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综述(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社会经济的推动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需求逐渐提高,城市的建筑行业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也大量扩建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特点、施工技术类型、内容与发展方向,以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前景;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建筑
1施工技术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较多的新型施工材料与相关工艺技术等都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其中施工的规模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实现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了促进作用。土木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每个工程项目建设都需依据实际情况和特性等单独作业、施工,建设工程的内部生产过程与其他类型不同,采用的技术与操作工艺是否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会对整个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多样化特点,具体表现为:动态性、综合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等。动态性是指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与作业空间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综合性是指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与配合完成,包括设计机构、施工企业与监理机构等。固定性是指工作的场所是固定的。复杂性是指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条件、施工技术与管理制度等。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地位,应用于施工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比如:在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需要以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水平为基础依据,进行设备、工程材料的选择。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也直接决定了施工现场的工艺与工序的达标性。
2施工技术类型
2.1概述
当前的施工技术应用范围主要是基础工程和工程地基,我国发展的技术内容主要有:超长打设桩、地下连续墙、大直径深度钻孔灌注桩、旋喷法、注浆法、托换技术、强夯法和深层搅拌法等。混凝土工程技术主要是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并应用了一些新型混凝土,如纤维混凝土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在钢结构方面,主要有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预应力钢结构技术、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和轻型钢结构技术等,另外包括:屋面防水技术、现代装修技术和地下防水技术等。
2.2基础的桩基技术
沉管灌注桩是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其中先张法管桩方式是经过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可有效解决打桩应力太高、起吊不当、有挤土和偏打等问题引发的裂缝。挖孔桩经过多年发展,可以应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埋入极深的人工挖孔桩和直径较大的挖孔桩。桩的检测技术方式包括成孔后的检测与成桩后的检测。我国目前成桩后的动力检测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检测水平相当。
2.3深基坑支护技术
主要内容是地下连续墙、括土钉墙、排桩和水泥土墙四方面。其中土钉墙的优势是所需费用较低,施工过程方便。它施工的深度一般为15m,对外围的环境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因此,近些年土钉墙发展速度非常快。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是一些较深的基坑,对外围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技术工程主要是以混凝土和钢管为支撑点,布置的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形状,即基坑的形状,如桁架式、对撑、圆环式和角撑等,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2.4预应力技术
施工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新型方式,有它的发展性与创新性特点。通常的传统预应力源自于构件截面中的预应力筋,而外预应力是指混凝土截面外产生的,包括黏结、无黏结的预应力。它主要运用于一些跨度范围较大的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式的桥梁项目,以及一些具有特种结构特点的建筑等,分为有黏结和无黏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两个方面。有黏式的优点是摩擦力损失非常小,因为它的孔道管是设置在结构的外面部分,后期可对管道的铺设情况和质量进行维护和检查。而无黏式的是进行单根张拉的工艺方式,在操作方面十分简单方便,单根之间不会出现黏结的现象,且两根之间形成的摩擦损失特别小,因此,体外预应力相比传统的方式,工程的经济效益更大。
2.5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混凝土的泵送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技术和建筑防水技术等。通常依据商品混凝土的运用数量和占比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水平。随着商品类混凝土产量的不断增加,混凝土外加剂也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有效应用,使混凝土的性能更强。
3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原则是使经济效益、质量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实现最大化。因此,施工技术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更加科学、高效。随着城市经济政策的实施与发展,建筑规模不断增大,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表现出多样性特征。
3.1自动化趋势
自动化将是社会各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基础,对施工过程实施自动化改革,就要使施工过程具有流水线和互换性的特点,且可以运用标准化和工厂化的技术方式,在传统建筑业的生产基础上实行改造与变更,比如:可以将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筑基础构件或外部脚手架等,与一些相关工业单位合作完成,实施标准化规划,使建筑行业的整体进展更加高效,也使我国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3.2科技化趋势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标准与要求使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整体的工程造价对工程技术发展及参数技术等具有重要作用。工程造价决定着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是否满足施工过程中的作业需要与技术要求等有直接影响。比如:需要应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等,但相应的工程造价会比较高。采用高科技施工技术,使整个施工项目达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可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也能使施工技术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力下,得到更全面、更具渗透性的应用。
3.3生态化趋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是对人类生活的改进,是对大自然进行利用与挖掘的方法。目前,人们对生存环境比较关注,因此将社会环境进行生态化转变已是必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生态化环境,已经变成各行业的发展特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要以此为标准和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4节约与创新发展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节约与创新进行研究,从使用功能方面着手,对工业废料进行利用最大化技术操作,可以降低建筑行业的建设成本,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4结语
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全面的持续发展,是提高我国高科技技术运用力与创新力的重要表现,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飞.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J].工程技术研究,2017,(09):162,182.
