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和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和理念,培育优质合作企业和实践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拓展合作教育模式,完善合作教育评价体系等方式,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以及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行业应用中运用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上还是通过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这种培养方式的结果就是,由于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投入到企业中工作,往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或者在企业中的见习实习,才能逐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真正的软件研发工作。当前,在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是软件工程专业提高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1.1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和理念落后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采用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些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也主要是对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综合训练,选题基本来源于课程内容,缺乏新颖,难以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因此,这种脱离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很难毕业后就能马上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必须在企业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期或者通过一定的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软件研发工作。

1.2优质合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选择机会少

要培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企业软件产品的研发,参与科研机构项目的研究中去,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所处地市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行业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少,开发项目以及研究课题有限,因此,与优质合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机会很少。

1.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合作教育效果与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由于地方高校地域因素,企业工程师或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参与学校校内教学并未真正实施,即使偶尔参与实训实践教学指导,但也经常更换参与教学的工程师,教师队伍不稳定,而且也没有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机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1.4合作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地方高校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教育方式主要是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校内进行部分实验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或者聘请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到校内举办科研讲座,合作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在合作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上,基本上也是根据学生以团队完成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或者是对学生在听了科研讲座后完成的听后感报告进行简单的报告的“完成度”“规范度”评价,很少对学生的创新性,个异性以及团队协作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研究与构建

2.1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和理念

为改变这种脱离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毕业后就能马上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的弊端,在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上,应加强与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让研究机构和企业与学校合作来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基础上,参与研究机构课题研究及企业的生产,通过在社会和企业实践活动中促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研究机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软件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专业课程共建,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标准,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企业对当前人才的需求动向,加强相对应的应用实践环节。在实践过程中,应借鉴企业应用开发主流和实习实训经验,逐步推进计算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二是实习实训共建,制订计划,使实习实训有序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训环节可以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训环节的实训内容设计和指导;实习可以采用企业式管理方式,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参与到软件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去,从而体会企业文化,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和企业技术。三是第二课堂共建,通过校企联合举办的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如“华为杯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华为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通过参与校企合作举办的竞赛活动,自主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参赛,不仅培养了实践创新能力和软件开发实践能力,还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四是师资培养,通过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掌握企业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及项目管理模式,同时,让教师参与企业软件项目研发,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软件开发团队,既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2.2培育优质合作企业和实践基地

由于地方高校区域限制,合作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相对少的现状,可以与周边省城发展较好的软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每学期聘请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参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实训指导;二是建立优质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完成专业生产实习,企业也可以在完成专业生产实习后,学生自主在企业中实习锻炼。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由企业负责在校内实施实验课程、实训环节的教学和指导,以及负责在企业实施的生产实习,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化学生对行业技术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科研机构培训学习,参与产品研发或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2.4拓展合作教育模式,完善合作教育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教育模式,除了企业工程师参与校内实验课程和实训实践环节的教学和指导,科研人员到高校进行科研讲座,以及学生到企业和科研单位生产实习等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生到企业或科研单位的自主实习,即在学校组织的以集体方式进入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之外的,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实践或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二是企业工程师和科研单位人员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构建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双导师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融合的能力;三是开展校企第二课堂共建,组织由企业和科研机构赞助共同举办的学科竞赛,通过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根据不同合作教育方式也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大致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形式:(1)企业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参与校内实验、实训的教学指导和科研讲座的合作教育模式,则按照学校课程学习评价方法进行考核评价;(2)学生到企业或科研单位的自主实习方式,则有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以置换相应实训实践课程的学分;(3)企业工程师和科研单位人员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的双导师制合作教育方式,学生可以在企业或科研单位由校外导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并保持与校内导师联系,考核评价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完成评价;(4)企业和科研单位赞助的校企共建的学科竞赛活动的合作教育模式,则可以由获得的奖项,来置换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

3结束语

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直接投入和胜任工作岗位。基于此,提出了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与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合作教育模式,通过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和理念,培育优质合作企业和实践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拓展合作教育模式,完善合作教育评价体系等方式,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向民,贾宗福,王知非,等.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8):127-129.

[2]田晓光,尹晓庆,谷峰,等.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2):135-137.

[3]杨秋波,王世斌,查强.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对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价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20.

作者:林勇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