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道路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道路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摘要:

通过对某道路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公路边坡所在地域的地质背景,分析了影响斜边坡稳定性的边界条件,合理确定了相关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评价了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地质条件,斜坡,勘察,地震,稳定性

某道路工程场地位于攀枝花市炳三区,场地北侧紧邻攀枝花炳仁线公路,南侧顶部是炳三区已经建成的D线及P线道路,西侧与学府花园住宅小区相邻。由于线路位置的调整以及炳三区2005年高强度开发建设,道路场地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根据F线道路设计标高结合现状地形标高,F线道路形成后,将在道路右侧形成43m~57m高边坡,原有勘察成果不能满足现在设计要求,需要对F线道路根据调规后的设计进行补充勘察。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1地形地貌

场地属中低山构造剥蚀地貌,斜坡地形,地势北低南高,场地北侧最低为拟建F线道路和炳三区F10,F11地块,斜坡坡脚为炳仁线公路,场地南侧为炳F13地块和P,D线道路,高程介于1268m~1335m之间,相对高差67m,自然坡度约25°~40°,在道路开挖地段局部存在有陡坎。坡面上植被发育一般,以低矮灌木及山地草丛等为主。

1.2地层岩性

勘察区地层岩性由新到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填筑土(Qml4)、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层(Qdl+el4)、第四系中更新统昔格达组地层(QfglⅡ)和华力西期花岗岩(γ)。各岩土层特征描述如下:①1素填土(Qml4):浅黄色、局部为杂色,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昔格达组泥岩粉砂岩碎块及碎屑等组成,干~稍湿,松散。该层主要为平整场地和公路开挖形成,分布不均匀,回填时间约3年,厚度1.0m~14m不等,在场地局部地段均有分布。①2填筑土(Qml4):灰白色,主要由花岗岩碎块及碎屑等组成,干,中密状。该层主要分布在P线公路路基位置,填土范围距在F线道路南侧,距离为25m,经分层碾压回填,揭露最大厚度为18m。②粉质粘土(Qdl+el4):浅黄色,含少量昔格达组泥岩粉砂岩碎屑,见铁锰质浸染。稍湿,可塑状。该层主要分布在表层,厚度小,钻探揭露厚度为0.9m~4.9m。③昔格达组泥岩、粉砂岩(QfglⅡ):昔格达组泥岩:浅黄色,矿物成分主要由粘土矿物等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水平层理,半成岩状态,胶结较好,遇水易崩解。岩芯层柱状、块状。昔格达组粉砂岩:浅黄色,矿物成分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组成,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水平层理,半成岩状态,胶结较好,遇水易崩解。岩芯层砂状、块状。④华力西期强风化花岗岩(γ):灰白色,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可见褐黄色铁锰质侵染,岩石中大部分矿物有风化蚀变现象,岩石多呈碎块状、块状,干钻困难,清水钻进岩芯呈粗砂状,碎块状,碎块状岩芯手捏可碎。该层在地表未见,根据设计标高,在开挖边坡北侧F线道路起始段将有揭露。

1.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

调查区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于滇、藏“歹”字形构造复合部位,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古有岩浆岩侵入,火山爆发,时至燕山期、喜山期构造活动仍然强烈。场区构造受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主要有纳拉箐断层、田保断层、烂泥湾断层、大渡口断层等,这些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岩性分布、山脉水系的走向,也都是控震构造。场地位于大渡口断层东南部,由于当地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时有发生,如1995年鱼鲊6.7级地震,1955年云南华坪6级地震,1995年云南武定6.5级地震和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东经101.9°)发生6.1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场地均有震感。

1.4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分布有地下水位置主要在掩埋填土位置和昔格达组土层内,水位一般较深,其他地段均未见有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型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场地内掩埋小冲沟及表层素填土、粉质粘土层内,勘察期间(11月)水量小,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受季节影响变化大,沿填土与昔格达组层间及沿冲沟排泄到坡脚。孔隙型潜水主要赋存在昔格达组粉砂岩内,主要由大气降水及上层滞水垂直渗透补给,沿昔格达组粉砂岩层面向下排泄,旱季时水量较小,雨季时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钻孔取水样进行侵蚀性分析。据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场地及周边未见污染源,场地土体对建筑材料微腐蚀性。

1.5不良地质现象

通过调查在勘察区内不良地质作用欠发育,坡面大部分地表保持原生地貌,局部地段由于工程建设,场地内堆填和场坪开挖,堆填和开挖量小,对场地整体影响很小。场地东侧(金泰民工板房)炳F13地块有一个小型滑坡体,为填土滑坡,滑坡横向宽约20m,纵向长度约10m,厚度约3m~6m,为小型滑坡,主要为地表水排放诱发填土滑动,场坪时表层小滑坡体将清除,小滑坡体对场地无影响。

2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评价

2.1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地质钻探情况,场地内未见液化地层。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勘察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自然边坡高度约57m,开挖边坡高度41m,坡度陡,抗震一般不利。

2.2场地斜坡稳定性评价

斜坡范围内岩土体主要为昔格达组地层,表层局部地段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路基填筑土和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强风化花岗岩。F线边斜坡植被较发育,目前边坡大部分地段保持原状地貌,仅局部有回填、开挖现象。从机场路至D线道路总体为斜坡地形,总最大高差为58m,表层植被覆盖较好,地层坡度相对较缓,昔格达组地层弱透水~微透水层,大气降水基本顺坡排泄出场地外,场地自然斜坡整体稳定性好。昔格达组地层遇水易崩解,在地表水长期侵蚀作用下,局部陡坎地段产生风化剥落等掉块现象,对场地整体稳定无影响。场地局部地段分布有经碾压加固的素填土,在雨季时会易产生浅表层滑坡,场坪时表层填土将清除。场地自然斜坡整体是稳定的。

3结语

1)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无液化地层。2)场地位于地震带上,历史上有地震发生过,需要加强防震设置。3)地下水带有微腐蚀性,对于有可能被腐蚀的材料,条件足够的话,需要对材料的防腐性加强甚至寻找新的材料进行替换。4)地层构成中有第四系中更新统昔格达组地层,这类地层遇水易崩解,因此要做好排水设施;在雨季施工时,对开挖揭露出该地层的地方要做好防雨措施。

作者:符兴义 曹光怀 李朝利 唐周鸣 单位: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科学,坚润堂,覃荣高,等.某尾矿输送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J].低温建筑技术,2016(1):97-99.

[2]朱明忠.东胜体育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J].陕西煤炭,2010(1):20-22.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4]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