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园林建筑混合式课堂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通过研究传统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特征,分析学生认知规律,探索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设计类混合式课堂教学方法,并根据园林建筑教学实践研究,对设计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结合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建筑设计类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发展。
1概述
今日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信息化教育平台已广泛进入人们的学习生活,更多人在移动网络终端获取信息,大量减少了传统媒介学习。各种MOOC学习平台众多,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进行师生交互学习已经没有技术壁垒。如何利用MOOC结合传统课堂进行高水平混合式教学,是实施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关键。
2传统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以西方建筑学体系为背景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已80年有余,结合国内情况逐渐演进形成出一整套完整的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了大量的设计类人才。但在长期以往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较难短时间解决的问题。
2.1教学时间僵化
在传统的设计类教学中,通常是固定讲授时间,不论课程安排的学时多少,大多数教师均将理论课程集中连续讲授,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对分离。课程后期再进行具体的空间操作,会导致部分同学将理论转化为设计的能力无法完全发挥。设计类课程需要调用大量的课上与课下时间进行设计绘图,而学生在课下设计操作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都将成为设计无法正常推进的原因。因此,一成不变的教学单元时间会带来低效的时间利用率,也难以解决设计环节中学生所有的问题[1]。
2.2教授过程单向传输
传统的园林建筑理论课堂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单向教学法为主,教师讲授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听取课程知识随堂模拟操作。此类教学方式适合普通的知识传授,讲究知识的层次结构与掌握。但面对园林建筑设计创意创新要求较强的课程特点下,需要课程更快速的知识传播与学生跳跃的设计思维。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已不能满足课堂内设计能力提高的要求。
2.3缺乏个体学习引导
园林建筑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维会使其推演出丰富的建筑方案,面对学生学习与操作中所产生的差异性疑问应予以重视,引导其解决问题将会造成最终成果的深化与多样化。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难逐一解决学生的所有疑问。同时针对学生个例问题,进行课上公开讲解也对多数学生无益。在传统的设计教学中,“交互式”师生信息交流时间显得尤为缺乏。
2.4教学反馈不足
传统园林建筑课堂上的教学反馈通常有课上师生交流、课下问卷与作业、考试等形式。但由于受课堂学习时间限制,交流互动大多很难深入,反馈周期较长,并不利于教师通过反馈进行课堂教学调整。同时,缺少信息化平台的记录与网络大数据分析,教师也很难将每次教学互动反馈的过程,进行客观科学分析。
3基于MOOC背景下的园林建筑混合式课堂教学
3.1MOOC与混合式课堂的特点
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逐渐盛行,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学习过程常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网络学习因此被称为“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2]。单独MOOC进行线上教育,能够较好的利用学生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但学生在保持注意力持久性与深入学习层面表现不佳。而混合式课堂是将MOOC资源与实体课堂进行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借助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流程方法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整合,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既能很好的发挥MOOC的优势,又能有效地弥补MOOC的短板与传统教学的不足[3]。
3.2基于MOOC的园林建筑混合式教学实践
园林建筑课程与2017年至今每年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全网公开授课,累计学习人数约4000人,课程受到专家与在线用户的一致好评。MOOC运行同期在校内进行混合式教学,受众专业为园林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
3.2.1自由学习:MOOC平台课程讲授园林建筑混合式课程中,所有的知识讲授均可在MOOC平台上免费获取视频及其他课件资料,学生可根据课程结合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线选择学习课程视频与课件时,可以根据个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通篇学习、选择性的学习、浏览学习及对难点反复学习等行为。通过MOOC进行的园林建筑课程,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地点不受限制,达到了自由学习的目的。学生在课下将部分难点和重点反复揣摩后,更加高效的回到课堂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积极推动园林建筑设计方案的进展。
3.2.2开放联动:课堂内外的交流园林建筑混合式教学中,通过MOOC平台进行了知识的讲授,但碎片化的知识,很难引领学生进入深入学习,尤其是将建筑设计方案深化的能力较为欠缺。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各种网络社交媒体、论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交流,使碎片化的知识,通过交流讨论转化为体系与实践操作能力。开放交流的课堂联动教学,大大的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兴趣浓厚。开放、分享、平等的理念将代替原园林建筑设计类课堂的教师一言堂、权威化的教学,打造出课堂开放,师生联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加强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功能与流程、教育理念道德宣传,塑造和谐、愉快、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4]。
3.2.3协作探讨:开拓社交平台的辅助教学在园林建筑混合式教学中,利用各种即时网络社交平台(QQ群、微信群等)组织讨论。围绕课程,建立各种设计指导群组、信息讨论群组等,开展协作探讨模式的网络社交平台辅助教学。教师在其中更多起到的作用是对设计方案引导、关键问题点评、难点解答等作用。而学生之间的协作探讨,使课程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增加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通过查看与研究群组讨论记录,也能让教师详细的了解学生设计思维演进轨迹,为教学积累与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产生良性影响,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3.2.4及时反馈:MOOC平台与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反馈在园林建筑混合式教学中,通过MOOC平台能较好的反馈出部分教学信息,如学生学习轨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数据信息。例如平台中清晰的反馈出学生在学习该章节时,对每节课的视频、课件、文档等内容的学习情况,使教师通过课堂学习和在线测试,对课程中的热点、难点及时了解与调整,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而通过MOOC中的自动课程作业批改,将部分的客观理论知识作业进行自动批改,教师便可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点对点教学,解决学生更为具体的设计问题,如此精准反馈且深入指导的建筑设计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抓住设计构思中的灵光一现,开展高质量的深化教学,避免设计中因信息反馈不及时而做出的大量无用功甚至是进入错误的设计方向。
3.3建筑设计类混合式课堂教学特点
通过结合MOOC的园林建筑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将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特点进行以下归纳总结。主要有教学目的性强、教学时间碎片化、教学媒介多样化、教学对象个性化等特点。
3.3.1教学目的性强化
基于MOOC背景进行园林建筑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对每一个教学模块均设计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在线平台上并非面对面教学,但课程内容可由学生主动选择,对应解决实际的设计操作问题。
3.3.2教学实践碎片化
MOOC教学将原有固定的课堂教学分解为若干个片段,对应的知识点也进行碎片化处理,用每一个模块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学习,使课程理论讲述部分的机动性增加,从而大大的降低知识难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3.3教学媒介多样化
利用MOOC教学平台学习园林建筑课程,可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介进行。另外在混合教学过程中,还可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目前大型网络MOOC平台均提供在线论坛,供师生进行设计图像、文字、语音等多层面的建筑设计学习交流[5]。
4基于MOOC的园林建筑混合式课堂实践的启示
作为园林建筑该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是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但在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一对一进行大量的引导与训练。而MOOC平台及时的解放了教师理论讲授的任务,能够得以分身到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去。另外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分组协作、师生交互、情景再现等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精神的形成。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打破讲台上下的师生关系,采用单元式的互动学习,在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平台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积极进行课堂翻转。使得每位学生在课上都能够拥有话语权表达自己设计的独特性,也激励学生不断的保持自我。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设计内容的主观反馈与学生掌握知识信息客观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而学生能够根据与教师的沟通与反馈,进行深化设计修改。
参考文献:
[1]毛志远,马珂.园林建筑课程实施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2):76-78.
[2]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4]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9-34.
[5]杨俊宴,史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探索[J].城市规划,2014(12):53-58.
作者:马珂 张立 毛志远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