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有着越来越高的节能环保要求。清水混凝土施工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因此在土建施工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土建施工中应用清水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清水混凝土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以及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促进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引言

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手段在当前的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效果都比较好,也得到了优化,更加适应我国土建施工中的操作需求。结合各类施工技术手段,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应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土建项目施工的需求,也能保证土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并具有高效性。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1.技术高端。建筑物所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韵味就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普通的混凝土却使这一点难以实现,而清水混凝土却能够做到。清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既具有刚性,又具有柔性,刚柔结合,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使用清水混凝土可以完美地体现建筑物的风格。因此,技术高端是清水混凝土的一个特点。

2.节能环保。清水混凝土一次就能够成型,不需要再抹灰,这样就使得土建施工更清洁,环保性非常好,也能够节省能源,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的混凝土。

3.后期进行维护的成本低。土建施工中应用普通混凝土还要剔凿抹灰,然后再装饰表面,但是由于施工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就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很容易有裂缝及空鼓问题出现,使得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高层建筑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如果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普通混凝土,就会增加维护的难度。而清水混凝土的使用非常简便,也能够使裂缝、空鼓的问题得到避免,减少成本浪费的问题。

三、土建施工中应用清水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模板设计、安装问题。清水混凝土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模板的设计、安装。模板的设计要求具有稳定性、合理性,并且要简单,但是,在模板的实际设计中并没有重视这些,不能准确设计模板的明缝与阴阳角等细部性要素,设计的过程缺乏合理性,使得模板安装好后的拼缝不够严密,接缝的高差比较大。梁歪模板的材料刚度不足,也不能均匀地吸湿。在施工的初期,没有有效地清理模板,脱模剂的涂刷不够均匀等。

2.混凝土配制及浇筑问题。配制混凝土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比较多,如果在选择原材料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优质原材料,并对搭配比例进行控制,就会干扰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使得土建施工中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例如,水泥中含有的碱如果超出了标准,就会导致混凝土的颜色不均匀,影响装饰的效果;骨料中如果杂质比较多,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色泽也不够均匀。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混凝土浇筑的工序缺少科学性,就会使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性受到干扰;浇筑混凝土时,倾落自由高度如果没有在规定的2米之内的范围,而是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串筒等;如果混凝土的厚度超出标准,就会使振捣效果受到影响;如果分层浇筑,在将模板拆除之后,就会有麻面及蜂窝等质量问题出现。

四、清水混凝土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做好清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是土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施工单位要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掌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样板墙,对模板体系及成品质量等进行严格验证,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还要配备充足的设备,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其次,装饰面有一定的范围,在对范围进行确定时要以相关的设计要求为依据严格控制,装饰预埋件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进行设计;后期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要求变更,对相关范围和标准进行设计,可以减少出现变更而造成质量受到损害的情况。最后,是审核工作,要严格审核各个施工要素,使其都符合标准要求。

五、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分析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施工工艺方面的差别。差别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在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水泥等原材料以及填充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能够和标准要求相符,保证质量都合格之后下一道工序才能够继续进行;第二点,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对温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工才能够保证较好的效果,如果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与要求的范围不相符,不利于工程的进行,甚至可能导致工程失败。因此,对温度的控制是土建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点。

2.清水混凝土工程技术要求。清水混凝土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第一点,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分段和分层要保证合理性,分层的厚度需要控制在45厘米以下,在每次浇筑时要对下料的高度进行严格控制。第二点,浇筑完成,并不代表施工结束,还需要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其保证足够湿润,防止表面出现收缩裂缝,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进行保证。外界的气温对清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程度有直接的影响,比如,冬季外界气温非常低,天气寒冷,也比较干燥,因此需要对混凝土加强养护,可以将一层保护液涂刷在混凝土表面,或者将一层塑料覆盖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在表面,这样可以有效养护混凝土。夏季时,温度比较高,天气比较炎热,空气中的水分很容易就蒸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也同样蒸发很快,因此,要注重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可以多浇水,并适当地将养护时间延长。第三点,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掉边和缺角是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功能,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因此,施工人员要重视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果棱角有比较严重的损伤,要将松动的混凝土彻底清除,然后进行补救。补救的材料要选用材质和色泽相同的清水混凝土。为了使混凝土表面的光滑、顺直和平整得到保证,还要用细砂纸打磨修补过的位置。如果棱角的损伤比较轻,首先要将表面的损伤及污垢进行清理,然后再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注意不能使颜色出现差异。

3.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1)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工程。许多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模板工程都有相应的要求,这样可以对各个方面进行更好的控制,也有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对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来说,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而且许多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在一些关键部位要加强注意,并进行相应修筑,如拐角处以及转弯处等。(2)清水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材料对于任何工程都有重要的影响,清水混凝土也不例外。清水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保证各个方面的原材料都能够和标准相符。在进行成品配制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严格进行配比,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有效。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灌,争取一次就能够浇灌成功。原材料的质量是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在进行施工中要重点关注。(3)脱模剂的选择。脱模剂的选择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当前比较常见的脱模剂主要有植物油、水质、矿物质油以及乳化油等,其与空气中的灰尘很容易黏结在一起,而且很难进行清理,因此会使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直接受到影响。使用脱模剂时可以和光亮剂进行搭配,使脱模的过程简单化,并且能够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洁。水质脱模剂、矿物油质脱模剂以及聚合物类脱模剂分别适用于木胶合板面板、钢模面板以及玻璃钢模面板中。

4.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对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和空洞的控制。在土建施工的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如果没有将混凝土搅拌到位,或者在添加的材料中掺入了比较多的砂石,就会使混凝土在进行振捣时出现问题,导致振捣不充分,从而使浇筑时很容易有气泡及孔洞出现。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及孔洞,可以采用无色脱模剂对混凝土进行脱模,还可以在混凝土成型之后对其加强养护。(2)养护的措施。完成清水混凝土施工之后,工程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进行后续工作。在混凝土施工结束的初期,需要对工程进行养浆工作,因为在混凝土施工刚刚结束、混凝土刚形成建筑产品时,并没有足够的牢固性,水分的缺失很可能导致混凝土产品出现断裂及裂纹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可能会避免裂纹及断裂的出现,也使验收过程避免很多麻烦,保障工程的质量。因此,要重视清水混凝土施工结束最初的养护工作,保障工程顺利高质地完成。

六、结语

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存在着差异,其将结构材料与装饰材料综合在一起,具有节能环保、技术高端以及后期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和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清水混凝土在经济上能够有效地节约自然资源,表面也不再需要进行装饰,节省了材料,也避免了浪费,同时,也能够使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降低。它与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在以后的施工中应该广泛进行推广应用,并要重视土建施工中应用清水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掌握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钰锐.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解析[J].门窗,2016(12):234.

[2]马正山.探讨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泥土技术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10):60.

[3]段洲国.浅论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J].低碳世界,2016(28):189-190.

[4]张洪丽.探究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7):251.

[5]何燕.探究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14):236.

[6]李强.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7,38(1):6-8.

作者:陈永清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