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技术应用(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木工程技术应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木工程技术应用(3篇)

第一篇:土木工程灌浆技术与应用

摘要:

土木工程与人们的生产息息相关,土木工程灌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的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灌浆的工艺和质量。本文就土木工程灌浆的材料选择和灌浆方法选择进行了解,分析土木工程灌浆的技术要求和不同施工情形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土木工程;凝固时间;灌浆技术;灌浆方法;应用

前言

灌浆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在对土木工程进行灌浆时,灌浆材料和灌浆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所选材料和方法不符合施工要求,土木工程施工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土木工程灌浆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开展施工工作。

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我市某大街,拟建建筑物为某电力调度大楼,该大楼的建筑情况为地下2层,地上25层,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和灌浆方法实施灌浆施工。根据岩溶钻探施工成果报告,在桩底约为8c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溶洞和岩溶裂隙情况,顶板厚度小于1.5m,部分孔溶洞高在0.15~0.3m,孔内漏水或被钙质充填但是充填不密实,需要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2土木工程灌浆的材料选择

根据不同的灌浆施工特点应选择不同的灌浆材料,以保障施工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材料主要有以下三种:

2.1化学类灌浆材料

这类灌浆材料与其他材料不同,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在使用化学类灌浆材料进行灌浆操作时,施工人员能够更好的控制材料固化时间,而且这种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沉淀和分层的情况,且粘度也比其他材料低,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时,还可以对其进行原位修复止水,灌浆效果较好,所以这种材料在一些比较隐蔽的地下工程中应用较多。除此之外,化学类灌浆材料还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水性,但是这类材料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毒性较高,所以对于化学类灌浆材料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尽量减少材料给人们身体造成伤害。

2.2粘土类灌浆材料

在土木工程灌浆施工中,由于灌浆部位不同,所需使用的灌浆材料也不同。粘土类灌浆材料也是灌浆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材料,通常会选择粘土或亚粘土,这类材料都具有比较的吸水性和粘结力,只要遇水就可以直接崩解,而且稳定性也较好。在使用这类材料进行灌浆时,应科学合理配置各种不同的粘土,使粘土的特性能够更好的发挥,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灌浆的效果,通常会在配置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水泥,减少粘土的使用。该工程施工中选择的就是这种灌浆材料,通过将加入水、水泥以及速凝剂等组成灌浆材料,对工程进行灌浆施工。

2.3水泥基灌浆材料

通常情况下,水泥基灌浆材料也是使用比较多的材料,这类材料只要是由二水石膏和硅酸盐水泥所组成的,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磨和组合即可用于工程灌浆,水泥基灌浆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水泥粒径相对较小,所以能够较好的满足土木工程灌浆的施工要求,防止开裂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材料也存在缺陷,那就是稳定性较差,这类材料一旦受到水力冲刷,很容易被稀释,给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3土木工程灌浆的主要方法

该工程中,根据工程不同位置的地质条件,应选择不同的灌浆方法,就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灌浆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使用较多的灌浆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填充灌浆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裂缝较大或有岩土洞穴的工程,还有一些地下工程也会应用到这种灌浆方法。②渗透灌浆,这种方法不会对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总体特性造成影响,比较适用于砂砾层的灌浆施工。③压密灌浆法,也是用的比较多的灌浆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借助外部压力,才能将浆液注入到地层,是一种在粘性土质层中应用较多的灌浆方法。除了上述三种灌浆方法外,还有电动化灌浆法和劈裂灌浆法,其中劈裂灌浆法主要是通过在地层内发生水利劈裂作用,使得浆液能够顺利进入地层,从而达到灌浆的目的。由于不同灌浆方法有不同的施工工艺,在不同地层中有不同灌浆效果,所以土木工程的灌浆施工应根据灌浆施工地质环境、施工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法。

4土木工程灌浆的技术要求

4.1灌浆压力要求

土木工程灌浆技术多而复杂,所使用的灌浆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灌浆基本要求是不会改变的,也是影响灌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土木工程灌浆技术中,灌浆压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防渗和加固的效果。灌浆压力是浆液在地层中扩散的主要动力,其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灌浆部位的底层条件、灌浆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都会影响灌浆压力。一般来说,浅部地层的灌浆压力小于深部地层,化学灌浆压力小于水泥基灌浆压力,渗透系数越大的地层灌浆压力越小,所以土木工程在进行灌浆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灌浆压力。

