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软件工程职业能力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与软件工程职业能力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与软件工程职业能力教育

一、信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位

信息与软件工程专业,顾名思义,其核心在于“工程”二字,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将着重于对其工程能力的培养。但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然不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更需要学生能够与时俱进,了解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创造性地开拓出更多的应用性成果。与此同时,信息产业也并非一个封闭的产业,信息化也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事实上已然跨越了国别的界限,成为了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因此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打破封闭的区域界限,走向国际化道路。因此,综合性、国际化、应用性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必然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与素质。

二、信息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探索

(一)以实习实训为基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大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型”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的人才培养都要服务于其“科学研究”的宗旨。因此,重视学生的学术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长期以来都是各所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否认,这种传统模式在推动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国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而事实上的大学生只有少部分从事了科学研究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直接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因此在大学期间即开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信息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软件人才缺口大、需求量大是近年来的基本特征,因而培养软件工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软件工程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方式就在于实习实训。根据“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需要在大学四年之内完成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实习。而企业实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企业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企业做,让学生真正加入到企业的项目中去,使学生培养出一定的工程能力。

(二)开展通识类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工科学生,具有埋头做事的能力却缺乏沟通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已经成为制约其从“优秀”迈向“卓越”的瓶颈。卓越的软件工程师所做的不只是编写程序和解决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与管理整个企业团队,共同推动和完成各个项目。甚至能够通过敏锐的市场嗅觉,洞悉市场的需求,发掘和开展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新项目。这就必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具备经济头脑与市场意识,具有强大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必须加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保证开展更多的通识类课程。在必修课程中,除开软件类专业之外,要严格考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类课程;在课程选修设置上,要求学生选择多门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类以及美术、音乐等艺术鉴赏类的课程学习,最终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领域所必要的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在内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宽厚的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以及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三)建立院企“企业课”合作模式,拓宽学生知识的宽广度

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理论知识,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属于“科班”出身,他们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缺乏实际的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其所授知识以知识理论和学术前沿为主,过于强调学术热点与技术难题,却无法传递企业与市场的需求,以至于其所授知识极易与市场脱节。这也就造成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学以致用,使得企业再次花费较大成本对新入职毕业生进行培训。例如高校所开设的程序语言绝大多数都是C语音与C++,事实上企业所需求的程序语音更多的是JAVA,这种知识的不对称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求职困境的因素。而企业合作课的形式则是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高层人员或者工程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深入课堂,他们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探讨市场前沿,传递企业与社会的需求,传授企业项目研发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提供企业的创业与经营经验。企业合作课是传统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企业导师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项目开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地是传递了企业的思维模式,能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从企业和市场的视角相应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软件行业并非一个封闭的行业,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意味着任何软件技术的突破都是全球性的技术突破,而软件行业之间的竞争与比拼都是在国际舞台上所进行的角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必须将其置于国际舞台,只有通过充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了解全球最新的市场前沿,学习和掌握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也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而推动国际交流一是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具有基本英文资料搜集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英文系统与软件的使用能力等。此外要不断推动学生出国交流的进程,同其他国家高校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尽可能开展多种出国交流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去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交流和深造,扩大同印度等亚洲软件强国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能够以国际化视野来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三、信息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成果

(一)学生就业面向市场需求,签约企业成为主流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自身就业的过程中也迎合了市场需求,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软件研发等技术类岗位工作,极少数离开了软件行业。虽然其就业没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这种就业模式是工程教育的必然结果。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学以致用,将大学所学知识和能力带到工作岗位并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学生就业质量好,就业平台高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不仅就业形势好,签约率高,同时其签约毕业生初始薪金普遍较高。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平均薪资高,高薪人数多是软件工程毕业生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这得益于在整个行业环境下,市场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软件工程学生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就业平台较高,也为日后的发展争取了更好的机会。

(三)创业热情高涨,创业成果斐然

企业思维的传入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与综合素养,也更加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此,不少学生加入创业队伍,创业团队不断涌现。其中突出的团队在校期间已然能获得数百万元的风险投资,而大多数团队也一直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

四、结束语

针对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我们走出了一条软件人才培养的特色化道路,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工程能力、国际化视野、系统化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软件人才。以实习实训为基础,让学生深入参与到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开发中,真正提高动手能力;多样化开展通识课程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院企合作”的企业课模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提高创新能力,并以企业冠名的方式,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资金、场所、师资支持;最后,利用“走出去”的方式将学生送到欧美国家参观访问,利用“引进来”的方式吸引高素质软件人才来校讲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经过五年的实践验证,通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成果,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洪磊 徐旭如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