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共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研究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但是当前很多地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缺乏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和国家的补助资金较少,有些甚至不到整个水利工程投资的50%。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投入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使得很多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相关配套设置投资远远不足,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
2、建设、管理和使用脱节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是由地方水管部门或行政部门来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这些部门并不是水利工程的直接使用者,另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农村经济发展而服务,广大农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就导致了农民只管用,而不负责管理和维护,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脱节,出现农民无法管、集体管理差、政府管不到的局面,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多头管理,相互推脱
从我国行政部门的职能和分工角度来讲,管理维护和施工建设属于不同部门,但是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管理维护和施工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和管理维护,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当前,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畅,分工容易,协作管理很难,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脱,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有效的合力监管。
4、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地方政府和国家主管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投入多是补助资金,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立项情况,来投入适当建设补助,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比较重视水利工程前期的施工建设,忽视后期的运行管理,并且水利工程项目审批对于建成后的维护管理要求较低,使得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立项阶段,就忽视了建成后的维护管理,这就造成很多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有一个空架子,使用价值较低,甚至一些水利工程建成后就无人管理,当需要使用时已经损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措施
1、规范各部门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对于各个地区相对独立或者跨流域、跨区域的水利工程,应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明确该工程项目是由水管部门还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相关管理部门享有水利工程的所有权,而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使用调度都由该管理部门负责。在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基础上,应制定完善的管理规范,指导农村集体或乡镇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工作,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很多农村集体和乡镇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农村集体和乡镇应给与适当的奖励和支持政策,加强激励和监管,完善日常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可持续、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立项阶段,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治理,适当减少县级以下水利工程项目的配套比例,避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出现荒废,或者由于资金投入分散到多个工程项目,而导致水利工程无法形成健全的配套设施,影响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时,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情况和性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和管理维护方案,如果水利工程是纯公益的,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如果水利工程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地方管理部门可通过市场运作增加资金投入,例如,由第三方负责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而第三方可适当收取排灌费、水电费等,获得一定的管理费用;对于兼具经济性和公益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采用市场运作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另外,成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补偿基金,以奖励、补偿等形式,充分调动管理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管理部门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
3、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积极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机制,推动水利工程产权的深化改革,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落实管理维护的主体,明确水利工程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于公益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适当增加管理维护费用,寻求综合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运行管理模式。另外,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水环境治理,严格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避免水利工程水质被破坏,改善农田水环境,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4、推动农民用水管理模式
有了好的政策,必须严格进行落实,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各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政策。对于由农村集体或乡镇负责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禁生搬硬套,积极推动农民用水管理模式。例如,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可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强化农民的维权意识,提升文化素养,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中。
