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下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优化四川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调研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分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从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完善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创设实践课程微信公众号以及毕业论文管理平台、高效利用虚拟实训平台、优化师资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优化
为应对新经济快速发展对新型工科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如何顺应新工科趋势,基于互联网开展实践环节,对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将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土木工程新型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一)实践课程的构成与实施现状
四川开放大学土木工程的实践课程由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四部分构成。生产实习为期2周,学生联系适合的岗位实习,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选课情况及课程进度完成两项任务并提交成果;毕业实习为期2周,学生在项目上进行实地参观及调查,记录完成的工作并撰写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为期10周,学生从多个备选版块中选择一个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以上实践环节的实施从学生选课、指导教师选聘、实习单位的联系到实践成果的汇总、评分等均由各教学点组织完成,采用线下模式开展工作。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践教学优势分析
1.开放大学具备优质的远程教育硬件软件
四川开放大学一直深耕远程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具有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和信息化支撑平台。教师远程教育经验丰富,教学支持服务能力强。学生入学便接受开放大学学习网的使用培训,具有在线学习能力。因此,“互联网+”的实训手段在四川开放大学具有推广基础。
2.土木工程学生的工作性质便于开展实践教学
对5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就职于建筑行业,超过50%的学生在施工企业工作。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多,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加之国家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活动[2],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企业还可实现员工再培训。
3.成人学生的年龄构成有利于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手段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土木工程学生年龄在40岁以下,能熟练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的新媒体软件,对新型教学手段接受度高,喜欢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便捷的学习途径。接受调查的学生有近80%希望通过网络直播课进行学习,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虚拟实训平台完成实训,可见基于互联网的实训手段很受年轻学生欢迎。
(三)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实践常流于形式
目前实践课程的实施细则不能体现新工科的培养目标,未结合建筑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动态需求,也未充分考虑教学点分散、辅导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及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由于缺乏翔实可行的实践环节实施细则,实践课程对学生吸引力不够,考评不够严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差,导致实践环节的操作存在流于形式或质量不高的问题。
2.实践环节未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实施
目前实践环节一般采用线下模式实施。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线上线下协同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用更生动的图像和视频、多样的文字、多元的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更便捷的学习途径。
3.缺乏专业的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种类众多,各教学点的教师管理任务繁重,还存在跨专业管理的情况。加之学校专职教师与建筑行业实践有一定脱节,缺少一线技术经验。因此,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是各地的通病,必然导致实践环节不能有效开展。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一)结合行业新发展,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笔者对100余家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有70%以上用人单位希望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适应新工科的课程版块,如智能建造、BIM技术等,近80%的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来以加强其实践能力。同样,对500余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并掌握建筑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此,教师团队应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展开教研,走访建筑行业单位,结合实训基地条件以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在此,以BIM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由于BIM可贯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是工程信息的高度集成,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工程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3]。将BIM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线上实施平台。具体操作如下:指导学生依托实际项目,从图纸设计到工程造价预算,施工现场管理和项目运营维护等进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模拟[4]。这种利用BIM可视化及全过程模拟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实践。另外,学校争取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BIM实训中心,此中心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施工管理中,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二)完善线上教学平台实践课程教学资源