4.2浆液凝固时间要求

不同工程对浆液的要求不同,浆液在凝固之前其粘度变化一般不会很大,浆液凝固时间属于浆液自身所有的特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改变浆液的凝固时间和浆液性能,通常会在浆液中加入膨胀剂和速凝剂等化学制剂,使浆液的性能提高。浆液的凝固时间一般为几秒到几个小时,主要是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凝固都属于合理凝固时间。浆液本身都会存在有自身的优势和不同,所以在灌浆施工时通常需要对浆液进行性能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工程施工的理想浆液一是应当保证浆液的流动性和注入性等要求,二是浆液要能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实现凝固。

4.3浆液扩散半径和距离要求

在对土木工程进行灌浆操作时,浆液的扩散半径和扩散距离会直接影响灌浆的效果,所以施工时应使用合适的理论公式对扩散半径和扩散距离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浆液的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还会受到地层渗透系数、浆液浓度、灌浆压力等因素影响,通常来说,灌浆压力和渗透系数越大,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也会越大,浆液有效半径还会随着浆液浓度降低而增大。

5土木工程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5.1灌浆技术在地基漏水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漏水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所以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灌浆施工,地基漏水在岩溶地区土木工程施工中更为明显。膜袋灌浆是地基漏水中比较常用的灌浆方法,应选择耐磨性比较强的膜袋,将水泥浆装入膜袋,然后通过水泥浆的相互挤压,降低水泥浆的水分,从而加速水泥浆的凝结,达到灌浆的目的。在使用这种灌浆方法时,应保障膜袋的质量,尽量选择尼龙膜袋或聚丙烯膜袋,严格控制砾石和泥浆的比例,提高灌浆的效果。

5.2灌浆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在对其进行灌浆施工时会存在较大难度,但是土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岩溶地层,所以岩溶地区灌浆技术的选择非常重要。该工程施工中就存在岩溶情况,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岩溶地区的灌浆处理还没有形成较好处理系统,技术人员通常都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来选择灌浆方法。一般来说,有填充物的岩溶地区,灌浆施工比无填充物要大。所以,该工程在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熔岩的深度和熔岩大小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工程检测结果,岩溶洞隙的埋深较小,顶板厚度也小于1.5m,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注浆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先进行挖除,然后再用混凝提进行嵌塞,对于孔溶洞高在0.15~0.3m,孔内漏水或被钙质充填但是充填不密实的位置,应尽可能使用高压灌浆的方式来使岩溶地区的填充物更结实和牢靠,使土木工程的地基能够更加牢靠。这种灌浆方式,还可以使工程的防水系统更完善。另外,对岩溶地区进行灌浆施工前,还应对岩溶的施工岩层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岩溶深度和岩溶大小采取合适的灌浆技术,保障岩溶地区土木工程的灌浆效果。

5.3灌注技术在岩缝大量吸浆中的应用

在对土木工程进行灌浆施工时,岩缝很容易出现大量吸浆的情况,但施工所使用的水泥量通常都是有限的,岩缝大量吸浆不仅会达不到施工的要求,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首先施工人员应控制进入岩缝的砂浆体积。尽量减慢灌注的速度,使浆液能够快速凝结,减少岩缝吸浆量。另外,还可以降低灌浆压力来减缓砂浆的流速,使砂浆能够在自流的过程中实现凝固,还可以使用多次灌浆的方式来改善岩缝吸浆的情况。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浆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应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先进灌浆技术,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作者:郭新 单位:南宁铁路局房产生活段

参考文献

[1]阮小林,吴俊.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05(30):91.

[2]杨延强.土木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技术与方法[J].河南科技,2013(10).