三、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需要政府、地方主管部门、水管部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针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积极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践的分析总结,寻找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作者:杨立丽 王守艳 单位:天津市宁河县水务局苗庄水利管理站 天津市宁河县水务局东棘坨水利管理站
第二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就是耕地灌溉,但是也有些地区用于人畜饮水,其工程形式有很多,比如小型灌区、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有关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1建设过于盲目
有很多地区并没有做出科学的研究与策划,就盲目的建设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工程技术与农村资源合理开发之间出现了矛盾,而合理开发与经济效益之间也出现了矛盾,总之,这三者一直都没有兼顾周全,所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比较低。比如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发现漏水,当地政府并没有邀请专家进行实地的考证,就盲目的维修,因此尽管政府每年都拿出资金维修工程,但是每年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这直接导致苦水季节农田没有水源可以灌溉,而在丰水季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却没有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使得水源泛滥成灾。
1.2重复建设严重、纠纷过多
因为缺少系统的规划,所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却处于闲置状态,还有些工程因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发生了纠纷,使得水利工程迟迟不能交付使用,这使其价值迟迟无法发挥出来。还有些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到一半,因为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被迫停工,很有可能就此成为废墟,既不能应用,也不能重新建设。
1.3管理水平、建设标准比较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早期,因为很多地区都缺少资金,所以在建设时将标准设置很低,建设完成之后,也没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因此,早期建设的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很早就失去了应用价值,这实际上就是企业资产的无谓消耗。现阶段,有些地区依然存在着这样问题,因为管理水平低,建设标准也比较低,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出现了渠道堵塞,泵站破损的情况。
1.4新工程建设周期过长、老工程没有及时维修
新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完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建设周期比较长,再加之,在建设过程中,很有可能双方之间会发生纠纷,这使得建设周期更长,建设周期越长,小型水利工程的价值发挥也就越慢,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乡(镇)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2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2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2.3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2.4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亳州市涡阳县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2.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目前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盲目建设、后期管理缺失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监理管理机制不健全。施工期间,监理机构没有履行相应责任,施工竣工后期,相关单位也没有尽到管理责任,使得渠道堵塞现象十分常见。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与单位应该注重建设质量,同时建立监督机制。
作者:马静 单位:安徽省涡阳县水务局水利工程管理所
第三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用地土质多为软土质,软土地基存在很多的问题,土质松软结构稳定性差,会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农业水利工程的地基会长时间处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的地基没有很好地渗透性能。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的过程中路基可能会因不均匀沉降发生严重的形变。在项目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地点做详细的调查,根据调查的数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各项安全的设备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不仅仅确保工程可以稳定的进行施工工作,同时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保障。基坑施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点,对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基坑发生严重的变形,在坑中存有大量的积水,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大面积的土块滑落或坍塌。其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第一不利于后续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对于建设资金会造成不必要的消耗。所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熟知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所有的工作都要严格谨慎的对待。施工单位一定要随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我国地域广阔,地形较为复杂,大部分农田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形态。因此,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于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查及现场环境考察等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开展。只有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水平,才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来的严重威胁,避免出现眼中的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施工前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性是实现农田水利工程重要的前提。