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一、专业建设现状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技工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是江苏省交通行业仅有的几所高职院校之一。面对当前形势,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明显提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前身是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开办于1989年,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在江苏省交通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校自升级为高级交通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来,该专业结构陈旧,知识体系老化,中技痕迹明显等问题凸现,某些方面还停留在十年前中技校的水平,专业设置单一,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交通建设和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基础。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是省重点专业、省特色示范专业,目前在校生1,100余人。1997年、1999年分别被评为交通运输部A级专业和重点专业,2006年,本部门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技能人才工作室”。20多年来,为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

(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按企业生产要求配置实训设备,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建有13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室,系交通工程试验室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试验室。学校注重营造情境化的生产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配合新校区实训楼建设和落成使用,以学校交通工程检测中心为平台,两年内新增2,000平方米的实训面积,投入300万元新建3个标准实训室,即桥梁结构实训室、路基路面结构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计划两年内新增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中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镇江扬子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建成可容纳300~5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实体+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校企人员走访、互访,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中交集团二航三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交流,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学校每年组织专业合作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诚邀合作企业来校座谈,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出谋划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校企共建适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为基础,通过与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开展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企业生产要求、适合专业发展的市场调查研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人事主管来校共同商讨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专业招生结构与规模、校企共建实训项目等具体事项,共同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和专业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平台。校企人才互动,与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教师以挂职锻炼、假期生产实践等多种方式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邀请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工程型”教师团队。

3.“专业+实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培养计划,构建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遵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规律,把学生从掌握专业基础技能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阶段;每年由校办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提供不少于20个固定实习岗位及100人次实训机会,通过校办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培养锻炼,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或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从而形成“专业+实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培养方向、规化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依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从“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订单式”培养的规模逐步扩大,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到30余家,聘请12名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毕业生遍布全省路桥施工、监理企业。

(四)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引、培并举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组成一支由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工作顺利开展。依托校办实体和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培养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5%,具有研究生学历26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一是学校积极培养与引进优质师资,并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每年安排教师利用假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使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专兼结合、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五)毕业生情况调查。近3年学校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学生高级工合格率95%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遍布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一直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5%以上。调查的方式有如下两种:1.企业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对象是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技术总工、骨干技术人员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对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现状、发展认识以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观点。2.毕业生跟踪调查。调研对象是正在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内容主要是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六)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由于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交通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江苏交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大量的铁路、水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设置单一,目前仅设置公路施工与养护、监理等公路方面的专业,铁路、港口、水利等方面的专业尚未设置,因而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适应江苏省大交通建设的格局,设置符合目前交通形势发展的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专业,为企业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不应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注重工作过程、实践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突出职业化特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参与,以“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主导,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为前瞻,结合实践过程、实践案例制定专业课程新标准,构建“讲、学、做”三位合一的课程新体系。

(二)课程建设。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业的核心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测量、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桥涵施工与养护技术5门课程,突出5门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土质与筑路材料》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全国得到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深入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核心课程采用分模块、分阶段教学,不同模块、不同阶段分别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在进一步优化原有3门市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两年内再建设市级以上精品课程2门。2012年6月~2014年6月,进一步优化《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三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加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再建设《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两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进行两门课程的职业功能分析;完成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内容界定、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

四、结语

该专业建设的拟定,充分考虑了江苏“十二五”期间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背景,并对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充分调查和研究,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业的建设状况、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细致的分析,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曹永顺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