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专业地位逐渐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许多高校开始开设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但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相应的局限性,这就对高校开展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高校基于这种情况下,需要着手建设起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能够为开展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1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开始构建网络信息化课堂,特别是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了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网络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转变[1]。如何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资源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2软件工程的课程构成特点
软件工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软件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软件工程类系统课程,通常包含了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测试等内容[2]。软件工程课程的导论便是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过程等等,软件工程课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是理论比较抽象化,其次是课程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学时设置比较少,最后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
3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3.1设计系统化教学资源
我们在建设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新梳理相应的课程知识结构,能够构建统一的知识体系,以重要的知识点为参照,合理制作相关课件与收集教学素材。通常来讲,教学素材有文本、动画、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软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可以采取多种媒体素材形式来展现,像概念性的可以用单纯的文本来表示,如果是一些性质、实例与关系构成的话,便可以将图形与动画有机结合起来表示[3]。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将这些教学素材通过PPT的形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这种教学资源组织形式既考虑到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基本特点,又可以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去,同时还能够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的调整来灵活组织教学资源,从而有效适应了具体教学需要。
3.2设计层次化课程资源内容
为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校需要有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资源组织形式。就像是《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以往通常会将课程内容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验收测试等。我们为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便可以将课程的内容具体设置为入门篇、技能篇、工程篇以及实践篇这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了以往的课程内容。这就有利于学习者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从而做到循序渐进。
3.3设计多元化交互渠道
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与教学资源的良好互动能够为打造优质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设计出多元化的交互渠道,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建设,进而满足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现实需求。教师需要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与教学资源的良好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评价、打分、提出反馈意见等形式来调整与优化相关教学资源,让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具操作性、实用性,从而促进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满足了教师开展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3.4资源内容体现前瞻性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做到与时俱进。因此,为了跟上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步伐,高校需要在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上面,不断融入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引入新方法与新理论,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具有前瞻性与预见性。有效凸显了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满足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4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但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上面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高校能够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软件工程教学资源组织形式,不断更新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重复利用,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型高素质软件人才。
作者:张超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红梅,贾瑞生.基于网络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48~51.
[2]孙为军,傅秀芬.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180~182.
[3]李万龙,赵辉,郑山红,王璐.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