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型学科,是技术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当前,由于软件工程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在技术创新、软件开发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加强软件工程教育尤为重要。《软件工程与实训》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软件工程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如何构建《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从软件工程与实训的现状出发,以利于实践、利于教学的角度,全面探索软件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软件工程人才。
关键词: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创新教学理念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中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1《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各个高校陆续开设了《软件工程与实训》的相关课程。尤其是在注重技能培养的高职类院校,《软件工程与实训》更是成为必开专业、必学课程。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讲授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1实践课程的理论性太强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对《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探索加强,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大部分实践教学的课程都偏重于理论,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语言设计等方面设计和构建了很多课程,可以说理论性非常强。比如,在课程安排方面、课时分配等方面,基本都存在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的现象。再比如,有的高职院校没有统筹考虑软件类课程,对一些打基础的课程存在重复教学的现象,影响了《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最终效果。
1.2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不足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课程,需要大量的操作实践。但是,部分高校在《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方面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实践操作的连续性不够强,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由于部分学校的硬件不足,对于系统建模和软件测试等环节,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存在断断续续、效果不佳的问题。
1.3实践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在解决硬件设施、教学时间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具体内容就成为了一个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深入研究、实践创新不够,导致部分教学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制约了整个《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对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是存在着课程理论性太强、教学的连续性不足、内容的实践性不够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关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
由于《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本身多为概念性、原则性、理论性等内容,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概念抽象、内容枯燥的感觉。尤其是高职学生,由于刚刚从高中毕业,对于整个软件工程与开发缺乏客观的整体认识。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没有项目开发基础和软件研发经验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困难。
2.2从学习的时间限制来看
高职院校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学习许多方面的知识,包含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因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针对《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很多高职院校在安排满其他公共类课程后,时间安排存在明显呈现不足的问题。比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时间都在70~80课时。但是,相对于软件开发具体操作实践来说,这些课时远远不够。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大部分教师只能选取《软件工程与实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和课程安排,从而导致了学习内容连续性不足。
2.3从教学考核的方式来看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考核,需要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提交项目成果、设计方案的形式进行考核,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导致有的学生会弄虚作假,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从教学实际来看,每个老师不止带一个班,对于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帮助有限,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要进行回炉深造,花高额培训费参加培训班,造成一个不好的教学循环。
3加强《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课程教学的对策
软件工程不是一门速成的学科,需要长期坚持。尤其是作为软件工程的重点课程——《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正视以上几点问题,在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探索《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新体系、新方法、新模式。
3.1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
随着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原有的《软件工程与实训》方面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更为先进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教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学习IEEE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演化、软件质量、软件配置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内容。二是技术应用阶段。主要以当前流行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技术和UML语言为主要内容,学习覆盖IEEE的系列软件工程标准以及RUP、RationalRose、CVS、Junit等程序设计工具,使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三是具体实践阶段。主要引导学生以开发团队的方式协作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建立支持小组开发的软件开发环境,让学生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学习和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现代技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2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案例化探索式教学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从众多软件开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对于缺乏软件开发实际经验的高职生来说,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且难以理解。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分析经典案例。深入剖析ARIANE5火箭、爱国者导弹等导致软件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引出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发展方向,让学生们逐渐改变软件开发等于编写程序代码的错误观念,开始认识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提高对学习软件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软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软件开发的实际案例中总结出不同软件系统的不同表现形式,结合这些系统的特点和开发策略,形成瀑布模型、原型化方法、增量模型等开发模型,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这些模型。
3.3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枯燥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因此,可以开展团队教学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团队观念,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整个团队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分析准备的层面。引导学生自愿组建开发团队,制订项目的开发计划,同时以团队为单位分析实验项目计划给出的问题描述,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二是编程测试的层面。每个团队实现分配给他们的模块,编写所有相关文档,测试和调试代码,完成模块后,组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三是软交付使用的层面。每一个团队将各自完成的完整系统进行包装和销售,由教师和其他团队进行认购,认购情况较好的说明软件开发能力较强,同时积极向软件公司推介,加强与市场的对接。
4结语
本论文立足《软件工程与实训》课程,结合当前软件工程教学背景,深入研究了当前软件工程与实训教学存在的实践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不足、实践内容的实践性不够等问题,并从课程本身、教学时间、课程考核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了《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即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案例化探索式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通过这些方式方法,能够促进《软件工程与实训》实践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健,程虹,吴中博.基于微课的软件工程实训教学资源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6).
[2]曾明星,王晓波,周清平,等.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
[3]王志敏,朱栩.高校大型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2(20).
[4]李志民,郑秋生,苗凤君.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6).
[5]罗菁,崔岩.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6).
[6]袁磊,黄健,宁彬.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
作者:葛怀雨 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