在基础开挖中,施工人员只有清楚掌握地质条件和环境,才能确保开挖过程中不会对原有土体造成严重的损坏这样才能避免后期地基沉降等问题。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活动,施工人员在技术交流活动中了解自身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知识缺陷,通过对工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水平。其次,要定期进行实践监督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中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施工,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非常多,并且每一种技术设备的操作方法均不相同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准确掌握每一种不同设备的参数和操作技巧施工单位应该利用具体机械模型,让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操作或者识别,针对有问题的操作进行指正,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熟练度,同时,能缩短工程工期,并且能推动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混凝土材料,其中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方案对于建设结构的质量会有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原材料的采购,水泥和添加剂是混凝土配置中的主要材料,对于水泥一定要采用诚信度比较高的大厂家进行购买,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建设使用需求。添加剂的采购时,相关的人员要深入市场进行调查,不仅仅要求购买的产品质量合格而且价格还合理。在进行采购之前一定要做出清晰合理的采购单,使得采购人员在购买时有所依据,避免采购无用的材料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材料进场之后。应该加强材料管理,确保材料质量,保证施工时,材料能完好储存。材料配合比例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只有对施工材料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才能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管理质量,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比较特殊,因此,对施工技术和人员要求也比较高,必须要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
作者:孙惜华 单位:富裕县富路镇农业中心
第四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1.1路基工程施工
1.1.1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路基工程作为农田水利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仅需要将路基的边沿进行压实,而且还要利用推土机对路基进行初平,利用平地机对路基进行整平,然后还要采取中速来对路基进行碾压。
1.1.2放样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路基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放样施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来对路基的边缘和路堤的坡题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
1.1.3路基的填筑。
在对路基填筑时,可以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来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横断面的宽度来进行分层,在填筑过程中还要确保做到水平向上。在填筑过程中,如果与施工距离不超过一百米时,只利用推土机来进行推土即可,一旦距离超过一百米,则需要利用推土机、挖掘机和装卸机相互配合才可完成。
1.1.4压实。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一层填土完成后都需要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避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散、翻浆等情况,压实结束后还要经过检验达到标准后才能确定其合格。在检验后发现无法达到规定标准要求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整个工程的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1.1.5处理好新旧路基的结合。
在施工过程中,当遇到新旧路基结合处时,在此处的施工需要在原来的地方挖掘成宽度一米左右的参阶状,并在顶部修筑形成一个斜坡,从而确保新旧路基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结合处的质量。
1.2砌筑工程。
在对石体进行砌筑时,由于需要使用到砌筑浆,所以需要经过试验配比来确保砂浆的配合比的科学性,确保砂浆能够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在对石体进行砌筑施工前,则需要对石料上的杂物及污垢清理干净,保证砌石表面具有较好的湿润度。在砌筑过程中如果中间出现停歇时,并且停歇的时间已经超过砂浆初凝时间,则需要在再次开始作业时要确保砂浆的强度在达到2.5Mpa以上才能进行再次施工作业,同时还要将原来砌体上的一些浮渣进行彻底的清除。利用砂浆进行勾缝时,则需要选择比砌体砂浆标号要高一些的砂浆进行施工,在砌缝过程中,需要做到平缝平实,避免出现假缝的现象存在,同时还要确保墙面具有较好的整洁性。利用铺浆法来对砌石体进行砌筑,同时还在确保砂灰浆要保持在20mm~50mm之间。在具体砌筑过程,需要将第一块石头作为座浆,将大的一面朝下,在砌体基础的扩大部分则需要做好阶梯状,需要确保上面的石块压在下面石块的二分之一处,对于处于相邻状态的石头,则需要确保做到上下错缝连接,实施内外搭砌,避免在砌筑过程中在外面利用石块侧立,而在中间部分则利用填心的方式。在对砌体灰缝进行砌筑时,需要使用饱满的砂浆,同时还要确保达到20~30mm的厚度。对于石块与石块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的情况,则需要利用砂浆将缝隙进行填满,然后利用片石或是碎石块嵌入其中,再利用砂浆进行填充,确保砌筑的牢固性。
1.3斗渠以及农渠的垫层施工。
对斗渠以及农渠的垫层实施作业时,由施工设计图纸我们可以知道回填土需要分布在U型槽的两测,但因为在边墙的外侧没有依托物,致使垫层很不容易成型,因此在施工中很难实现设计图纸中要求达到的弧形标准。这就需要在施工时要在垫层和回填土之间设立模板,首先对回填土进行施工;其次在回填土达到要求的高度以后撤除模板,此时会在交界处形成一个沟槽形状;最后,对沟槽外侧的砂垫层进行施工。
1.4沟槽的机械开挖施工。
在进行沟槽机械开挖时,要组织和协调好开挖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仔细勘察,同时要制定出具体严格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
1.5混凝土施工。
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呈现蜂窝状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导致这种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填料过程中一次填料过多,振捣不足,存在漏振现象,而且模板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缝隙,从而造成水泥砂浆过多的流失。这个问题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给予特别的关注,科学合理的进行填料,确保振捣的密实度,模板施工时要确保施工的质量。
2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施工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施工施工过程中,其包括的施工内容较多,而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交叉作业的情况,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科学对施工顺序进行安排,确保施工的高效、高质量的完成。
