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实践能力培养土木工程学科育人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研究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分析研究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了三点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措施:在校企合作层面,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实践增强研究生学科认知,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凝聚科研力量,形成良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双导师制引导育人层面,建立双导师分工协作制度,完善校外导师考核与激励方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在实践能力评价层面,围绕培养实用型工程人才,构建与实践能力挂钩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强化实践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学习。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随着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我国传统工科教学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部分高校传统工科研究生教育在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实践性环节更多在实验室完成,因此出现部分工科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现象。教育部于2017年4月8日在天津大学召开关于新工科的建设研讨会,会上达成“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程专业的根本”的新工科教育理念共识。在学校与学生层面,新工科理念提出要根据产业建设专业,探索工程教育方式,强调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其今后的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高校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在《行知行》中言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于技术理论的深入理解,需要经过实践才能灵活运用,仅通过书本学习无法领会土木学科的真谛[1]。为了适应工程行业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需求,众多工科院校开始尝试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例如,国内湖南大学率先在研究生实践的课程目标、课程形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华北理工大学提出建设校内科创平台和校外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明确细化各实训阶段的考核要求,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从而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既重视基础理论教育,也重视生产实践教育,但仍存在部分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科部分研究生实践主观能动性不强的原因,对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研究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不了解学科特点
部分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土木学科特点了解不足。本科阶段主要进行力学原理与专业基础的理论学习,部分研究生依然保留本科生时只注重理论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过渡到研究型、创新型的研究生主动学习模式中[4]。土木工程学科很多重大理论与原始创新都来源于工程实践,而不是理论本身。土木工程学科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不仅具有理论性,同时还有实践性与经验性。对于学科规律的总结与推广,仅进行公式推导或者理论证明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工程应用。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部分土木工程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头顶烈日或冒着风雨对岩石、土块、试样等开展检测或者试验,实践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巨大的噪音和飞扬的尘土,相比室内凉爽干净的环境,实践需消耗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研究生因此不愿参与生产实践。实际上,仅仅依靠理论分析难以充分描述土木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难以理解实际生产时遇到与理论结果不符合的情况。在求学过程中,学生对土木知识的理解是“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许多复杂的公式与机械性原理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浇灌汗水与智慧才能加深体会。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学生较关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并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西汉礼学家戴圣在《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教育出能够服务社会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远离生产一线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缺乏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研究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5]。对于实用创新型土木研究生的培养,除课堂、实验室学习之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项目中是学生工程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借助企业搭建的学习平台,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与技术革新方向,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职业素养。
二、面向实践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力度
首先,选择优质对口的校外合作基地,培养土木工程前沿视野人才。在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校外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工程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完成知识储备向工程素养的转换,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前沿视野。其次,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着眼点,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主要职能是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还承担着推动科技革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发展需要相关科学技术和后备专业人才的支持。高校拥有集中、稳定的科研平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储备,但高校传统教育模式较少接触到实际生产建设一线。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课本知识教学滞后于实际工程应用,造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建设脱节的现象。因此,学校与企业在科技进步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上的需求上是一致的。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生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践教育能为理论教育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理论教育为实践过程提供后继人才,工程实践是两者结合的纽带[6]。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以企业开展的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学生研究方向,以解决企业生产的技术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科技创新制定研究计划,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模式。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培养方案,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实际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然而学生的实践时间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学校与企业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校外培养方案对于学生能否取得实践成果十分重要。针对建设过程中项目难点,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各项合作,达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信息互通的效果。企业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了解实践培养目标,以便提出具有一定灵活度的培养方案。有效的实践培养方案有助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拥有切实的依据,提高研究生实践培养效率。
(二)建立双导师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
首先,研究生学术指导以校内导师引领为主,校外导师协同指导为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引路人和责任人,拥有丰富教育经验与实践能力的校内外导师是开展培养实践性人才教学的前提。目前,校内外导师培育学生的过程相对独立,难以合力发挥出指导学生实践的最大作用。实际上,土木工程作为一门来源于生产建设的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需要校内导师传授基础理论,同时还需要来自工程一线的企业导师发挥实践强项,引导学生建立理论学习促进实践能力培养、以实践深入认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7]。其次,完善校外导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校外导师一般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从事忙碌的生产活动,工作压力大,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生实践指导中来。另外,校外导师育人激励制度不完善,未能充分激发校外导师教学活力。事实上,校外导师因长期接触工程一线,不仅掌握最新技术的应用,还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在指导研究生实践上拥有较大优势。在实践过程中,校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与研究方向,结合学位论文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工程建设过程,鼓励学生在工程现场发现与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与完善研究生的实践能力[8]。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外导师要积极利用专业优势,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以及传授经验。根据研究生实践效果,企业、学校通过合理的绩效制度给予校外导师适当的奖励,提升校外导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成就感。最后,加强校内外导师沟通交流,保障培养计划的统一性和高效性。设置双导师制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工程素养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在培养环节需要校内外导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育人模式研究师密切合作与交流。校内导师为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校外导师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保障培养计划的统一性与高效性,校内导师须主导学生的培养过程。校内导师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责任人,应了解企业情况、工程项目进展以及学生实践过程,对于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要亲自把关,防止弄虚作假行为出现。同时,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要积极交流,以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研究课题,保障研究生培养计划的统一性和高效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另外,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实践项目。企业和学校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校内外导师更新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研究生转变自身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荀子在《儒效》中言道:“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实践学习的主体依然是学生,研究生须调整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校外导师的安排管理下主动通过查阅资料与开展调查弥补自身学习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9]。
(三)建立与实践能力相关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实践过程考核
首先,建立实践能力多目标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参与度。现阶段,学校对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考核主要以“活动记录、实践时长考核”的形式进行。笔者发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局限于结果导向的培养考核机制,现有的考核制度对项目的过程缺乏有力的监督。另外,这种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部分研究生在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有些学生怀着侥幸的心理,编造实践材料企图蒙混过关,这样参与实践活动实际上毫无意义。所以,要设定合理的考核目标,建立多目标考核体系,促进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质量过硬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其次,强化实践过程考核,引进校外导师评价意见。校外导师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负责人,指导研究生了解工程项目,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研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校外导师根据学生参与项目的表现和创新成果进行记录与评价。校外导师通过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激励研究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查阅资料、认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校外导师意见纳入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范围中,重视校外导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与意见,发挥校外导师实践经验丰富的特长,从实践角度发现学生不足,督促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最后,实践能力与学位论文评价挂钩,重视研究生能力培养。著名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中言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依据客观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和服务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实践能力评价融入到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中,对于促进研究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开题报告撰写、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中,将培养重心围绕在研究生实践能力提高上。根据论文研究的进度进行动态考核,参考工程的特点作为评价指标,体现研究生学习的工程实践性,从而增强研究成果实际应用价值与研究生培养成效。
三、结论
1.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一个强化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逐步在实践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更高效的协同机制与科学管理模式。
2.依托双导师制优势,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通过对校外导师的考核与激励,提升校外导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校外导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工程素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
3.强化实践过程考核,建立与学位论文评价挂钩的新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多途径考评,采取全过程动态管理,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效率,为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作者:侯天顺 郭鹏斐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