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

一、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1、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需求特点

(1)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加之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信息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数据不断更新是决策者和用户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掌握最新资讯做出重大决策的基础。

(2)系统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不一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大型电力建设项目,与建设项目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而建设项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反馈是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时空的不一致性是反映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地点都将发生、处理大量信息的应用。

(3)作为传统电力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转变自身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而信息化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需求内容

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必须符合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管理需求,并有利于项目管理的高效实施。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其项目管理信息需求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综合行政信息管理的需要。为了保证服务管理信息需要为整个项目的管理活动,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党团、人事、计生、安全等),后勤服务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物业,车辆,财务管理和行政办公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

(2)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的信息需求。全方位满足了各方参与涉及工程建设管理信息需求的建设活动服务,主要涉及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进度,质量,安全管理、造价、工程档案、验收、组织协调等管理环节的信息需求、数据处理与转换。

(3)项目运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满足信息需求,主要涉及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信息的需求,如成本控制,结构监测,设备维护,电气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信息需求。

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

1、理论基础与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大型电力项目建设真正的信息管理,信息必须在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统计,传输和数字技术的运用等环节,系统化,标准化,参与项目的各方必须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和工具来创建和分享他们的环境和气氛,并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意识。

(1)管理集成项目管理目标,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力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是当前的新的管理模式,它集成管理思想的使用,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一个共同的阶段,语言和规范的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目标。从实施一体化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是实施集成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2)标准化是信息集成的基础,信息集成是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由于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重复性好等特点,相关的信息元素的标准化有助于这些信息的协调,简化、协调和优化,可以促进信息以前获得的结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高的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实现标准化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战略定位。信息资源规划是指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统计、分析、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基于信息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施工过程分析和优化,数据流分析、项目的整体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形成,并通过随后的数据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来解决所产生的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可实现信息共享,使数据集成不再是问题。

(4)大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是项目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因此也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只有施工方制定相应信息管理标准,并要求项目参与各方严格按照执行,项目信息的标准化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工程信息化的整体优势。

2、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需求模型

实施项目信息标准化,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集成模型,进而开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这是改变目前项目信息化现状的最佳途径。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对项目信息进行资源规划,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分类体系、对整体项目信息按照各参与方不同的需求进行模块化切割,并做好各模块化接口工作,保证共享信息在信息交流平台上无障碍流通。通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信息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制定,可构建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需求模型,该需求模型主要由通信网络平台、共享主题数据中心和全寿命周期内系统应用模块组成。在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指导下,实现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活动管理。施工方作为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其项目管理信息中心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网络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应用中心。

三、管理信息化实施对策

在构建了全寿命周期内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后,仅仅是界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目标,还需通过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保障措施,来确保建设目标的真正实现。

1、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技术路线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技术路线,是指在IT信息规划阶段坚持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和导向,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参与方的信息需求分析与数据流分析,通过对项目决策层、管理层与业务执行层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描述,为信息资源的规划和使用打好基础。

2、实施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确保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和质量目标,设计了如下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的原则为:“高层领导、归口管理;统一标准,互连共享;服务工程,面向市场”,公司层面建立信息资源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部门信息规划工作组三层组织管理架构体系,建立和形成目标明确、组织科学、业务规范、制度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信息系统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2)技术保障支持体系。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各部门执行统一的规范标准,形成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可动态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注册、数据查询和文档下载服务,为实现信息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化应用集中提供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技术服务,为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3)制度保障体系。设计一套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管理规范、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化工作规范、信息资源规划技术应用规划组成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对策,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的执行、人力组织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风险规避、转移和消除应急预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5)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对策分析。依据PDCA理论模型,对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制定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延续性和目标的统一性,最终实现持续提高电力建设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6)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估体系。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效果要通过绩效评价来衡量,通过评估体系,对系统进行反馈和优化,使之更加适应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具有更强大的可操作性。

四、结论

目前,工程项目信息化工作已在电力工程建造领域陆续展开,一批有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在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使用,这些系统的使用在优化工作流程、改善项目管理状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监控工程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提出了基于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和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技术路线,并对信息化实施过程控制措施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李利 单位: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