[2]高志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门窗,2016,(09):108.
[3]朱卓成.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及其未来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157.
[4]杨宜锟.浅论中国土木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192.
[5]杜茂林.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门窗,2014,(12):130,132.
[6]《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05):1,96.
作者:张长水 单位:天恒招标有限公司
第二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创新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建筑项目的需求也随之不断的增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项目中要用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目前我国在土木工程领域小有成就,土木行业的技术也一直处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虽然目前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鉴于此,找出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改革创新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创新对策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土木工程也在迅速发展,施工的规模和强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行业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专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设计的内容广泛复杂,流程十分繁琐。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如果一直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不仅不能提高工程质量,反而为工程项目埋下隐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一、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规范
土木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施工情况复杂。所以在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规范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对于我国土木工程来说在普通的施工技术方面还没有一个传统的规范。这使得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上的问题。施工技术不规范会使得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木工程返工、重做。同时在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一些施工工艺相对来说也比较的落后。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对一些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或者技术的话,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建筑物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是工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混凝土技术的合理先进对工程整体质量都有着直接影响。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为因素,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是工程中起着决定因素的组成部分。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使用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安置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使用不正确,导致工程质量下降。(2)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混凝土技术落后,使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困难。(3)没有在土木工程完成后期做好混凝土保护工作。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这种材料适用范围广,覆盖面大。如果没有及时的维护就整个土木工程都有着很大影响。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一)新型预应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我国土木工程传统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施工往往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着裂缝就是其中问题之一。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种,受力不均匀、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规范、混凝土混料设计不合格等等都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目前,我国为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对混凝土技术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新型预应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一技术能够使混凝土材料发挥出最大能力帮助提高混凝土整体的强度,同时使得混凝土具有刚度大、强度大的特点。从而帮助去解决传统混凝土技术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有两种施工方法,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方法都是在原有的施工技术上进行创新,改善了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防水、防渗工程施工技术上的创新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来说,雨水、积水等防水防渗工程是必要的。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一些自然气候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建筑物积水,积水的渗漏会造成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层因使用年限久而导致表面破损,从而使得建筑物的一些部位失去了防水的功能,使得雨水渗漏到屋内或者是建筑物材料当中,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防水、防渗问题处理必须要重视。在这一方面,我国也在不断的改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改善建筑物的防水防漏问题的发生。对于防渗漏问题可以从防水材料方面去考虑:对防水材料的选择要合理。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设置在建筑物防水层的防水材料进行严格审查,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并应用在工程当中去。同时也要与施工人员的手艺相结合,尽最大可能的发挥材料的使用性能,从而提高工程的防水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应当在防水、防渗方面积极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技术能够合理的应用到我们的土木工程施工中。
(三)创新管理机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的种类繁多,施工方式和材料也层出不穷。可以通过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加强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积极的发现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同时对施工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管理标准来帮助土木工程的施工,科学合理的安排资源分配,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能够避免不合理的施工现象。比如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组,再给他们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每天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没有达到规定工作目标的小组或者个人进行处罚,这样可以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土木工程具有独特性质,所以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此外,为了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的有效性,施工单位还应该不断地创新施工流程,改革管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当的引进新的设施,还可以不断的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再结合我国传统技术不断地深入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的科学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玺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28-29.
[2]杨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39.
[3]安喜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252.
[4]陈其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门窗,2014(07):136.