2.2精心策划、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管理和策略,确保施工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质量,充分的应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确保工程的进度。
2.3合理安排单项作业。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属于较为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许多单项工程,这就需要在单项工程作业时要合理进行计划,精心安排,确保各单项项目作业的质量,避免各单项作业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影响,确保整体工程的顺利实施。
2.4科学作业,确保平行施工。
对土地的分块以及平整等施工作业应当做到合理科学、有效搭接。在开展涵管、沟渠以及田间道路等的施工作业时,要尽量进行平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观测和测量,通过对各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3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较大,所以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复杂性,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施工技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赵彬 单位:黑龙江省孙吴县群山乡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第五篇:农田水利工程治理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特性
首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自然属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农业提供灌溉服务的工程,其使用对象为农民,该工程的自然属性主要涵盖的内容有工程规模小、取水的不确定性、使用情况不清楚以及该工程是按照渠系进行划分的。自然属性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造成了很多麻烦;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属性。它的经济特性主要包含了产权、工程利用状况、利用方式、投入产出特征等。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属性主要包括准公益性、区域垄断性、产权混乱性、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属性;再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属性。它的社会属性主要说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体现的价值以及工程供应者、使用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它与经济属性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的附属工程,它的任务是帮助农业增收增产,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灌溉所用设施比较陈旧,采用的灌溉方式不够先进。当前我国水资源比较紧张,而且人们几乎没有节约用水的想法,我国某些水资源丰富地区农业采取漫灌形式,这导致其下游地区需要靠地下水来满足土地灌溉,而且采用的灌溉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b.我国地下水水资源利用过度,而且水价不高。随着地表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北方地下水已经成为农业灌溉最主要水源。地下水过度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用水的普遍问题,虽然国家开始关注,但是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c.农业用水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为了全面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我国现在在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一些较为偏远地方还是存在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工程运行效率低;d.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可控的、不可控的问题,比如工程前期管理不到位、运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等,工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明显。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和模式
3.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
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建立时,相关部门只是考虑制度的建立,而忽略了制度的实施或效率。我国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强制治理制度时,虽然重视制度的设置,但是忽视了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以及制度实施机制的建立。因此,我国相关部门要深入的认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从而达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所以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治理机制,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程序的完善,最终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治理。同时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做好前期各项规划和准备工作,广泛宣传、科学治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治理制度是对工程各个环节的综合阐述,所以要重视每个环节制度的建设,而且制度的落实在一定意义上都会引起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发生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实并不是小规模的工程,在工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问题,所以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内容进行各种施工活动及维护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及有效维护,才能最终提升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通过制度变迁,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形式主要表现为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通过多种形式将工程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转权给农民及农民联合,其中包括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主要想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励使购买方在一定期限内加大工程投入,从而达到促使相关人员精心运营和维护工程,最终可以提高灌溉服务效率,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只有拥有合理的、科学的治理制度,才能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解决好。
