外,园林建筑身为公众场所也具备一定开放性[1]。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当前有关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建设场地的自然艺术,与建筑物充分结合,以此为人们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
2.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人员开展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结合建筑地点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根据地形优势设计相应的建筑布局,充分与建筑地点的地形相融合。通常情况下,供人们休息欣赏的场所都存在风景园林建设,因此,设计人员在建设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美观性,结合地形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一般情况下,园林建筑的尺寸以及外形要与地形形成一道天际线,以便园林景观能够浑然一体。但是当风景园林建设地地形存在较大起伏时,需要充分结合地形特点,根据地势修建园林建筑,满足园林景观浑然一体的要求。
2.2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2.1结合园林建设布局进行植物搭配
在传统园林景观中,部分设计人员过于重视人造景观,忽视了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最明显的便是传统园林景观中,人造景观过多,忽略了绿化面积以及植被面积。因此,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建筑地的实际情况,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打破人造景观较为生硬的感觉,将各类灌木、草坪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提高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可观赏性[2]。
2.2.2利用植被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格局
众多周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中,植物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植物身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成因素,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需要将植物与园林建筑相结合,为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由于一年四季的影响,设计人员在选用植物品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四季更替对园林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为园林景观赋予大自然的气息。
2.3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当中,水被诸多文人雅士应用与称赞,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水体,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空间感,使得景观变得灵动。此外,水体作为文化艺术气息的一种载体,应用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文化蕴意以及观赏性,两者相互结合,增添园林景观的灵动性与艺术性[3]。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体作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将其有效利用到园林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表现出园林景观的动态特点。在当前不少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景观与水体,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身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对于改善园林景观的整体视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植物、地形以及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和景观的整体空间感,增强了园林建筑的灵动性,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王贤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43-144.
[2]马玉桩.自然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73.
[3]魏开.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4):107.
作者:陈霜 单位:洪沪港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