作者:魏金刚
第三篇: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应用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是混凝土技术,分析了施工前准备、模板的安装,提出控制裂缝的措施,研究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的各个环节及其应用,以促进土木工程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应用分析
1施工前准备
第一,混凝土主要由石头、砂子、水泥和水构成。在施工前,要选好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对这些原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砂子颗粒不能太大,水泥碱浓度不能太高,碎石要求为花岗岩,砂子为含泥量低的中粗砂,砂子太细或含有太多杂质,都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对建筑物寿命造成影响。水泥的选购也尤为重要,一定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且在保质期内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水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依据水泥特性及使用方法进行选择,为避免水泥变质情况,要保持存放区域的绝对干燥。第二,在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与之强度相适应的水泥砂浆铺设,要保持其厚度的均匀,通常情况下2~3cm为宜。第三,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按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第四,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第五,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有溢水,应及时清理,不能在模板上打洞,以防漏浆。
2模板的安装
要在模板实际施工安装前,将表层黏有的水泥砂浆等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木板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干爽。要保持木板拼接的严密性,防止漏浆情况的发生,也可采用塑料条或纤维板封堵拼接缝隙。在钢板表层均匀涂刷脱模剂,要彻底杜绝偷工减料及漏刷的情况。在施工前要检查模板是否牢靠,如有变形、模板走动,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
3控制裂缝的措施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较多:第一,在设计之初,对混凝土构件本身的收缩特征没有进行考虑,或者对混凝土过高定位,过大灰量也会造成裂痕的产生。第二,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裂痕,比如: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的拌和用水及未经检验的外加剂,都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导致后期裂痕出现。第三,混凝土在大风和高温天气下,表面会出现严重缺水现象,造成混凝土内部形成较大的负压,当收缩力大于混凝土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痕。因此,对裂痕的控制是施工单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来说,要对环境变化及气候恶劣等各种影响因素充分考虑,以便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及结构得到有效控制。
3.1合理配比砂石的含量
对于砂石和水泥含量要进行严格把握,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减水剂,不仅可以对水泥用量进行节省,还使得水化热温度得以降低,从而对裂痕的产生进行有效控制。要严格杜绝混凝土材料配比的任意性操作,必须按照相关的配比要求及技术方式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在土木工程正式开始前,对混凝土材料配比验证和实验流程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确认,通通结合多次配比实验数据来最终确定更为合理的配比比例,使配比混凝土可以满足土木工程建筑的基本需求,从施工材料入手,对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搅拌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要通过均匀搅拌保证各项材料充分融合,从而避免离析现象。
3.2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
降低初始温度的有效方法是在搅拌时加入冷水,达到混凝土浇筑初始温度降低的目的。或者冷却砂石并将初始凝固时间延长,降低浇筑速度达到热量加速挥发的目的。施工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及温度的变化,以便积极选择有效的防护措施。春秋两季温度无明显变化,对比冬夏来说施工更加适宜,应尽量将施工时间选在春季或秋季,尽量避免夏季或冬季。如果要在夏季施工,必须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尽可能避免混凝土直接暴晒于太阳下,同时,还要加强控温措施。
3.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
较大温差极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要对混凝土拆模时间进行相对严格的把控。当内外温度差距较大时,可以采取减小内外温差等措施。
3.4做好混凝土的维护保养
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收缩,降低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后期的维护与保养千万不可忽略。3.5适当加入配筋钢筋在混凝土中起到抗裂的作用,能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将间距与直径较小的配筋添加在混凝土中,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裂效果。通常,将适当数量的配筋加入中间区域,以提高混凝土抗裂作用。
4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
