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问题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问题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问题探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从优化课程体系、重视科研实践等方面探索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基于当前高校研究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研究生肩负着学术研究的使命,是推动未来科技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研究生教育在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培养研究生自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同时要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这样才满足新时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邵永健、毛小勇指出当前课程体系满足了知识结构的培养要求,但对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依然相对薄弱[1];杨慧珍指出,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资源有限,学校应与社会用人单位或者研究所开展合作,共同建立研究生创新教育机制[2]。如何面对市场需求,立足自身条件,寻求自身发展,成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3]。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了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本文分析了当前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

(一)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学科分支多、专业广泛、综合性强是土木工程专业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土木工程师在步入岗位之后将面临复杂的工作,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必须明确行业的人才需求导向,不断优化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断强化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土木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优秀的能为现代化建设助力的土木工程师,他们在具备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对实际工程分析的能力。能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敢于开拓创新和不断实践,以及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快速适应现代化工程不断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施工设计、工程监理等与实际工程相关的工作,他们不仅要掌握一般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趋向多元化,由单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培养模式。

二、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1.课程体系不完善土木工程师所要求的内容在课程体系中没有全面呈现,新兴学科领域内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不利于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平衡,缺乏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不利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缺乏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选修课设置较少,研究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方式不新颖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没有打破教师主导式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达不到真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自主学习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内容多以理论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导致当代研究生学非所用[5]。而且专业课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能力产生不利影响[6]。3.缺乏实践性训练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的实践训练不足,缺乏相应的创新实践环节。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能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即使理论知识充足,但不能充分地将其运用于实际当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不能有效达到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差异对比。1.国内: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行导师管理制度,即学生由双方互相选定的导师来指导其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术研究及培养计划;教学方式则是根据个人研究方向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并依照培养方案修完学业;我国研究生学年制一般是三年制,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以学习课程为辅;学分制则是学生按照自己专业选择课程,取得培养计划中要求的相应学分即可。2.国外: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把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实行多位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教学方式则采取分开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学年制一般是两年,主要以学习课程为主;学分制则是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储存、转移和累积,并可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内自由流通。综上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学年制以及学分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生的培养趋势逐渐多元化,国外更倾向于把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在硕士生指导方式上则采取多位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学生也可汲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潜力,开拓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对比之下,国内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实行单一导师制度,仅学习专业领域内的规定课程,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制定培养目标。任何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就是制定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使研究生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运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及解决方案。

(二)确立核心课程。设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每个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分类,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此确立核心课程并制定详细的课程规划。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不再受传统选课约束,根据个人兴趣及就业去向选择主攻方向,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7]。

(三)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程中为学生引入实际工程问题,增加案例教学内容,注重加强规范学习,强化工程语言的专业表达,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氛围。为学生创造能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机会。教师有意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主动研讨、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辅助指导其开展独立思考和积极动手的实践学习,并采用相应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来有效保证学习效果。

(四)创新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考查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关键指标,更是应用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当注重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工程,才能体现学位论文的实用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时,在保证严格参考开题、中期审核和答辩等方面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应将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四、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既要注重基础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又要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同时还要满足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因此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应做到以下几点。1.以专业基础和实践类课程为主体,将人文社科类课程作为补充,开拓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度和课程挑战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开设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这样不仅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对今后参加注册考试和行业工作能力培养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生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除了以教师板书为主的传统被动式教学外,还需增加研讨会、科研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不再单一的以现有教材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而是进行模块化教学,将教学课时分解成若干模块,并对各模块制订相应教学主题,针对课堂上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将学生分组,通过查阅文献、理论模拟、设计实验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教学还应结合慕课、互联网课程,将具体的知识点教学交给网课,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将课堂真正变成开放式的、启发式的教学阵营。强化线下讲座环节,有利于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学科前沿知识,为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打通创造条件,为人才的创新培养奠定基础。

(三)积极创建科研平台。高校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需要为学生积极地创建科研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拓展实验课教学覆盖面。建立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以及研究实验中心,努力搭建院校合作平台,保证院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开放型试验项目,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

五、结论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教师不再单一的以现有教材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而是进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方向;在课程中为学生引入实际工程问题,增加案例教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工程,才能体现学位论文的实用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时,在保证严格参考开题、中期审核和答辩等方面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应将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基础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以专业基础和实践类课程为主体,将人文社科类课程作为辅助补充,同时开设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为今后参加注册考试夯实基础。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加研讨会、科研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校创建科研平台,建立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以及研究实验中心,努力搭建院校合作平台。结合线上慕课、互联网课程,强化线下讲座环节,为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打通创造条件,为人才的创新培养奠定基础。

作者:王斌 李藤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