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相关基地建设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满足不了实习需要及管理模式僵化等问题,必须为此进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实践是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当前,很多本科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对理论教学足够重视,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往往存在不足。例如,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如果没有让学生动手练习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配置,那么即使对网络互连的理论再熟悉,到了企业,网络配置工作也很难独立完成。而如果有了相关的实践经历,不仅会使学生能独立快速完成相关工作,也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弥补学校软、硬件设施的不足[1]。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涉及的软硬件设备种类繁多,而且更新换代迅速。在有限的经费预算下,一般本科院校的校内软、硬件设施很难完全跟上软件行业的发展。同时,在学校中,受教学周期的影响,有些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比如一个学年只在一周内使用的比较频繁,采购这些软硬件设备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了。
3.实践证明,软件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软件行业处于高速的发展中,相关的工作设备、工具、方法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几年前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可能在几年后就被替代或淘汰了。因此和很多传统行业相比,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4.企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真实环境与模拟环境总是不同的,校内实验课代替不了到企业锻炼的作用。软件行业最新的技术、工具、方法往往都是软件企业发明创造的,而不是大学或其他非企业的研究机构主导的。因此,本科院校软件相关专业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去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使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能促进教学体系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只有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和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否则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6.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帮助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立刻从事教学工作的,“从学校到学校”,因此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师本身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在很多实践教学中,这是一种“先天缺陷”。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生产中,对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7.做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可以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建设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实现双赢就是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软件相关专业学生在基地实习过程中,也能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
二、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2]。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常常流于形式,比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企业签个实习基地的协议,而实际上并未真正利用。
2.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学校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去,“我们学生出去实习是帮企业工作,怎么让我们出钱?”由于类似原因,学校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严重不足。
3.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亟待创新和优化。目前,本科院校大多采用学分制,学分的分配中,理论教学一般占了60%甚至更多,剩下的实践教学中大部分是校内的实验和实习,校外实践教学占比非常少,一般不超过8%,而这个学分的取得又通常被限定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学生通常还要找工作和写论文,真正用于校外实践教学的时间少得可怜。这样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必须尽快进行创新和优化[3]。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不了学生实践的需求。软件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一般规模不大,普通的软件企业通常十几人到几十人,超过一百人的就算是中等规模的企业了。由于规模限制,能接纳的实习人数不多,通常一个专业一个年级需要多个实习基地才能满足实习需要。5.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部分院校与实习基地签了协议后基本没有开展实际的实习活动,学生的实习采用“放羊式”,只要学生带回一个盖了章的实习证明即可,学生就会找个企业帮忙盖个章应付了事。
三、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体会和建议
1.提高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视程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本科院校必须真正认识到校外实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把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到与理论教学同样的高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积极探索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前提和结果都应该是双赢的,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合作的问题。可以采用的合作模式有“订单式”、“培训式”、“顶岗式”等几种。(1)“订单式”。通常所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培训式”。由于时间、精力和规模限制,很多企业采用“订单式”有难度,因此有些企业专门做起了这项业务,可以称这些企业为“培训方”,培训方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且有培训相关人才的条件和能力。培训方和学校合作,培养一线企业需要的人才并输送给他们。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培训式”,这种方式减轻了学校和一线企业的负担,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3)“顶岗式”.这种方式是相关院校与用人单位直接合作,实习生经过企业组织的一些必要培训后,直接参与到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由于是真正的生产作业,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
3.加大相关投入。学校要转变观念,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投资,提升基地的软硬件教学环境。提升组织和管理效率,让合作企业得到甜头,这对于提高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规划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和学分上都有很大的限制,时间上限制得“太死”,学分“太少”,应该同时对这两方面进行改革。对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也要进行必要的优化。
5.提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能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包括两种,一种是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任教师,二是企业参与指导实习的工程师,这两种教师都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对象。对于前者,重点是提高其生产实践能力,对于后者,主要是提高其教学水平。总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在和企业实现双赢合作的同时,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芮,成自勇,汪精海,高彦婷,贾生海.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223-226.
[2]李伟,朱志平,陈兆夏,王恬.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4):91-94.
[3]杨霞,张继河,张宏玉.基于“协同效应”的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225-228.
[4]孙锦,郭世荣,束胜,王健.构建农业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00-103.
作者:王前 邹霞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