首先,要将搅拌材料的强度和数量等作为选择依据,对搅拌机进行灵活选择,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可以达到节省搅拌时间、提升搅拌质量的效果。其次,投放材料的多少对混凝土工程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投放太多导致搅拌不均匀,就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最后,合理制定投料顺序,投料量及搅拌时间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次序投放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搅拌机的生产效率,可以利用一次投料法将石头与水泥沙子等材料依次加入,根据搅拌机的不同,决定加水的顺序和用量。二次投料法,先放水泥,再放入砂子和水进行搅拌,再放入石子,或者先放入水泥和水,搅拌后再加入砂子和石子。搅拌时间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作用。
5混凝土的配置
施工中,为了获得优质的混凝土,可将水泥、矿物掺和料、砂子、水、石头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充分搅拌。在进行搅拌前,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综合测定,确保达到最佳水平。适合的比例是整个工程后期顺利进行的保障。
6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里出料后,应及时运输到施工地点,降低混凝土离析、漏浆和严重泌水的情况,避免在运输途中出现混凝土干燥和产生塌落度的状况。在夏季施工时,应在运输设备上添加必要的遮阳设施,尽量使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减少。尽量选择平坦道路进行运输,避免中途颠簸而发生分层离析,尽可能降低转载次数,保持其连贯性。
7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操作前,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对布料机位置也要进行检查,对模板的尺寸、位置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安全。对模板内杂物及钢筋上残留的油污,要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前清理干净,同时不要忽略模板上的缝隙和漏洞,要将它们全部堵严,以免发生漏浆现象。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过长会造成冷缝的出现,要对混凝土二次浇筑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控制在1.5h内,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搅动。一次连续浇灌高度不宜超过0.5m,待混凝土沉积、收缩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灌。按照相关规范对新老混凝土施工缝进行处理,对混凝土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把控。为保证混凝土质量,严禁对钢筋和模板进行震动操作。
8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根本目的是使水泥充分水化并加速混凝土硬化,防止混凝土在风吹日晒、高温寒冷等条件下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养护效果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对混凝土浇水和养护给予足够重视。混凝土的强度受浇水量的直接控制,因此,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一定要科学合理。另外,混凝土的质量也受到模板质量的制约,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要采用拼缝密实、干净平整的模板。
9结语
要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每项操作、每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把控,要不断改进优化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应用的质量,并最终促进土木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维海.浅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107-108.
[2]窦申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2):11-12.
[3]朱蓉芬.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05):227.
作者:李天鸿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的今天,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我国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因功能要求的提高,深基坑支护体系类型也日益增多,传统单一的支护形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设需求,选取多种支护结合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多,这种支护方式可将各类支护形式的优势特性充分展现出来,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为此,以某具体工程为例,对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原理
0引言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日益提升。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现状,为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加深地下工程开挖,扩展地下空间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大中型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大量兴建,地下室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展。但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也愈加显现出来。为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设所需,必须重视支护体系的合理选择。目前,常见的支护法包含土钉支护、预应力锚索支护等,为保证工程质量,可选取多种支护结合的方式用于施工,以此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降低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工程概况
