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建筑业新型、大型建筑工程相继涌现。由于结构长度较长或沉降不均匀等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本文详细阐述后浇带的设置,论述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功能和施工技术,以期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更新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设置;功能施工技术

1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将容积率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同时房地产开发商将其看作是商业命脉、利润源泉。因此超长、超宽的建筑物便有了市场。那么要建造超长、超宽建筑物,如何设置保证其沉降不均匀问题和分割单元问题,成为施工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2建筑施工后浇带的设置

2.1后浇带的布设位置

施工人员要认真对待后浇带位置选择的工作,因为其直接决定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一般情况下,根据力学计算和设计要求,将后浇带选择布置在受力较小的地方,不但不会影响整体立面效果,而且能有效减少后浇带相邻混凝土单元之间的沉降不均匀和温度收缩问题。后浇带可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墙体、顶板连续封闭设置,宜设置在距支座1/3跨度处或受力较小处。

2.2后浇带的设置宽度

后浇带宽度的设置是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规范,布设钢筋和预留宽度,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宽度一般设置为800~1000mm,用来避免应力集中,方便组织施工。

2.3合理的设置后浇带间距

后浇带的间距设置应根据设计图纸留设后浇带位置,如无设计要求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每隔30~40m左右设置一道。

3后浇带的功能

3.1解决沉降差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可以有效的解决沉降差。但是,施工人员首先要满足后浇带施工条件,即断开相互连接的建筑部分,再进行后浇带施工。一般情况,建筑结构的施工超过一半的工程量时,就需要采取浇灌连接的措施,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人员开展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合理的把握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工程完全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加强主楼地基的埋藏深度,从而减小主楼的附加压力,从而实现减小沉降差的目的。沉降后浇带主要是考虑高层部分结构和裙楼之间沉降差而设置的。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应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太大,不致影响到结构的沉降。因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可不考虑断开。但在施工中应注意,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及地梁的后浇带,其下垫层混凝土不宜浇注太厚,下部钢筋必须垫加厚垫块抬起,离开垫层不小于5cm,以使两侧结构能够自由沉降。

3.2解决温度应力问题

个人认为:在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要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施工期间混凝土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占应该到总温度应力的80%以上。温度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后浇带混凝土浇灌前,其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因此,为了保证在这期间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后浇带内垂直于后浇带的受力钢筋必须断开;这一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易被忽视,致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断开钢筋的位置,应尽量相互交错在后浇带两侧面,以利于再连接时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为了方便施工,一般可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施工完该层混凝土后3d内用电焊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在5mm左右,待满足后浇带间隔时间后,采用水平钢筋用电弧焊工艺把断开的钢筋再焊接起来。

4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4.1浇筑时间

后浇带浇筑时间应与主体结构分开,待主体封顶后沉降稳定后60d后进行浇筑。

4.2选用材料

后浇带施工时,材料质量是其整座建筑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选用时要严格按配比单上的比例准确控制微膨胀剂的用量。施工人员常采用补偿性、早强收缩混凝土。此外,要保障补偿混凝土的强度高于或等于两侧连接的构件强度,从而确保后浇带质量。同时,需要在混凝土中按试验比例加入微膨胀剂,为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4.3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漏浆现象,观感质量良好。

4.3.1钢筋工程

由于后浇带施工,有严格的时间间隔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这就需要将后浇带处裸露钢筋进行防锈和阻锈处理,现场采取及时刷涂防锈剂。后浇带处将两侧梁及板的受力钢筋,按设计要求进行隔一错一断开,与已完工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等结构构件,进行有效连接。

4.3.2模板工程

后浇带支模与模板支撑必须一次设计完成。4.4防水措施采用400×8遇水膨胀止水条,沿外墙混凝土剪力墙基础上部埋设一周,形成封闭路线。在地下室外墙与地库基础相交处和基础后浇带处,均采用3mm折形钢板配合末端密目钢丝网,共同防止地下水的侵蚀。

4.5混凝土的浇筑

后浇带处浇筑使用的混凝土通常为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1)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如已有初凝现象,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后,方可入模;如有离析现象,亦须重新拌和后才能浇筑。(2)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沿串筒、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下料,以防止混凝土因自由下落高度过大而产生离析。(3)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使得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在下层混凝土凝固之前,上层混凝土应浇筑振捣完毕。

4.6混凝土的养护

大气温度在5℃以下时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加草帘的保温养护,覆盖物层数由施工方案计算确定。大气温度在5℃以上时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4.7后浇带的成品保护

后浇带浇筑完后,应进行防护,顶部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放置后浇带内垃圾堆积,钢筋污染和踩踏;楼板面后浇带两侧用栏杆围护,架子设离楼面200mm高左右密铺脚手板,以防止钢筋踩踏及水平运输过程砂浆、混凝土的倾泻污染。基础后浇带两侧需做好防水措施。比如设置混凝土防水台等。

5结语

总而言之,后浇带的渗漏水问题,比起以往有了较大改观。说明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近年来得到不断完善和更新,随着工艺技术的成熟,能有效地改善建筑物后浇带处渗漏水、强度低、连接差等质量问题。该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安排合理、节约成本的明显优势。因此,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作,加强现场质量和安全管理,杜绝各类质量通病的发生,以合格的实体质量,完备的功能,良好的观感质量,赢得业主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王建,王传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4(18):42.

[2]黄兆文.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视界,2014(10):117.

[3]陆明泽.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17):210.

[4]徐海福.建筑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151.

作者:巩慧健 单位: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