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洞口稳定性评价,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详细介绍了冷家湾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隧道洞口斜坡稳定性及堑、仰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冷家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洞口稳定性评价
西南地区基础交通建设数量级规模逐渐增多,山区隧道工程的修建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对隧道进行勘察,为隧道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质依据。主要对冷家湾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1工程概况
拟建冷家湾隧道为分幅隧道。左幅起止桩号为ZK46+590~ZK45+240,全长1350m,隧道最大埋深165m,设计进口底板高程944.30m,出口底板高程970.47m;右幅起止桩号为K45+260~K46+585,全长1325m,隧道最大埋深165m,设计进口底板高程969.86m,出口底板高程944.43m。
2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位于遵义市北西面,隧道区属侵蚀浅切中低山地貌,地形较复杂,隧道进出口端均为第四系覆盖,下伏基岩为粉砂质页岩、灰岩及白云岩,进口端洞口坡度较陡,一般为25°~40°。出口端洞口坡度较缓,一般为15°~25°。山体总体呈东西走向。最高海拔1130m,最低海拔940m,相对高差190m。
2.2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气候,夏长冬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3℃,极高气温达41.1℃,年均降水量1618mm,多集中5~9月份,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3~4月为梅雨期,11月至次年3月经常大雾迷漫,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有寒潮,夏季盛行偏南风,7~9月常有台风影响,台风来临或发生短时强降雨,时常伴随山洪灾害。
2.3地质构造
隧道区地质构造复杂,隧道穿越施栗湾断裂带,经地表调绘、钻探、物探工作可知,施栗湾断裂带与隧道斜交。
2.4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测区历史上没有强震的记载,近期未发生过大地震,为相对稳定区。
3水文地质
3.1地表水
经地表调绘,隧道区未发现地表水,无泉眼出露。
3.2地下水
经钻探得知,钻孔未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为潜水及包气带水,其赋存于坡积碎石等松散土层及全、强风化岩体孔隙中,其含水量较弱,且受气候、降水影响变化较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中风化粉砂质页岩、中风化白云岩、中风化灰岩中,含水量较弱,受气候、降水影响变化较明显;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破碎带及岩性接触带中,岩体破碎,地下水存贮空间较大,连通性较好,发育深度、范围较大,地下水易富集,受气候、降水影响较大。总体看,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3.3水质分析
根据水质腐蚀性试验检测报告,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4不良地质
隧道区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为断层(破碎带)及岩溶。
4.1断层(破碎带)
隧道区地质构造复杂,隧道穿越施栗湾断裂带,各断层详细描述如下:(1)F16:逆断层,在K45+350处与隧道斜交,岩性为寒武系明心寺组粉砂质页岩,断层走向EN-WS,倾角为65°,含水量一般。钻孔XSZK4502揭露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厚度17.8m。(2)F17:正断层,在K45+890处与隧道斜交,岩性为寒武系明心寺组粉砂质页岩、灰岩,走向EN-WS,倾角为70°,含水量丰富。钻孔XSZK4504揭露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厚度5.3m。(3)F18:正断层,在K46+100处斜交穿越断层,岩性为金鼎山组粉砂质页岩、灰岩,断层走向EN-WS,倾角为67°,含水量一般。钻孔XSZK4601揭露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厚度7.5m。(4)F19:逆断层,在K46+480处与隧道斜交,上盘岩性为金鼎山组粉砂质页岩,下盘为娄山关群白云岩,走向E-W,倾角60°,含水量丰富。钻孔SZK4602揭露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厚度16.7m。破碎带受断层挤压,岩体破碎,岩芯呈砾砂状、碎石状,岩体力学性质差。断层经过区域岩体破碎,地下水易富集,隧道经过断层区域时易发生突水、突泥、坍塌等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设计时应加强衬砌设计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构造。
4.2岩溶
隧道区存在可溶性岩体(白云岩、灰岩),岩石表面存在溶蚀现象,钻孔SZK4602、XSZK4502、XSZK4602、XSZK4603揭露溶洞,钻孔XSZK4502揭露岩溶化石灰岩。隧道区岩溶场地等级为中等发育。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突水、突泥、坍塌、岩溶塌陷等地质问题,应加强衬砌设计和超前地质预报。
5隧道洞口工程地质评价
5.1斜坡稳定性评价
隧道进口属陡坡地貌,地形坡角25°~35°,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粉砂质页岩、灰岩,岩层产状160°∠35°,为一逆向坡,有利于斜坡稳定。粉砂质页岩为较软岩,灰岩为较坚硬岩,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极破碎~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构面结合性差,抗风化能力差。地表浅层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本次调查,进口段未发现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稳定。隧道出口属陡坡地貌,地形坡角15°~25°,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粉砂质页岩、白云岩,岩层产状125°∠15°,为一顺向坡,易产生顺层滑动,不利于斜坡稳定。粉砂质页岩为较软岩,白云岩为较坚硬岩,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极破碎~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构面结合性差,抗风化能力差。地表浅层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本次调查,出口段未发现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稳定。隧道开挖后斜坡易产生顺层滑动,建议采用锚杆加固,建议洞门型式采用端墙式。
5.2堑、仰坡稳定性评价
进出口段斜坡在自然状态下,现状稳定,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见结构面特征一览表2,节理结构面与岩层结构面的组合关系见赤平投影图2、图3.由赤平投影图图2、图3可知,节理面J1、层里面与洞轴线小角度相交,且倾角较小,对拱顶围岩有不利影响;节理面J2、J3与洞轴线大角度相交,倾角较大,对拱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层理与节理面形成楔形体,易产生滑塌,造成斜坡局部岩体失稳,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易产生掉块现象,建议采用锚杆加固,故岩层层面和J1节理为斜坡稳定的主要不利结构面,同时因洞门顶板风化严重,岩体破碎,拱顶易坍塌、帽落,处理不当可坍至地表,仰坡稳定性较差,故应按其1∶1.00进行放坡,并进行动态观测,及时进行护坡处理。出口侧洞门与岩石倾向一致,且岩石倾角较小,仰坡易发生顺层滑动,建议洞门型式采用端墙式。
6结语
综上所述,冷家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中等发育,且发育有施栗湾断裂带,对隧道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隧道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应及时反馈,以便与各方协商解决,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李剑.小春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相关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6):294-295.
作者:郭彪 单位: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