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灾害及防御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木工程灾害及防御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木工程灾害及防御初探

摘要:土木工程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受某些因素影响也会引发很多灾害。土木工程灾害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不同类型的灾害具有不同的特征。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人为灾害是可以有效规避的。之所以许多土木工程灾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防御能力不强,防御灾害的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选址不合理、设防标准不科学、设计不当、违规操作以及后续管理不善。为了减轻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本文将深入探究土木工程抗灾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并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做好土木工程灾害监测与预防工作,提升防御设计能力与灾后处理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将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

关键词:土木工程;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有效措施

1引言

土木工程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尤其在建造过程中极易遭遇灾害。为了将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不仅要厘清灾害的类型以及其具有的特点,还要对无法防御的因素与预防的能力做出客观的分析,据此准确地制定出有效的防御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土木工程建设者应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处理问题,对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做出科学的分析,逐渐提升对土木工程实施前、实施中以及实施后的监控水平与抗灾能力。

2土木工程灾害的类型

土木工程灾害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种灾害具有不同的特征。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界引发的,主要是因某些地质运动和物质改变而导致的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以及次生灾害。例如,震级较大的地震可以使房屋瞬间坍塌,变为废墟,导致家破人亡;暴雨乃至洪涝可毁坏农田和村落,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使人无家可归;过度干旱容易致使土地干裂,导致农民颗粒无收,无法保证人们的生存问题;泥石流导致山体滑坡,冲毁房屋与村落;火山喷发的高温岩浆可以将所经地的一切事物烧毁等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经济财产的损失,还会对人们的生命构成威胁。如果自然灾害属于“天灾”,那人为灾害就是“人祸”,主要是由人类的某些不当行为而引发的,最终使人类反受其害。

3土木工程抗灾水平较低的原因

3.1选址不合理

有些建筑的选址缺乏合理性,建在泥石流经过的地区,或地震断层处,容易引发坍塌,因为质地不均匀的场地不适宜建设土木工程。如果迫于选址压力,只能选择此类场地,那么就要提升预防风险的能力。但目前这种能力恰恰是我们所缺乏的,还不能很好地预防或阻止灾害的发生。而且要想建设完备的监测与预防灾害的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过高的建设成本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损失,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地避开高风险的场地,在建设工程前就应做好规划,选择合理的场址。在汶川地震时,北川县城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这个地区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泥石流和滑坡,不适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

3.2设防标准不科学

设防标准影响工程的抗灾程度,较高的防灾水准有助于提升工程防御灾害的能力。图3的第一幅图片是震后的唐山,几乎成为废墟。在1976年,唐山市受到地震的影响,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出现此种现象,也许是设计者与施工者受到当时土木工程建设技术的制约,或对此地区地震程度的判断有误,建筑物基本上没有对地震设防,进而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为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较低水平的设防技术可能会使整个工程失去效用。

3.3设计不当

高水平的工程设计既要以现有的经济水平为基础,对灾害进行准确的认知,还要具有较强的承载灾害的能力。例如,在2012年,哈尔滨市一辆大车发生了桥道侧翻事故,一方面是因为大车承载货物量过大,另一方面也存在桥道结构设计不科学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因物质条件限制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之所以一些事故会发生,是因为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土木工程设计,而不当的设计与人对灾害以及工程设计的认知和能力有关。土木工程设计能力不是仅凭借理论知识就可以提高的,而是需要在多次实践中逐渐提升。

3.4违规施工与管理不善

土木工程建设既要选择合适的厂址,也需要制定精确的施工计划,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制定严格的施工准则以及实施全面监控的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建设有效完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广大群众负责的表现。但土木工程建设常常会出现不合乎规范或标准的操作,进而导致各种问题或多种工程事故的出现,为工程建设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此外,工程建设完成后,在使用期间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工程维护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土木工程有其特定的适用标准,但部分管理部门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引发一些事故。由此可见,土木工程的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提升防灾与抗灾能力的有效措施

4.1灾害监测

及时与科学的监测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尤其在施工前,应对建设土木工程的地区进行灾害监测。严格监测工程选址,应最大限度地避开滑坡、泥石流、地震断层等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带,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种灾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在监测时,相关监测人员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得相关灾害监测信息,并利用技术软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整合,准确认知和牢牢把握灾害的演变规律,逐渐形成灾害监测系统,提升对工程灾害的监测能力。

4.2强化抗灾能力设计

抗灾能力是土木工程需具有的重要能力,而抗灾设计能力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的能力。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要具备判断灾害程度的能力,依据工程建设场地的实际地质状况,利用科学的仪器准确地制定施工标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抵御灾害的对策。首先,要对防灾、防火措施做出技术设计,提升工程的防灾能力。其次,要在有限的物质条件支撑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场地的地质规律。最后,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准确分析出可行且可靠的实施办法,进而制定出严密的操作流程,使管理者或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有章可循,可以严格按照规范做事,减少失误。

4.3做好灾后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善后处理工作也是极其必要的。对于在建的土木工程而言,灾后工作主要包括灾后恢复生产与重建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对灾害发生的具体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致使灾害发生的原因,据此研制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尽早恢复正常建设。此外,相关人员应从灾害中积极汲取经验,以此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尽可能从源头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做好防灾工作。在完成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前,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应明确规定此项工程的承重量,以及正确使用的方式,避免出现误用现象。同时,还要做好后续维修与完善工作,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施工安全与有效管理。

5结束语

土木工程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工程的质量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有些自然灾害也许是无法完全规避的,但管理者与负责人应提前做好监测工作,尽可能地将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而部分人为灾害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因此,在建设土木工程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失误。我们既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攻坚克难,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抵御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全凤,杨勇新等.FRP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6.

[2]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吴潇杭,钱杭伟.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3(7):222~223.

[4]安逸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6(1):64~66.

作者:王嘉霖 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