[3]孙敏.刍议土木工程灌浆方法与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第二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创新分析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会需求的增加,虽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土建工程项目时仍采用大量传统的施工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同时还影响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关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的策略,希望对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建筑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最近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的难度不断增加,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因为,虽然影响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众多,但施工技术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因素。目前,我国土建工程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将从介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入手,介绍基础的施工技术,分析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策略。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1.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现状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实际应用。①从理论研究入手进行分析。我国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晚,现有的一些理论知识大都是借鉴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体系。而且,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的理论知识也被引进到该理论知识体系中。例如,非线性分析、最优路径等等。②从实际应用入手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现有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体系逐渐完善,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严重脱节,无法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经验,却忽视了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此外,在土建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还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没有人负责施工技术创新工作。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目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在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土建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1.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土建工程项目和一般的项目不同,具有显著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等众多特点。虽然,有些土建工程项目看似相同,但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采用的施工技术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为,在施工技术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业主的需求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各具特色,其采用的施工技术也是各不相同的。此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条件是不确定的,在施工前虽然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并不能准确预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这大大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1.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创新同样重要。最近这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虽然,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方面最大的差距就是创新能力,我国施工技术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无法满足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必须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提高建筑项目的品质;

(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而施工技术创新是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施工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还将大大降低施工的成本,增大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

2土木工程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虽然,工程项目千差万别,采用的施工技术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些基础性的施工技术是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会涉及到的。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下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1)地基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地基施工,而地基施工的质量也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承重效果。因此,在地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法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例如强夯法、碎石桩地基处理法等;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要避免出现裂缝。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环境湿度不合理等等。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要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施工单位更加关注的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根本就没有想过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而且,施工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也影响了施工单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传统的施工技术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效率,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施工方案、落后的施工技术。依靠人力资源完成工程项目不仅会降低施工的效率,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策略,提高施工技术创新的能力。

(1)改变建筑企业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要想提高施工技术创新的水平,必须要改变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创新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施工技术创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建筑企业应在企业内部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地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管理小组,负责施工技术创新工作。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创新意识,鼓励员工进行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2)加强对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的效率。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敢于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倡导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新型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新型预应力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通过使用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结合环保思想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的难度是比较大,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的。为了改善施工现状,建筑企业应改变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建筑企业可以从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入手,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污染源包括光污染、噪声污染、扬尘污染等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分析一下导致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尽量使用环保技术代替现有的施工技术。例如,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覆盖、散水作业等。

(4)以节能降耗为核心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目前,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浪费,这不仅大大增大了施工的成本,同时也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相关的统计发现,建筑材料费用占工程总费用的70%左右,使用节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因此,在施工技术创新时应重视节材技术的研究。

5总结

总之,目前我国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视,研发出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改变建筑施工的现状。

作者:卢丹 单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安逸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6,01:64+66.

[2]瞿春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88~89.

[3]张凌夫.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江西建材,2015,18:123+130.

第三篇:土木工程BIM技术实习课程改革

摘要

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认识实习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现存的一些问题与弊端,提出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融入认识实习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

认识实习;BIM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0前言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之后第一个实践性教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建立对工程建筑物构造及施工工艺感性认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步骤。通过外出实习首先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范畴与领域,很好地拓宽学生视野。其次教师在授课中宏观地讲解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学生虽还不能完全理解与掌握,但通过此类工程熏陶,对于形成工程意识有着显著作用;再次,通过去工地的实习,可以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但长期以来,认识实习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实践教学资源有限,没有配套的教学基地,所以教学效果往往欠佳,改革认识实习教学体系、建立适应于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认识实习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普及对认识实习课程体系的重构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它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工程设计、建造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学生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认识。因此在认识实习课程领域及时引入新的BIM手段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显得更为必要。

1认识实习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单一,工程覆盖面窄。当今教育界关于“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教学模式以达成共识,所以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不应局限于建筑工程或路桥工程某一域,而应该建立起与大土木相适应的认识实习教学内容。地方本科院校中,众多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少,认识实习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学校内部或学校周边的已建和在建工程,工程覆盖面非常狭窄,对于拓宽学生视野能力非常有限。

