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路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路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路径研究

摘要:为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我国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自然资源,还能减少自然灾害。本文就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会导致土壤退化、土地资源受损等问题,甚至会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水土流失防治放在首位,不仅是为了保障农业发展,同时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土保持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采取有效措施。

1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征

1.1分布区域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很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会导致水土流失的范围不断扩大,可能从山区逐渐蔓延到平原或从农村逐渐延伸到城市,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对工业、林业等产业造成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具有分布广、扩散快的特点。

1.2强度变化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集中性的机械挖采和排弃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不断恶化,使土壤强度迅速下降,并不断侵蚀周边区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强度不断增加,造成大范围且十分严重的危害[1]。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建设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等区域造成影响,原有植被被破坏,导致大面积的地面裸露,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1.3工程影响

水利工程往往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涉及大量工程内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增加工程成本。此外,水利工程的施工线路较长,地形地貌复杂,导致水土流失类型多样,防治难度较大。

2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的制约因素

2.1技术落后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问题,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技术创新,明确技术标准,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设计要求。若技术落后、规范不全,则会影响生态环境。我国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等,不利于治理效果的提升。

2.2投入有限

我国的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在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较少,导致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难以顺利进行或治理效果不理想,致使部分行业人员逐渐失去信心,进而导致行业发展缓慢,治理效果不明显。

2.3施工原因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受主体工程、土石料场、道路修建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塌陷、压占等问题,导致地表植被、原始地貌被破坏,进而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水利工程的工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工地会聚集大量工人,其生产生活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此外,土方段施工时路段挖方量比较大,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运输难度较大,所以会采取弃渣处理的方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

3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治理要点

3.1高度重视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要加强治理工作,及时整治现场环境。首先,要对各种垃圾、废土、废料等及时清理,从根源入手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其次,施工结束后应尽快拆除临时建筑,处理硬化地面,如果施工前采取了压实处理措施,在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深翻、复耕处理,恢复土地生产能力,从而提升抗侵蚀能力[2]。

3.2及时补救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破坏部分区域的地表植被,针对这种情况应强化施工单位的水土流失治理能力,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时进行补救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或避免水土流失问题进一步加剧。如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设施,可避免滑坡、泥石流等问题;土层作业过程中要加强坡面治理工作,提升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3.3因地制宜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点状或线状2种水土流失问题,治理过程中应先综合评价土层结构,然后因地制宜的采取治理措施,开展各种水土保持活动。如大力推广科学化的水土保持方案、加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间的相互结合。治理过程中要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加大地表植被的覆盖面积,提升抗侵蚀能力,优化改进地表生态环境。

4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治理路径

4.1工程防护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可采取工程防护措施。此类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促进水土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施工过程中建设排水沟、采取护坡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建设挡土墙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弃土区迎水面设置截水沟,背面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坡地进行合理的地形整理可引导废弃水进入河道,缓解水力侵蚀问题[3]。此外,要重视沟道坝系、坡面水系等工程建设,因为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材料,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就地取材,就地取材时应该重视区域开采的平衡性,杜绝过度开采。

4.2生态防护

生态防护就是采取造林种草、提升植被覆盖率等生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植被缺失,生态防护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工程防护措施,还要配合生态防护措施,结合当地的生态情况合理规划,采取动态化监督预防措施,在增加植被覆盖面的同时优化生态环境。种植根系比较发达的树种或具有较强抗涝能力的草系植物,提高土壤表层植被覆盖率,拦截大量泥沙。

参考文献

[1]崔井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企业文化,2018(3):232.

[2]李凯.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分析[J].城镇建设,2019(3):106.

[3]赵晓翠,王继军,乔梅,等.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耦合路径分析[J].生态学报,2019(16):5820-5828.

作者:李爱红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