3.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模式说的是在工程治理制度的限制和指导下,对工程进行治理的方式。治理模式会受到治理制度的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当工程治理制度是传略性的时候,工程的治理模式就是战术性的。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干旱问题非常常见,而且它是限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模式经历一个复杂过程,早期的治理模式是借助政府的集中性资源大规模兴建水利项目,其项目的产权全部归集体组织管理,这种模式顺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主要有多中心模式、治理驱动模式等。多中心模式是指市场化运行、政府辅助和社会化治理的有机结合,该治理模式中主要以农民自主治理为导向,同时以市场化运行为主要手段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不参与其中,该治理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责的全部转移,政府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承担各参与主体行动准则的制定、资金资助以及宏观把握治理方向。另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驱动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垄断型、市场驱动型及农民自主管理型,每种类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资源缺乏不仅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而且可能将逐渐地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要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小学农田水利工程在水资源利用中发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该工程存在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认清的,通过完善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及模式来达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是必要的。
作者:李冰玲 单位:克东县宏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篇:农田水利工程运行问题及改革
1.项目概况
无棣县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属华北平原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坡度很缓,全县辖7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版图面积1998km2,耕地面积99.7万亩,全县总人口42.9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27.88亿元。作为农田示范工程的项目区耕地面积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根据项目区实际调查,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部分耕地种植棉花、西瓜、大豆及谷物等作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28万亩、单产304kg/亩,玉米播种面积1.28万亩、单产417kg/亩,棉花播种面积0.54万亩、单产83kg/亩,其他类播种面积0.18万亩。冬小麦一般每年灌溉3次,玉米一般每年灌溉2次。人均纯收入9860元。项目区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不宜直接用于生活和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小开河引黄灌区灌溉。项目区境内小开河长8.8km,项目区分配水量420万m3,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6条小开河支渠,依次为南圈支渠1.62km、保丰沟1.85km、郝家沟东支渠2.88km、郝家沟西支渠0.95km、东岳里支渠1.5km和西岳里支渠0.76km等6条渠道共计9.56km。项目区内现有硬化道路2.44km,田间道路60.5km;田间排水沟55.93km,10KV高压线接口12处,桥涵24座,其他农田配套建筑物设施薄弱,农业浇灌方式以大水漫灌为主。
2.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实施后打乱了原来耕地布局。有的地区一条控制斗渠(或管道)控制范围包含多个村耕地,在实际运行中难以统一协调运用,水费收取困难,不便于管理。
(2)标准方田要求使得部分项目区斗渠、U形渠为地上渠阻断了原有排水体系,改变了群众耕作习惯,群众难以适应。各家各户各自为战,大水漫灌的浇灌模式,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浪费水源,浪费燃料能源和人力资源较为突出。
(3)渠系建筑物、田间道路配套不足,给百姓田间耕作造成不便。过于注重管道建设,缺少必要的闸阀、排水阀等管道附件,实际运用中不够灵活,检修不方便。
(4)无棣县地处黄河下游,随着黄河的“调水调沙”及黄河来水量逐年的减少,实际引水时存在引水时间短、引水量不足等问题,应切实加强蓄水能力建设。
3.改革方案
(1)斗渠的控制范围以村为单位,设置独立泵站提水控制,以便于管理。渠道布置尽量依原有渠系布置,维持群众灌溉习惯。
(2)根据土地流转经营地块和农户自主经营地块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分别规划设计,实现灌溉系统节水高效。
(3)管道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规范设计,配套设计必要的闸阀、排水阀等附件,方便百姓使用。
(4)在投资额度范围内最大满足沟、渠、路交叉处渠系建筑物以及田间道路,做到路路畅通,沟沟相连。项目区部分地段地面不平整,对高差较大的地块进行土地整平设计。
4.具体工程措施
4.1节水灌溉工程
项目区采取2种灌溉方式,对项目区流转经营、规划特色规模经营土地共计9720亩采取管道输水灌溉,划分为6个分区,每个分区从小开河支渠通过建设固定泵站提水由地下PVC管道进入田间。对项目区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10280亩采用渠道输水灌溉,划分为4个分区,每条斗渠从小开河支渠通过建设固定泵站通过斗、农2级灌溉渠道入田。对项目区内项目区内配套路、电、泵房、桥、涵等基础设施。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将项目区建设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节水灌溉达到100%。
4.2小型水源工程
新建蓄水坑塘,增加蓄水量,增加灌溉保证率。对项目区9720亩实现管道输水灌溉;对项目区10280亩耕地实现渠道输水自流灌溉;新建蓄水坑塘面积20000m2,设计蓄水深1.48m,蓄水量2.96万m3,蓄水坑塘引水闸设计流量0.7m3/s,工程等别为Ⅳ等4级;仝福沟节制闸设计流量1.0m3/s,工程等别为Ⅳ等4级;泵站工程等别为Ⅳ等4级;渠系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
4.3排水沟及渠系配套等建设工程
干排沟清淤37.45km、开挖5.58km,农沟清淤18.48km、开挖19.32km,共计80.83km。新建拱桥69座、过路穿涵31座、渡槽33座、倒虹吸55座。4.4道路工程项目区共建设机耕路2条共3.67km,路面宽5m,采用18cm厚砼面层、15cm厚灰土基层结构;建设生产路14条共25.7km,路面宽3m,采用10cm厚泥结碎石结构。
5.结论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小型水源工程、排水沟及渠系配套等建设工程、渠系配套建筑物、田间道路的实施,将会优化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工程实施后项目区2.0万亩全部连片,连片率100%,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覆盖面积100%,能改善项目区的现有运行问题,实现“田地平整连片、灌排设施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畅通”的总目标。
作者:曹靖 连瑞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宋 山东省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