某土木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0.8万m2,其中39万m2位于地上,11.8万m2位于地下。本工程属于综合性建筑,主要用于办公、商用、住宅等。其基坑工程为商业区、住宅区两个独立的基坑,两者由土体(18m宽)隔离。其中4.2万m2为商业区基坑面积,1020m为其周长,可在11.0~18.0m控制其深度。3.2万m2为住宅区基坑面积,920m为其周长,可在9.4~17.4m控制其深度。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以承台底为限,16.4m为+0.000相对标高。按照此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设计要求,可选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土钉支护等组合支护形式。
2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2.1旋挖灌注桩施工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可选用0.8~1.0m桩径的旋挖灌注桩,20~25m为其桩长范围。桩筋需向冠梁内锚入一定深度。本工程施工以旋挖钻法为主,C30为混凝土等级强度,在土方开挖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灌注桩施工。1)桩孔定位。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后,需及时进行桩孔定位,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护桩埋设,如损坏桩点,将导致桩孔定位误差增大。为此,必须做好实时观测,保证桩孔质量。2)护筒埋设。合理确定护筒的尺寸、型号等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可选取钢板筒作为本工程护筒,厚度为6mm,且将溢浆孔设置到护筒上部。在放置护筒的过程中,应保证护筒中心始终重合与桩中心位置,且在20mm以下控制其误差。为保证放置护筒位置无误,可利用黏土在其周围填筑,并一层一层地夯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护桩不会出现倾斜现象,同时避免流失过多泥浆。3)钻孔施工。选取CPS-10钻机作为本工程的钻机设备,钻架安设之后,需及时吊起钻头向护筒内慢慢地放入。施工中,应先确定一定量泥浆进入后,再放钻机入土,钻孔时严禁中断施工。在向淤泥层内钻进时,可适量减缓钻进速度,或加大泥浆浓度,避免出现缩孔等问题。4)浇筑混凝土。为保证水位下方混凝土施工质量,可将适量高效减水剂掺加到水下混凝土内,浇筑过程中,需埋设导管,以此控制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在混凝土内必须合理控制导管埋设深度,避免因混凝土流速问题,降低浇筑质量,减小混凝土强度。同时,需对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进行定时检测,待其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将导管去除。
2.2预应力锚杆施工
为增强支护能力,在选用灌注桩支护的同时,还需进行预应力锚杆的设置,以此提高整个基坑施工的稳定性。要求在稳定地层内设置预应力锚杆锚固段,通过预应力的施加,可避免围护结构位移。根据工程建设具体情况,可选取Φ25精轧螺纹钢作用锚杆,180mm为施工孔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1所示。因预应力锚杆的布设,可对地层和结构物变形进行充分控制,预应力施加之后,可有效提高地层、结构的稳定性。
2.3土钉墙施工
C20为土钉墙支护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双向筋为钢筋网片类型。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边搭接长度,要求在300mm以上。并将竖向、横向B16钢筋分别安设到土钉部位。选取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作为注浆材料,0.5∶1为水灰比,需在15MPa以内控制注浆锚固体强度。根据施工要求,需分2次完成土钉注浆施工,第一、二次分别为常压及高压注浆,在土钉下方1/2长度内完成注浆,且在3.5MPa以内控制注浆压力,一般两次注浆间隔时间可控制在20h左右。按照施工现场布设情况,需间隔10m一段一段进行土钉墙布设,根据土钉竖向间距进行分层厚度的确定。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将坡面松软土质清理干净,钻机成孔时,应将钢筋杆体插进孔内,随后完成第一次、第二次注浆施工,并进行混凝土喷射等。
2.4锤击管桩施工
为满足施工要求,可选取500-125-AB型管桩作为PHC管桩。要求焊接好纵横钢筋交接位置,相比桩顶设计标高锚固长度,纵筋应多出一些,且向桩顶冠梁内插进35d。以C40微膨胀混凝土作为PHC管桩灌芯混凝土强度。为降低挤土效应的影响度,提高成桩质量,可选用“隔根跳打”法施工。尽可能选取单节桩作为PHC管桩,需在2节以内控制接桩根数,一般在桩身底部位置设置接桩部位,且满焊接连到桩端钢板上。
3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检测分析
1)基坑围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为做好水平位移监测工作,本工程将19个监测点设置到商业区基坑围护顶部,本次检测选取其中4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在开挖施工中,具有较大水平位移变化速率,随之慢慢趋向平缓。位移点最大值在基坑北侧,可达到27mm,其他三点变化值较小,最大值在25mm以内,且具有较为稳定的变化速率,与设计要求相符。2)基坑围护顶部沉降监测。选取基坑围护顶部四侧位移变化最大值点作为沉降监测点,按照北、南、东、西侧顺序监测点依次为C37点、C44点、C57点、C62点。通过监测结果可见,基层北侧C37点的沉降最大,为19.7mm,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沉降最大速率情况,其他3点沉降值都在16mm以内,且变化速率较小,满足规范规定。基坑支护桩附近土在施工后期阶段,逐渐趋于稳定,则其沉降变化速率也慢慢降为0,此时则表明处于稳定状态。3)基坑围护后土体深层位移监测。在分析监测基坑围护后土体深层位移时,可得基坑深层位移变化较小,在13.5mm以内,且通过分析可见,均在基坑上部5m范围内出现深层位移最大变化情况,随着土方开挖施工的不断推进,土体逐渐趋于稳定。
4结语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土木工程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工程施工安全、作业水平、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木工程行业,高层建筑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高层建筑的多样化功能与复杂的施工技术也增加了具体施工难度。为有效提高工程施工安全,保证基础稳定,必须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合理选用支护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基坑支护结构自身安全,才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深基坑工程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楚旺.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的浅析[J].陕西建筑,2010(6).
作者:姜君怡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