(2)教学时间短,无法涵盖工程建设全周期。地方本科院校认识实习的学时一般是开设一周左右,条件较好的学校最多开设两周,这样短的实习时间学生往往只能看到建筑施工的一个阶段或者局部的部位,无法建立起完全宏观的直观感受,因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习模式落后,填鸭式教学为主。现阶段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认识实习仍以老师先去周边在建工地考察备课,选择好合适的实习场地,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去现场由老师或现场技术人员讲解,学生“听—看—记”单向灌输,整个过程学生非常被动,同时由于工地空间狭小,施工一线噪声较大,使得讲解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无法听清,此外实习人数众多,秩序差,造成教学效果更加大打折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与锻炼。

(4)考核体系单一,评价不全面客观。认识实习成绩的考核一般来说由于现场人数众多,维持秩序困难,无法鉴定学生的现场学习情况,大多情况下依据学生的实习报告来给定成绩。实习报告从一定程度来说确实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实习质量,但也存着在考核方式太单一,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蒙混过关的弊端。

2BIM技术在实践教学领域的优越性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意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工具,被视为未来建筑工业生产力提升的主要革命力量。它通过建模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的共享可视化操作。对于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便于各方主体协调与沟通,从而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引入BIM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仿真,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工程环境,学生通过电脑操作即可达到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实习的目的,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土木工程众多工程中都存在着施工周期长,现场安全无法保障,施工过程不可逆等特点,使得现场实习往往难以开展。BIM技术的出现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巨大便利,其提供的超真实、可靠、经济、安全的实习环境具备现场实习所不具备的教学功能,虚拟仿真教学,可以彻底解决学生实习、实践条件不足、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基于BIM技术的认识实习体系改革

BIM技术的普及对于认识实习体系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建立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体系势在必行。

(1)学校加大硬件投入,增设BIM实验室。2014年7月1日,住建部在《关于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要促进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建筑领域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所以地方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跟上国际潮流,引进BIM实训室,推广与应用BIM技术,才能使人才培养不脱节,同时为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在内的其他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硬件支撑。

(2)选派教师进行BIM培训,增强建模能力。实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依赖于一批优秀先进的实验教师队伍,没有教师能力的提高,改革也无从谈起,因此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掌握先进的BIM技术是课程改革的先行措施。使得教师能够依据当地工程建立模型,为课程的开设、选点提供技术支撑。

(3)选取典型工程案例进行建模,学生对实习项目提前建立宏观概念。选取学校周边不同类型的工程如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等典型在建工程建筑进行BIM建模,形成三维视图,让学生在实习前,通过电脑即可参观工程各部位的结构构造、各阶段的施工工艺,形成大而全的工程感性认识。

(4)增加课时,同时将集中时段实习改为分散时段实习。针对现阶段认识实习为一周的集中实习,使得学生在现场只能看到某些部位的工程构造或某个阶段的施工工艺,无法通观全局全域的弊端,可以让学生的实习不是完整的一周或二周,而是依据实习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先让学生自身根据讲义操作步骤建立某个工程部位或施工工艺的BIM模型,随即马上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教学。此过程可能为一天或半天,待实习项目施工到下一个典型关键步骤再重复上述步骤,在增加总学时不多的情况下将实习时间分散到各个工法部位,这个实习过程可能持续一个学期或者更长。

(5)改革评价体系,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全方面监控。改变以往实习考核方式仅仅依据实习报告比较单一的情况,增加BIM小型建模的作业;同时严格控制每次实习人数,分批次多次进行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条件听清现场的教学内容,同时便于上课教师对于现场纪律的掌控和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掌握。根据学生实习情况综合评价。

4结论

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认识实习课程体系的改革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实习模式教学内容单一,工程覆盖面窄,教学时间短,实习模式落后,考核体系单一的弊端,全方位、全周期的认识实习对于学生提高工程感性认识,形成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雄文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松林,吴萱,吕晓寅.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2.42(1):27-28.

[2]彭第,吴景华,靖向党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5(4):55-56.

[3]陈丽萍,陈述。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234-235.

[4]杨荣华,连宇新.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建设教育,2015(6):19-22,26.

[5]白润波,刘福胜,朱坤.BIM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以山东农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例[J].高教论坛,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