首先,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完善线上文字资源,让学生有章可循。从实践目的、实践方式、任务量化、进度安排、实践成果、参考模板等方面提出详尽的要求,形成学生易理解、易操作的实践实施方案。其次,增设视频资源板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实践课程的课内视频,着重讲授理论知识、任务下达和成果要求;二是实践课程的课外拓展视频,聘请校外专家针对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施工工艺、项目管理经验分享,开拓学生的视野;三是由课程教师、现场工程师以及信息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团队,在项目现场开设直播课,对施工流程的重要节点及工艺进行讲解并录制视频,优化后上传课程网页,同时根据视频中的知识设置在线考核板块,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考核后可以认定一定的实践课程学分,帮助没有实践条件的学生完成生产实习的环节。再次,利用学习网实践课程论坛,定期开设教学活动周,主持教师分享优秀项目的施工工艺、方案等,并组织学生围绕既定主题展开讨论,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可以作为课程设计板块中社会调查报告的成果。
(三)利用实践课程公众号实施课程管理
四川开放大学土木工程成人学生50%以上就职于建筑施工企业,工作流动性较大,80%以上的把微信作为主要社交工具。笔者拟开发“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微信公众号,设置“课程主页”“互动课堂”“虚拟实训”等版块。“课程主页”提供实践课程目录,学生点击所选课程查阅实践任务及要求,还可链接进入开放大学学习网学习线上课程资源;“互动课堂”会展示视频资源、提供直播课堂链接或是课程论坛入口。“虚拟实训”提供土建类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链接入口,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实训模块操作,实现碎片化学习和实训,可极大提高学生实践兴趣及学习效率。
(四)开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线上管理平台
专业负责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开发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线上管理平台,实现任务书布置、开题报告审核、各稿批阅、查重、评分等环节的在线完成,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互动及修改记录均在系统中可以查阅,最后的论文成绩链接入学校实践环节系统进行归总,可省去地市州分校录入毕业论文成绩的工作并避免出现漏登、错登。
(五)合理高效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平台
调研表明超过50%的学生希望在虚拟实训平台完成实训,由于建筑类成人学生工作地分散,地市州实践教学硬件不足、师资匮乏。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在线教育的进一步推广,相信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在未来会成为课程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校于2018年采购了“施工工艺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包含50个知识模块,设计较人性化,软件重现施工场景,以游戏任务的方式进行,配以文字和语音解说,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指导老师根据实践教学需求设定必修及选修模块,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在线学习后在三维仿真场景中完成实景考核,系统进行评分和解析,最后提取成绩数据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板块的成绩。
(六)加强实践教学监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手段
目前考核主要依托教学点收集实践环节纸质成果及教师的成绩考核表,汇总成绩并上报省校,存在监测力度和考核维度不足的情况。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手段以及加强教学监测提供了便捷性。鉴于实践环节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原有考评方式可以调整为线上签到情况、小组讨论表现情况、收看直播课记录及考核成绩、虚拟仿真实训软件使用及考核分数、线下实践报告、企业评语、指导教师评语等多元化方式,为各个项目设定权重计算合成分数对应各个实践环节课程。由于考核内容增多,教师参与度高,考核维度广,考核评分更能反映学生真实情况与课程成绩[5]。
(七)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适应线上线下实践教学
1.建立实践课程双导师制
基于新工科的要求,土木工程实践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设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可以发挥不同导师各自优势,更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校内导师从线上教学的角度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导师侧重于线下培训学生实践能力并参与线上课程的资源建设。为保障长效运行,学校应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可由课程辅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6]。
2.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配备“双师型”教师
四川开放大学建筑类专职教师较欠缺工程实践经验,也较少对BIM技术开展教学和科研。对此,除积极引进交叉学科教师以外,还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及学术交流,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7]。同时,学校层面要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教师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进入普通高校或建筑科研机构深造,加强教师与行业的联系与互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学术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加强辅导教师实践环节教学培训
四川开放大学拥有20所市级开放大学、127所县级分校,1万余名土木工程在籍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但缺少专业辅导教师。对此,省校要组织各地辅导老师参加实践环节教学培训。一是利用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在“云教室”组织云端视频培训;二是利用网络会议开展教学研讨和答疑。培训的重点集中在实践环节的流程、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线上实践、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等。如此,搭建好省校主持教师、分校责任教师、教学点辅导教师的三级教师体系,为顺利开展专业实践保驾护航。
三、结语
为适应新工科的需求,需要努力构建“互联网+”下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动态调整实践培养方案、完善线上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多维度移动实践平台、完善师资结构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更便捷的实践教学环境并强化支持服务手段,从而培养有工程实践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
作者:何雅妮 杨杰 单位:四川开放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